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二题

来源 :绿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q1354519727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天地无穷岳阳楼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浸润于杜诗已久,对岳阳楼格外倾慕。再加上对范仲淹的敬仰之情,初到湖南,便迫不及待直奔岳阳,登楼为快。
   与中国历代名楼一样,岳阳楼筑在高台之上,烟波浩渺的八百里洞庭,尽收眼底。自古美景出名楼,江南三大名楼,滕王阁气凌彭泽,黄鹤楼镇锁江汉,而岳阳楼更是遥对君山,近傍洞庭,实为观景绝佳之处。
   如此得天独厚的位置,自然不会被世人轻易错过。据载,公元220年前后,东吴大将鲁肃便在此地修建“阅军楼”,操练水师,这便是岳阳楼的前身。
   江山总会一统,文化终将泽被。当樯橹灰飞烟灭之后,盛世的春草正在兵燹之后的废墟里悄然发芽。随着盛唐之后经济重心的悄然南移,文明的春雨正随风潜入夜,悄然滋润着荆湘大地。
   明珠在泥沙,光景不可昏。在湮没不闻的几千年后,在文化登峰造极的赵宋之世,“养在深闺人未识”的岳阳楼终于迎来了属于她自己的传奇故事。北宋庆历四年(1044)春,滕子京受谪,任岳州知军州事,第二年春,重修岳阳楼,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一代名相范仲淹为之作文,岳阳楼从此身价骤增,名重天下!
   这一切仿佛都来得太过于突然,太过巧合也太过幸运。在一夜之间,岳阳楼从丛林峰簇的南国名楼之中脱颖而出,跻身江南三大名楼之列,扬名天下。然而,这又的确是实至名归,就像一个天生丽质的女子纵然姿态极为妍丽本也无奇,可是偏偏又习得满腹诗文,其懿言嘉行又得到公卿名士激赏,其名重当时便也不足为奇了。
   常有人抱憾,中国古代建筑为木质结构,不能长久留存,每隔数年便要修葺,每隔数十年便要大修,再加上天灾、战火,能历经数百年的实在寥寥无几,以至于历代名楼,都只能在故纸堆的字里行间中去揣摩其气度,在博物馆的只砖片瓦中去还原其宏大。岳阳楼当然也不能免于这样的命运,据史料记载,在滕子京重修岳阳楼之后仅三十三年,岳阳楼便毁于火灾,此后,岳阳楼数十次毁于火灾又数十次进行重建、修葺,在这个过程中,岳阳楼的形制发生了很大变化,甚至可以说历代岳阳楼在外形和规模上都不相同,现在看到的岳阳楼,不过是清代遗留。
   其实,中国建筑是暗合于中国哲学的,是蕴含着变与不变的一种高级表现。从上古到清代,中国建筑一直保持着固定的格式造样,虽历经五千年,但是在基本形制上并没有太大变化。但是“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中国建筑又是需要不断翻新的,十年一小葺,几十年一大葺,每一次修葺,既是建筑的一次新生,也是修葺者精神一次重新继承。既是对后来者的一种敦促,也是对建筑本身的一种考验。后人如果勤勉贤达,必然不会久居陋室,修房造屋何必固若金汤,一劳永逸?建筑如果值得留存,自有后人翻修整理,如果不值得留存,自然会随时间湮没于滚滚风尘。所以无论是皇宫还是民居,都在变与不变中传承了千年。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平心而论,比起江南的很多名楼,岳阳楼并不算十分壮观。我想,真正让登临者所关怀的,早已经不是具体的建筑,而是這个建筑背后所蕴含的人文精神。
   自范仲淹书写《岳阳楼记》以来已历经千载,慕名登楼者不计其数,题匾书联者多如星斗,从留存的楹联中,我们依稀能读懂这些登临者的初衷与感动。“四面湖山归眼底,万家忧乐到心头”“杜老乾坤今日眼,范公忧乐昔人心”“后乐先忧,范希文庶几知道;昔闻今上,杜少陵始可言诗”“风物正凄然,望渺渺潇湘,万水千山皆赴我;江湖常独立,念悠悠天地,先忧后乐更何人”……
  是啊,真正打动人心的不正是那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吗?不正是这背后所蕴藏的忧乐精神和忧国忧民的情怀吗?有道是遗貌取神,得鱼忘筌,能让士人千年难以忘怀的,更多的是岳阳楼传承的“道”,所承载的千年文脉,先贤已去,唯留斯楼供人瞻仰缅怀,登斯楼也,沐浴贤哲之光,跨越时空与千古风流人物交流对话。
   岳阳楼能保留至今,源于一代又一代有识之士的修葺完善,与其说赓续的是建筑,倒不如说传承的是文脉,发扬的是精神。历史上辉煌一时的楼台亭榭不计其数,然而能历代修葺,绵延至今者屈指可数。岳阳楼及其传播的精神,经得起了时间的考验,真正地走进了百姓的心中。
   九江有水来天地,三楚兹楼冠古今。一座楼明泽了湖山,一座楼见证了历史,一座楼承传了使命,一座楼延续了文脉。一座楼辉映万象,雄震古今;一座楼承道千载,天地无穷……
  霜筠雪竹钟山寺
  江湖秋梦橹声中
  “霜筠雪竹钟山寺” “江湖秋梦橹声中”,我一直以为它们是一句诗。后来翻《王荆公诗集》,才发现,前一句写在王安石刚做上宰相的时候,另一句则写于他相业正隆,改革如日中天之际。
  细看这两首诗,高逸绝尘,淡薄远俗,无论哪句,都不似身在朝堂,领军改革,政务缠身,驰骋政坛之人所能写出。王安石之于宋朝,如擎天巨擘,力挽狂澜,如鬼斧神运,崩山啸海,但是谁能想到,在这扭转乾坤的金刚手段之后,竟隐藏着高蹈出世的逸世情怀。
  王安石一生笃信佛教,晚年甚至几次捐家财于寺院。对于物质,他没有一点的挑剔,对于名位,他没有丝毫的眷顾。年轻时,便是士中奇人。闻达后,更是另类宰相。
  南朝时,陶弘景隐居茅山,屡聘不出,梁武帝每有军国大事,皆前往请教,人称“山中宰相”。东晋时,谢安隐居东山,不问国事,而危难之际,淝水一战定乾坤,挽救国运。大概这世间的高手,都是寂寞孤独的。寂寞到只适合隐居尘世之外,以避俗尘。孤独到身在庙堂如入无人之地,此心静寂。鬼谷子、陶弘景属于前者,谢安前半生属于前者,后半世属于后者,而王安石属于后者。
  王安石晚年罢相退隐金陵后,作小诗雅丽清绝,世称“半山体”,这些诗,与他年轻时、身居庙堂时的心境并无多大不同。大概,这位拗宰相从来没有变过,无论是人生态度还是执政理念。对的就是对的,认可的绝不妥协,人应该有这样的信仰和坚守。正如《宋史》所言:安石性强忮,遇事无可否,自信所见,执意不回。
  峰巅岂惧遮望眼?江湖秋梦橹声中!
  责任编辑 王 晖
其他文献
张赫凡,新疆野马繁殖研究中心高级工程师,中国科普作家协会会员,中国西部散文学会会员。著有散文集《野马重返卡拉麦里》《野马回家》《新疆野马回归手记》《野马家园》及诗集《野性的呼唤——纪念野马重返故乡三十周年》《天马之梦》。在《绿洲》《民族文汇》《中国文艺家》《西部散文选刊》《辽河》《鸭绿江》《参花》《神州文学》《当代作家》等几十种期刊和平台发表散文、诗歌五百余篇(首)。  11月24日晴  今天真是
期刊
坐落在成都和重庆两市中间地带的四川省内江市,素有“川中枢纽,川南咽喉”之称,一条九曲十八弯的沱江河穿城而过。古代诗仙李白在此游历时,曾留下“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的千古佳句,近代著名国画大师张大千、新闻巨子范长江都是内江人。可以说,内江市是一个人杰地灵的好地方。内江在计划经济时代白糖产量曾占全国一半,因此又有“甜城”美誉。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内江制糖业、机械制造和农副产品加工业发达,地区生产总值(
期刊
向南的戈壁  你把记忆埋藏在戈壁的深处  用风沙去爱  用骨头去恨  为什么,你的生命  总是伴随着荒凉  一次次经历凛冽  又一次次被时光的背影唤醒  多少年过去了  你还在这里刻骨铭心地等待  犹如等待一场被遗忘的爱  释放所有内心的隐秘  为什么,面对伴随你  走过一生一世的戈壁  面对你恨爱交加的戈壁  你的心  却是这么地熟视无睹  像一棵卑微的戈壁草  被雨水打湿前  发出渺小的喊声 
期刊
1  撩开托库孜萨热依城神秘面纱,那段被风化的岁月  如同液体,一点一滴流失荒漠  湮没在疯长的野草中,沉睡于奇山垒成的壁崖中  用雕花的目光细揽。在你脚下  他们,可是陪你走过无数黑暗的孩子  你脚下的绿洲,也是一路陪你走过来的吧  它们醒着。拓展身体仰视那一格格的往事  千年复一日。像一个绝美的故事  2  眼前的山峦,天地,花开的植物  烽燧,寺院,瞭望塔  风打着鼾的声音,以及美丽姑娘安置
期刊
清晨,美丽的老君山还在沉睡。白色的阳光照耀起伏的群山,清新的空气穿透浓密的原始森林。  在郁郁葱葱的森林深处,有一个人早早地起床了。这个木板拼接的简陋小木屋是他每天休息的住处,他简单地洗了把脸,吃了早饭,拿起那把常用的砍柴刀别在腰间,走入了渐渐苏醒的大山。  矮小的他灵活地在大山中爬上爬下,碰到杂乱生长的挡住去路的枝杈,就拿起那把手柄被摸得光滑的砍柴刀,轻轻砍去。他每天奔走守护的对象在大山的更深处
期刊
正午里传来电锯声  一阵急促的马蹄声此起  彼伏。我被惊醒。透过午睡的玻璃窗看见  死亡多日的白桦醒着,  木质里潜伏着上万匹骏马  四层楼的小客厅低悬于正午,  是木匠最中意的驯马场。电刨如马鞭,  木匠是最优秀的驯马师——  木屑纷飞如马鬃。你看见  蛰伏多日的骏马扬蹄,奋力跃过铁蒺藜般的锯齿,  等待登临木匠掌纹密布的高山  桌椅、碗橱、衣柜……摆满房间,  仿佛一匹匹野马被驯服,  整装待
期刊
与一条河握手  在帕米尔  与一条河握手,倍感亲切  这条河,清纯、温润、透彻、雪亮  只握一次,便不会忘记  握紧这条河的激浪  似乎触到了  塔吉克男子的胸膛  轻握这条河的水花  好像抚摸着  塔吉克少女的笑声  清晨,我與这条河用力地一握  牦牛群的蹄声  就踏得河水浪花飞溅  夕阳下,我与这条河温存地一握  牛羊归圈了  放牧女子的手镯  闪亮了黄昏  有多少情歌流进这条河  有多少山鹰
期刊
秋  禾木带火,秋了  这火,是果实金黄的外壳;这火,是禾木黄金的内心  粗糙的漠风,在西部大地上鼓荡,送来果园的成熟,田野的芳香  胡杨,这西部大地上的钢铁战士,把根深扎,坚挺着浑身龟裂的伤痕,在最贫瘠的戈壁,绽放满树金币,在秋风中哗哗作响  广袤的西部大地,裸露无垠的枯黄,这才是土地本质的色彩。这里繁衍着叶尔羌河的波涛,这里生长着昆仑山的坚韧,这里挺拔着塔克拉玛干沙漠的旷达……外表的朴素,何尝
期刊
香草美人  摇曳在离骚里的香草美人  先秦就开成一种文学象征  顺着历史披拂而下  在市井街衢 在阡陌荒野  在人们的深情回望中  屈子浓墨重彩地披肝沥胆  沅有芷兮澧有兰  那香草美人 那幻灭的美政  先生以身许汨罗为楚殉道  于是 在古文化生态系统中  滋养出一则顽强的隐喻  时间吹呀吹  花丛中袅娜着的十个小姑娘  一边采摘 一边唱歌  那香草美人蓬蓬茸茸地顺流而下  恍惚到了曹植、杜甫、张
期刊
一  那之后,我就不再关心林岚的消息了。我只想隐藏起来好好生活,将过去的一切统统忘掉。有人将这种事叫原罪,或者隐藏的罪行什么的,我无所谓。假如林岚有一天成了真正的诗人,我祝福她成为青春诗会的天后,若干年后成为世界级桂冠诗人,那样的话,她更不会轻易透露什么了。  可事物的发展自有其内在逻辑,二十年后的一天,林岚突然出现在我面前。  我孤身一人生活,养着一只叫萱的猫,这让我感到庆幸,没有人见证我的这一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