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由于当前高校的“钢结构”课程教学已仅仅是采取单纯的传统教授方法,这种教学方式已经不能满足教学的需要了,还需要通过学习专业知识来获取职业资格证书。学校为了适应“钢结构”课程教学的特点,必须对教学方式进行改革。本文浅要论述普通高等学校“钢结构”课程中几种教学方法的运用,以及在职业资格证书制度运行中对钢结构专业教学的改革和所遇到的问题,以此为基础来对应该学校如何采取合适的方式来培养出应用型人才进行简单的探讨。
关键词:职业资格证书制度;钢结构;教学改革
前言
隨着我国钢结构的快速发展,具有施工能力和钢结构设计能力的钢结构技术人员被社会广泛地需要,当然这些技术人员必须具有职业资格证书,从而来顺利的就业。然而在当前高校“钢结构”教学过程中,“钢结构”课程却很不被重视,学校安排的学时比较少,而且学生对该专业也不重视,因此导致了现在的大部分毕业生“钢结构”理论知识掌握不足,实际的操作能力和技能不高,在当前的职业资格证书制度下基本上不能顺利就业。因此,学校为了满足市场经济对高技术人才的需求,必须对“钢结构”课程教学进行改革,从而来使得钢结构专业教学适应当前的职业资格证书。而对于普通高等学校来说,想要适应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的要求,就要树立以市场需求为引导的培养理念,通过改变“钢结构”课程的教学方法以达到为“钢结构”行业输送大量有技术、有能力的应用型人才的目标,进而满足“钢结构”行业的发展需求。
1 我国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的概念和作用
1.1 我国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的概念
我国的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制度是劳动就业制度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一种特殊形式的国家考试制度。它是指按照国家制定的职业技能标准或任职资格条件,通过政府认定的考核鉴定机构,对劳动者的技能水平或职业资格进行客观公正、科学规范的和鉴定,对合格者授予相应的国家职业资格证书。一般来说,各个高校的钢结构专业学生毕业后就必须获得国家职业资格证书才能更有保障的就业。
1.2 我国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的作用
顾名思义,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就是对职业资格证书进行考核、审核、管理的一种国家制度。钢结构专业的毕业生一般都需要遵循职业资格证书制度来取得他们的职业资格证书,而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则是表明劳动者具有从事某一职业所必备的学识和技能的证明。它是劳动者求职、任职、开业的资格凭证,是用人单位招聘、录用劳动者的主要依据,也是境外就业、对外劳务合同人员办理技能水平公证的有效证件。因此,根据职业资格证书的重要性就可以很明显的发现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2 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的钢结构专业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2.1 学生识图和制图能力较差,专业素质差
近些年在高校的钢结构课程设计教学和指导中,作者发现因为大部分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较差,他们对屋盖支撑系统的布置及关系不理解也不清楚,因此学生们在进行屋盖结构布置图中就会频繁出错。而对于一些房屋的设计制图,因为立体结构交错,图面内容较多且很复杂,涉及到的构造以及绘图办法较多,所以学生一般不能完整的表达出他们所想到的,这就与房屋的剖面图不能一一相对应。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学生接触的混凝土结构设计施工图较多,但他们对钢结构设计的施工图却很少。这样持续下去,学生的识图和制图能力会越来越差,如此的进行恶性循环,他们的专业素质会普遍变差,那么依照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就会很难就业。
2.2 学校不重视实验教学
我们都知道,学校的实验教学是提高学生动手能力的主要手段,必需要求教师高度重视,以提高学生能更好掌握钢结构专业的知识能力。但是目前的情况却表现出了大部分高校并不重视钢结构课程的实验课,他们认为实验教学并不能有多大的教学效率;也有部分学校将其作为处于认知水平的实验从而疏忽管理,这样来看,钢结构专业的实验教学远远没有形成像对钢筋混凝土结构实验课一样的重视程度。不难发现,现在我国的钢结构建筑形式种类繁多,很多都是很受欢迎的“钢结构”。但是如此多的内容,学校却仅凭课堂上简要的介绍就结束的话,这样学生根本无法领会到建筑的本质与精华的东西,又怎么会顺利拿到职业资格证书呢?
2.3 钢结构课程设计内容多,课时少
现在的各个学校钢结构专业课程其实是比较重要的,而且由于钢结构专业涉及到的知识广泛,各个方面、各个领域都会有,所以所学的内容对于学校安排的课时来说是远远不够的。由于老师对钢结构课程设计的内容做出全面的分析,所以包含的知识内容就会很多,但是学校给钢结构专业安排的可是本来就很紧凑,所以导致的问题就是每学期的课程都不会被详细讲解完,这样的授课方式和学校的排课方式对学生毕业后考取职业资格证书也有很大的影响。
3 改革钢结构专业教学后取得职业资格证书的有效措施
3.1 增设教学实习环节,提高教学效果
为提高钢结构专业课程设计的教学效果,使学生们有效地提高学习效率,并且可以增加学生对钢结构设计的感性认识,教师必须要积极联系适合现场教学的钢结构工地,进行实地勘察后,可以带学生实地观察钢结构的空间构造与一些局部的连接构造,并在工地对一些学生不能理解的地方当场进行讲解。这样学生在教师或工程师的带领下按照结构布置、构件做法及节点连接方式的顺序依次参观后,会比在教室听理论知识更有效果。这种教学实习便于学生学习钢结构施工图,逐步建立所设计结构的整体空间概念,对学生的专业学习课程具有很多有利作用,从而提高他们的专业素质。
3.2 教学中将图纸与模型相结合
在对一些钢结构专业课程进行教学时,老师们都需要学生的钢结构课程设计多集中于钢屋架的理论计算和图纸绘制,但是会出现对屋架的制作过程不了解,而且无法理解图纸中定位轴线和控制尺寸的关键作用、拼接节点的制作过程、中心竖杆的填板设置方式等一系列问题。所以学生在学习时就会经常出现图纸中定位尺寸、焊缝等信息的漏画和错画的现象。这些问题的出现会造成教学质量下降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作者提出了在教学中将设计图纸与模型相结合的建议,这样将两者很好地结合起来,教学质量也会被很有力的提高,这样既可以节省一定的教学成本,又可以将学生的专业素质能力提高,何乐而不为。
3.3 理论学习和动手能力相结合
理论学习和动手能力相结合,这是对钢结构专业学生的最重要但也最基本要求。现在,我国高校将理论知识学习与动手实践课程分开来讲授,这样就容易使得学生讲它们自然而然的区分开来,但是在工作中一般都需要将两者很好地结合,最大程度的将其运用到工作实践活动中,所以必须改革当前的教学模式,将理论知识学习课程和实践技能动手能力课程有效的结合,一起授课,这样的学习效率更高,学生的专业能力也会更高。
结束语
目前,我国高校钢结构专业课程正在进入良好发展的状态,虽然在教学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但是随着教学制度的不断改革,这些问题也将逐渐被解决。只有钢结构专业教学改革的更好,学生在专业知识方面掌握了更好的专业能力,在毕业后考取职业资格证书就更加容易,这样就可以更好的在职业资格证书制度下拿到职业资格证书并找到适合的工作。从而提高高校钢结构专业学生的就业率和他们的就业保障性。
参考文献
[1]贾冬云,杨军,刘卫云.《钢结构课程设计》的教学模式改革[J].钢结构工程研究,2014(10).
[2]刘晟,胡冰,刘喜斌.刍议我国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的创新构建[J].理论纵横,2012(1).
关键词:职业资格证书制度;钢结构;教学改革
前言
隨着我国钢结构的快速发展,具有施工能力和钢结构设计能力的钢结构技术人员被社会广泛地需要,当然这些技术人员必须具有职业资格证书,从而来顺利的就业。然而在当前高校“钢结构”教学过程中,“钢结构”课程却很不被重视,学校安排的学时比较少,而且学生对该专业也不重视,因此导致了现在的大部分毕业生“钢结构”理论知识掌握不足,实际的操作能力和技能不高,在当前的职业资格证书制度下基本上不能顺利就业。因此,学校为了满足市场经济对高技术人才的需求,必须对“钢结构”课程教学进行改革,从而来使得钢结构专业教学适应当前的职业资格证书。而对于普通高等学校来说,想要适应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的要求,就要树立以市场需求为引导的培养理念,通过改变“钢结构”课程的教学方法以达到为“钢结构”行业输送大量有技术、有能力的应用型人才的目标,进而满足“钢结构”行业的发展需求。
1 我国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的概念和作用
1.1 我国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的概念
我国的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制度是劳动就业制度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一种特殊形式的国家考试制度。它是指按照国家制定的职业技能标准或任职资格条件,通过政府认定的考核鉴定机构,对劳动者的技能水平或职业资格进行客观公正、科学规范的和鉴定,对合格者授予相应的国家职业资格证书。一般来说,各个高校的钢结构专业学生毕业后就必须获得国家职业资格证书才能更有保障的就业。
1.2 我国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的作用
顾名思义,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就是对职业资格证书进行考核、审核、管理的一种国家制度。钢结构专业的毕业生一般都需要遵循职业资格证书制度来取得他们的职业资格证书,而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则是表明劳动者具有从事某一职业所必备的学识和技能的证明。它是劳动者求职、任职、开业的资格凭证,是用人单位招聘、录用劳动者的主要依据,也是境外就业、对外劳务合同人员办理技能水平公证的有效证件。因此,根据职业资格证书的重要性就可以很明显的发现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2 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的钢结构专业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2.1 学生识图和制图能力较差,专业素质差
近些年在高校的钢结构课程设计教学和指导中,作者发现因为大部分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较差,他们对屋盖支撑系统的布置及关系不理解也不清楚,因此学生们在进行屋盖结构布置图中就会频繁出错。而对于一些房屋的设计制图,因为立体结构交错,图面内容较多且很复杂,涉及到的构造以及绘图办法较多,所以学生一般不能完整的表达出他们所想到的,这就与房屋的剖面图不能一一相对应。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学生接触的混凝土结构设计施工图较多,但他们对钢结构设计的施工图却很少。这样持续下去,学生的识图和制图能力会越来越差,如此的进行恶性循环,他们的专业素质会普遍变差,那么依照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就会很难就业。
2.2 学校不重视实验教学
我们都知道,学校的实验教学是提高学生动手能力的主要手段,必需要求教师高度重视,以提高学生能更好掌握钢结构专业的知识能力。但是目前的情况却表现出了大部分高校并不重视钢结构课程的实验课,他们认为实验教学并不能有多大的教学效率;也有部分学校将其作为处于认知水平的实验从而疏忽管理,这样来看,钢结构专业的实验教学远远没有形成像对钢筋混凝土结构实验课一样的重视程度。不难发现,现在我国的钢结构建筑形式种类繁多,很多都是很受欢迎的“钢结构”。但是如此多的内容,学校却仅凭课堂上简要的介绍就结束的话,这样学生根本无法领会到建筑的本质与精华的东西,又怎么会顺利拿到职业资格证书呢?
2.3 钢结构课程设计内容多,课时少
现在的各个学校钢结构专业课程其实是比较重要的,而且由于钢结构专业涉及到的知识广泛,各个方面、各个领域都会有,所以所学的内容对于学校安排的课时来说是远远不够的。由于老师对钢结构课程设计的内容做出全面的分析,所以包含的知识内容就会很多,但是学校给钢结构专业安排的可是本来就很紧凑,所以导致的问题就是每学期的课程都不会被详细讲解完,这样的授课方式和学校的排课方式对学生毕业后考取职业资格证书也有很大的影响。
3 改革钢结构专业教学后取得职业资格证书的有效措施
3.1 增设教学实习环节,提高教学效果
为提高钢结构专业课程设计的教学效果,使学生们有效地提高学习效率,并且可以增加学生对钢结构设计的感性认识,教师必须要积极联系适合现场教学的钢结构工地,进行实地勘察后,可以带学生实地观察钢结构的空间构造与一些局部的连接构造,并在工地对一些学生不能理解的地方当场进行讲解。这样学生在教师或工程师的带领下按照结构布置、构件做法及节点连接方式的顺序依次参观后,会比在教室听理论知识更有效果。这种教学实习便于学生学习钢结构施工图,逐步建立所设计结构的整体空间概念,对学生的专业学习课程具有很多有利作用,从而提高他们的专业素质。
3.2 教学中将图纸与模型相结合
在对一些钢结构专业课程进行教学时,老师们都需要学生的钢结构课程设计多集中于钢屋架的理论计算和图纸绘制,但是会出现对屋架的制作过程不了解,而且无法理解图纸中定位轴线和控制尺寸的关键作用、拼接节点的制作过程、中心竖杆的填板设置方式等一系列问题。所以学生在学习时就会经常出现图纸中定位尺寸、焊缝等信息的漏画和错画的现象。这些问题的出现会造成教学质量下降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作者提出了在教学中将设计图纸与模型相结合的建议,这样将两者很好地结合起来,教学质量也会被很有力的提高,这样既可以节省一定的教学成本,又可以将学生的专业素质能力提高,何乐而不为。
3.3 理论学习和动手能力相结合
理论学习和动手能力相结合,这是对钢结构专业学生的最重要但也最基本要求。现在,我国高校将理论知识学习与动手实践课程分开来讲授,这样就容易使得学生讲它们自然而然的区分开来,但是在工作中一般都需要将两者很好地结合,最大程度的将其运用到工作实践活动中,所以必须改革当前的教学模式,将理论知识学习课程和实践技能动手能力课程有效的结合,一起授课,这样的学习效率更高,学生的专业能力也会更高。
结束语
目前,我国高校钢结构专业课程正在进入良好发展的状态,虽然在教学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但是随着教学制度的不断改革,这些问题也将逐渐被解决。只有钢结构专业教学改革的更好,学生在专业知识方面掌握了更好的专业能力,在毕业后考取职业资格证书就更加容易,这样就可以更好的在职业资格证书制度下拿到职业资格证书并找到适合的工作。从而提高高校钢结构专业学生的就业率和他们的就业保障性。
参考文献
[1]贾冬云,杨军,刘卫云.《钢结构课程设计》的教学模式改革[J].钢结构工程研究,2014(10).
[2]刘晟,胡冰,刘喜斌.刍议我国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的创新构建[J].理论纵横,20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