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新时期高校内外环境的多样性与复杂性,给高校党建工作提出了新要求。要加强和改进高校党员教育,要在党员教育的内容上、方式上和保障机制上下功夫,从而提高党员教育的时代性和服务性、科学性和实效性,不断加强高校党员教育的管理和指导。
关键词:高校党员教育;路径选择
做好高校党员教育工作,是党建工作为文化建设和教育发展服务的有效途径。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高校党员教育工作必须勇于正视存在的问题,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开创党员教育工作的新局面。
一、在党员教育内容上要注重时代性和服务性
(1)党员教育要与时俱进。要根据形势的发展和党的建设所面临的历史性课题,不断充实调整和扩展党员教育的内容。不但要注重理想信念教育、党性教育、廉洁教育,还要增加与经济全球化及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相适应的内容,如开放、竞争观念,时间、效益意识等;要增加与高等教育核心任务、高校中心工作相一致的内容,如高校办学规律、领导素质与能力、质量意识、学术道德、协同创新等。要鼓励高校教职工始终保持与时俱进的精神状态,善于学习,主动接受先进文化,用现代文化武装自己。在当代中国,发展先进的文化,就是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高校教师党员首先要理解、掌握这种文化,并在工作中不断推动这一文化的发展和创新。
(2)党员教育要实事求是。在实际工作中,要注意区分教师与学生党员,正式党员与预备党员等不同群体的不同要求,克服片面的地用相同的标准同样的内容开展教育,使党员教育更加科学化和具体化。对于预备党员,要重点加强党员意识、党的历史使命和责任感的教育;对于正式党员,要重点加强党的理论、党性锻炼和先进性教育;对于毕业班党员,要重点加强党的宗旨、党性修养、社会责任感和先进性教育。
(3)党员教育要有服务意识。坚持执政为民、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党员教师应该是人民利益的维护者。作为教师,维护人民利益主要体现在全心全意地为学生服务,为家庭与社会服务,以优质的教育造就更优秀的人才。强化服务意识,在工作中努力为学生发展服务,为社会服务,注意团结普通群众,带动身边的人一起进步;要有奉献精神,当个人利益与党、国家、集体利益发生矛盾时,作为党员应该以党、国家、集体利益为重,在工作中有自己的追求和目标,任劳任怨,愿意为了教学和科研奉献自己的时间和精力。
(4)党员教育要有原则性。高校师生党员学历层次高、信息量大、思想活跃,在党员教育中要做到在重大原则问题上旗帜鲜明。在坚决反对错误思想的同时,又要做到以理服人。不能因强调“教学是学校的中心工作”,使教育内容纯粹业务化;更不能以增强吸引力为由,使教育内容娱乐化甚至庸俗化。
二、在党员教育方式要突出科学性和实效性
努力做到传承与创新相结合,既坚持原来行之有效的形式和手段,又积极探索新形式、新方法,实现党员教育手段的多样化。从实践层面而言,面对新形势新情况,高校党员教育着重做到“四突出”:
(1)党员教育要调动师生党员的学习积极性。首先,要通过舆论引导、典型带动、党内民主实践等多种手段加强对师生党员的教育引导,激发其内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变被动为主动,变消极应对为积极参与。其次,要减少以往“你讲我听、你念我记”的被动教育方式,广泛采用小组讨论、论坛沙龙、项目研究等主体参与性教育方式。再次,要通过选树典型、师生共建、以老带新等方面促进师生党员间相互影响、相互交流,实现同伴教育、隐性教育。
(2)党员教育要重视实践的作用。经验证明,实践具有生动性、直接性、主动性特点,是提高党员教育效果的重要手段和有效途径。要积极探索有效的实践教育载体和渠道,建立校内外的实践教育项目,通过广泛开展创先争优、“寒暑假三下乡”、志愿服务、帮困结对、智力扶贫、社会调查、校地共建等多种形式的社会实践,以及参观革命圣地、纪念馆,播放爱国主义影片,举办演讲朗诵会等主题实践活动引导师生党员关注社会、关注人民、关注生活,在实践活动中接受教育。
(3)党员教育要与时代相结合。高校师生对现代信息技术的接受能力和使用能力都比较强,高校党员教育要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和现代技术手段,不断提高党员教育培训的实际效果和吸引力。特别是大学生党员,思维非常活跃,容易接受新鲜事物,这就要求对学生党员的管理要与时俱进,要适应学生特点、顺应时代要求。当前,特别要注意研究如何利用网络资源实施党员管理,充分利用微博、飞信、QQ等新媒体开展网上思想交流、信息传达、互动学习,把教育工作渗透到党员学习、生活的各个方面,从而创新学生党员管理模式,利用有效资源,实现“人与校园互动”的良性循环,从而辐射社会。此外,要建设好校园广播电台、电子显示屏、校报等传统宣传媒介,增加现代元素,多渠道强化党员教育。
(4)党员教育要注重榜样的力量。在高校党员教育中要建立健全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发挥的平台,不断增强党员的党性意识教育。在工作中,通过设立“共产党员先锋示范岗”、“学生党员车站服务”、“党员一帮一”、“党员宿舍挂牌”,时事报告会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研究会、思政网站、党员之家等形式,组织高校党员积极参加志愿服务、公益活动、科技创新,以及送科技、文化下乡等社会实践活动,为高校党员的教育提供良好的实践平台,使他们经受实践锻炼,不断增强服务社会和人民的意识与能力。
三、在党员教育保障机制上要加强管理和指导
(1)建立健全党员教育培训机制。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决定》明确提出,“要以提高素质为重点,抓紧抓好党员队伍建设这一基础工程。”为此,我们必须在建立健全党员教育培训机制上下功夫,切实增强整个党员队伍的素质和能力。此外,还要建立健全党员教育培训活动领导责任制,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局面。同时,要落实问责制,对于执行不力的领导和单位要按规定予以严肃处理。 (2)党员教育要加强党校建设。党校是开展高校党员教育培训的主阵地。高等学校党校作为高校党委的一个重要职能部门,在《中国共产党普通高等学校基层组织工作条例》中明确提出了其主要任务是培训党员、干部和入党积极分子。高校应充分重视党校在党员教育培训中的主渠道作用,加大对校院两级党校的支持力度,建立“党员之家”等专门的学习场地和实践基地,划拨党建工作经费支持党校多领域开创性的开展工作。尤其要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建立一支由领导干部、党员教师、专家学者和模范人物组成的专兼结合的师资队伍,并根据教师的专业特长,优化结构、合理分工,达到最大效能。
(3)党员教育要加强队伍建设。高校党组织必须重视抓好党务工作者队伍建设,真正造就一支精通马克思主义理论,掌握现代科学技术,通晓心理学、社会学、政治学等方面的知识,德才兼备、人格高尚,具有开拓创新能力与魄力的党务工作队伍。对于加强党务工作者的全面建设,我们要举办多种形式的培训班,提高他们的政治理论水平和从事党务工作的能力和素质;建立良性的党务工作者择优输入和分流的运行机制,使党建工作队伍始终保持其应有的活力。同时建立科学的激励机制,鼓励他们立志把党务工作当作科学去探索,当作崇高的事业去奋斗,使其思想坚定、队伍稳定、工作促进。
(4)党员教育要加强管理工作。加强党员管理,是规范党员行为、保持党员先进性的有力保障,也是提高教育质量、提升教育效果的重要保证。首先,把好党员的“入口关”。要坚决摒弃把党员标准简单化为“好人”、“能人”标准的做法;正确处理好数量与质量的关系,以质量为先,切实提高新发展党员的质量。其次,要疏通处置不合格党员的“出口关”。要加强对处置不合格党员工作的领导和管理,不仅要在政策上加以宣传、理论上加以指导、业务上加以培训,而且要在机制上加以保障。坚持和不断完善民主评议党员制度,真正发挥其对党员的教育、警示功能和对不合格党员的查纠、处置功能。再次,要健全和完善党员经常性教育制度,坚持和完善“三会一课”、党员学习和汇报制度等,加强过程管理,健全考核机制,保证党员教育的制度化、规范化。
参考文献:
[1]孙鹤汀,刘培进,贾常响.高校党员思想状况及问题存在的根源和对策[J].中国高教研究,2004(3)
[2]黄旭.高校党建促进学风建设的现实思考及对策[J].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2012(8)
[3]何作井,周杰,沈艺.健全党员考核机制,促进党员作用发挥[J].高教与经济.2006(4)
[4]樊海源.试论加强高校党员教育管理工作的重要性[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2(2)
作者简介:
高绪国,1981年11月7日出生,毕业于首都师范大学,研究生学历,哲学硕士学位。
关键词:高校党员教育;路径选择
做好高校党员教育工作,是党建工作为文化建设和教育发展服务的有效途径。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高校党员教育工作必须勇于正视存在的问题,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开创党员教育工作的新局面。
一、在党员教育内容上要注重时代性和服务性
(1)党员教育要与时俱进。要根据形势的发展和党的建设所面临的历史性课题,不断充实调整和扩展党员教育的内容。不但要注重理想信念教育、党性教育、廉洁教育,还要增加与经济全球化及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相适应的内容,如开放、竞争观念,时间、效益意识等;要增加与高等教育核心任务、高校中心工作相一致的内容,如高校办学规律、领导素质与能力、质量意识、学术道德、协同创新等。要鼓励高校教职工始终保持与时俱进的精神状态,善于学习,主动接受先进文化,用现代文化武装自己。在当代中国,发展先进的文化,就是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高校教师党员首先要理解、掌握这种文化,并在工作中不断推动这一文化的发展和创新。
(2)党员教育要实事求是。在实际工作中,要注意区分教师与学生党员,正式党员与预备党员等不同群体的不同要求,克服片面的地用相同的标准同样的内容开展教育,使党员教育更加科学化和具体化。对于预备党员,要重点加强党员意识、党的历史使命和责任感的教育;对于正式党员,要重点加强党的理论、党性锻炼和先进性教育;对于毕业班党员,要重点加强党的宗旨、党性修养、社会责任感和先进性教育。
(3)党员教育要有服务意识。坚持执政为民、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党员教师应该是人民利益的维护者。作为教师,维护人民利益主要体现在全心全意地为学生服务,为家庭与社会服务,以优质的教育造就更优秀的人才。强化服务意识,在工作中努力为学生发展服务,为社会服务,注意团结普通群众,带动身边的人一起进步;要有奉献精神,当个人利益与党、国家、集体利益发生矛盾时,作为党员应该以党、国家、集体利益为重,在工作中有自己的追求和目标,任劳任怨,愿意为了教学和科研奉献自己的时间和精力。
(4)党员教育要有原则性。高校师生党员学历层次高、信息量大、思想活跃,在党员教育中要做到在重大原则问题上旗帜鲜明。在坚决反对错误思想的同时,又要做到以理服人。不能因强调“教学是学校的中心工作”,使教育内容纯粹业务化;更不能以增强吸引力为由,使教育内容娱乐化甚至庸俗化。
二、在党员教育方式要突出科学性和实效性
努力做到传承与创新相结合,既坚持原来行之有效的形式和手段,又积极探索新形式、新方法,实现党员教育手段的多样化。从实践层面而言,面对新形势新情况,高校党员教育着重做到“四突出”:
(1)党员教育要调动师生党员的学习积极性。首先,要通过舆论引导、典型带动、党内民主实践等多种手段加强对师生党员的教育引导,激发其内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变被动为主动,变消极应对为积极参与。其次,要减少以往“你讲我听、你念我记”的被动教育方式,广泛采用小组讨论、论坛沙龙、项目研究等主体参与性教育方式。再次,要通过选树典型、师生共建、以老带新等方面促进师生党员间相互影响、相互交流,实现同伴教育、隐性教育。
(2)党员教育要重视实践的作用。经验证明,实践具有生动性、直接性、主动性特点,是提高党员教育效果的重要手段和有效途径。要积极探索有效的实践教育载体和渠道,建立校内外的实践教育项目,通过广泛开展创先争优、“寒暑假三下乡”、志愿服务、帮困结对、智力扶贫、社会调查、校地共建等多种形式的社会实践,以及参观革命圣地、纪念馆,播放爱国主义影片,举办演讲朗诵会等主题实践活动引导师生党员关注社会、关注人民、关注生活,在实践活动中接受教育。
(3)党员教育要与时代相结合。高校师生对现代信息技术的接受能力和使用能力都比较强,高校党员教育要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和现代技术手段,不断提高党员教育培训的实际效果和吸引力。特别是大学生党员,思维非常活跃,容易接受新鲜事物,这就要求对学生党员的管理要与时俱进,要适应学生特点、顺应时代要求。当前,特别要注意研究如何利用网络资源实施党员管理,充分利用微博、飞信、QQ等新媒体开展网上思想交流、信息传达、互动学习,把教育工作渗透到党员学习、生活的各个方面,从而创新学生党员管理模式,利用有效资源,实现“人与校园互动”的良性循环,从而辐射社会。此外,要建设好校园广播电台、电子显示屏、校报等传统宣传媒介,增加现代元素,多渠道强化党员教育。
(4)党员教育要注重榜样的力量。在高校党员教育中要建立健全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发挥的平台,不断增强党员的党性意识教育。在工作中,通过设立“共产党员先锋示范岗”、“学生党员车站服务”、“党员一帮一”、“党员宿舍挂牌”,时事报告会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研究会、思政网站、党员之家等形式,组织高校党员积极参加志愿服务、公益活动、科技创新,以及送科技、文化下乡等社会实践活动,为高校党员的教育提供良好的实践平台,使他们经受实践锻炼,不断增强服务社会和人民的意识与能力。
三、在党员教育保障机制上要加强管理和指导
(1)建立健全党员教育培训机制。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决定》明确提出,“要以提高素质为重点,抓紧抓好党员队伍建设这一基础工程。”为此,我们必须在建立健全党员教育培训机制上下功夫,切实增强整个党员队伍的素质和能力。此外,还要建立健全党员教育培训活动领导责任制,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局面。同时,要落实问责制,对于执行不力的领导和单位要按规定予以严肃处理。 (2)党员教育要加强党校建设。党校是开展高校党员教育培训的主阵地。高等学校党校作为高校党委的一个重要职能部门,在《中国共产党普通高等学校基层组织工作条例》中明确提出了其主要任务是培训党员、干部和入党积极分子。高校应充分重视党校在党员教育培训中的主渠道作用,加大对校院两级党校的支持力度,建立“党员之家”等专门的学习场地和实践基地,划拨党建工作经费支持党校多领域开创性的开展工作。尤其要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建立一支由领导干部、党员教师、专家学者和模范人物组成的专兼结合的师资队伍,并根据教师的专业特长,优化结构、合理分工,达到最大效能。
(3)党员教育要加强队伍建设。高校党组织必须重视抓好党务工作者队伍建设,真正造就一支精通马克思主义理论,掌握现代科学技术,通晓心理学、社会学、政治学等方面的知识,德才兼备、人格高尚,具有开拓创新能力与魄力的党务工作队伍。对于加强党务工作者的全面建设,我们要举办多种形式的培训班,提高他们的政治理论水平和从事党务工作的能力和素质;建立良性的党务工作者择优输入和分流的运行机制,使党建工作队伍始终保持其应有的活力。同时建立科学的激励机制,鼓励他们立志把党务工作当作科学去探索,当作崇高的事业去奋斗,使其思想坚定、队伍稳定、工作促进。
(4)党员教育要加强管理工作。加强党员管理,是规范党员行为、保持党员先进性的有力保障,也是提高教育质量、提升教育效果的重要保证。首先,把好党员的“入口关”。要坚决摒弃把党员标准简单化为“好人”、“能人”标准的做法;正确处理好数量与质量的关系,以质量为先,切实提高新发展党员的质量。其次,要疏通处置不合格党员的“出口关”。要加强对处置不合格党员工作的领导和管理,不仅要在政策上加以宣传、理论上加以指导、业务上加以培训,而且要在机制上加以保障。坚持和不断完善民主评议党员制度,真正发挥其对党员的教育、警示功能和对不合格党员的查纠、处置功能。再次,要健全和完善党员经常性教育制度,坚持和完善“三会一课”、党员学习和汇报制度等,加强过程管理,健全考核机制,保证党员教育的制度化、规范化。
参考文献:
[1]孙鹤汀,刘培进,贾常响.高校党员思想状况及问题存在的根源和对策[J].中国高教研究,2004(3)
[2]黄旭.高校党建促进学风建设的现实思考及对策[J].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2012(8)
[3]何作井,周杰,沈艺.健全党员考核机制,促进党员作用发挥[J].高教与经济.2006(4)
[4]樊海源.试论加强高校党员教育管理工作的重要性[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2(2)
作者简介:
高绪国,1981年11月7日出生,毕业于首都师范大学,研究生学历,哲学硕士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