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肠癌术后复发的预防与再手术

来源 :中华胃肠外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T_sk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直肠癌的外科治疗经历了近百年的发展,从最初经典的Miles手术演变到近年来广泛应用的全直肠系膜切除(total mesorectal excision,TME)技术、标准的淋巴结清扫以及新辅助治疗的应用等,在治疗效果方面已得到了较大的改善[1].然而,直肠癌特别是腹膜反折以下的肿瘤,由于位于盆腔所限的空间内的解剖范围以及缺乏浆膜层的屏障结构等因素,其治疗效果和预后仍是结直肠外科所面临的较大挑战[2].如何最大限度地保证中低位直肠癌的根治效果、将复发风险降到最低程度以及出现复发后如何采取最合适的外科对策,仍值得我们进一步明确和探讨。

其他文献
肝脏是结直肠癌的主要远处转移器官.分期相同的结直肠癌.即使治疗措施完全相同,患者术后出现复发或转移的情况可能相去甚远.究其原因,可能是因为分子水平存在差异.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迅速发展.通过对基因表达谱的研究,不断有新的基因被发现参与了结直肠癌肝转移.本文就近年来结直肠癌肝转移相关基因的研究热点与最新成果作一综述。
期刊
患者 男性,58岁.因进食油腻食物后,突发上腹部剧烈持续性疼痛3 h,伴恶心呕吐于2004年8月1日急诊入院.18年前因胃溃疡曾行胃大部切除术.查体:急性痛苦貌,强迫卷屈卧位,上腹正中可见长约12 cm手术瘢痕,腹壁静脉无曲张,腹式呼吸减弱,无胃肠蠕动波,全腹肌卫,压痛伴反跳痛(+).右下腹穿刺阴性.腹部X线透视未见异常。
期刊
目的 探讨十二指肠空肠旁路手术(DJB)和袖状胃切除术(SG)对糖尿病大鼠肝脏葡萄激酶(GCK)表达的影响.方法 制作GK大鼠(非肥胖糖尿病大鼠)和正常SD大鼠DJB和SG两种术式的动物模型,动态观察术后空腹血糖和胰岛素的变化.术后8周取肝组织标本.分别采用实时定量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术后肝脏GCK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GK大鼠DJB组和SG组术后各时间点空腹血糖均
为了促进创伤外科学术交流与发展,展示创伤外科近年来的新进展、新成果,拟定于2010年4月在广西桂林召开全国创伤外科学术研讨会暨第一届全国创伤急救与多发伤学术会议。现将征集论文的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期刊
患者 男性,55岁.因上腹部饱胀不适5月余,进食后呕吐半月于2007年3月19日入院.14年前曾因食管下段癌行经胸近端胃加食管下段切除加食管残胃吻合术.查体:消瘦,中重度营养不良,左胸部第7肋间可见一长约25 cm切口瘢痕.胃镜检查:胃窦癌伴幽门梗阻.腹部超声检查:肝脏有肝硬化征象。
期刊
目的 探讨血清胰岛素、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1)、IGF结合蛋白(IGFBPs)及体质量指数(BMI)、腰臀围比(WHR)的变化及与结直肠癌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 检测对象为2006年6月至2007年10月间住院收治和门诊复查的结直肠癌患者615例(术前检测244例,术后371例)和健康对照者150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胰岛素、IGF-1和IGFBPS水平.结果 结直肠癌患者术前血清胰
原发性肠脂垂炎(primary epiploic appendagitis,PEA)是一种少见的腹部外科疾病,其主要病变为肠脂垂扭转、急性炎性反应、粘连形成及坏死脱落.目前认为该病系一种良性自限性疾病[1].临床上肠脂垂炎几乎都是由于误诊或漏诊而在剖腹术中被发现才得到诊断[1].我院自1997年10月~2006年12月共收治11例肠脂垂炎患者,现将临床诊治体会报告如下。
期刊
目的 评价贝伐单抗联合IFL方案(伊立替康、氟尿嘧啶、亚叶酸钙)治疗既往接受过以草酸铂为主的化疗方案的进展期转移性结直肠癌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总结2004年7月至2006年6月间分别予以贝伐单抗联合IFL方案(A组,30例)和单纯使用IFL方案(B组,32例)进行化疗患者的治疗后反应率、治疗中不良反应和治疗前后血清肿瘤标志物的动态变化及随访1年的生存率.结果 A组和B组的有效率分别为30.
我国是食管癌的高发地区,全世界一半的食管癌患者在中国.目前食管癌的治疗主要依靠手术切除加食管重建.重建所需的替代组织主要有两大类:一类是用自体其他组织或器官.另一类是人工食管的替代.自体组织如胃、空肠、结肠等是临床应用最多的重建方式,然而其手术创伤大,并发症多.死亡率高,从而使学者们积极寻找人工食管的替代材料.这些替代材料多为不可降解高分子材料,其本身组织相容性差,腔内无法完全内皮化,使得其临床应
期刊
随着微创外科的发展、麻醉和镇痛技术的进步以及降低外科应激药物的应用,胃肠外科围手术期处理近年来取得了巨大的进展,亦涌现出许多新的理念,这些新理念被整合应用于胃肠外科围手术期的处理,极大地改善了手术治疗效果.亦使得许多曾被认为是手术禁忌的高龄、高危胃肠外科患者,能够安全地渡过围手术期,对这些患者来说,围手术期处理的重要性毫不亚于手术本身.伴随着人口老龄化,高龄患者在胃肠外科所占的比例越来越大.因此,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