赋能之爱,父女的情感养成

来源 :莫愁·智慧女性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oxde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对很多女孩而言,父亲是权威的象征。中国传统沉默式父爱,曾一度堵塞了父亲与女儿沟通的渠道。当代人才意识到:一个好父亲在女儿的自尊感、身份感及温和的个性形成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女性能否坦然面对自己的性别,也与父亲是否予以肯定、支持关系很大。正如一位女读者说:“我的父亲是我衡量男性的标准,父亲是最可爱、最合人意、最值得尊敬、最有责任感、最有教养的——他是我心目中最伟大的男人。”
  具有20年儿童临床治疗和青少年咨询经验的美国医学博士、国际知名青少年问题专家梅格·米克说,父亲是女儿一生中最重要的人,父亲与女儿之间的情感纽带可以塑造女儿的人生和未来,“生活在这个对女性不太友善、不太健康的社会中,只有一个人能阻止它伤害你的女儿,那个人就是父亲”。
  正如在本文中知微所说,父亲的爱,在儿时,是一种情感养成;长大后,就会发育成一种能力。本刊采访了几位读者,请他们谈谈心中的父亲,以此与读者重温父爱的力量。
  父亲不仅仅给了我格局,还有爱的教养
  知微说:“父亲给予我的,又何止是爱,还有畅行天下的智慧和勇气。”
  作为40后,父亲是他那个年代里,为数不多的敢于爱孩子的父亲。被文革搁浅了大学,他回到乡间,成为一名中学校长。等到恢复高考时,他已经有了三个子女。他把自己的梦想收藏起来,细心呵护我们的成长。
  那种呵护,在别人眼里,是赤裸裸的溺爱。他去上海出差,给我们仨分别买了一件衣服。那样的色彩,那样的款式,在乡间从未见过。穿上新衣服,我们顿时变得小心翼翼,连说话都没那么大声了。彼时家里还是奶奶执掌财政大权,父亲手头哪有余钱,他是跟别人借钱买衣,后来还了很长时间。
  儿时的我们没有玩具,他就跑好远的地方给我们买玻璃球,请木匠帮我们做木制手枪,上面还刻上我们的名字。他拆了家里的窗纱给我们做捕蜻蜓的网……奶奶时常骂他:没见过这么惯孩子的人。他嘿嘿一笑。
  电视机刚开始进入农村时,父亲坚持用全部积蓄买了一台黑白电视机。从此,每天晚上,我们家就成了“电影院”。等到乡邻看完散去,我们再把凳子搬回家,把院子打掃干净。我能感觉得到,我们在看电视时,父亲在看我们。
  父亲是最早萌生“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念头的人。我读小学三年级的暑假,他坚持带我们先坐大客车到县城,再从县城坐火车去省会沈阳。在绿皮火车上,我们如痴如醉地看着窗外的风景。到了省城,我们的眼睛根本不够用了——世界怎么可以这么大!再回到乡村,我们觉得自己跟身边的小伙伴们都不一样了。
  犹记得哥哥去上大学的那天,火车开了,父亲就跟着火车跑,泪流满面。那个年代的父母是不轻易向孩子表达情感的。奔跑的父亲让我们深切地感受到:他如此爱我们。
  在县城的火车站,他送过哥哥,送过姐姐,等到我上大学时,家里的经济条件稍好,他和母亲一起把我送到了学校。记得和他坐在校园的树荫下,他说:“做梦都想来大学里坐一坐,我的三个孩子让我梦想成真,你不知道父亲有多感谢你们。”
  分别的火车站,父亲拎着包匆匆上车。后来,听母亲说,他的眼泪流了一路。他记得我们成长中的每一件小事,就连我膝盖上那个小疤的来历都记得深刻。
  他舍不得我们长大。母亲说:“没见过这么爱孩子的父亲,他让我这个做母亲的都汗颜。”
  如今的哥哥像极了父亲,工作尽管忙得时常连饭都顾不上吃,但每到星期天,他一定会关掉手机,全身心地陪伴孩子。哥哥说:“父亲也曾这么陪伴我们。”
  姐姐乘坐过童年的绿皮火车后,走得更远,先是在美国留学,然后去了柬埔寨做无国界医生。每次她跟母亲视频,母亲都问什么时候回来,什么时候结婚。而父亲总是鼓励姐姐做自己喜欢的事情。
  至于我,做过记者,当过编辑,最后辞职当了一名自由职业者。用母亲的话说:“只有你父亲才能惯出像你们这样不走寻常路的孩子,他还以此为荣。”
  是的。父亲对我最大的影响不仅仅是他给我们的格局,还有爱的教养。我曾谈过三次恋爱,尽管最终没有在一起,可那是教我成长的经历。饱经父爱,让我知道什么样的人值得去爱,也知道什么人是真正地爱我。
  我曾主持过情感热线,遇到很多情路坎坷的女子。我渐渐发现,每个易受情感欺骗的女子背后,都有一个不那么着调的父亲。有人形容她们“给块臭豆腐就能跟着走”。事实上,她们贪图的不是“臭豆腐”,而是那里包含的稀薄的关心与爱护。她们不是贪婪,只是渴求。缺失的父爱,像一种残疾,让她们沦为爱的贫困户。
  那段时日,每当放下电话,父亲给予我的爱就会一幕幕地回放。父亲的爱,在儿时,是一种情感养成;长大后,就会发育成一种能力。
  父亲心里不只装着儿女柴米,更装着家国山河
  郭岩说:“父亲为我打开了一个壮阔的世界,让我知道,我的世界里不只有丈夫孩子,还有家国山河。”
  我小升初时成绩不错,超过了市重点中学分数线十几分。但由于是在铁路子弟小学考的,市中学拒收。父亲带着我找到市中学校长:“我女儿错不了,如果不考第一,我就把她领回去。”第一次考试,我果然考了第一名。直到今天,我都不知道父亲是对我太有信心,还是他要用这个办法逼迫我努力上进。
  我自小就生得丑笨,5岁时只会数到三个数。邻居们都叫我小丑丫,我爷爷还断言我长大了肯定找不到婆家。只有父亲说我好看,夸我聪明。
  父亲脾气暴躁,乱花钱要骂,见人不打招呼要骂,失手打碎了东西要骂,笨手笨脚做不好事要骂。但在最该骂我时反而不怒不骂。高中时我迷上写作,上课时看小说,父亲居然不反对,他认为我可以当作家。他把当时能买到的世界名著全买了回来,还到处为我借书。当我发表了一些文章后,父亲理所当然地认为我已经是作家了,他心中充满了无敌自信,同时也把这份自信传染给了我,让我慢慢对自己的丑笨不那么在意了。
  恋爱时,男友家境不好,又在外县,所有人都不看好,我硬着头皮等着挨父亲骂。没想到,父亲见了我男友满心欢喜,比我还笃定。直到结婚,父母都要出钱出力帮我们建起小家。   二十多年过去了,父亲和我先生互为知己,遇到大事小情,总是同我先生商量。我先生投其所好,不送金不送银,专送书报给父亲。父亲见了书报就眉开眼笑,好像那是他们之间的暗号。
  父亲老了,脾气慢慢温和了。许多从前会让他暴跳如雷的事,现在很难再激怒他。但如果我偶尔不知晓一件时事,他仍然会流露出狮子的余威:“不看书不看报可不行。”为父的心,不只装着儿女柴米,更装着家国山河。如今我人到中年,父亲的鞭策却从未懈怠,想不进步都难。
  父亲是60后,自小饱受贫苦,他是村里第一批考上中学的。上中学有补助,但有人向老师举报,说我父亲家老母猪下崽儿了,他还有条新棉裤藏起来了,不应当得国家补助。学校取消了给父亲的补助,父亲绝望地哭了。天还没大冷,新棉裤舍不得穿,一直放在席子下。家里虽然有猪崽儿,可还有十个弟妹要吃饭,根本交不起学费。
  爷爷步行100里地,跟学校求情。最后学校给了一半补助,父亲才得以读完中学。后来他猜是同村吴二举报的。我问父亲:“你恨吴二不?”父亲说:“都一样少不更事,哪来那么多恨?这人哪,心里要净装着恨,还能装下别的东西么?”端午节父亲回老家,还见到了吴二。他们坐在土炕上吃瓜子拉家常,仿佛从未存在过芥蒂。一辈子就像扔了满地的瓜子壳,精华早就吃进肚子里去了。
  对女儿而言,父亲是一个矛盾综合体吧,他不只有严厉、限制与禁锢,同时有娇惯、纵容与鼓励。时代給了他局限,人生给了他教训,但那也是我爱他的一个方面,同他具有的智慧与力量一道,无限扩大为父之心的疆域。
  增加她们的阅历,就是增加她们未来的选择权
  金辉说:“父辈不可改变,那就从我开始,影响我的孩子们。”
  工作虽然疲倦,但每天回到家中,看着两个天真的女儿,所有的倦意都烟消云散。陪着她们搭积木,畅想成为建筑师,两双稚嫩的小手灵巧地摆弄着尺子,攥着铅笔,画出她们心里想要的游戏屋。我也陪她们为芭比娃娃做衣服,看到她们细细缝制的裙子,又把她们想象成服装设计师。
  我欣慰,正如一位智者说的那样,男人一生中最成功的事情,就是扮演好父亲的角色。而在我的童年中,父亲虽然未曾远离,但也未尝出现,他是一个缺失的断点。在和好朋友交谈中,我发现我们这一代人的父亲,似乎都隐匿在了某个社会身份背后,而忽视了家庭身份。
  上世纪80年代,我出生在贵州毕节的一个小县城。对于我而言,父亲就是高大的、坚毅的形象。黝黑的皮肤和如炬的目光,声音严厉不苟言笑。他从来不拖地,从来不洗碗,脏衣服只要丢到地上,母亲总会捡起洗干净。如果他没有应酬呆在家里,家里的空气都是凝固的。吃饭时,母亲为他盛好饭,如果父亲没有举箸,没有人敢先动筷。
  在我考上大学的那一年,父亲告诉我:“男人就是扛起整个家的栋梁,好好读书,才能有好的工作。”而在我结婚的那一天,父亲告诉我:“女人是持家带孩子的,结了婚,男人就要对女人负责。”他的思想对我而言是一张拨不开的纱网,让我看不清父亲,看不清父母之间的爱情,看不清母亲,看不清生活中女性的本质。
  当大女儿降临时,望着产房里脸色蜡黄的妻子和高声啼哭的女儿,我想,我要当一个好父亲,父辈不可改变,但可以从我开始,影响我的孩子们。
  生活的教育是最大的教育。在潜移默化中,父辈习惯了传统的社会行为和分工,父亲会把大男子主义当作男性的必修课,母亲会把隐忍和辛劳作为美德。但我只想让我的女儿能够自由地选择她想要走的路。
  我带着女儿踢足球,打篮球。看着她蹦蹦跳跳开心的样子,我更坚定了选择。小女儿大一点后,我带着她们爬山、野营、射击、漂流。我们走过名山大川,走过天南地北。
  未来,我还会带着她们不断地去尝试,去体验。增加她们的阅历,就是增加她们在未来生活中的选择权。我的母亲从小接受的只有女红,长大后她接受的就是缝缝补补、洗菜做饭,而我的女儿可以是旅行家,可以是运动员,可以是科学家,还可能是政治家……
  编辑 张秀格 [email protected]
其他文献
中国的对内改革首先从农村开始,1978年安徽小岗村实施农业“大包干”,拉开了中国农村改革的序幕。40年来,我国农业生产、农村面貌、农民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几亿人的温饱问题得以解决。江苏盐城大丰区恒北村作为新农村建设的试点村,正在共建共享生态美丽乡村的幸福路上领跑。根据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要求,恒北村党委书记李晓霞凭借勇于创新的闯劲,摸索着中国新农村建设的未来。
期刊
上世纪90年代,从南京大学中文系毕业时,陈英怀着写作梦。而一路走来,她的生活轨迹却一点一点改变了。    她一手创建了上海广生行母婴用品股份有限公司,旗下的dacco诞福在中国母婴用品市场无人不知。她新創立的玫瑰太太全程护理中心正兴旺发展。  今年,她又斩获一枚网红——英国百年童话品牌彼得兔中国市场母婴全品类授权。  之后她马不停蹄,开始母婴全产业链布局,取得了日本整骨服务第一连锁品牌身体工场的授
期刊
她把毕生心血都给了西安,华清宫唐代御汤遗址博物馆、大唐芙蓉园、钟鼓楼广场、唐艺术陈列馆、陕西省图书馆等建筑设计都出自她的手笔。有人说:“在西安,想躲开张锦秋是不可能的。公共汽车跑了两站,犄角旮旯一拐弯就遇见了‘张锦秋’。”    随着《国家宝藏》节目的播出,这位建筑师、中国工程院院士才真正走进大众视野。  古典园林是取之不尽的宝藏  1936年,张锦秋出生在四川成都的书香门第,父母皆从事建筑行业,
期刊
亲爱的妈妈:  您离开我们15年了,这些日子里,我没有一天不想您。    记得您去世的当天中午,您还在灶台前给收割稻子的哥哥一家做饭,做着做着就倒下了。我在村里做医生的朋友赶忙给您用药,肌肉注射,还是没有留住您。  您告诉我,在你那个年代,没有机会上学,您只上过几次扫盲班,只会写自己的名字。和爸爸结婚后,您要照顾爷爷,还要拉扯我们几个孩子。因为父亲身体不好,您为了多挣工分,和男劳力一起干重活。小时
期刊
2018年6月,祖国东北的机场下,列队整齐的女军官等待着空军领导为其授予军事学学士学位,她们是第三批空军女歼击机飞行员。当问到这些青涩的少女如何走上“招飞”之路时,她们不约而同地说到了“2009年阅兵女飞方队”“周帅、余旭……”  她们所说的周帅,就是首批女歼击机飞行员中的佼佼者。她曾是校園里的开心果,会歌唱,能主持,擅长舞蹈,精通古筝。当她没有踏上“招飞”路时,身边的人都认为,她是温室中的花朵,
期刊
从小与中草药结缘  初见颜璟婷,她一身规矩笔挺的白大褂,几只笔整齐地别在上衣口袋里,干练清爽。今年26岁的她,从幼时就与中医结缘。    小时候的颜璟婷,常常得到奶奶的药草保护。有一回脚崴了,肿成了馒头,奶奶从后院采了菊叶、三七,搅拌后给她敷上。第二天,脚就可以着地了。后来,她跟着奶奶上山采药,遇到了生命里的第一株草药——枸杞。它的果实红红的、小小的,看起来很可爱。颜璟婷尝了尝,甜甜酸酸的味道一下
期刊
群团改革进行时,江苏省无锡市妇联始终坚持联系和服务妇女群众的工作生命线,以自我革新的勇气推进组织创新和工作创新。各级妇联借助“互联网+”平台,主动回应妇女儿童家庭的关切和需求,积极探索,搭建工作平台,链接社会资源,优化服务效能,在深化家庭文明建设、巾帼网络影响力引领、维权机制构建、公益服务项目化实施、推动妇女就业创业等诸多方面探索出了新路。    无锡市妇女第十六次代表大会即将召开,本刊通过对无锡
期刊
克拉玛依大火、洛阳大火、大连5·7空难、SARS爆发、汶川地震、天津港爆炸等几乎所有国内大型灾难,她都在现场,见证了心理危机干预从被忽视到被认可的全程。  从业35年,马弘一直在灾难中修复别人,也在重建自己。  重建对职业的认知  生于1957年的马弘,从小就想当医生。高中时代,父亲的一位朋友对心理学的见解,让她对心理医生产生了兴趣,并在报考大学时,选择了心理卫生专业。  1983年,马弘成为北京
期刊
一场艺术展,让造型艺术家张超谊在网络上爆红。    她设计的《18·怎漾》造型艺术展中18张素人模特的摄影作品令人叹为观止,非遗绒花同创意造型交融在一起,再配上京剧脸谱的着色,背景辅之以“秦淮水蓝”,色彩艳丽而脱俗,造型精巧且别致,传统现实融于一体。在南京老门东的展出中,每个角落都发出了人们对造型师天马行空想象的赞叹。  张超谊说:“美的张力能够穿越时空。”  从2000年涉足造型艺术以来,张超谊
期刊
一座铜像静静地矗立在美国国会大厦内厅,铜像塑造的人物手持稿件,目光如炬直视远方,似乎在翘首期盼。铜像底部,刻着一句话:我不会为战争而投票。  她,就是珍妮特·兰金。  1880年,兰金出生于美国蒙大拿州一个农场主家庭。从蒙大拿州大学毕业后,对政治充满热忱的她决心改变女性地位,前往纽约继续深造。在慈善学院获得学位后,她又进入位于西雅图的华盛顿大学,成为“美国妇女参政权协会”的专职游说者。  在反女權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