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农村要发展,人才是关键,只有培养出适应农村发展的高质量的现代农业人才,才能为农业的持续、健康发展奠定良好的智力基础。为加快衡阳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为农村经济发展培养一批“留得住、用得上、懂科技、善经营”的技术型和管理型人才,在衡阳市委、市政府的支持下,衡阳电大从2005年秋季起在全市范围内实施“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简称“一村一大”)。到目前为止,已招生三期,累计招生930人。衡阳市“一村一大”立足服务“三农”,将电大办到了农民的家门口,使农民真正得到了实惠。在政府部门的支持下,衡阳市“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的实施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其实施过程中也暴露出不少问题。笔者结合本市“一村一大”的实施,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人才培养进行了探讨。
一、衡阳市“一村一大”的成绩与经验
1.提高认识,领导重视,是办好“一村一大”的重要前提
“一村一大”是发展农村高等职业教育、解决“三农”问题的一项重要举措,得到了全市各级党委的高度重视和支持。为确保“一村一大”工作顺利实施,衡阳市成立了“乡村人才培养计划”工作领导小组,由市委常委、组织部长亲自担任组长。市委组织部多次组织市直相关单位专题研究计划的具体实施。各县市区也成立了相应的领导机构。为切实将该项工作落到实处,不少县市区还专门出台了实施文件,衡山、衡东等县制订了乡村人才培养4年计划,要求全县每个行政村在2008年前至少要有1名大学生,并将“一村一大”工作成效纳入各乡镇组织工作年度目标考核。大部分乡镇党委都将“一村一大”工作纳入了本乡镇的五年规划重点工作。
2.规范管理,落实教学过程是办好“一村一大”的关键
要确保“一村一大”教学质量,关键是落实教学过程。在教学实施过程中,我们一是加强了人员培训,狠抓了队伍建设。我们对从事“一村一大”工作的全体人员都进行了专门的培训,通过培训,他们对“一村一大”工作重要性的认识更加深刻。二是以课程为单元组织面授教学。传统的集中面授在“一村一大”教学中仍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我们以课程为单元组织面授教学。通过面授,积极引导学生学会自主学习。三是创建实践基地,组织实践教学。我校根据各专业特点和实践教学的要求,制订了《关于加强实践基地建设的实施意见》,通过与各县市区共建共享等方式,建立了祁东的长源村、衡南的工联村、衡山的跃进村等校外实训基地,基本满足了各专业实践教学的需要。四是积极开展小组活动。农村学员学习基础差异很大,通过开展小组活动,有利于学员之间互助学习。我们按乡镇将同一专业不同年级的学员分成一组,学员人数不足3人的乡镇,则与邻近乡镇的学员组成一组,这样便于小组学员经常性地开展学习经验交流。
3.突出实效,培养致富带头人是“一村一大”的最大价值
“一村一大”是教育部为解决“三农”问题,以新一轮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为背景,探索利用现代远程教育技术手段,把高等教育资源送到农村,为农村培养技术和管理人才的重要举措,而最大价值就在于使这些人成为农村科技致富和发展农村先进文化的带头人。我校在实施“一村一大”中,注重实效,在专业设置上紧扣衡阳市农业发展现状,课程设置上突出生产技术的应用和市场经营技能,教学环节上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我们的工作已初见成效,涌现出了一批扎根农村、服务农村的典型。衡山县2005级乡镇企业管理专业学员彭改平,入学前对计算机一窍不通,靠着传统的模式经营着一个小型化工厂。参加学习后,他迷上了电脑、上网,他利用网络查找原材料供应厂家和发布供货信息,如今业务已遍布周边数省市,企业年收入过百万元,解决了大批农民就业问题。衡阳县学员谭春发,将所学市场营销管理知识和种植业知识运用于实践,将其生产基地以连锁形式在各乡镇开办起来,现已成为远近闻名的“菌子大王”。2006年春季入学的学员陈春香,是远近闻名的“鸡司令”,她利用村远程教育站点带动全村人致富,组织周边群众在站点上网学习。在她的带动下,该村养殖“湘黄鸡”,年创产值2300余万元,她本人也被湖南省妇联评为“农村巾帼科技带头人”。
二、衡阳市“一村一大”实施中存在的问题
1.经费难以到位,学员辍学率高
根据衡阳市下发的《关于衡阳市“乡村人才培养计划”参训学员学费补助有关问题的通知》(衡组通[2006]43号)文件精神,规定乡镇机关、企事业单位干事参加学习可以报销2/3的学费,参加学习的农村学员学费由支农经费补助300元,县财政补贴20%,乡镇补助20%,有条件的村也可补助部分学费。但在具体实施过程中经费难以到位,一是县财政无该项经费的专项开支;二是乡镇积极性不高,农民找乡镇去报销学费,但多数乡镇无专人负责此事,各部门之间相互推诿,加之部分乡镇经费紧张,根本无法落实乡镇补助20%学费的政策。学费不能及时到位,农民也不愿自己出钱读书,于是不少学员第二学年辍学,我校2005秋季学员辍学率达10%。
2.教学站点办学条件差
衡阳市“一村一大”工作依托县级工作站和农村远程教育站点开展,但从目前来看,各县级工作站点虽有一定数额的电教设备,但大多没有联网,无法接收教学信息。各农村远程教育站点的电教设备也由于配置不高、没有联网等原因而利用率不高。在还没有建立县级工作站的县市区,教学场地是租用当地学校的,上网、机房更是难以保证,无法保证学员自主学习需要。
3.单一的学历教育形式对学员缺乏吸引力
统观我校各县市区“一村一大”的集中面授到课情况来看,我们发现,到课率普遍不高,平均大约是60%。学员不来上课的原因除自身事务繁忙外,更多的是学员看不到学习能带给他们的直接效益,而一纸大专文凭对他们并无多大意义。部分学员是乡镇党委强制要求来学习的,因而以学历教育为主的远程教育对农村学员无多大吸引力。
三、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人才培养的思考
1.政府支持,加大政策投入是农村人才培养的关键
“一村一大”将高等教育触角延伸到农村,为农民提供在职学习的机会,既适合农民和广大农村的需要,又为电大自身带来了新发展。但人才培养不仅仅是办学者的事,最终受益者是农民,地方政府有义务加强重视,并提供实实在在的政策支持。没有政策投入的“一村一大”只会是昙花一现。目前,衡阳市对该项目十分支持,前期工作也做得较好,但要将该项目推向深入,必须加大政府政策投入,特别是取得基层政府的支持。一要加大资金投入,即拨付专项资金用于县级电大工作站点建设,特别是计算机及上网设施设备的建设。二是政府出面,争取与当地电信运营商合作,由电信运营商将网络通到村,让各村远程教育站点都能上网,农民利用网络获取学习信息。三是确保学员学费到位。实践证明,凡是有明确的地方政策支持的“一村一大”招生和办学,都是卓有成效的,如衡阳市南岳区、耒阳市;反之,即使有文件下发,而没有实质性政策支持,其发展趋势就会萎缩。四是取得乡镇、行政村等基层领导、管理部门的支持。上级部门的支持固然重要,但他们只能是下个文件或给一些政策,相对来说操作性不强,具体的操作细节只能是乡镇和各行政村。农民不会主动来接受教育,他们只有在感受到好处后才会来主动参与学习,这就需要乡镇和行政村去进行广泛的宣传。
2.积极开展各类培训,突出实用是农村人才培养的落脚点
当前,衡阳市的“一村一大”主要开展的是学历教育,从我们目前的招生来看,90%以上都是村干部,所开设专业的课程主要是农村基本知识的应用,如土地问题、村级财务管理等,也有一些专业技术课程,农民学员觉得较实用。但对于广大农民来说,学历教育是其次,他们看重的是有实际用途的东西。所以,要让更多的农民接受农村远程教育,让更多的农民从远程教育中受惠,我们就要大力开展适合当地实际的技术、技能培训。
笔者认为,当前农村远教工作主要从三个方面着手。一是依托农村远程教育平台,积极开展党员干部培训,并对其进行时事政策培训,提高村干部的政策理论水平和依法治村的能力。二是大力开展面向农村基层、农民实际的实用技术培训。如现在农村市场上假货较多,开展诸如农药鉴别、种子鉴别等方面的培训定会大受欢迎。三是结合当地实际开展有特色的技术、技能培训。培训方式和内容要与当地社会情况、经济状况相结合。以衡阳市为例,南岳区旅游资源丰富,农民以经商为主,我们在该地的培训就以开发旅游产品、如何营销等为主要内容,而衡山、祁东等地盛产席草、黄花菜等,我们则可以开展相关种植技术培训或农村经纪人培训等。
3.加大宣传力度,发动社会各界支持和关注是促使农村人才培养升温的重要手段
我国是农业大国,农村人口众多,“三农”问题是大问题,而发展农村远程教育则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金钥匙。因此,大力宣传和重视农村远程教育,不应只是办学者一家的事,而应是全社会的事。从目前衡阳市的情况来看,当前最薄弱的环节是招生宣传不够,大多数农民还不清楚“一村一大”项目是什么,依靠组织部门推动的该计划还停留在乡村干部或是乡村预备干部层面,项目没有真正深入老百姓的生活。我们要加大招生宣传力度,特别是要利用农民常接触的媒体进行宣传,如县级电视台、流动宣传车的宣传,赶集时发送招生广告等,让广大农民了解“一村一大”。在国外,大财团、企业争相投资农村教育并能从中获得丰厚利润,我们可以学习他们的做法。所以,新闻媒体要加大对“一村一大”的潜在发展商机和广阔市场的宣传,发动社会各界、企业、团体都来关注和支持这一具有战略意义的工作。
一、衡阳市“一村一大”的成绩与经验
1.提高认识,领导重视,是办好“一村一大”的重要前提
“一村一大”是发展农村高等职业教育、解决“三农”问题的一项重要举措,得到了全市各级党委的高度重视和支持。为确保“一村一大”工作顺利实施,衡阳市成立了“乡村人才培养计划”工作领导小组,由市委常委、组织部长亲自担任组长。市委组织部多次组织市直相关单位专题研究计划的具体实施。各县市区也成立了相应的领导机构。为切实将该项工作落到实处,不少县市区还专门出台了实施文件,衡山、衡东等县制订了乡村人才培养4年计划,要求全县每个行政村在2008年前至少要有1名大学生,并将“一村一大”工作成效纳入各乡镇组织工作年度目标考核。大部分乡镇党委都将“一村一大”工作纳入了本乡镇的五年规划重点工作。
2.规范管理,落实教学过程是办好“一村一大”的关键
要确保“一村一大”教学质量,关键是落实教学过程。在教学实施过程中,我们一是加强了人员培训,狠抓了队伍建设。我们对从事“一村一大”工作的全体人员都进行了专门的培训,通过培训,他们对“一村一大”工作重要性的认识更加深刻。二是以课程为单元组织面授教学。传统的集中面授在“一村一大”教学中仍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我们以课程为单元组织面授教学。通过面授,积极引导学生学会自主学习。三是创建实践基地,组织实践教学。我校根据各专业特点和实践教学的要求,制订了《关于加强实践基地建设的实施意见》,通过与各县市区共建共享等方式,建立了祁东的长源村、衡南的工联村、衡山的跃进村等校外实训基地,基本满足了各专业实践教学的需要。四是积极开展小组活动。农村学员学习基础差异很大,通过开展小组活动,有利于学员之间互助学习。我们按乡镇将同一专业不同年级的学员分成一组,学员人数不足3人的乡镇,则与邻近乡镇的学员组成一组,这样便于小组学员经常性地开展学习经验交流。
3.突出实效,培养致富带头人是“一村一大”的最大价值
“一村一大”是教育部为解决“三农”问题,以新一轮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为背景,探索利用现代远程教育技术手段,把高等教育资源送到农村,为农村培养技术和管理人才的重要举措,而最大价值就在于使这些人成为农村科技致富和发展农村先进文化的带头人。我校在实施“一村一大”中,注重实效,在专业设置上紧扣衡阳市农业发展现状,课程设置上突出生产技术的应用和市场经营技能,教学环节上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我们的工作已初见成效,涌现出了一批扎根农村、服务农村的典型。衡山县2005级乡镇企业管理专业学员彭改平,入学前对计算机一窍不通,靠着传统的模式经营着一个小型化工厂。参加学习后,他迷上了电脑、上网,他利用网络查找原材料供应厂家和发布供货信息,如今业务已遍布周边数省市,企业年收入过百万元,解决了大批农民就业问题。衡阳县学员谭春发,将所学市场营销管理知识和种植业知识运用于实践,将其生产基地以连锁形式在各乡镇开办起来,现已成为远近闻名的“菌子大王”。2006年春季入学的学员陈春香,是远近闻名的“鸡司令”,她利用村远程教育站点带动全村人致富,组织周边群众在站点上网学习。在她的带动下,该村养殖“湘黄鸡”,年创产值2300余万元,她本人也被湖南省妇联评为“农村巾帼科技带头人”。
二、衡阳市“一村一大”实施中存在的问题
1.经费难以到位,学员辍学率高
根据衡阳市下发的《关于衡阳市“乡村人才培养计划”参训学员学费补助有关问题的通知》(衡组通[2006]43号)文件精神,规定乡镇机关、企事业单位干事参加学习可以报销2/3的学费,参加学习的农村学员学费由支农经费补助300元,县财政补贴20%,乡镇补助20%,有条件的村也可补助部分学费。但在具体实施过程中经费难以到位,一是县财政无该项经费的专项开支;二是乡镇积极性不高,农民找乡镇去报销学费,但多数乡镇无专人负责此事,各部门之间相互推诿,加之部分乡镇经费紧张,根本无法落实乡镇补助20%学费的政策。学费不能及时到位,农民也不愿自己出钱读书,于是不少学员第二学年辍学,我校2005秋季学员辍学率达10%。
2.教学站点办学条件差
衡阳市“一村一大”工作依托县级工作站和农村远程教育站点开展,但从目前来看,各县级工作站点虽有一定数额的电教设备,但大多没有联网,无法接收教学信息。各农村远程教育站点的电教设备也由于配置不高、没有联网等原因而利用率不高。在还没有建立县级工作站的县市区,教学场地是租用当地学校的,上网、机房更是难以保证,无法保证学员自主学习需要。
3.单一的学历教育形式对学员缺乏吸引力
统观我校各县市区“一村一大”的集中面授到课情况来看,我们发现,到课率普遍不高,平均大约是60%。学员不来上课的原因除自身事务繁忙外,更多的是学员看不到学习能带给他们的直接效益,而一纸大专文凭对他们并无多大意义。部分学员是乡镇党委强制要求来学习的,因而以学历教育为主的远程教育对农村学员无多大吸引力。
三、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人才培养的思考
1.政府支持,加大政策投入是农村人才培养的关键
“一村一大”将高等教育触角延伸到农村,为农民提供在职学习的机会,既适合农民和广大农村的需要,又为电大自身带来了新发展。但人才培养不仅仅是办学者的事,最终受益者是农民,地方政府有义务加强重视,并提供实实在在的政策支持。没有政策投入的“一村一大”只会是昙花一现。目前,衡阳市对该项目十分支持,前期工作也做得较好,但要将该项目推向深入,必须加大政府政策投入,特别是取得基层政府的支持。一要加大资金投入,即拨付专项资金用于县级电大工作站点建设,特别是计算机及上网设施设备的建设。二是政府出面,争取与当地电信运营商合作,由电信运营商将网络通到村,让各村远程教育站点都能上网,农民利用网络获取学习信息。三是确保学员学费到位。实践证明,凡是有明确的地方政策支持的“一村一大”招生和办学,都是卓有成效的,如衡阳市南岳区、耒阳市;反之,即使有文件下发,而没有实质性政策支持,其发展趋势就会萎缩。四是取得乡镇、行政村等基层领导、管理部门的支持。上级部门的支持固然重要,但他们只能是下个文件或给一些政策,相对来说操作性不强,具体的操作细节只能是乡镇和各行政村。农民不会主动来接受教育,他们只有在感受到好处后才会来主动参与学习,这就需要乡镇和行政村去进行广泛的宣传。
2.积极开展各类培训,突出实用是农村人才培养的落脚点
当前,衡阳市的“一村一大”主要开展的是学历教育,从我们目前的招生来看,90%以上都是村干部,所开设专业的课程主要是农村基本知识的应用,如土地问题、村级财务管理等,也有一些专业技术课程,农民学员觉得较实用。但对于广大农民来说,学历教育是其次,他们看重的是有实际用途的东西。所以,要让更多的农民接受农村远程教育,让更多的农民从远程教育中受惠,我们就要大力开展适合当地实际的技术、技能培训。
笔者认为,当前农村远教工作主要从三个方面着手。一是依托农村远程教育平台,积极开展党员干部培训,并对其进行时事政策培训,提高村干部的政策理论水平和依法治村的能力。二是大力开展面向农村基层、农民实际的实用技术培训。如现在农村市场上假货较多,开展诸如农药鉴别、种子鉴别等方面的培训定会大受欢迎。三是结合当地实际开展有特色的技术、技能培训。培训方式和内容要与当地社会情况、经济状况相结合。以衡阳市为例,南岳区旅游资源丰富,农民以经商为主,我们在该地的培训就以开发旅游产品、如何营销等为主要内容,而衡山、祁东等地盛产席草、黄花菜等,我们则可以开展相关种植技术培训或农村经纪人培训等。
3.加大宣传力度,发动社会各界支持和关注是促使农村人才培养升温的重要手段
我国是农业大国,农村人口众多,“三农”问题是大问题,而发展农村远程教育则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金钥匙。因此,大力宣传和重视农村远程教育,不应只是办学者一家的事,而应是全社会的事。从目前衡阳市的情况来看,当前最薄弱的环节是招生宣传不够,大多数农民还不清楚“一村一大”项目是什么,依靠组织部门推动的该计划还停留在乡村干部或是乡村预备干部层面,项目没有真正深入老百姓的生活。我们要加大招生宣传力度,特别是要利用农民常接触的媒体进行宣传,如县级电视台、流动宣传车的宣传,赶集时发送招生广告等,让广大农民了解“一村一大”。在国外,大财团、企业争相投资农村教育并能从中获得丰厚利润,我们可以学习他们的做法。所以,新闻媒体要加大对“一村一大”的潜在发展商机和广阔市场的宣传,发动社会各界、企业、团体都来关注和支持这一具有战略意义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