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一、案例背景:
数列求和问题是数列的基本内容之一,也是高考的重点和热点。以前我在上“数列求和”复习课时,不是在归纳讲解知识的全面,细致,系统上下功夫,就是在提高学生解题能力上想办法,虽然有很多的收获,但也有一些遗憾,下面结合我上“数列求和”这节课的教学过程,谈谈个人的一些理解。
二、案例过程:
1. 基础梳理,复习回顾.
教师带领学生回顾等差等比数列求和公式。(公式法求和)
2. 典例剖析,探究方法.
问题一: 求数列的前项和.
问题二: 已知数列{}的通项,求此数列 前项和.
问题三:求和(1)
3. 归纳小结,形成规律.
问题四:通项是什么形式的数列可以用分组转化法求和。
问题五:通项是什么形式的数列可以用裂项相消法求和。
問题六:通项是什么形式的数列可以用乘公比错位相减法法求和。
4. 课堂检测,巩固提升 。
三、案例分析
1. 本节课课堂教学特点。
本节课较为系统的复习了等差数列、等比数列前n项和公式,探究了高考最常考的几种数列的求和方法,即公式法、分组求和法,裂项相消法,乘公比错位相减法,使学生经历数列求和的解题过程,发现题目特点与共性,归纳数列求和问题的方法,体会数学化归思想。
2 .本节课的改进与实施情况。
一思“数列求和”
一节课只有40分钟,而本节课涉及了数列求和问题的四种类型,虽然前两种简单,用时较少,但后两种中裂项相消法涉及的题型较多,有的裂项前后刚好相等,有的需要配常数,有的求和时中间抵消,剩前后两项,有的则剩四项,需要在例题后加变式对各种可能出现的结果进行辨析。乘公比错位相减法计算量较大,学生独立完成有困难,需要教师讲解,并加以规范。因此,这节课很多老师要么讲完了,但不透彻,学生还是不会。要么完成不了教学任务,留下一个“尾巴”下节课再讲。我就属于匆匆结束类。针对这个问题,我们高三备课组利用集体备课进行了讨论,有的老师说把这节课分成两节课来讲,不要贪多。有的老师讲到可以把本节课让学生当作业提前去做,课堂上学生展示成果,教师评价纠错,重点讲解例三。我觉得后者是个不错的方法,先做再讲,不但可以了解学生掌握了哪些知识,那些需要老师讲解,还能使学生带着问题听课,不增加课时,不减少内容,提高了听课效率。
二思“数列求和”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发现学生有了一定的解决数列求和问题的能力,但是,只要会解决问题就可以了吗?我们总是在说“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古人也说:求学问,需学“问”,只学“答”,非学问。这也是我对这节课留下的遗憾,我们的学生,根据所给情境提出问题,与直接由教师给出问题让学生解答比较,他们普遍感觉后者简单【1】。这与平时的教学中,教师重在使学生学会解决问题,而忽视了使学生学会提出问题是分不开的。作为一线教师,我们有责任在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上作出努力与尝试。因此,如果让我再讲这节课,我可能会加以改进,先为学生提供丰富的与学生的日常生活,学习密切相关的数学信息或背景材料,使学生发现问题,并提出问题,再探究如何求解,最后形成方法规律,在此基础上进行应用。
(3)三思“数列求和”
我在后来讲“数列求和”时,把这一改进意见和同行进行交流,得到了大家的肯定,促使我更深刻的对这节课作出思考,一位同事在“数列求和”一课的教学设计中,先创设问题情境,得到数列,然后让学生求和,得到新数列(考察公式法或分组求和),把数列的前n项和记作(考察分组求和法),把的两部分相乘 ,组合成新数列,然后求数列 的前n项和(考察乘公比错位相减法求和),把上道题得到的结论作为下一道题的条件,一道题衍生出多题,也就是使用了“一题到底”式教学,整个过程都是由学生来探究,老师在不完善的地方加以引导和规范。课堂上,当我借鉴这种教学设计并加以改进时,学生都由衷地赞叹数学的奇妙。好的课堂教学从最简单入手,却能以震撼人心结束,在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积极思考方面都能给我们很好的启发。
参考文献
《寻找数学内在的力量》 宁波出版社 主编:李昌官
一、案例背景:
数列求和问题是数列的基本内容之一,也是高考的重点和热点。以前我在上“数列求和”复习课时,不是在归纳讲解知识的全面,细致,系统上下功夫,就是在提高学生解题能力上想办法,虽然有很多的收获,但也有一些遗憾,下面结合我上“数列求和”这节课的教学过程,谈谈个人的一些理解。
二、案例过程:
1. 基础梳理,复习回顾.
教师带领学生回顾等差等比数列求和公式。(公式法求和)
2. 典例剖析,探究方法.
问题一: 求数列的前项和.
问题二: 已知数列{}的通项,求此数列 前项和.
问题三:求和(1)
3. 归纳小结,形成规律.
问题四:通项是什么形式的数列可以用分组转化法求和。
问题五:通项是什么形式的数列可以用裂项相消法求和。
問题六:通项是什么形式的数列可以用乘公比错位相减法法求和。
4. 课堂检测,巩固提升 。
三、案例分析
1. 本节课课堂教学特点。
本节课较为系统的复习了等差数列、等比数列前n项和公式,探究了高考最常考的几种数列的求和方法,即公式法、分组求和法,裂项相消法,乘公比错位相减法,使学生经历数列求和的解题过程,发现题目特点与共性,归纳数列求和问题的方法,体会数学化归思想。
2 .本节课的改进与实施情况。
一思“数列求和”
一节课只有40分钟,而本节课涉及了数列求和问题的四种类型,虽然前两种简单,用时较少,但后两种中裂项相消法涉及的题型较多,有的裂项前后刚好相等,有的需要配常数,有的求和时中间抵消,剩前后两项,有的则剩四项,需要在例题后加变式对各种可能出现的结果进行辨析。乘公比错位相减法计算量较大,学生独立完成有困难,需要教师讲解,并加以规范。因此,这节课很多老师要么讲完了,但不透彻,学生还是不会。要么完成不了教学任务,留下一个“尾巴”下节课再讲。我就属于匆匆结束类。针对这个问题,我们高三备课组利用集体备课进行了讨论,有的老师说把这节课分成两节课来讲,不要贪多。有的老师讲到可以把本节课让学生当作业提前去做,课堂上学生展示成果,教师评价纠错,重点讲解例三。我觉得后者是个不错的方法,先做再讲,不但可以了解学生掌握了哪些知识,那些需要老师讲解,还能使学生带着问题听课,不增加课时,不减少内容,提高了听课效率。
二思“数列求和”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发现学生有了一定的解决数列求和问题的能力,但是,只要会解决问题就可以了吗?我们总是在说“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古人也说:求学问,需学“问”,只学“答”,非学问。这也是我对这节课留下的遗憾,我们的学生,根据所给情境提出问题,与直接由教师给出问题让学生解答比较,他们普遍感觉后者简单【1】。这与平时的教学中,教师重在使学生学会解决问题,而忽视了使学生学会提出问题是分不开的。作为一线教师,我们有责任在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上作出努力与尝试。因此,如果让我再讲这节课,我可能会加以改进,先为学生提供丰富的与学生的日常生活,学习密切相关的数学信息或背景材料,使学生发现问题,并提出问题,再探究如何求解,最后形成方法规律,在此基础上进行应用。
(3)三思“数列求和”
我在后来讲“数列求和”时,把这一改进意见和同行进行交流,得到了大家的肯定,促使我更深刻的对这节课作出思考,一位同事在“数列求和”一课的教学设计中,先创设问题情境,得到数列,然后让学生求和,得到新数列(考察公式法或分组求和),把数列的前n项和记作(考察分组求和法),把的两部分相乘 ,组合成新数列,然后求数列 的前n项和(考察乘公比错位相减法求和),把上道题得到的结论作为下一道题的条件,一道题衍生出多题,也就是使用了“一题到底”式教学,整个过程都是由学生来探究,老师在不完善的地方加以引导和规范。课堂上,当我借鉴这种教学设计并加以改进时,学生都由衷地赞叹数学的奇妙。好的课堂教学从最简单入手,却能以震撼人心结束,在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积极思考方面都能给我们很好的启发。
参考文献
《寻找数学内在的力量》 宁波出版社 主编:李昌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