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临界点巧破恒成立

来源 :数理化解题研究·高中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zyu8888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不等式恒成立求参数的取值范围问题”是考试的常见题型,本质根源在于参数变化时,函数的图像与x轴的关系出现交、切这两种临界情况,因此可通过临界值点——区间端点和切点先确定参数的范围,然后再证明命题成立.
  关键词:区间端点;切点;恒成立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0333(2021)22-0045-02
  收稿日期:2021-05-05
  作者简介:刘明远(1977-),男,河北省唐山人,本科,中学一级教师,从事高中数学教学研究.
  “不等式恒成立求参数的取值范围问题”一直活跃在各级考试之中,尤其是高考题中尤为常见.因为这类题目综合性强,难度大,能力要求高,很多学生望而生畏,无从下手,但这种题目中,其本质根源在于参数变化时,函数的图像与x轴的关系出现交、切这两种临界情况,所以寻找临界值点——区间端点和切点,此类问题便可轻松求解,下面举例说明.
   一、只存在“切点”若函数在所给区间的端点没有意义,则只考虑切点,便可求出参数的取值范围.
  从以上4例可以看出,参数的取值范围主要与临界值点——区间端点和切点有关,从这两种点出发,求出各自对应的参数的取值范围,最终的交集就是题目答案,这种方法尤其对于选择填空题更为有效,读者可以自行实验,在此不再赘述.
   参考文献:
  [1]劉明远.例谈含参不等式恒成立问题的处理策略[J].中学生数理化(高考使用),2020(04):40-41.
  [2]杨亮.利用端点值巧解不等式恒成立问题[J].中学数学月刊,2020(07):57-58+61.
  [3]杨瑞强.“端点效应”破解不等式恒成立问题——由2019年新课标全国卷Ⅰ文科第20题引发的思考[J].中学生理科应试,2020(04):1-3.
  [责任编辑:李 璟]
其他文献
摘 要:数学是初中阶段教学的重要学科,对学生成绩有着直接的影响,也是学生进入高一级学校学习的基础,考试是教学中考查学生学习的重要方式,借助考试可以了解学生知识掌握情况.初中数学考试中,学生存在着各种各样的粗心现象,主要是学生概念模糊、自信心不足,对于复查不够重视等,使得学生因为粗心失分.为了解决学生的粗心现象,教师需要加强课堂指导,让学生树立学习自信,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本文从分析初中数学考试中的
开展小学数学课程时,普遍要求學生具备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而心智尚未发育成熟的小学生在此过程中难以培养一定的逻辑思维,因此数学教师在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过程中,应在教学目标的基础上结合学生的身心特点以及认知规律,组织相关思维训练课程,在各个教学过程中引入小学生思维训练,通过相关训练帮助学生学习到更多提高逻辑思维能力的方式方法,促进学生解题技巧的丰富,从而使学生具备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为小学生全面发展奠定
期刊
摘 要:最值问题是高中数学各类测试中较为常见的问题,解题思路灵活多变,对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要求较高.高中数学教学中为使学生掌握解答最值问题的技巧,提高其解题能力,应注重对相关题型进行汇总,并讲解相关的代表性例题,使其积累相关的解题经验.  关键词:高中数学;最值问题;解答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0333(2021)22-0025-02  收稿日期:20
摘 要:抛物线是圆锥曲线的一种,也是高考数学的常客之一,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同時也是物体做匀变速曲线运动的轨迹方程,让人想到其中的联系是否对教学有启发性.本文从一道普通数学题出发,结合教学实践,发现可以多学科思维去处理数学问题.  关键词:抛物线;切线;匀变速曲线运动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0333(2021)24-0033-02  收稿日期:2021-
摘 要:消费、利润型应用题是初中数学学习的一种重要题型.本文以初中数学中的多种应用题为切口,将应用题解题步骤中的思维抽象步骤具象化,以期对初中应用题的教学提供思路.  关键词:初中函数;应用题;基本题型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0333(2021)23-0018-02  收稿日期:2021-05-15  作者简介:侯泽政(1993-),男,山西省阳泉人,
摘 要:解答高中数学习题时在数学思想的指引下能够少走弯路,提高解题效率.其中化归思想是一种重要的解题思想,在高中数学各类测试以及高考中多种考查.为使学生掌握化归的具体方法,授课中既要与学生汇总好常用的化归方法,又要注重在课堂上为学生展示化归的具体过程,使其更好的把握化归的本质,掌握化归的细节,不断提高化归思想在解题中的应用水平.  关键词:化归思想;高中数学;解题;应用  中图分类号:G632
摘 要:综合题目作为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常见题型,不仅对学生的知识综合运用能力有着较高要求,同时还具有题型灵活多变、解题方法多样等特点,对初中生来说具有较高的难度,而如何保证综合题目教学的效果,也一直都是初中数学教学的难点之一.基于此,本文对初中数学综合题的难点进行了分析,同时针对综合题目教学提出了一些建议,希望能够对广大初中数学综合题目教学提供一定借鉴.  关键词:初中数学;综合题目;难点  中图分
摘 要:所谓的逆向思维能力,顾名思义就是区别于正常思维模式的一种思考问题技巧,拥有较强逆向思维能力的人在学习新知识的时候,往往也能够从不同的角度发现问题并尝试去解决问题,有利于学生自身逻辑思维能力的完善与扩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逆向思维能力,能够让学生具备更强大的逻辑思维能力以及问题解答能力,增强课堂教学效率.  关键词:初中;数学;逆向思维能力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摘 要: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大数据逐渐引起人们的重视,尤其在一些领域中的应用取得了显著成效.通过对大数据的分析,可掌握蕴含在数据后的规律,大大提高人们所做决策的正确性.基于大数据视角下进行高中数学教学,能使教学流程更加科学、高效,有助于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与教学内容进行研判,构建更加精彩的教学流程,从而提高高中数学的教学效率,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提升.  关键词:高中数学;大数据;课堂教学;
摘 要:猜想是一种专门的数学用语,是一种以猜测和假设的方式将被验证的数学结论,以固定的方式描述为定理的过程.数学猜想是数学知识验证以及解答不可或缺的部分,是对于不知结论的数学叙述或数学论题进行验证的过程,数学猜想因为类比、推理和偶然发现的巧合而出现,同时又能根据一些特定的定理提升学生的数学思维.大胆的猜想能够促进数学有伟大的发现,古往今来的数学定理都是由猜想和好奇慢慢延伸而来.通过对宁波市中考数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