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目的:探讨LC术后并发症的原因、术中预防及术后处理。方法:回顾性分析587例LC手术的临床资料。结果:中转开腹23例(3.918%),手术并发症15例(2.53%)。结论:LC术前应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术中仔细操作,适时中转开腹,术后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及早发现并发症,及时正确处理。
关键词 LC胆囊切除术 并发症 治疗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09.01.024
资料与方法
2001年3月~2008年3月开展LC手术587例,男243例,女344例;年龄18~78岁,平均42岁。胆囊结石391例,胆囊结石伴胆囊炎154例,胆囊息肉30例。慢性胆囊炎2例。手术时间35~45分钟,平均住院4.2天。均在气管插管全麻下经四孔或三孔法完成手术。
手术方法:患者取仰卧位,气管插管静脉麻醉,采用4或3孔法,建立CO2气腹,压力10~12mmHg,取头高足低右高左低位,认准胆囊壶腹部并钳夹提起,分离肝、十二直肠韧带,解剖出胆囊管及胆囊动脉,常规钛夹夹闭胆囊动脉及胆囊管,用剪刀剪断胆囊管,电疑钩切断胆囊动脉,顺行剥离切除胆囊,胆囊床常规电凝处理[1]。对急性胆囊炎及胆囊床渗血较多或粘连较重者常规放置腹腔引流管,术后24~48小时拔出腹腔引流管。
结 果
本组587例LC手术,术后出现并发症15例,其中胆汁漏8例,腹腔出血1例,胆绞痛4例,应激性胃出血1例。右肝管损伤1例。中转开腹23例(3.918%)例,皆因胆囊周围重度粘连,胆囊及胆总管壁增厚,胆囊三角解剖不清,难以分离。
胆汁漏8例,其中1例为右肝管变异,直接与胆囊管相通呈V状,胆囊管远近端钳夹剪断后仍有胆汁不断流出,遂中转开腹。发现右肝管变异,直接汇合于胆囊管,行右侧肝管与胆总管吻合置T型管引流后恢复良好。1例术后右上腹胀痛,阵发性加剧,反跳痛明显。B超提示右上腹积液。分别于术后5天在腹腔镜下检查发现腹腔有较多胆汁,术中冲洗吸引干净后于小网膜孔处放置引流管,由腋前线切口引出,每天引出400~500ml左右胆汁,约半月后无胆汁引出,B超检查腹腔内无液体,拔管后出院。1例术后第3天出院,出院7天出现右上腹胀痛,B超检查腹腔有大量积液,剖腹手术后发现胆囊管与胆总管之间有0.3cm穿孔,0号丝线缝合1针,放置引流管后1周病愈出院。1例术中解剖不清,放置引流管,第1天引出400ml,第2天300ml,第4天13ml,第5天无胆汁引出,第7天出院,所有病例随访3年,无异常。其余5例均术中粘连较重,放置引流管,术后第1天引出不到50ml,3~4天后无胆汁引出,B超检查腹腔内无积液,拔管后均病愈出院。
腹腔出血1例,术后2小时心率增快、血压下降、面色苍白、冷汗、腹痛加重,腹腔引流管引出约500ml鲜红色液。立即行剖腹手术,发现胆囊床下缘有小动脉活动性出血,行结扎术后恢复良好。
胆绞痛4例,均发生在术后5~10小时,由于未放引流管,胆囊床积液刺激引起胆总管痉挛,诱发胆绞痛,均用解痉药物治疗缓解。
应激性溃疡出血1例,患者73岁,女性,术前无溃疡病史,术后11小时从胃管引出咖啡色液体,术后13小时引出鲜红色液,立即冰盐水冲洗后由胃管注入云南白药1g、果胶铋2粒、思密达0.4g,3次/日,3天后出血停止。
讨 论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具有切口小、痛苦轻、恢复快、腹壁瘢痕小等优点,但也有其一定的并发症。
胆总管损伤是LC的严重并发症,为预防胆道损伤,须遵循以下原则:①术野要清楚,在直视下解剖胆囊三角,分离并确认“三管一壶腹”的关系。②紧贴胆囊壶腹部分离。③钝性分离原则,三角区内切忌电刀切割。④认清三角区管道后再处理。⑤胆囊管增粗时须辨明胆囊管是否有结石存在。
胆汁漏的原因:①术中牵拉胆囊用力过大,将胆囊从胆囊创伤撕脱,胆囊床表面毛细胆管撕裂开放,胆囊床出血处理不彻底。②电凝过深伤及肝右前叶胆管。③胆囊管过粗,钛夹夹闭不完全。④胆囊三角粘连致密,术中损伤胆管。预防方法:胆囊管过粗可辨明是否有结石,如有结石则切开胆囊管,取出结石后钳夹,如无结石,则“4号”丝线结扎后再上钛夹夹闭。
腹腔出血:本组1例,考虑胆囊床或胆囊动脉出血,立即剖腹探查,发现胆囊床下缘胆囊动脉后支活动性出血。
胆绞痛:原因是胆囊床积液刺激胆管痉挛,胆囊切除术后胆总管压力增高,oddi括约肌的收缩扩张紊乱引起胆道痉挛。
预防和治疗:术中放置腹腔引流管并保持通畅,出现胆绞痛可用解痉药物治疗。
本组术后尽管有一定的并发症,术前应严格掌握手术的适应证,术中仔细操作,根据病情适时中转开腹,术后保持引流通畅,术后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及早发现并发症并及时处理,可提高手术质量。
参考文献
1 王克流,高鹏,石磊,等.腹腔镜治疗胆系结石1521例报告.腹腔镜外科杂志,2007,12(2):150-151.
关键词 LC胆囊切除术 并发症 治疗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09.01.024
资料与方法
2001年3月~2008年3月开展LC手术587例,男243例,女344例;年龄18~78岁,平均42岁。胆囊结石391例,胆囊结石伴胆囊炎154例,胆囊息肉30例。慢性胆囊炎2例。手术时间35~45分钟,平均住院4.2天。均在气管插管全麻下经四孔或三孔法完成手术。
手术方法:患者取仰卧位,气管插管静脉麻醉,采用4或3孔法,建立CO2气腹,压力10~12mmHg,取头高足低右高左低位,认准胆囊壶腹部并钳夹提起,分离肝、十二直肠韧带,解剖出胆囊管及胆囊动脉,常规钛夹夹闭胆囊动脉及胆囊管,用剪刀剪断胆囊管,电疑钩切断胆囊动脉,顺行剥离切除胆囊,胆囊床常规电凝处理[1]。对急性胆囊炎及胆囊床渗血较多或粘连较重者常规放置腹腔引流管,术后24~48小时拔出腹腔引流管。
结 果
本组587例LC手术,术后出现并发症15例,其中胆汁漏8例,腹腔出血1例,胆绞痛4例,应激性胃出血1例。右肝管损伤1例。中转开腹23例(3.918%)例,皆因胆囊周围重度粘连,胆囊及胆总管壁增厚,胆囊三角解剖不清,难以分离。
胆汁漏8例,其中1例为右肝管变异,直接与胆囊管相通呈V状,胆囊管远近端钳夹剪断后仍有胆汁不断流出,遂中转开腹。发现右肝管变异,直接汇合于胆囊管,行右侧肝管与胆总管吻合置T型管引流后恢复良好。1例术后右上腹胀痛,阵发性加剧,反跳痛明显。B超提示右上腹积液。分别于术后5天在腹腔镜下检查发现腹腔有较多胆汁,术中冲洗吸引干净后于小网膜孔处放置引流管,由腋前线切口引出,每天引出400~500ml左右胆汁,约半月后无胆汁引出,B超检查腹腔内无液体,拔管后出院。1例术后第3天出院,出院7天出现右上腹胀痛,B超检查腹腔有大量积液,剖腹手术后发现胆囊管与胆总管之间有0.3cm穿孔,0号丝线缝合1针,放置引流管后1周病愈出院。1例术中解剖不清,放置引流管,第1天引出400ml,第2天300ml,第4天13ml,第5天无胆汁引出,第7天出院,所有病例随访3年,无异常。其余5例均术中粘连较重,放置引流管,术后第1天引出不到50ml,3~4天后无胆汁引出,B超检查腹腔内无积液,拔管后均病愈出院。
腹腔出血1例,术后2小时心率增快、血压下降、面色苍白、冷汗、腹痛加重,腹腔引流管引出约500ml鲜红色液。立即行剖腹手术,发现胆囊床下缘有小动脉活动性出血,行结扎术后恢复良好。
胆绞痛4例,均发生在术后5~10小时,由于未放引流管,胆囊床积液刺激引起胆总管痉挛,诱发胆绞痛,均用解痉药物治疗缓解。
应激性溃疡出血1例,患者73岁,女性,术前无溃疡病史,术后11小时从胃管引出咖啡色液体,术后13小时引出鲜红色液,立即冰盐水冲洗后由胃管注入云南白药1g、果胶铋2粒、思密达0.4g,3次/日,3天后出血停止。
讨 论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具有切口小、痛苦轻、恢复快、腹壁瘢痕小等优点,但也有其一定的并发症。
胆总管损伤是LC的严重并发症,为预防胆道损伤,须遵循以下原则:①术野要清楚,在直视下解剖胆囊三角,分离并确认“三管一壶腹”的关系。②紧贴胆囊壶腹部分离。③钝性分离原则,三角区内切忌电刀切割。④认清三角区管道后再处理。⑤胆囊管增粗时须辨明胆囊管是否有结石存在。
胆汁漏的原因:①术中牵拉胆囊用力过大,将胆囊从胆囊创伤撕脱,胆囊床表面毛细胆管撕裂开放,胆囊床出血处理不彻底。②电凝过深伤及肝右前叶胆管。③胆囊管过粗,钛夹夹闭不完全。④胆囊三角粘连致密,术中损伤胆管。预防方法:胆囊管过粗可辨明是否有结石,如有结石则切开胆囊管,取出结石后钳夹,如无结石,则“4号”丝线结扎后再上钛夹夹闭。
腹腔出血:本组1例,考虑胆囊床或胆囊动脉出血,立即剖腹探查,发现胆囊床下缘胆囊动脉后支活动性出血。
胆绞痛:原因是胆囊床积液刺激胆管痉挛,胆囊切除术后胆总管压力增高,oddi括约肌的收缩扩张紊乱引起胆道痉挛。
预防和治疗:术中放置腹腔引流管并保持通畅,出现胆绞痛可用解痉药物治疗。
本组术后尽管有一定的并发症,术前应严格掌握手术的适应证,术中仔细操作,根据病情适时中转开腹,术后保持引流通畅,术后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及早发现并发症并及时处理,可提高手术质量。
参考文献
1 王克流,高鹏,石磊,等.腹腔镜治疗胆系结石1521例报告.腹腔镜外科杂志,2007,12(2):150-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