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我国新课程改革的推进,对学生的培养标准也发生了变化,老师也积极的改进教学方式,并尝试通过各种方式提高教学效率,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在此背景下,本文试图谈谈如何按照新课标的要求,有效地提高九年级化学教学效率。
【关键词】新课标 中学化学 主动性 动手能力 因材施教
我国的新课程改革在不断的进行,为了适应新课程标准的要求,老师也在积极的探索有效的教学途径,努力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提高教学效率,并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不断增强。化学作为一门辅助课程,虽然所占分值不大,但却非常重要,为了提高教学效率,老师也进行了积极的常识,并取得良好的效果。
一、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一般采用的都是老师讲、学生听的单向模式,在这种模式下,学生处于被动地位,只能被动的接受所学知识,而初中阶段的学生,在学习化学的过程中,往往觉得公式复杂难懂,这时候老师如果一味地按照自己制订的教学计划讲课,只会增加学生的负担,进而产生厌学情绪,这样就导致教学效果事倍功半。
在新课标的要求下,老师逐渐摆正师生的位置,将自己看成积极的引导者,而学生则是学习的主体。在制订教学计划时,根据学生的掌握程度相应的添加一些富有吸引力的小故事或插图资料,这样就能良好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例如,在讲到C单质的化学性质时,就可以引用一个小故事——我国的考古学家最近在古墓中挖掘出一具具有一千多年历史的女尸,女尸保存的非常好,不仅没有腐烂,而且肌肉还富有弹性,头发也依然乌黑亮丽——这样就能将学生的好奇心调动起来,纷纷猜测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然后,老师可以接着将故事——考古学家一开始也没有头绪,后来发现在女尸存放的棺木周围竟然有木炭,而且足足有一米多厚。这时候学生会对木炭与女尸不腐烂之间的关系产生好奇,老师就可以继续引导,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最终得出C单质在常温的状态下能够保持稳定的化学性质。这样就能通过小故事将重点转移到所需学习的知识点上,不但能够有效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还能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并激发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二、通过实验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在中学的化学课程中,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所学理论知识,安排了很多化学实验。在传统的实验课上,老师往往只注重自己的演示环节,忽略了对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而且,在演示环节,由于学生无法参与其中,学习积极性非常弱,从而导致学习效率非常低。
在新课标的要求下,化学老师开始转变教学方式,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让学生尽可能的参与到实验环节。例如,在讲溶液的酸碱性时,老师可以准备几份石蕊试液和酚酞试液以及几份酸性溶液、中性溶液和碱性溶液。老师先讲述酸性、中性、碱性溶液在石蕊试液和酚酞试液中所发生的变化,然后对学生进行分组,使学生在小团体中进行试验并讨论,最终会通过实验证明在石蕊试液中变红而在酚酞试液中无色的是酸性试液,在石蕊试液中变紫而在酚酞试液中无色的是中性试液,在石蕊试液中变蓝而在酚酞试液中变红的是碱性试液,通过自己动手实践来加强对理论结论的理解。这样,学生通过自己的动手实践,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还能增强学生之间的沟通与交流,增强学生的合作能力,同时,也能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印象与理解能力,整体上提高学习效率。
三、课后作业既要兼顾整体又要因材施教
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老师往往忽略了学生之间的差别,这样在布置作业时只以学习程度较好的学生为基础,导致很多学生在做作业的过程中产生消极情绪,从而无法完成作业,降低了学习的积极性和自信心,不利于学生对以后化学知识的学习。
在新课标的要求下,老师在布置作业时也要全面考虑。要整体上了解学生对课程的理解程度,并针对不同程度的学生制定相应的作业安排,作业分配比例控制在6∶3∶1左右,其中60%左右的作业可以被全部学生解答出来,30%左右的作业可以被程度较好的学生解答出来,程度一般的学生可以通过努力解答出来,而10%左右的作业则是选做题,程度较好的学生通过努力可以解答出来。这样就能保证所有学生都能达到合格水平。程度较差的学生在完成60%左右的作业时能够体会到做题的快乐,从而激发学习的热情并增强自己的自信心;程度一般的学生在完成90%左右的作业时,既能巩固自己对所掌握知识点的理解,还能在做作业过程中通过运用自己模糊的知识点来加深对模糊知识点的印象,并不断在做作业的过程中发挥自己的创造性和想象力,激发自己挑战新知识的斗志;对于那些程度较好的学生来说,完成90%的作业对他们来说并不是难事,接下来在对10%左右的选做题进行挑战的过程中,能使他们在解答过程中提高自己对所学知识的运用能力,并能对将要学习的内容产生大体的了解。这样按比例来布置课后作业,能够有效的调动全体学生的积极性,并能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提升自己的能力,有效地提高教学效率。
结语
综上所述,在新课标的要求下,中学老师正在积极的改变教学策略和方法,在教学过程中,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并积极的发挥自己的引导作用,通过各种有效途径来激发学生对化学的热爱,并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能动性,不断挖掘学生潜在的创造性和想象力,同时,通过化学实验还能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程度,不仅能够在总体上提高教学效率,还能不断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为祖国培养更多更好的人才,从而促进我国的持续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温海波. 新课改理念下的元素化合物高考复习新思路[J]. 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09(Z1) .
【关键词】新课标 中学化学 主动性 动手能力 因材施教
我国的新课程改革在不断的进行,为了适应新课程标准的要求,老师也在积极的探索有效的教学途径,努力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提高教学效率,并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不断增强。化学作为一门辅助课程,虽然所占分值不大,但却非常重要,为了提高教学效率,老师也进行了积极的常识,并取得良好的效果。
一、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一般采用的都是老师讲、学生听的单向模式,在这种模式下,学生处于被动地位,只能被动的接受所学知识,而初中阶段的学生,在学习化学的过程中,往往觉得公式复杂难懂,这时候老师如果一味地按照自己制订的教学计划讲课,只会增加学生的负担,进而产生厌学情绪,这样就导致教学效果事倍功半。
在新课标的要求下,老师逐渐摆正师生的位置,将自己看成积极的引导者,而学生则是学习的主体。在制订教学计划时,根据学生的掌握程度相应的添加一些富有吸引力的小故事或插图资料,这样就能良好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例如,在讲到C单质的化学性质时,就可以引用一个小故事——我国的考古学家最近在古墓中挖掘出一具具有一千多年历史的女尸,女尸保存的非常好,不仅没有腐烂,而且肌肉还富有弹性,头发也依然乌黑亮丽——这样就能将学生的好奇心调动起来,纷纷猜测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然后,老师可以接着将故事——考古学家一开始也没有头绪,后来发现在女尸存放的棺木周围竟然有木炭,而且足足有一米多厚。这时候学生会对木炭与女尸不腐烂之间的关系产生好奇,老师就可以继续引导,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最终得出C单质在常温的状态下能够保持稳定的化学性质。这样就能通过小故事将重点转移到所需学习的知识点上,不但能够有效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还能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并激发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二、通过实验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在中学的化学课程中,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所学理论知识,安排了很多化学实验。在传统的实验课上,老师往往只注重自己的演示环节,忽略了对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而且,在演示环节,由于学生无法参与其中,学习积极性非常弱,从而导致学习效率非常低。
在新课标的要求下,化学老师开始转变教学方式,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让学生尽可能的参与到实验环节。例如,在讲溶液的酸碱性时,老师可以准备几份石蕊试液和酚酞试液以及几份酸性溶液、中性溶液和碱性溶液。老师先讲述酸性、中性、碱性溶液在石蕊试液和酚酞试液中所发生的变化,然后对学生进行分组,使学生在小团体中进行试验并讨论,最终会通过实验证明在石蕊试液中变红而在酚酞试液中无色的是酸性试液,在石蕊试液中变紫而在酚酞试液中无色的是中性试液,在石蕊试液中变蓝而在酚酞试液中变红的是碱性试液,通过自己动手实践来加强对理论结论的理解。这样,学生通过自己的动手实践,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还能增强学生之间的沟通与交流,增强学生的合作能力,同时,也能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印象与理解能力,整体上提高学习效率。
三、课后作业既要兼顾整体又要因材施教
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老师往往忽略了学生之间的差别,这样在布置作业时只以学习程度较好的学生为基础,导致很多学生在做作业的过程中产生消极情绪,从而无法完成作业,降低了学习的积极性和自信心,不利于学生对以后化学知识的学习。
在新课标的要求下,老师在布置作业时也要全面考虑。要整体上了解学生对课程的理解程度,并针对不同程度的学生制定相应的作业安排,作业分配比例控制在6∶3∶1左右,其中60%左右的作业可以被全部学生解答出来,30%左右的作业可以被程度较好的学生解答出来,程度一般的学生可以通过努力解答出来,而10%左右的作业则是选做题,程度较好的学生通过努力可以解答出来。这样就能保证所有学生都能达到合格水平。程度较差的学生在完成60%左右的作业时能够体会到做题的快乐,从而激发学习的热情并增强自己的自信心;程度一般的学生在完成90%左右的作业时,既能巩固自己对所掌握知识点的理解,还能在做作业过程中通过运用自己模糊的知识点来加深对模糊知识点的印象,并不断在做作业的过程中发挥自己的创造性和想象力,激发自己挑战新知识的斗志;对于那些程度较好的学生来说,完成90%的作业对他们来说并不是难事,接下来在对10%左右的选做题进行挑战的过程中,能使他们在解答过程中提高自己对所学知识的运用能力,并能对将要学习的内容产生大体的了解。这样按比例来布置课后作业,能够有效的调动全体学生的积极性,并能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提升自己的能力,有效地提高教学效率。
结语
综上所述,在新课标的要求下,中学老师正在积极的改变教学策略和方法,在教学过程中,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并积极的发挥自己的引导作用,通过各种有效途径来激发学生对化学的热爱,并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能动性,不断挖掘学生潜在的创造性和想象力,同时,通过化学实验还能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程度,不仅能够在总体上提高教学效率,还能不断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为祖国培养更多更好的人才,从而促进我国的持续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温海波. 新课改理念下的元素化合物高考复习新思路[J]. 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09(Z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