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汽车诊断技术是以检测技术为基础,依靠人工智能科学地确定汽车技术状态,识别、判断故障,甚至预测故障的综合性技术。它是现代化汽车生产发展的产物,是随着汽车技术的不断完善、多功能化和自动化而发展起来的。随着汽车技术的发展,汽车结构越来越复杂,电子化程度越来越高,因而对汽车故障的诊断和排除的难度就越来越大。人们对检测技术不断提出新的要求,刺激着汽车诊断技术的发展,同时也推动了汽车诊断技术的发展,这不仅可减少维修汽车的劳动量,提高汽车维修的经济效益,而且还能对汽车产品质量或维修质量做出客观评价,为汽车技术或维修技术的合理改进提供基础数据,促进汽车工业和维修业的发展。
汽车诊断技术总是跟随汽车技术的发展而不断提出新的要求,以适应汽车维修市场的需要。汽车诊断技术的发展远景是自动寻找故障和实现诊断,提高诊断的准确程度和以最小的劳动消耗实现高可靠性。
1.我国汽车诊断技术的发展状况
我国对汽车诊断技术的研究起步较晚,着手开发汽车故障诊断技术始于20世纪60年代中后期,由交通科学研究院和天津市公共汽车三厂合作,研制汽车综合试验台,为我国汽车诊断技术的发展迈出了第一步。1977年国家为了改变汽车维修落后的局面,下达了“汽车不解体检验技术”的研究课题,这是建国以来,国家对汽车诊断、科研方面下达的第一个国家课题,标志着我国汽车诊断技术开始了新的起点。但真正受到重视是在20世纪80年代初,当时,我国汽车保有量急剧增加,为保证车辆安全运行,减少交通事故,政府有关部门采取了一些积极措施,在全国中等以上城市,建成了许多安全性能检测站,促进了汽车诊断技术的发展。
20世纪80年代,由于国产汽车没有应用微机控制,汽车诊断技术的发展较慢,随车诊断几乎是空白,车外诊断是当时我国诊断技术的主流。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随着计算机技术在我国的迅猛发展及电子控制系统(燃油喷射系统、防抱制动系统、安全气囊等)在汽车上的应用,使得汽车诊断技术在我国产生了革命性的变化。此时,汽车维修检测市场上,不仅出现了大量的诊断硬件设施,同时应用计算机的汽车故障诊断专家系统软件也有了长足的发展。我国自行研制生产的诊断设备已由单机发展为配套,由单功能发展为多功能,由手工操纵发展为自动控制,并逐步开发出实用的汽车诊断专家系统。
目前,我国生产汽车诊断设备的厂家已达100多个,已研制出并投入使用的汽车诊断设备中,用于发动机诊断的主要有:发动机无负荷测功仪、发动机综合测试仪、电子示波器、点火正时仪、废气分析仪、发动机异响诊断仪、润滑油快速分析仪、铁谱分析仪、油耗计、气缸漏气量检测仪等;用于底盘诊断的主要有:制动试验台、侧滑试验台、转向轮定位仪、车速表试验台、灯光检验仪、底盘测功机、车轮动平衡机等。目前我国汽車诊断技术快速发展体现在建成了1000多个汽车检测站,可以说我国已基本形成了全国性的汽车检测网,汽车诊断技术已初具规模。
2.我国汽车诊断技术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随着汽车技术含量的不断增长,汽车故障诊断技术和维修技术也得到了迅猛的发展。多种多样的维修技术极大的方便了维修技术人员的工作,使得维修的及时性、准确性大大的提高。然而,现阶段有些汽车维修企业的故障诊断技术、检测手段和保养、修复技术却远远不能满足实际的需要。这是由于以下的一些原因造成的:
2.1故障诊断设备不完善
一些汽车维修企业由于规模不大及资金不足,加之现代汽车故障诊断设备投资较大的原因,因此不愿意配备必要的故障诊断设备,使得维修人员对故障的诊断、检测还停留在依靠经验判断阶段,从而造成故障诊断的准确率较低,也难以确定故障程度。
2.2维修技术力量薄弱
目前我国的汽车维修企业数量较多,各个企业的维修技术人员素质参差不齐,加之部分汽车维修企业不注视人才的培养,对汽车维修技术人员的培训工作跟不上现代汽车诊断技术的发展,造成汽车维修技术人员技术水平有限,对现代汽车故障诊断设备的使用不熟练,不能充分发挥故障诊断设备应有的作用,导致不能及时解决维修中的疑难问题。
2.3故障诊断技术规范化不够
在我国汽车诊断技术发展过程中,普遍重视硬件技术,而忽视或是轻视了难度大、投入多、社会效益明显的诊断方法和限值标准等基础性技术的研究。从而造成维修标准不统一,汽车故障维修评估不够全面。
2.4故障诊断新技术开发不够
目前我国的汽车故障诊断技术与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较大的差距,故障诊断新技术开发力度不够。目前的诊断设备还只能诊断汽车的部分性能和故障,对某些总成如离合器、变速器、差速器、主减速器等的故障诊断,还缺乏方便、实用的诊断设备,仍然以人工经验法为主。
汽车诊断技术总是跟随汽车技术的发展而不断提出新的要求,以适应汽车维修市场的需要。汽车诊断技术的发展远景是自动寻找故障和实现诊断,提高诊断的准确程度和以最小的劳动消耗实现高可靠性。
1.我国汽车诊断技术的发展状况
我国对汽车诊断技术的研究起步较晚,着手开发汽车故障诊断技术始于20世纪60年代中后期,由交通科学研究院和天津市公共汽车三厂合作,研制汽车综合试验台,为我国汽车诊断技术的发展迈出了第一步。1977年国家为了改变汽车维修落后的局面,下达了“汽车不解体检验技术”的研究课题,这是建国以来,国家对汽车诊断、科研方面下达的第一个国家课题,标志着我国汽车诊断技术开始了新的起点。但真正受到重视是在20世纪80年代初,当时,我国汽车保有量急剧增加,为保证车辆安全运行,减少交通事故,政府有关部门采取了一些积极措施,在全国中等以上城市,建成了许多安全性能检测站,促进了汽车诊断技术的发展。
20世纪80年代,由于国产汽车没有应用微机控制,汽车诊断技术的发展较慢,随车诊断几乎是空白,车外诊断是当时我国诊断技术的主流。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随着计算机技术在我国的迅猛发展及电子控制系统(燃油喷射系统、防抱制动系统、安全气囊等)在汽车上的应用,使得汽车诊断技术在我国产生了革命性的变化。此时,汽车维修检测市场上,不仅出现了大量的诊断硬件设施,同时应用计算机的汽车故障诊断专家系统软件也有了长足的发展。我国自行研制生产的诊断设备已由单机发展为配套,由单功能发展为多功能,由手工操纵发展为自动控制,并逐步开发出实用的汽车诊断专家系统。
目前,我国生产汽车诊断设备的厂家已达100多个,已研制出并投入使用的汽车诊断设备中,用于发动机诊断的主要有:发动机无负荷测功仪、发动机综合测试仪、电子示波器、点火正时仪、废气分析仪、发动机异响诊断仪、润滑油快速分析仪、铁谱分析仪、油耗计、气缸漏气量检测仪等;用于底盘诊断的主要有:制动试验台、侧滑试验台、转向轮定位仪、车速表试验台、灯光检验仪、底盘测功机、车轮动平衡机等。目前我国汽車诊断技术快速发展体现在建成了1000多个汽车检测站,可以说我国已基本形成了全国性的汽车检测网,汽车诊断技术已初具规模。
2.我国汽车诊断技术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随着汽车技术含量的不断增长,汽车故障诊断技术和维修技术也得到了迅猛的发展。多种多样的维修技术极大的方便了维修技术人员的工作,使得维修的及时性、准确性大大的提高。然而,现阶段有些汽车维修企业的故障诊断技术、检测手段和保养、修复技术却远远不能满足实际的需要。这是由于以下的一些原因造成的:
2.1故障诊断设备不完善
一些汽车维修企业由于规模不大及资金不足,加之现代汽车故障诊断设备投资较大的原因,因此不愿意配备必要的故障诊断设备,使得维修人员对故障的诊断、检测还停留在依靠经验判断阶段,从而造成故障诊断的准确率较低,也难以确定故障程度。
2.2维修技术力量薄弱
目前我国的汽车维修企业数量较多,各个企业的维修技术人员素质参差不齐,加之部分汽车维修企业不注视人才的培养,对汽车维修技术人员的培训工作跟不上现代汽车诊断技术的发展,造成汽车维修技术人员技术水平有限,对现代汽车故障诊断设备的使用不熟练,不能充分发挥故障诊断设备应有的作用,导致不能及时解决维修中的疑难问题。
2.3故障诊断技术规范化不够
在我国汽车诊断技术发展过程中,普遍重视硬件技术,而忽视或是轻视了难度大、投入多、社会效益明显的诊断方法和限值标准等基础性技术的研究。从而造成维修标准不统一,汽车故障维修评估不够全面。
2.4故障诊断新技术开发不够
目前我国的汽车故障诊断技术与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较大的差距,故障诊断新技术开发力度不够。目前的诊断设备还只能诊断汽车的部分性能和故障,对某些总成如离合器、变速器、差速器、主减速器等的故障诊断,还缺乏方便、实用的诊断设备,仍然以人工经验法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