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文章从切实履行政府的财政责任。教育主管部门转变思路,积极调整对策;扶薄扩优,大力拓展优质教育资源;不断提升农村教育教学水平等几个方面对优质教育均衡发展进行探讨并提出建议。
关键词:优质教育 均衡发展
中图分类号:G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0)09-061-01
近年来,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经济建设的发展,我国的教育事业取得了显著成绩,教育发展水平稳步提高。国家为了均衡地发展优质教育,采取了若干重大措施,然而现实告诉人们,基础教育的非均衡发展现象依然突出。比如说:教育资源的分布相当不平衡,优质教育资源往往集中于少数重点学校或名校,致使各学校之间存在着过于明显和悬殊的等级差距。重点学校受到政府的大力扶持,享有较高的声望,具有较高的教育质量,而普通学校无论是在教育质量上,还是在办学声誉上,抑或在办学设施、经费数额、师资素质方面,均无法与重点学校相比。城乡之间、城镇之间学校的差别有加大的趋势等等。如任这种非均衡发展持续下去,势必导致教育不公平的加剧,引发择校的狂潮。这样,有权阶层与富裕阶层可以通过权利、地位、金钱为子女选择教育质量较高的学校,而大量的弱势人群无力通过金钱、权力和社会关系来选择理想的学校,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义务教育阶段大部分学生均等受教育的权利,无形中给家长和学生造成了不必要的压力,严重影响了人们的日常生活,义务教育非均衡发展己经到了不得不改革的境地。
为此,笔者提出以下建议。
一、切实履行政府的财政责任
依法增加教育投入,坚定不移地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中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纲要》的有关规定,逐步提高财政性教育经费占GDP的比例,确保2010年达到4%以上的水平线。严格各级政府基础教育责任的监督制度,深入改革城乡学校教育经费拨款方式,均衡拨付城乡义务教育生的经费,促进办学条件的均衡化。把推进义务教育的优质均衡发展,作为教育发展的战略重点来着力解决。在扶教兴学的过程中,保证学校占地和其它硬件设施的均衡投入。
二、教育主管部门转变思路。积极调整对策
在肯定重点学校办学成绩的同时,每年集中财力、人力重点扶持几个普通学校,通过提升这些学校的教学质量、教师综合素质来吸引一部分学生就近入学,以缓懈一定的入学压力。与此同时,加强师资建设,促进师资优质均衡,这是教育均衡化发展的本质。
首先,要进一步建立和完善名教师、学科骨干教师的评选办法及师训考核评估标准。组建名师工作室,安排专项经费,选拔一批知名教师作为工作室导师,充分发挥示范、引领和辐射作用,引领广大教师的专业成长,推动优质师资均衡。
其次,教师奖金实行同城同酬,一定程度上打消教师往好的学校调动的念头,做到在任何一所学校,只要满工作量及好好工作,待遇都一样。
第三,实行教师柔性流动制度,每年安排20%左右的骨干教师实施跨校柔性流动,要求教师在受助学校上好示范课、作好专题讲座、带好一个教研组、带优一个徒弟。作为补偿机制,推出骨干教师流动“转会制”,通过经济杠杆的调节作用,以利于流出学校培养新的优秀教师。这样有利于改善一些薄弱学校的教学情况,更重要的是使教师队伍做到相对均衡化。
第四,在坚持统一分配的基础上,注重选拔优秀毕业生到相对薄弱学校去任教。在申报高级职称的时候,可以要求教师有在相对薄弱学校任教的经历。
三、扶薄扩优,大力拓展优质教育资源
首先,充分发挥名校的辐射作用,以一所名校和若干所薄弱学校或新学校组成学校共同体,以名校为龙头,嫁接办学,在教育理念、学校管理、教育科研、信息技术、教育评价等方面统一管理,共享优质教育资源。
其次,办特色学校,靠人无我有、互补共赢的优势,积淀内涵、提炼特色。提升学校自己品牌。注重帮扶规范,解决民办学校和农民工子弟学校处境艰难的不利局面。
第三,推动学校领导轮换制,校长三年一届,原则上担任两届以后需要流动。特别是优质重点学校的领导,以期来推动优秀办学经验的共享。
四、不断提升农村教育教学水平
首先,要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高度,将农村义务教育纳入新农村建设的整体规划。合理调整农村教师编制。提高偏僻地区、贫困地区教师的津贴系数,鼓励教师安心从事教育工作。
其次,实行对口援建,优质重点学校要选派一名副校长或中层干部挂职任对口支援学校副校长1~2年,参与实质性领导和管理。挂职干部要用较先进的教育理念、管理方法、教育教学模式对农村学校进行管理,努力争取使农村学校面貌在任期内有较大改观,教育教学和管理质量有明显提高。
第三,加强对农村学校进行师资培训和交流的工作力度,对口援建学校要选派素质高、业务能力强、教学效果好、有培养指导能力的骨干教师,采取结对带徒、示范交流、听课学习等形式,将先进的教育观念、教育信息、教学手段传递到农村学校的教师之中,大力提升农村学校教师的整体素质。同时在培训过程中充分利用设施优势,进一步增强农村学校教师运用现代化信息技术进行教学和管理的能力,不断提高农村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重要的是建立起城乡学校之间长期稳定的对口帮扶关系。共同推动城乡教育协调均衡发展。
(责编:郑 制)
关键词:优质教育 均衡发展
中图分类号:G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0)09-061-01
近年来,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经济建设的发展,我国的教育事业取得了显著成绩,教育发展水平稳步提高。国家为了均衡地发展优质教育,采取了若干重大措施,然而现实告诉人们,基础教育的非均衡发展现象依然突出。比如说:教育资源的分布相当不平衡,优质教育资源往往集中于少数重点学校或名校,致使各学校之间存在着过于明显和悬殊的等级差距。重点学校受到政府的大力扶持,享有较高的声望,具有较高的教育质量,而普通学校无论是在教育质量上,还是在办学声誉上,抑或在办学设施、经费数额、师资素质方面,均无法与重点学校相比。城乡之间、城镇之间学校的差别有加大的趋势等等。如任这种非均衡发展持续下去,势必导致教育不公平的加剧,引发择校的狂潮。这样,有权阶层与富裕阶层可以通过权利、地位、金钱为子女选择教育质量较高的学校,而大量的弱势人群无力通过金钱、权力和社会关系来选择理想的学校,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义务教育阶段大部分学生均等受教育的权利,无形中给家长和学生造成了不必要的压力,严重影响了人们的日常生活,义务教育非均衡发展己经到了不得不改革的境地。
为此,笔者提出以下建议。
一、切实履行政府的财政责任
依法增加教育投入,坚定不移地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中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纲要》的有关规定,逐步提高财政性教育经费占GDP的比例,确保2010年达到4%以上的水平线。严格各级政府基础教育责任的监督制度,深入改革城乡学校教育经费拨款方式,均衡拨付城乡义务教育生的经费,促进办学条件的均衡化。把推进义务教育的优质均衡发展,作为教育发展的战略重点来着力解决。在扶教兴学的过程中,保证学校占地和其它硬件设施的均衡投入。
二、教育主管部门转变思路。积极调整对策
在肯定重点学校办学成绩的同时,每年集中财力、人力重点扶持几个普通学校,通过提升这些学校的教学质量、教师综合素质来吸引一部分学生就近入学,以缓懈一定的入学压力。与此同时,加强师资建设,促进师资优质均衡,这是教育均衡化发展的本质。
首先,要进一步建立和完善名教师、学科骨干教师的评选办法及师训考核评估标准。组建名师工作室,安排专项经费,选拔一批知名教师作为工作室导师,充分发挥示范、引领和辐射作用,引领广大教师的专业成长,推动优质师资均衡。
其次,教师奖金实行同城同酬,一定程度上打消教师往好的学校调动的念头,做到在任何一所学校,只要满工作量及好好工作,待遇都一样。
第三,实行教师柔性流动制度,每年安排20%左右的骨干教师实施跨校柔性流动,要求教师在受助学校上好示范课、作好专题讲座、带好一个教研组、带优一个徒弟。作为补偿机制,推出骨干教师流动“转会制”,通过经济杠杆的调节作用,以利于流出学校培养新的优秀教师。这样有利于改善一些薄弱学校的教学情况,更重要的是使教师队伍做到相对均衡化。
第四,在坚持统一分配的基础上,注重选拔优秀毕业生到相对薄弱学校去任教。在申报高级职称的时候,可以要求教师有在相对薄弱学校任教的经历。
三、扶薄扩优,大力拓展优质教育资源
首先,充分发挥名校的辐射作用,以一所名校和若干所薄弱学校或新学校组成学校共同体,以名校为龙头,嫁接办学,在教育理念、学校管理、教育科研、信息技术、教育评价等方面统一管理,共享优质教育资源。
其次,办特色学校,靠人无我有、互补共赢的优势,积淀内涵、提炼特色。提升学校自己品牌。注重帮扶规范,解决民办学校和农民工子弟学校处境艰难的不利局面。
第三,推动学校领导轮换制,校长三年一届,原则上担任两届以后需要流动。特别是优质重点学校的领导,以期来推动优秀办学经验的共享。
四、不断提升农村教育教学水平
首先,要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高度,将农村义务教育纳入新农村建设的整体规划。合理调整农村教师编制。提高偏僻地区、贫困地区教师的津贴系数,鼓励教师安心从事教育工作。
其次,实行对口援建,优质重点学校要选派一名副校长或中层干部挂职任对口支援学校副校长1~2年,参与实质性领导和管理。挂职干部要用较先进的教育理念、管理方法、教育教学模式对农村学校进行管理,努力争取使农村学校面貌在任期内有较大改观,教育教学和管理质量有明显提高。
第三,加强对农村学校进行师资培训和交流的工作力度,对口援建学校要选派素质高、业务能力强、教学效果好、有培养指导能力的骨干教师,采取结对带徒、示范交流、听课学习等形式,将先进的教育观念、教育信息、教学手段传递到农村学校的教师之中,大力提升农村学校教师的整体素质。同时在培训过程中充分利用设施优势,进一步增强农村学校教师运用现代化信息技术进行教学和管理的能力,不断提高农村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重要的是建立起城乡学校之间长期稳定的对口帮扶关系。共同推动城乡教育协调均衡发展。
(责编:郑 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