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吸复合全麻用药的探讨

来源 :中华麻醉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houw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静吸复合全麻的维持,采用静滴“普混”或“利混”,并间断吸入低浓度氟烷等作辅助。比较“普混”434例和“利混”245例全麻经过,发现两组所需混合液的用量,亦即琥珀胆碱的用量,没有明显的差别(P>0.05),氟烷的耗用量亦几相等(P>0.05),但芬太尼等辅助药的使用,则“利混”比“普混”为多(P<0.001)。比较静吸复合全麻中采用(679例)或未采用(62例)和静脉全麻中采用(121例)或未采用(92例)“普混”或“利混”的经过,发现使用安定和氟哌啶在未用时比采用时为多(P<0.01),芬太尼亦如此(P<0.001)。通过954例分析,指出静脉全麻的安全性不及静吸复合全麻,前者操作难度大,后者仍以采用“普混”为首选,辅助用药少,“利混”次之。(“普混”指内含普鲁卡因10毫克/毫升,琥珀胆碱0.2~0.6毫克/毫升,哌替啶0.2毫克/毫升混合液。“利混”指上述的混合液以利多卡因1.6毫克/毫升替代普鲁卡因101毫克/毫升。)

其他文献
期刊
期刊
期刊
期刊
期刊
期刊
本工作以每毫升培养液中含东莨菪硷5微克、氯丙嗪0.25微克、普鲁卡因40微克,外设空白对照直接作用于10名健康人淋巴细胞培养液,各组均等分析1,000中期相,观测各组诱发染色体畸变率。结果分别为9.0±4.37、8.9±2.02、4.3±2.16、3.3±1.25。经统计学t检验,前两组较后两组差异高度显著(P<0.001)。说明本实验室条件和所采用的浓度,有使东莨菪硷、氯丙嗪诱发人淋巴细胞染色体
期刊
期刊
本文报道67例5月至12岁正常心肺功能小儿全麻无呼吸时静态总顺应性,测定装置用压力转换型Bird呼吸机,同步测定气道压力及呼出潮气量进行总顺应性计算。麻醉诱导为静静注射氯胺酮或羟基丁钠加安定,肌松药用箭毒或琥珀胆碱。测定自气管插管后3~5分钟开始,在麻醉诱导至手术开始前的10~15分钟内完成。结果表明此年龄范围正常心肺功能小儿静态总顺应性测定值与身长、体重、体表面积及年龄均有非常显著的相关(P<0
期刊
本文以血气分析为客观指标,观察小儿高位骶管阻滞后呼吸功能的变化。患者共30例。分为低平面组(胸8以下),高平面组(胸2~4)及高平面吸氧组,每组10例。在麻醉前及麻醉平面固定后,各取耳垂动脉化血,进行血气测定,包括pH、PaCO2、BE、BB、SB、AB、PaO2及SaO2等项目。结果:低平面组各项指标平均值均在正常范围内;高平面组PaO2及SaO2在麻醉后降低;高平面吸氧组PaO2、SaO2及其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