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照寺前无日光

来源 :民间故事选刊·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ish_hj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杭州萧山的湘湖边上,有座石岩山,是当地海拔最高的山。南宋绍兴年间,有人在石岩山顶建了一座宏大的寺庙,取名“先照寺”。原来,每天这个寺庙是享受第一缕阳光的地方,是最先承受天地刚阳之气甘露滋润的所在。人们如果选择在这里修身养性,念经奉佛,无疑会功力大增,事半功倍。
  先照寺气势恢弘,大殿里供奉着佛祖释迦牟尼,整个寺院金碧辉煌,给人肃穆之感。它一建成,就引来了周围方圆百十里的信众纷纷上山进寺,烧香、许愿,整日里香烟袅袅,寺里的僧人多达近百人。
  但是,自打这先照寺建成之后,怪事来了。自先照寺开光后,这石岩山顶就从来没有一天见到过太阳公公的笑脸。见的或是铅色的白云,或是翻滚的乌云,它们就像一道道铁幕,将阳光挡在了九重天之外。
  有人说,可能是江南黄梅天,绵绵雨水把太阳遮住了吧。但不是,因为只要离开先照寺,哪怕就是刚刚下山,就能见到灿烂的阳光。时间长了,人们就犯了嘀咕:莫非这先照寺风水不好?
  而且,这先照寺每逢望、朔日的子夜时分,寺外就会响起惊天动地的响声。什么响声?是那种千军万马厮杀的声音。这声音仿佛就在寺外,不仅一般的小和尚能听到,就是先照寺的方丈一了大师也能听到。有时,先照寺的山门还会被擂得震天响,但是谁也不敢去开门。
  一了大师心中明白,这寺建的地方可能是古战场,这里有多少战死沙场的孤魂野鬼,他们超脱不了,只能在这里发泄。于是,一了就组织和尚们为这些孤魂野鬼念经超度。可是没用,这声音就像定时闹钟,每到望、朔日的子夜时分,定然会准时响起。一时谣言四起,说这先照寺不仅不能给人们带来福音,而且会招惹是非,于是,渐渐地,僧人走的走了,上香的信众也越来越少了。
  一了大师每每闭目打坐时,就苦苦思索:这先照寺究竟是哪里出了毛病呀?他就留心观察,看是不是有的和尚是混进来的世上无赖,会偷着违背戒条,触犯了神威;或者有的人不检点,说话行事时冲撞了神灵或者亡灵;或者是有的和尚念经时心不诚,经意达不到上苍。但是,经过多少天的观察,一了没有发现任何问题。那是怎么回事?
  这一天子夜时分,一了大师坐禅后,没有一丝丝困意,于是信步走出寺门,拾阶而上。此时,月光透出云层,将一抹淡淡的光亮洒到先照寺。一了不由感叹:我佛慈悲!为何不施舍阳光于本寺呀?一了一步步走到了寺外的山頂上,有些许累了,歇下来,无意地回头望了望先照寺。这一望不要紧,一了愣了。怎么呢,因为朗朗月光下,他依稀看到大殿前的香炉前,竟有个红衣女子在烧香祷告。一了大骇。这深更半夜,何以有女子进山进寺烧香拜佛?他以为是自己眼花了,揉揉眼睛,但仍然看到是这番景象。一了哪里还有心赏月,他三步并作两步,一路小跑回到了先照寺。可待他进到院内,来到大殿前,哪里有半个人影?
  一了就前后左右到处转悠,想找到那个红衣女子,但是苦无半点踪影。一了拍拍脑袋:阿弥陀佛,莫非是我眼花了?突然,他发现脚下有一小堆香灰。他捻起一看,心中立时明白,这肯定是刚刚烧过的!因为每天暮鼓响过后,小和尚是要将禅院里里外外打扫干净的,决不会留下地上这香灰。一了感到怅然,看来,这先照寺果真是冲撞了某位神灵,不然不会长期见不到阳光的,现在又出现怪异景象。但是,怎么破解呢?
  一了进到大殿,面对佛祖释迦牟尼许愿:望佛祖给以指点迷津,弟子一了愿意为此禁食七七四十九天。
  从次日起,一了除了喝点儿水以外,再没有进任何食物。弟子们知道了大师的心愿后,纷纷劝他,但一了心意已决。
  一天过去了,一旬过去了,一个月过去了,一了大师骨瘦如柴,摇摇欲倒,简直就没有人样了,可是他仍然坚持,坐在禅房里,闭目念经。
  一转眼,四十九天到了,一了大师已经脱了形,似乎微风一吹,就能飘上天去。这一夜三更时分,一了正昏昏欲睡之际,突然看到有个六十开外的男人进到禅房,对一了微微一笑,说:明日子时,你一人到湘湖,喝下四十九瓢湘湖水,自会有福音。
  一了猛然惊醒,再看,哪有半个人影?
  一了将信将疑,但他还是按照那个男人指点的,在第二天的子时,独自一人摇摇晃晃地去了湘湖。当他取水时,甚至自嘲:天,我有多大肚子呀,能喝下四十九瓢湘湖水?但是,他真的不费吹灰之力地喝下去了。喝下后,他就在湘湖边恍恍惚惚地睡着了。这时,一了蒙眬地看到面前站着一个红衣女子,就如同那晚在山顶看到的那位一样,只是看不清她的脸部。那红衣女子款款说道:“先照寺之所以见不到阳光,只因它建的地方压住了当年秦始皇的湘妃的魂魄。湘妃投湖后,她的魂魄天天要向着秦始皇寻她的地方观望的,可先照寺建成后挡住了她眺望的目光。而在先照寺的周围,还有古越国三千多军士的灵魂,他们都是战死在那儿的。他们本可以超度的,可是因湘妃对你们有怨,所以他们就一致上告玉皇大帝,不让阳光照到先照寺。”
  一了说:“我天天为他们念经超度呀。”
  “但是,你们念经时用的曲调都是陈旧的,是这些越国军士们生前就听过多少遍的,这些经文并没有能保护住他们,所以,他们从心里就厌烦,又如何能超度他们?”
  一了问:“那,如何破解?”
  “也罢,索性告诉你吧。你们再念经时,用一些现代的曲调,吸引这些可怜的越国亡灵能听入耳,他们或许就不再与你们为难了。”
  “那湘妃呢?”
  “你回去后,在寺的后面挖掘一个坑,将你口中刚刚喝下的湘湖水吐出来,就能将先照寺与湘湖连通,湘妃则能顺着这湘湖之水登上山顶,能眺望远方,她也就没有怨言了。”
  “就这样简单?”一了大师还想再问问,可一阵风吹过,他惊醒了。是梦是真?一了大师摇摇头又点点头。但是他不敢有丝毫怠慢,立即小跑着回到先照寺,组织小和尚们在寺的后面,挖掘了一口水井。小和尚们个个感到莫名其妙,这高山之顶,何来水源呀?水井挖好后,一了对着干涸的水井张开嘴,岂料,他刚刚张嘴,就有一股水“呼”地涌出,注入水井。
  自此,这口水井就成了先照寺的一景,一了为之取名“湘泉”。这湘泉无论何时,哪怕天下大旱,它也是流水淙淙。而且,这泉水还散发出一股淡淡的香味儿,久而久之,人们就称它为“香泉”了。
  一了大师还遵照那红衣女子的嘱托,在第二天念经时,特意用了当时最负盛名的杨万里的《竹枝词》曲牌调:“月子弯弯照九州,几家欢乐几家愁。愁杀人来关月事,得休休去且休休。”
  小和尚们个个不解,说师父,你是怎么了,自古念经都是我们先人传下来的调调,怎么能按杨万里的《竹枝词》念呀?一了笑笑,说:“天机不可泄露!但照本师说的念就是了。”
  得,小和尚们没辙,就只好照本宣科地按《竹枝词》的曲调念经。
  说来也怪,就在先照寺的“香泉”出水,和尚们按南宋最新的曲牌调念经后的第二天清晨,当值班的小和尚还没有把晨钟敲响,就感到眼前一亮,刺得他睁不开眼睛,他眯眼抬头一看,天,只见阳光穿透云层,直直地照射下来。
  “师父!师父!太阳!太阳!”
  一了大师喜极而泣,默默祷告:“阿弥陀佛!善哉善哉!”
  从此,先照寺成了名副其实的先照寺。它是整个湘湖地区最先承接阳光的地方。
  一了大师又在山顶上建了一座“一览亭”,以便于来进香的施主们能站在这遮风避雨的亭子里浏览先照寺周围美丽的景色。
  选自《上海故事》
其他文献
笑为快乐之举,何刑之有?  非也,张大头在盐区执政期间,偏偏创造出此种怪异的惩罚方式。它让人在欢笑声中去感受痛苦,接受制裁。乍一听,误认为是今天引发争议的安乐死,其实不然。安乐死是结束生命的一种非痛苦手段,而张大头使用的笑刑,则是违背个人意志的一种强迫欢笑,它比正常受刑更为残酷。  张大头乃一介武夫,做事没有章法,凡事由着他个人的性情来。遇到棘手的案件,他懒得升堂问罪,手中的“盒子”咔咔咔地一比画
期刊
落陷阱  巴斯卡是冰岛著名的猎手,他闯荡霍夫斯冰原已有30多年的时间了,巴斯卡打死过许多白狼、雪狐、雪角鹿,还打过几头体型巨大的北极熊。他有一手绝活儿,就是善于打雪角鹿,每次狩猎,雪角鹿只要被他碰上了,都逃不过他的手心。因此,别人给他送了一个外号──“雪角鹿克星”。  4月初,巴斯卡知道现在正是雪角鹿大迁徙的时间。一天,他像往常一样又进入冰原的山中狩猎,刚转过一个山头,他就发现有一头雪角鹿正在融雪
期刊
我是一个叫花子。  叫花子经常会遇见好心人。就如我,这次遇到的一个好心人是个女的,长眉细目,她一脸笑着对我道:“饿了吧?”  我忙点头,轻声告诉她,我已经一天没吃东西了。  她叹口气:“唉!”  她让我去家里吃饭,说时,还拉了一下我的手。她的手如棉花一样,拉得我心一跳一跳的。到了家,坐下,她拿出香蕉、苹果,我大口吃起来。她說:“空腹吃香蕉伤胃。”说完,又拿来面包和牛奶。我接过面包就吃,噎着了,嗝儿
期刊
他是搞摄影的,但更痴迷民间收藏。他去过很多地方,读过很多古籍,也结交了许多业内人士,对收藏很有一番见地。  这天,他在大山里采风,口渴得要命,忽然看见一个小村,村头有个小茶棚,他疾步上前,要了一碗茶,正欲喝时,忽然看见茶嫂一只手端着一只碗,另一只手拿着梳子,蘸着碗里的皂水梳头。直觉告诉他,那碗不是等闲之物,走近一看,果然是一件古物,一件很珍奇的瓷器。  茶嫂有些嗔怪:“女人梳头,有什么好看的?”他
期刊
一  1941年6月初的一天早晨,盐业银行董事兼上海分行总稽核张伯驹正在法租界亚尔培路168弄的家中享用夫人精心准备的早餐,突然间铃声大作,电话里有人告诉他,从北平来的朋友已经坐船抵达上海码头,要他前去接人。  电话里说的这位朋友姓卢,是张伯驹的同乡好友,见面不多,却素有来往。放下电话,张伯驹面露喜色,早餐也不吃了,收拾齐整,就要出门。夫人潘素将一只黑色公文包递到他手中,笑盈盈地说道:“今晚早些回
期刊
清朝年间,吴地出现了一个捕蛇能手葛里七。他年约四五十岁,蓬首垢面,身上穿着一件破旧不堪的蓝布袄,宽大无比,下面露出一双精光的脚,趿拉一双破鞋。乱蓬蓬的头发,披满一头,像是多年不曾剃过。右手短了两根手指,也不知是什么时候让人剁掉的。他被人传得甚是神奇,主要因为他拥有“如意钩”。  “如意钩”是王孙贵族、风流公子梦寐以求的好东西。原是一块难得的蚺蛇尾骨,若是将它含在嘴里,有意想不到的功效。这物事仅在锦
期刊
师父召集徒弟开会。  师父是小城极有威望的厨师,尤擅面点制作,他弟子遍天下。目前,在他手下学厨的就有十人。  师父对徒弟们说,夫人六十大寿即到,我将闭关半月,设计一个新菜品作礼物送给她,到时请你们共同品鉴新菜品。  师父德高望重,徒弟们打心眼儿里敬重他,但对师母,大家喜欢不起来。每次去师父家拜访,全是师父招待。师父端茶递水,给徒弟们做饭,忙里忙外;而师母,穿戴整齐,戴着精致的纱手套,坐在阳台的摇椅
期刊
杜邮亭,驿道边,秋风又起。  白起神色平静地从使者手中接过长剑,没有恐慌,也没有怨恨,甚至连一丝惊诧都没有。  清晨,正在病中的白起被秦昭王派人逐出咸阳押往阴密,刚走出十多里来到杜邮亭,秦昭王便又派使者快马追至,赐剑命他自刎。白起突然对秦昭王充满了感激,因为他很清楚,横剑自刎,已经是他最体面的选择。  三个月前,秦昭王将武安君白起贬为戍卒,只是因为一些朝臣苦苦替他说情才没有即刻发往阴密。那时他就想
期刊
“瘟神”抢地  在清朝末年慈禧太后当政时期,当朝大红大紫的权臣李鸿章到浙江嘉兴地区巡视,发现整个嘉兴地区农村地多人少,严重缺乏青壮劳力,导致大面积良田荒芜。当时,“杭(州)、嘉(兴)、湖(州)”三大平原是整个江浙两省的粮仓,如果长期出现有田无人种的情况,那江浙地区粮食供应怎么办?李鸿章心急如焚,当即马不停蹄赶回京城奏报慈禧太后。  慈禧太后听了,问李鸿章有啥好办法。李鸿章沉思片刻后,如此这般地说了
期刊
结 怨  东村有个木工叫杨义,手艺好,干活快,大家都愿意请他去做活。  那天,新义村的朱老太家要造房,恭恭敬敬来请杨义。见到朱老太,杨义心头一喜。原来虽然两家不是一个村,他却早就听说这朱老太心地善良,出手大方,日子过得蛮富裕。给她家做活,工钱不会差不说,伙食也错不了。两下议定了工钱,定下在明日的吉时开工。  第二天,喝过开工酒,工匠们就开始干活了。  过了晌午,太阳火辣辣照着,工匠们在大太阳下劳作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