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结合诏安县现代茶业发展现状,阐述了诏安县现代茶业建设具体技术方案及实施情况,总结了诏安县现代茶业项目建设成效,以期为诏安县现代茶业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 现代茶业;发展现状;技术方案;实施情况;建设成效;福建诏安
中图分类号 F326.1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7)10-0278-01
通过2014—2016年诏安县现代茶业项目的顺利实施,明显改善了茶园生态环境,改善了茶叶加工环境,提高了茶叶产品质量,促进茶农增收明显加快,使诏安县茶产业发展进一步提升,实现诏安县现代茶产业高效、健康可持续发展。
1 诏安县现代茶业发展现状
1.1 产业发展基本情况、产业规模及产业水平
茶业是诏安县主导产业之一,其中八仙茶是诏安县茶叶当家品种,八仙茶经过几十年的推广、种植,已成为诏安县极具优势的农业资源与特色产业。2016年全县茶叶种植面积3 448.6 hm2,采摘面积2 964.27 hm2,年产量10 625 t,年产值63 750万元。其中八仙茶面积和产量均占 80%以上。全县茶叶从业人员逾4万人,茶叶初制厂约300家,专营销售茶叶的茶店100多家,茶艺馆近10家。获得有机茶认证、绿色食品认证、无公害认证、SC认证的茶企分别为1、2、1、7家。工商登记的加工厂和注册品牌商标20多家(个)[1-3]。
1.2 产业发展区域布局、发展规划
1.2.1 发展区域布局。诏安县茶产业已初具规模,全县16个乡镇均种植茶叶,茶叶主产乡镇有9个,茶叶面积和产量占全县95%以上。种植区域主要分布在建设、太平、秀篆、红星、官陂、白洋、梅州、霞葛、西潭等乡镇,种茶农户1万多户,茶叶主产村40多个。
1.2.2 发展规划。为充分发挥区域优势,形成区域规模,体现区域特色,使茶产业的区域布局更趋合理,根据各产茶区镇的具体实际,因地制宜地制定诏安县茶产业发展区域布局规划。以秀篆、官陂、太平镇、红星、建设乡、白洋乡、西潭、梅州等乡镇为茶叶重点发展区域,种植品种方面,秀篆镇重点发展清明茶、凤凰单丛茶,其他乡镇重点发展八仙茶[4-7]。
2 诏安县现代茶业建设具体技术方案
2.1 标准化生态茶园建设
根据“规划科学化、路网基本水泥化、路旁绿树化、梯壁留草化、用水灌溉化”的原则开展生态茶园建设,有效控制茶园水土流失,改善生态环境,提高茶叶产量和质量,促进茶产业持续、健康、高效发展。
2.1.1 茶园生态建设。一是有条件的茶园在顶部种植防护林,树种选择乔木,林间栽种灌木;二是在茶园干道与支道种植行道树,在茶园空闲处种植绿化树,其中乔木型树种5~6 m种植1株,小乔木型树种1.5~2.0 m种植1株,绿化树种选择灌木型植物、禾本科匍匐性植物或菊科草本植物;三是梯壁种草或留草,在茶园中套种百喜草、圆叶决明、平托花生、爬地兰等绿肥,以利用当地山草资源实现地表覆盖[8]。
2.1.2 茶园道路建设。完善茶园道路建设,进行道路硬化,干支道宽度大于3.5 m,水泥硬化宽度大于2.7 m、厚度大于13 cm;步道宽度大于0.8 m,采用水泥或防腐木进行道路硬化。
2.1.3 茶园排、蓄水系统建设。在茶园修筑截水沟、跌水沟,在茶园适当位置,平均每0.2 hm2茶园建立1个3 m3左右的蓄水池,实现涝时能排、旱时能灌。
2.1.4 技术集成示范。一是推广茶园绿色防控技术,集成应用综合防控技术,以保障茶叶原料与产品的质量安全;二是开展低产茶园改植换种,推广茶树优良品种,调节茶叶采摘时间,缓解劳动力紧张;三是推广商品有机肥,改良茶园土壤,提高茶叶品质;四是推广茶园机械化采摘,提升劳动生产率;五是推广各种茶树栽培新模式;六是应用茶园水肥药一体化技术,实现一体化喷滴灌系统。
2.2 茶叶初制加工清洁化改造工程
一是实现初制厂生产环境清洁化。对车间生产环境进行改造,完善车间内排湿、防虫等设备。二是实现生产人员清洁化。加强对员工生产卫生知识的培训,进行卫生质量管理。三是实现茶厂加工设备清洁化。保障生产加工设备的清洁与卫生。四是实现茶叶加工燃料清洁化。隔离热源供应与茶叶加工环节,同时尽量使用清洁能源。五是实现茶叶加工流程清洁化。应用离地晒青技术,推行加工环节的连续化与自动化。六是实现生产加工规范化。建立完善的加工技术规程,实现产品质量的全程控制。
3 诏安县现代茶业建设具体实施情况
诏安县作为全省重点产茶县之一,组织实施第3轮(2014—2016年)现代农业(茶业)生产发展资金项目,项目总投资累计达3 211.3万元,其中业主自筹资金1 511.3万元,中央财政补助资金1 700万元。生态茶园建设实施企业共有14家,硬化茶园主干道52.65 km,步道4 km;新建蓄水池67个,总蓄水量1 700 m3;种植茶园行道树约40 km;茶园梯壁保护80 hm2;生态茶园建设覆盖茶园面积441.2 hm2。茶叶初制加工清洁化改造实施企业共有38家,总面积14 309.6 m2。其中:新建或扩建茶叶加工厂33座,合计面积12 584.6 m2;清洁化改造厂房5座,合计面积1 725 m2;累计购置茶叶加工机具设备260台套。
4 诏安县现代茶业项目建设成效
4.1 经济效益
通过标准化生态茶园建設,预计产量可以提升 450 kg/hm2,平均产量达2 250 kg/hm2以上。售价以60元/kg计算,可实现增收27 000元/hm2。本项目实施后,项目成果直接推广应用于全县生态茶园建设,通过项目区带动辐射2 000 hm2生态茶园的建设。实施茶叶初制加工清洁化改造工程,带动周边300多家茶叶加工厂加快清洁化改造,大幅提升诏安县的茶叶质量,促进县域茶产业的安全、高效、可持续发展。
4.2 社会效益
该项目实施后,能较好地改善茶园的交通条件和茶叶初制加工厂的环境卫生,可在当地起到示范作用,提高周边茶农的生产积极性,解决一大批社会剩余劳动力就业问题,具有良好的社会效益。
4.3 生态效益
项目通过增施有机肥提升土壤肥力,促进茶园土壤改良,提高茶叶品质和质量;推广病虫害绿色防控,确保茶叶原料和产品的质量安全;通过对初制厂环境的清洁以及对厂区周边环境的综合整治,实现环境绿化、厂区美化及道路便捷。
5 参考文献
[1] 卓敏,陈栋.广东现代茶业建设现状与发展对策[J].中国茶叶,2008(6):12-15.
[2] 金银永,钱坤泉.强化示范项目建设 引领现代茶业发展[J].中国茶叶加工,2008(3):9-10.
[3] 苏洪生,邢建华.金华市现代茶业的路该如何走[J].贵州茶叶,2010(1):27-29.
[4] 林清菊,陈玉成,余成法,等. 生态先行 品牌带动:福安市现代茶业发展的主要做法和经验[J].福建茶叶,2011(4):44-46.
[5] 林永良,李占彬,李林.“互联网 茶业”助力湄潭现代茶业转型升级[J].农业开发与装备,2017(2):5.
[6] 李华海,马云璞,王军.土地流转是现代茶业发展的必由之路:对平利县茶叶大户发展的调查与建议[J]. 茶业通报,2010(2):85-87.
[7] 邹振城.华安县财政支持发展现代茶业建设的探讨[J].农村财政与财务,2009(10):29-32.
[8] 李颖,壮宁嘉.茶叶精深加工与综合利用:现代茶业与传统茶业的分水岭[J].中国检验检疫,2008(1):52.
关键词 现代茶业;发展现状;技术方案;实施情况;建设成效;福建诏安
中图分类号 F326.1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7)10-0278-01
通过2014—2016年诏安县现代茶业项目的顺利实施,明显改善了茶园生态环境,改善了茶叶加工环境,提高了茶叶产品质量,促进茶农增收明显加快,使诏安县茶产业发展进一步提升,实现诏安县现代茶产业高效、健康可持续发展。
1 诏安县现代茶业发展现状
1.1 产业发展基本情况、产业规模及产业水平
茶业是诏安县主导产业之一,其中八仙茶是诏安县茶叶当家品种,八仙茶经过几十年的推广、种植,已成为诏安县极具优势的农业资源与特色产业。2016年全县茶叶种植面积3 448.6 hm2,采摘面积2 964.27 hm2,年产量10 625 t,年产值63 750万元。其中八仙茶面积和产量均占 80%以上。全县茶叶从业人员逾4万人,茶叶初制厂约300家,专营销售茶叶的茶店100多家,茶艺馆近10家。获得有机茶认证、绿色食品认证、无公害认证、SC认证的茶企分别为1、2、1、7家。工商登记的加工厂和注册品牌商标20多家(个)[1-3]。
1.2 产业发展区域布局、发展规划
1.2.1 发展区域布局。诏安县茶产业已初具规模,全县16个乡镇均种植茶叶,茶叶主产乡镇有9个,茶叶面积和产量占全县95%以上。种植区域主要分布在建设、太平、秀篆、红星、官陂、白洋、梅州、霞葛、西潭等乡镇,种茶农户1万多户,茶叶主产村40多个。
1.2.2 发展规划。为充分发挥区域优势,形成区域规模,体现区域特色,使茶产业的区域布局更趋合理,根据各产茶区镇的具体实际,因地制宜地制定诏安县茶产业发展区域布局规划。以秀篆、官陂、太平镇、红星、建设乡、白洋乡、西潭、梅州等乡镇为茶叶重点发展区域,种植品种方面,秀篆镇重点发展清明茶、凤凰单丛茶,其他乡镇重点发展八仙茶[4-7]。
2 诏安县现代茶业建设具体技术方案
2.1 标准化生态茶园建设
根据“规划科学化、路网基本水泥化、路旁绿树化、梯壁留草化、用水灌溉化”的原则开展生态茶园建设,有效控制茶园水土流失,改善生态环境,提高茶叶产量和质量,促进茶产业持续、健康、高效发展。
2.1.1 茶园生态建设。一是有条件的茶园在顶部种植防护林,树种选择乔木,林间栽种灌木;二是在茶园干道与支道种植行道树,在茶园空闲处种植绿化树,其中乔木型树种5~6 m种植1株,小乔木型树种1.5~2.0 m种植1株,绿化树种选择灌木型植物、禾本科匍匐性植物或菊科草本植物;三是梯壁种草或留草,在茶园中套种百喜草、圆叶决明、平托花生、爬地兰等绿肥,以利用当地山草资源实现地表覆盖[8]。
2.1.2 茶园道路建设。完善茶园道路建设,进行道路硬化,干支道宽度大于3.5 m,水泥硬化宽度大于2.7 m、厚度大于13 cm;步道宽度大于0.8 m,采用水泥或防腐木进行道路硬化。
2.1.3 茶园排、蓄水系统建设。在茶园修筑截水沟、跌水沟,在茶园适当位置,平均每0.2 hm2茶园建立1个3 m3左右的蓄水池,实现涝时能排、旱时能灌。
2.1.4 技术集成示范。一是推广茶园绿色防控技术,集成应用综合防控技术,以保障茶叶原料与产品的质量安全;二是开展低产茶园改植换种,推广茶树优良品种,调节茶叶采摘时间,缓解劳动力紧张;三是推广商品有机肥,改良茶园土壤,提高茶叶品质;四是推广茶园机械化采摘,提升劳动生产率;五是推广各种茶树栽培新模式;六是应用茶园水肥药一体化技术,实现一体化喷滴灌系统。
2.2 茶叶初制加工清洁化改造工程
一是实现初制厂生产环境清洁化。对车间生产环境进行改造,完善车间内排湿、防虫等设备。二是实现生产人员清洁化。加强对员工生产卫生知识的培训,进行卫生质量管理。三是实现茶厂加工设备清洁化。保障生产加工设备的清洁与卫生。四是实现茶叶加工燃料清洁化。隔离热源供应与茶叶加工环节,同时尽量使用清洁能源。五是实现茶叶加工流程清洁化。应用离地晒青技术,推行加工环节的连续化与自动化。六是实现生产加工规范化。建立完善的加工技术规程,实现产品质量的全程控制。
3 诏安县现代茶业建设具体实施情况
诏安县作为全省重点产茶县之一,组织实施第3轮(2014—2016年)现代农业(茶业)生产发展资金项目,项目总投资累计达3 211.3万元,其中业主自筹资金1 511.3万元,中央财政补助资金1 700万元。生态茶园建设实施企业共有14家,硬化茶园主干道52.65 km,步道4 km;新建蓄水池67个,总蓄水量1 700 m3;种植茶园行道树约40 km;茶园梯壁保护80 hm2;生态茶园建设覆盖茶园面积441.2 hm2。茶叶初制加工清洁化改造实施企业共有38家,总面积14 309.6 m2。其中:新建或扩建茶叶加工厂33座,合计面积12 584.6 m2;清洁化改造厂房5座,合计面积1 725 m2;累计购置茶叶加工机具设备260台套。
4 诏安县现代茶业项目建设成效
4.1 经济效益
通过标准化生态茶园建設,预计产量可以提升 450 kg/hm2,平均产量达2 250 kg/hm2以上。售价以60元/kg计算,可实现增收27 000元/hm2。本项目实施后,项目成果直接推广应用于全县生态茶园建设,通过项目区带动辐射2 000 hm2生态茶园的建设。实施茶叶初制加工清洁化改造工程,带动周边300多家茶叶加工厂加快清洁化改造,大幅提升诏安县的茶叶质量,促进县域茶产业的安全、高效、可持续发展。
4.2 社会效益
该项目实施后,能较好地改善茶园的交通条件和茶叶初制加工厂的环境卫生,可在当地起到示范作用,提高周边茶农的生产积极性,解决一大批社会剩余劳动力就业问题,具有良好的社会效益。
4.3 生态效益
项目通过增施有机肥提升土壤肥力,促进茶园土壤改良,提高茶叶品质和质量;推广病虫害绿色防控,确保茶叶原料和产品的质量安全;通过对初制厂环境的清洁以及对厂区周边环境的综合整治,实现环境绿化、厂区美化及道路便捷。
5 参考文献
[1] 卓敏,陈栋.广东现代茶业建设现状与发展对策[J].中国茶叶,2008(6):12-15.
[2] 金银永,钱坤泉.强化示范项目建设 引领现代茶业发展[J].中国茶叶加工,2008(3):9-10.
[3] 苏洪生,邢建华.金华市现代茶业的路该如何走[J].贵州茶叶,2010(1):27-29.
[4] 林清菊,陈玉成,余成法,等. 生态先行 品牌带动:福安市现代茶业发展的主要做法和经验[J].福建茶叶,2011(4):44-46.
[5] 林永良,李占彬,李林.“互联网 茶业”助力湄潭现代茶业转型升级[J].农业开发与装备,2017(2):5.
[6] 李华海,马云璞,王军.土地流转是现代茶业发展的必由之路:对平利县茶叶大户发展的调查与建议[J]. 茶业通报,2010(2):85-87.
[7] 邹振城.华安县财政支持发展现代茶业建设的探讨[J].农村财政与财务,2009(10):29-32.
[8] 李颖,壮宁嘉.茶叶精深加工与综合利用:现代茶业与传统茶业的分水岭[J].中国检验检疫,2008(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