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出现的心理问题越来越受到重视和关注。本文通过对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主要的心理问题分析,心理问题成困的探寻,提出了对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心理援助的若干建议。
关键词:高校 经济困难 心理问题 心理援助
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作为高校的一种客观存在,是国家、社会、学校各类资助、奖助学金项目存在和实施的基础,而且伴随着国家对民生、教育的重视和投入,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受助面和受助程度将更大,无疑这将进一步缓解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经济和生存压力,但是,当各个层面聚焦于物资援助的同时,却忽视了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心理援助。有研究表明,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出现心理问题的比例是普通家庭学生的近20%,而每一起心理问题引发的心理危机事件,不仅对每一个个体造成极大的损伤甚至是失去生命,更是对家庭、学校、社会,造成巨大的影响,因而,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心理援助是摆在物资援助前面更为优先的事情。本文拟从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心理问题表征、形成的原因入手,探讨心理援助的方式方法,以提升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一、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主要的心理问题
1.敏感与自卑。目前,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上通行的价值排序,依然是财富的多寡。一个人的价值大小与一个家庭在社会中所处的阶层,都有赖于财富的多少。因此,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在社会价值排序中,自然会把自己以及所处的家庭放在最末端和最低层。由此也延伸出对自我价值的否定,形成较严重的自卑心理。他们不愿自己的经济状况被人知道,更不愿自己的经济状况被人提及,甚至是老师和同学们不经意的一句话或者一个举动,都会触碰到他们敏感的神经和脆弱的自尊心。
2.封闭与排斥。由于经济上的弱势和囊中羞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很难积极投入到同学间的人际交往中,一是因为他们不愿自己的情况被人谈及,另外就是人际交往讲求对等同质,他们不可能要求在所有的人际交往过程中,由对方来承担费用。所以,他们更愿意把自己封闭起来,不参与这些人际交往活动。另外,即使在对方主动邀约的情况下,他們也会考虑自身的处境,无法做到自然大方应对,因而选择性排斥。
3.虚荣与依赖。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不想让人了解自己状况的方式,除了封闭自己,不与人交流之外,另外一个显在的特点就是虚荣。虚荣,即是超常规消费,超出自己所能承受的消费力,来掩饰自己的窘况,甚至是不惜采用“校园贷”的方式,来让自己显得光鲜,而由此引发更多难以解决的经济问题。与此同时,他们对国家奖助学金有了更多的依赖,一来可以持续性的消费,二来是理所应当的获得,而不需要偿还。
4.仇富与攻击。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对贫富的感知比一般的同学要更为深刻,对于因为垄断、不正当竞争、官商勾结、权钱交易等获取财富的人和行为,有发自内心的仇视,因为他们把自身的贫困以及家庭的贫困,归结为无法获得社会资源的有效分配与配置的权力。基于此,他们较一般同学更具有攻击性,特别是对一些来自于富裕阶层的学生,他们自然而然将富裕阶层的财富归为他们认为的不正当之列,当他们感到自己被嘲笑时被羞辱时,攻击性更强,破坏性更大,近些年高校发生的一些严性案件,印证了这一点。
二、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心理问题的成因
1.社会方面。我国实行改革开放,是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然后带动后富,实现共同富裕。但是,改革开放30多年的实践证明,一部分人先富起来了,但是共同富裕还未实现,社会贫富两极分化仍然比较明显。而且,由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还未能完全让国民入脑入心,所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人们的价值观仍然较多聚焦于财富与地位,视财富与地位为一个人成功的标志与否。这样的一个大的社会环境,无疑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产生很大的压力。
2.学校方面。在持续推行素质教育的今天,高考指挥棒的作用,依然很强大。从幼儿园开始到高考前,几乎所有的家长和教师都把注意力集中学生的成绩上,集中在分数上,而不是学生的心智是否成熟,人格是否健全,心理是否健康。成绩好了,其他一切都不是问题。在这个过程中,心理健康教育是缺失和缺位的,或者说是让位于智育。但是,当学生步入高校,走进我们所理解的“小社会”,学生的“心智”、“人格”、“心理”突现出来,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在小学、中学、高中,还可以以成绩优异为傲的心理状态,在进入高校之后,遭遇社会环境下的评价标准,自信心开始土崩瓦解,心理问题的普遍性爆发就在所难免。
3.个人方面。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对于贫困缺乏正确的认知,对于现实的困境感到无能为力,对于个人未来缺乏自信,不相信通过自身的努力可以实现逆袭,因而选择了自我放弃,在颓废中浑浑噩噩。
三、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心理援助
1.构建精准的人性化资助评价体系,做到物资援助和心理援助的统一。目前,高校形成的资助体系比较健全,国家层面有奖助学金、生源地助学贷款,学校层面有各类奖学金、勤工助学等,受助的学生,覆盖面比较大。但是,精准的资助评价体系还未建立起来。一些真正贫困的在校大学生,由于各种原因,还未能真正受助,而一些弄虚做假者,却受到了不应有的资助。没能受助而真正贫困的大学生,对于国家、学校的资助评价会有质疑,从而加深了他们对于国家、学校的不信任,而引发更多的心理问题。另外,人性化的资助评价体系也未建立起来,一些高校在评价的过程中,让贫困学生自我展示,成为了自我的“唱穷、说苦”,谁说得惨秀得惨,就可以得到资助,丧失了对于家庭困难学生尊严感的维护。因此,构建精准的人性化资助评价体系,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能够体面的、真实地获得资助,解决他们的经济与生存压力,将起到化解心理问题的作用。
2.建立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心理档案,做到“面”上筛查与“点”上跟踪统一。目前,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对于心理问题学生基本上都建立了动态跟踪心理档案,随时掌握心理问题学生的状况,但是对于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还未建立心理档案。基于已有的研究成果,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出现心理问题的比例是普通学生的近20%,因此,非常有必要建立全面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心理档案,做到全覆盖。通常所采用的方式是整体面上的心理筛查,做到不留死角,不落下一个,然后基于筛查的结果,对于评价结果为“重点关注”的,进行“点”上的跟踪帮扶,甚至是采取必要的医疗措施。
3.完善心理健康教育的形式与内容,做到理论与实践的统一。目前,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通识课已经做为硬性要求,覆盖到所有的学生,第一课堂的功能充分得到发挥,但是理论不与实践结合,就不能发挥理论的最大价值,因而心理健康教育第二课堂的作用,需要充分跟进。通过开展学生喜闻乐见的心理情景剧、心理沙龙、沙盘模拟推演等活动,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在活动中,提升心理耐受力,提升自信心,扩大人际交往面,在教师和同学中,寻找到自身更多的支持体系。
4.提供专业的心理疏解服务,做到个人与团体疏解的统一。高校在完善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建设上,要千方百计建立专兼结合的心理工作队伍。高校自有的心理健康教育师资,必须是专业化的,且拥有心理咨询多年的积淀,这样给学生的心理疏解更有针对性;高校聘请的本地的精神卫生中心的医生,拥有临床诊断的经验,可以在学生的心理问题的处理上,提供更为准确的咨询或诊断的分界判断。另外,心理疏解除了一对一的方式进行,还可以开展“团体心理辅导”,通过集体共同参与、共同分享、共同组织的活动形式,让每一个个体宣泄情绪、敞开心扉、释放负能量,这种形式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心理援助是非常有效的。
参考文献:
[1]杨宝泉,贾晓辉.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进行情感关怀和心理救助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高教研究,2008(02).
[2]刘峰,田志鹏.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中“心理贫困生”的心理援助[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1(07).
[3]张本钰,廖深基.基于积极心理学视角下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心理援助研究[J].思想教育研究,2013(09).
作者简介:李玲(1981—)女,湖北沙市人,本科,助教。研究方向: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关键词:高校 经济困难 心理问题 心理援助
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作为高校的一种客观存在,是国家、社会、学校各类资助、奖助学金项目存在和实施的基础,而且伴随着国家对民生、教育的重视和投入,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受助面和受助程度将更大,无疑这将进一步缓解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经济和生存压力,但是,当各个层面聚焦于物资援助的同时,却忽视了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心理援助。有研究表明,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出现心理问题的比例是普通家庭学生的近20%,而每一起心理问题引发的心理危机事件,不仅对每一个个体造成极大的损伤甚至是失去生命,更是对家庭、学校、社会,造成巨大的影响,因而,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心理援助是摆在物资援助前面更为优先的事情。本文拟从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心理问题表征、形成的原因入手,探讨心理援助的方式方法,以提升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一、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主要的心理问题
1.敏感与自卑。目前,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上通行的价值排序,依然是财富的多寡。一个人的价值大小与一个家庭在社会中所处的阶层,都有赖于财富的多少。因此,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在社会价值排序中,自然会把自己以及所处的家庭放在最末端和最低层。由此也延伸出对自我价值的否定,形成较严重的自卑心理。他们不愿自己的经济状况被人知道,更不愿自己的经济状况被人提及,甚至是老师和同学们不经意的一句话或者一个举动,都会触碰到他们敏感的神经和脆弱的自尊心。
2.封闭与排斥。由于经济上的弱势和囊中羞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很难积极投入到同学间的人际交往中,一是因为他们不愿自己的情况被人谈及,另外就是人际交往讲求对等同质,他们不可能要求在所有的人际交往过程中,由对方来承担费用。所以,他们更愿意把自己封闭起来,不参与这些人际交往活动。另外,即使在对方主动邀约的情况下,他們也会考虑自身的处境,无法做到自然大方应对,因而选择性排斥。
3.虚荣与依赖。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不想让人了解自己状况的方式,除了封闭自己,不与人交流之外,另外一个显在的特点就是虚荣。虚荣,即是超常规消费,超出自己所能承受的消费力,来掩饰自己的窘况,甚至是不惜采用“校园贷”的方式,来让自己显得光鲜,而由此引发更多难以解决的经济问题。与此同时,他们对国家奖助学金有了更多的依赖,一来可以持续性的消费,二来是理所应当的获得,而不需要偿还。
4.仇富与攻击。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对贫富的感知比一般的同学要更为深刻,对于因为垄断、不正当竞争、官商勾结、权钱交易等获取财富的人和行为,有发自内心的仇视,因为他们把自身的贫困以及家庭的贫困,归结为无法获得社会资源的有效分配与配置的权力。基于此,他们较一般同学更具有攻击性,特别是对一些来自于富裕阶层的学生,他们自然而然将富裕阶层的财富归为他们认为的不正当之列,当他们感到自己被嘲笑时被羞辱时,攻击性更强,破坏性更大,近些年高校发生的一些严性案件,印证了这一点。
二、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心理问题的成因
1.社会方面。我国实行改革开放,是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然后带动后富,实现共同富裕。但是,改革开放30多年的实践证明,一部分人先富起来了,但是共同富裕还未实现,社会贫富两极分化仍然比较明显。而且,由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还未能完全让国民入脑入心,所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人们的价值观仍然较多聚焦于财富与地位,视财富与地位为一个人成功的标志与否。这样的一个大的社会环境,无疑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产生很大的压力。
2.学校方面。在持续推行素质教育的今天,高考指挥棒的作用,依然很强大。从幼儿园开始到高考前,几乎所有的家长和教师都把注意力集中学生的成绩上,集中在分数上,而不是学生的心智是否成熟,人格是否健全,心理是否健康。成绩好了,其他一切都不是问题。在这个过程中,心理健康教育是缺失和缺位的,或者说是让位于智育。但是,当学生步入高校,走进我们所理解的“小社会”,学生的“心智”、“人格”、“心理”突现出来,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在小学、中学、高中,还可以以成绩优异为傲的心理状态,在进入高校之后,遭遇社会环境下的评价标准,自信心开始土崩瓦解,心理问题的普遍性爆发就在所难免。
3.个人方面。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对于贫困缺乏正确的认知,对于现实的困境感到无能为力,对于个人未来缺乏自信,不相信通过自身的努力可以实现逆袭,因而选择了自我放弃,在颓废中浑浑噩噩。
三、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心理援助
1.构建精准的人性化资助评价体系,做到物资援助和心理援助的统一。目前,高校形成的资助体系比较健全,国家层面有奖助学金、生源地助学贷款,学校层面有各类奖学金、勤工助学等,受助的学生,覆盖面比较大。但是,精准的资助评价体系还未建立起来。一些真正贫困的在校大学生,由于各种原因,还未能真正受助,而一些弄虚做假者,却受到了不应有的资助。没能受助而真正贫困的大学生,对于国家、学校的资助评价会有质疑,从而加深了他们对于国家、学校的不信任,而引发更多的心理问题。另外,人性化的资助评价体系也未建立起来,一些高校在评价的过程中,让贫困学生自我展示,成为了自我的“唱穷、说苦”,谁说得惨秀得惨,就可以得到资助,丧失了对于家庭困难学生尊严感的维护。因此,构建精准的人性化资助评价体系,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能够体面的、真实地获得资助,解决他们的经济与生存压力,将起到化解心理问题的作用。
2.建立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心理档案,做到“面”上筛查与“点”上跟踪统一。目前,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对于心理问题学生基本上都建立了动态跟踪心理档案,随时掌握心理问题学生的状况,但是对于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还未建立心理档案。基于已有的研究成果,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出现心理问题的比例是普通学生的近20%,因此,非常有必要建立全面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心理档案,做到全覆盖。通常所采用的方式是整体面上的心理筛查,做到不留死角,不落下一个,然后基于筛查的结果,对于评价结果为“重点关注”的,进行“点”上的跟踪帮扶,甚至是采取必要的医疗措施。
3.完善心理健康教育的形式与内容,做到理论与实践的统一。目前,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通识课已经做为硬性要求,覆盖到所有的学生,第一课堂的功能充分得到发挥,但是理论不与实践结合,就不能发挥理论的最大价值,因而心理健康教育第二课堂的作用,需要充分跟进。通过开展学生喜闻乐见的心理情景剧、心理沙龙、沙盘模拟推演等活动,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在活动中,提升心理耐受力,提升自信心,扩大人际交往面,在教师和同学中,寻找到自身更多的支持体系。
4.提供专业的心理疏解服务,做到个人与团体疏解的统一。高校在完善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建设上,要千方百计建立专兼结合的心理工作队伍。高校自有的心理健康教育师资,必须是专业化的,且拥有心理咨询多年的积淀,这样给学生的心理疏解更有针对性;高校聘请的本地的精神卫生中心的医生,拥有临床诊断的经验,可以在学生的心理问题的处理上,提供更为准确的咨询或诊断的分界判断。另外,心理疏解除了一对一的方式进行,还可以开展“团体心理辅导”,通过集体共同参与、共同分享、共同组织的活动形式,让每一个个体宣泄情绪、敞开心扉、释放负能量,这种形式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心理援助是非常有效的。
参考文献:
[1]杨宝泉,贾晓辉.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进行情感关怀和心理救助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高教研究,2008(02).
[2]刘峰,田志鹏.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中“心理贫困生”的心理援助[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1(07).
[3]张本钰,廖深基.基于积极心理学视角下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心理援助研究[J].思想教育研究,2013(09).
作者简介:李玲(1981—)女,湖北沙市人,本科,助教。研究方向: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