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丹城第四小学的“课程超市”,早在八年前就以走班选课为载体,在社团活动课程化中进行尝试与探究,具有较强的前瞻性。目前已摸索出一套较为成熟的操作策略,取得显著成效,示范一方。
【关键词】选课 走班 社团 课程超市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5-0253-01
为了提高社团活动课程的质量,通过多方探讨,我们想到将超市的经营理念沿用到校本课程的教学领域,为学生创建了多元化、有层次、可选择的课程体系。那么,如何在课程超市中实行走班选课呢?我们就是通过科学的课程管理,以走课制的形式,利用每周五下午的两节课时间,按兴趣和特长组班,通过学校给学生“配餐”和学生自己“点菜”的方式,使每位学生拥有一份个性化的课表,再辅以一周两节的精品课,从而满足不同学生发展的需要。
从创设之初至今,课程超市的走班选课经历了四个阶段,从构建框架到实践实施,到总结提升,再到知行合一,一步一个脚印。本文谈谈社团活动课程化的操作策略。
一、编撰校本的课程纲要
学校里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有利于学生的个性发展,而要使社团活动持久深入,把各社团的活动变成一门校本课程是一条有效的途径。所以,在实践中,我们注重顶层设计,边实施边探究,边编写边完善,目前在编写《丹城四小校本课程方案》的基础上,已完成丝网花、手工制作、十字绣、数学思维等二十几门课程的教学指导纲要的编写,使得校本课程的开发走上规范之路。同时,本着成熟一门开发一门的原则,我们逐年编制校本教材。到现在为止,我们已拥有《小学跆拳道》、《丝网花》等两门宁波市优秀校本教材。
二、构建开放的课程体系
构建开放的课程超市课程体系,必须走好三步路:一是课程怎样设置,根据什么来设置课程;二是课程怎么呈现,学生怎样选择课程;三是教师怎样安排,如何拓宽教师资源。我们的策略是:
1.供货——课程的提供:突破时间、空间、学科等界限,为学生提供琳琅满目的“货物”。主要从开发方向、程序、成效三个方面考虑,立足教师特长、学生需求和社会资源,每学年基本要历经排摸资源、开列菜单、动态调控、教材编写、多元评价等七个步骤。今年我们开发了36门课程,并进行重大调整,那就是——细化体艺课程,缩减基础类课程,扩大专业人士课程,使得课程的开设尽最大的努力满足学生的需求。
2.上架——课程的确定:我们通过为学生提供个性化菜单服务,让他们可以像在超市里挑选物品一样挑选课程。经过六年多的努力,我们的菜单越来越丰富,从内容来分,菜单可分为基础学科、艺术学科、竞技学科、手工技艺四大类别,其中开设最多的是艺术学科,占到42.9%。从每个学生课程选择的流程来看,我们都要经历“提供个性菜单——指导学生选课——合理选择课程”这样三个环节。
3.导购——课程的选择:学校根据课程的开设,像超市里导购员一样,及时对学生的报名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实行弹性组班制度。开班时,当某门课程学生人数不足时,一律采取淘汰的手法。而当人数过多时,如有充足的师资力量,就采取增开的方法;如果因条件限制无法增开的,则实行双向选择。
因课程超市实行走班选课,所以必定要开展混龄教学,小组活动是混龄教学中最有效的方式之一。我们在混龄班的分组时主要经历学段分组、混龄分组、动态分组三个阶段。
三、健全精细的管理体系
课程超市的管理体系是校本课程超市化运作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我们在制度建设、理念提升及课程调控等方面作了许多积极的探索,确保了超市课程的良好运作。
1.布局——课程的保障:我们以规范的制度来保障课程超市的开设,成立了校本课程领导小组,规划了课程研究的内容及实施的步骤,从学校、教师和学生三个层面以规章制度的形式,做了明确的规定和细致的说明,减少了盲目性。
2.培训——课程的促进:通过参观学习、课堂研修、网络论坛、专题研讨等各种方式,有计划、有层次地开展以课程超市为专题的培训活动。特别是从2011年开始至今,先后进行了四次网研大家谈活动,老师们热情较高,光点击率就达到8000多次,共有300多人次参与跟贴研讨。
3.促销——课程的多元:我们在课程的管理上借鉴了超市的做法,在课程设置、课程形式和课程教学中博采众长,实现了多元化管理。
几年来,我们边实践边摸索,依据学科特点、教师特长、学生优势智能领域及学校发展需要,进行教学资源分析、校本课程设计,开发出了四种类别的课程。 在实施过程中,我们积极探索富有个性化的课程,初步形成了“面向全体学生的大众课程———面向特长生的精品课程———面向佼佼者的精英课程”三个层面的特色课程。
课程超市的开设,学校只把握方向性的政策,根据纲要,充当考核者和调节者。而课堂的组织形式、课程内容安排及操作策略等,均由开课教师自行决定,因此,自主性教学随处可见。
四、完善多元的激励体系
我们通过不断摸索,构建了因人、因课、因时而定的三大多元激励体系。
1.因人而定:在实践过程中,我们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特长,层层落实,逐步形成了因人而定的三大评价模式:一是在选课中发现潜能、二是在学习中发展潜能、三是在展示中发挥潜能,每种模式又有不同的评价方式。
2. 因课而定:因课而定的三大评价模式分别是过程制、达标制和晋级制,我们根据不同的模式,制订了相应的评价标准,定期发放各种证书,激发学生浓厚而持续的兴趣。
3. 因时而定:根据实际需要,我们从短期、中期、长期时间段上设置了课程超市柜、编印课程超市报、举办课程超市节。尤其是课程超市节,至今已举办五届,每届为期三个月,内含读书节、达人赛、成果汇演等,超市节已成为学生期盼的校园品牌节庆。
五、结束语
社团活动的课程化,使校园生活精彩纷呈;走班选课的常态化,让学生充满无限自信!课程改革,我们已经走在路上……
参考文献:
[1]万勇.学生社团活动课程化的实践与探索综合实践活动研究, 2010年2期.
[2]李江红.学生社团活动课程化的问题与策略[J].教学与管理, 2012年12期.
[3]李丽.选课走班:注重个体教育[J].阅读,2015年20期.
【关键词】选课 走班 社团 课程超市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5-0253-01
为了提高社团活动课程的质量,通过多方探讨,我们想到将超市的经营理念沿用到校本课程的教学领域,为学生创建了多元化、有层次、可选择的课程体系。那么,如何在课程超市中实行走班选课呢?我们就是通过科学的课程管理,以走课制的形式,利用每周五下午的两节课时间,按兴趣和特长组班,通过学校给学生“配餐”和学生自己“点菜”的方式,使每位学生拥有一份个性化的课表,再辅以一周两节的精品课,从而满足不同学生发展的需要。
从创设之初至今,课程超市的走班选课经历了四个阶段,从构建框架到实践实施,到总结提升,再到知行合一,一步一个脚印。本文谈谈社团活动课程化的操作策略。
一、编撰校本的课程纲要
学校里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有利于学生的个性发展,而要使社团活动持久深入,把各社团的活动变成一门校本课程是一条有效的途径。所以,在实践中,我们注重顶层设计,边实施边探究,边编写边完善,目前在编写《丹城四小校本课程方案》的基础上,已完成丝网花、手工制作、十字绣、数学思维等二十几门课程的教学指导纲要的编写,使得校本课程的开发走上规范之路。同时,本着成熟一门开发一门的原则,我们逐年编制校本教材。到现在为止,我们已拥有《小学跆拳道》、《丝网花》等两门宁波市优秀校本教材。
二、构建开放的课程体系
构建开放的课程超市课程体系,必须走好三步路:一是课程怎样设置,根据什么来设置课程;二是课程怎么呈现,学生怎样选择课程;三是教师怎样安排,如何拓宽教师资源。我们的策略是:
1.供货——课程的提供:突破时间、空间、学科等界限,为学生提供琳琅满目的“货物”。主要从开发方向、程序、成效三个方面考虑,立足教师特长、学生需求和社会资源,每学年基本要历经排摸资源、开列菜单、动态调控、教材编写、多元评价等七个步骤。今年我们开发了36门课程,并进行重大调整,那就是——细化体艺课程,缩减基础类课程,扩大专业人士课程,使得课程的开设尽最大的努力满足学生的需求。
2.上架——课程的确定:我们通过为学生提供个性化菜单服务,让他们可以像在超市里挑选物品一样挑选课程。经过六年多的努力,我们的菜单越来越丰富,从内容来分,菜单可分为基础学科、艺术学科、竞技学科、手工技艺四大类别,其中开设最多的是艺术学科,占到42.9%。从每个学生课程选择的流程来看,我们都要经历“提供个性菜单——指导学生选课——合理选择课程”这样三个环节。
3.导购——课程的选择:学校根据课程的开设,像超市里导购员一样,及时对学生的报名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实行弹性组班制度。开班时,当某门课程学生人数不足时,一律采取淘汰的手法。而当人数过多时,如有充足的师资力量,就采取增开的方法;如果因条件限制无法增开的,则实行双向选择。
因课程超市实行走班选课,所以必定要开展混龄教学,小组活动是混龄教学中最有效的方式之一。我们在混龄班的分组时主要经历学段分组、混龄分组、动态分组三个阶段。
三、健全精细的管理体系
课程超市的管理体系是校本课程超市化运作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我们在制度建设、理念提升及课程调控等方面作了许多积极的探索,确保了超市课程的良好运作。
1.布局——课程的保障:我们以规范的制度来保障课程超市的开设,成立了校本课程领导小组,规划了课程研究的内容及实施的步骤,从学校、教师和学生三个层面以规章制度的形式,做了明确的规定和细致的说明,减少了盲目性。
2.培训——课程的促进:通过参观学习、课堂研修、网络论坛、专题研讨等各种方式,有计划、有层次地开展以课程超市为专题的培训活动。特别是从2011年开始至今,先后进行了四次网研大家谈活动,老师们热情较高,光点击率就达到8000多次,共有300多人次参与跟贴研讨。
3.促销——课程的多元:我们在课程的管理上借鉴了超市的做法,在课程设置、课程形式和课程教学中博采众长,实现了多元化管理。
几年来,我们边实践边摸索,依据学科特点、教师特长、学生优势智能领域及学校发展需要,进行教学资源分析、校本课程设计,开发出了四种类别的课程。 在实施过程中,我们积极探索富有个性化的课程,初步形成了“面向全体学生的大众课程———面向特长生的精品课程———面向佼佼者的精英课程”三个层面的特色课程。
课程超市的开设,学校只把握方向性的政策,根据纲要,充当考核者和调节者。而课堂的组织形式、课程内容安排及操作策略等,均由开课教师自行决定,因此,自主性教学随处可见。
四、完善多元的激励体系
我们通过不断摸索,构建了因人、因课、因时而定的三大多元激励体系。
1.因人而定:在实践过程中,我们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特长,层层落实,逐步形成了因人而定的三大评价模式:一是在选课中发现潜能、二是在学习中发展潜能、三是在展示中发挥潜能,每种模式又有不同的评价方式。
2. 因课而定:因课而定的三大评价模式分别是过程制、达标制和晋级制,我们根据不同的模式,制订了相应的评价标准,定期发放各种证书,激发学生浓厚而持续的兴趣。
3. 因时而定:根据实际需要,我们从短期、中期、长期时间段上设置了课程超市柜、编印课程超市报、举办课程超市节。尤其是课程超市节,至今已举办五届,每届为期三个月,内含读书节、达人赛、成果汇演等,超市节已成为学生期盼的校园品牌节庆。
五、结束语
社团活动的课程化,使校园生活精彩纷呈;走班选课的常态化,让学生充满无限自信!课程改革,我们已经走在路上……
参考文献:
[1]万勇.学生社团活动课程化的实践与探索综合实践活动研究, 2010年2期.
[2]李江红.学生社团活动课程化的问题与策略[J].教学与管理, 2012年12期.
[3]李丽.选课走班:注重个体教育[J].阅读,2015年2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