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史研究要以科学、敬谨的态度对待

来源 :党史文汇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ohmygod1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如同研究党史一样,必须秉持求实、谦恭、科学的态度。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党的第一代领导人是中国共产党的缔造者,也是新中国的缔造者,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元勋。我们研究国史要以他们的辉煌功业作为研究的起点和研究的对象,作为后辈,要懂得饮水思源,以敬仰的态度研究前人的思想、经历和得失。
  现在,老一辈革命家和追随他们的一代前辈早已光荣地完成了历史任务,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物质遗产和精神遗产,他们未尽的事业应该由我们和我们的后辈继续进行下去。尽管他们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道路上也曾发生过一些失误,导致一些曲折,对其中的教训,我们在研究国史时也要实事求是地总结,但我们绝不能背离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和观点而苛求前人、随意褒贬,更不允许向前人头上泼脏水。他们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难以避免某些失误,后人不能求全责备。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中国劳动人民第一次当家做主人,建立起前所未有的人民民主制度。在经济上迅速地摆脱了国民经济濒于崩溃的局面,经过三年恢复和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建设,一个崭新的中国站稳了脚跟。1958年发生了“大跃进”的失误,接着出现三年经济困难时期,然后又发生“文化大革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未能一帆风顺,但不能说我们国家的建设在前30年是没有成绩的,甚至说是到了衰败的境地。事实是,经济建设尽管受到干扰,仍然取得了巨大的成就。经济实力比建国初期发生了质的飞跃。正是在此基础上,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辟了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崭新篇章,党的第二代、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以及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新一代领导集体继承和发展了第一代领导集体所开创的事业,把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推进到新的发展阶段,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
  国史研究是与党和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生活密切相关的学术研究,到底能不能离开正确思想的指导,这个问题本来是不容置疑的。但是,现在常常见到一些奇谈怪论。这次会议(指2007年9月18日在延安召开的第七届国史学术年会——摘编者)对国史研究领域中的一些观点——进行评述,以便在学术上分清是非,很有必要。清朝初期,人们经常回味和探讨明朝为什么灭亡的问题。很多人认为明朝“亡于寇盗”,即李自成和张献忠的起义造成了明朝的灭亡;还有人说是“亡于宦官”,认为宦官擅权导致了明朝的灭亡。康熙皇帝说是“亡于朋党”,认为是官员分成不同派别、互相斗争导致了明朝的灭亡。那时有一个学者叫陆陇其,他的看法与上述看法都不同。他说:“明亡天下,不亡于寇盗,不亡于朋党,而亡于学术,学术之坏,所以酿成寇盗朋党之祸也。”这个观点振聋发聩,说明学术研究不是无关轻重的问题,搞不好,它可以亡一个国家、亡一个党。所以,我们一定要把国史研究提高到兴党兴国兴民这样的高度上来认识,担负起自己应尽的历史责任。
  国史研究不仅要有正确的政治方向,而且要有正确的方法。这里,我再举一些古人所说的话为例。清朝初年,几代皇帝都重视修明史。当时负责修史的学者认为,元朝人修宋史和明朝人修元史都修得不好,因为修史者出发点有偏颇。为此,康熙皇帝专门为修明史而写了一篇文章给大臣们看。他说:“作史之道,务在秉公持平,不应胶执私见,为一偏之论。”我认为,“秉公持平”这四个字非常重要。我们讲要肯定老一辈领导人的功绩,并不是说要隐瞒他们的错误,而是要“秉公持平”,也就是说要尊重历史,客观地评价历史人物,元朝在修宋史的同时,还修辽史和金史。右丞相脱脱为都总裁官,他问道:“修史以何为本?”大学士揭侯斯说:“用人为本。有学问文章而不知史事者,不可与;有学问文章知史事,而心术不正者,不可与。”他主张“一律以是非之公”,“以求归于至当而后止。”这讲的就是修史一定要讲史德,要公正,不能偏颇。清康熙四十三年,康熙皇帝同大学士们一起谈论修史,认为修明史关系极大,“必使后人心服乃佳”;并说《宋史》《元史》“是非失实者多,是以至今人心不服”;批评当时史官“轻浮浅陋,妄自笔削,自以为是”;认为修史应当“不畏当时而畏后人,不重文章而重良心”。我们是新中国的儿女,对待国史研究和评说,自然应该“秉公持平”,应该“重良心”。如何对待创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老一辈领导人,如何对待他们领导中国人民艰苦奋斗所奠定的基业,用什么心态来研究他们、描写他们,确实有个秉公问题、良心问题。
  
  (摘编自《当代中国史研究》2007年第6期)
其他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