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免疫调节作用及向神经元样细胞诱导分化

来源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xrwzzs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作为具有多向分化潜能的干细胞,属于未分化的前体干细胞,其表型分化尚不成熟,因此在同种异体移植后无排斥反应或反应较弱。但是在体外条件下通过化学和生物诱导物使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转化为神经元,影响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向神经细胞、胶质细胞系统定向分化的因素比较复杂。目的:观察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免疫调节作用,及向神经元样细胞诱导分化的能力。设计、时间及地点:对比观察,于2008-01/2009-03在无锡市第三人民医院细胞室完成。材料:骨髓来源于人髋关节手术时的松质骨碎片或髂骨游离移植。方法:首先分离和培养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建立双向混合淋巴细胞反应体系,在双向混合淋巴细胞反应中,将来自2个志愿者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各1×105/孔)等比例加入96孔板中,根据不同效靶比E/Tratios(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加入丝裂霉素处理过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诱导分化为神经元样细胞实验中分别选择两种诱导培养基,方法1诱导:DMEM+体积分数为10%胎牛血清+1μmol/L全反式维甲酸+20μg/L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0μg/L表皮生长因子;方法2诱导:DMEM+2%二甲基亚砜+100μmol/L丁羟茴醚。主要观察指标:3H掺入法测定淋巴细胞增殖率,观察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对淋巴细胞增殖的影响;通过条件培养基定向诱导,免疫荧光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其分化为神经细胞的能力。结果: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与混合淋巴细胞反应体系共同培养抑制了淋巴细胞增殖,其增殖抑制率与加入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数量呈正比。②方法1诱导2h后,光镜下可见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细胞质向核收缩,呈典型核周体形态。3~5h后多数细胞能形成神经元样细胞形态,但细胞数目无明显增加。3d后大多数细胞转变为双极或多极神经元细胞样形态,部分细胞之间拉成网状。染色可见60%~70%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45%~50%胶质纤维酸性蛋白阳性,巢蛋白阳性细胞下降为3.4%。方法2诱导2h即可见细胞体积变小,形成双极或多极的细胞体,可持续诱导48h,后大部分细胞浮起死亡。染色可见40%~50%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35%~40%胶质纤维酸性蛋白阳性,巢蛋白阳性细胞在诱导2h时一过性上升到63%,48h时下降为1.6%。结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具有向神经细胞分化能力并且可以抑制混合淋巴细胞反应体系中淋巴细胞的增殖,对同种异体免疫反应具有负调节作用。
其他文献
<正>2017年12月,在"成长课堂"第二届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观摩研讨会中我与袁恩中老师、戴颖华老师、章颖老师执教了"统计图"单元课,我执教的是"复式折线统计图"这节课。在斯苗儿
建筑物的消防系统与人们的私人财产和生命安全息息相关,我们只有拥有合理的、规范的消防措施以及消防意识才能保证我们的城市家园更加美好漂亮,进而给社会国家带来健康发展。
高中语文老师第一堂课&#39;:翻开课本第一页,找到副主编,那就是我的名字。&#39;然后大家都惊呆了,没想到我们这么个附中竟然藏龙卧虎?他神秘一笑&#39;,想不到吧?我俩同名.&#3
期刊
生态文明是人类发展的重要理念,对人类活动产生着重要影响。伴随着时代思潮,生态翻译学于二十一世纪初应时而生。文章从中国传统文化视角,阐释、分析生态翻译学中类比思维、
2016年12月27号下午,四轮低速电动车标准工作组第二次会议往北京召开,此次会议共制定了最项标准约束低速电动汽车。并规定低速电动车的管理技术标准制定周期,相较此前24个月的立
轻量化、高强度的聚氨酯-钢夹层结构板(SPS夹层板)的成功研制,对拓展聚氨酯弹性体的应用有着重要的意义。其中夹层结构中的聚氨酯芯材对结构板的功能有着重要影响。本文从配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酒店行业也进入到了高速发展的阶段。作为一种常见的商业建筑,酒店在进行设计和规划过程中,对设计的专业化要求较高并非简单的依靠建筑专业就能够完成所
【目的】探讨鲜烟叶成熟度精准判断标准。【方法】以K326为试验材料,研究了不同成熟度鲜烟叶植物学特性、光合特性、主要化学成分、组织结构和细胞超微结构以及对初烤烟叶产
工程文档管理是国际工程项目管理的组成部分之一,是进行现场管理、合同控制和变更索赔的重要依据。针对贯穿整个项目管理过程的大量往来文件及工程记录,进行分类归档,建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