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通过对320例儿童脑囊虫病临床与CT分析,提高对儿童脑囊虫病的诊断水平。方法:对CT诊断的儿童脑囊虫病320例,结合临床资料,进行综合分析。结果:CT诊断儿童脑囊虫病320例,经临床治疗复查90例,均痊愈。CT表现主要为单纯白质区或灰白质交界区水肿、结节或环状结节并周围局限性水肿、钙化斑并周围局限性水肿、弥漫性粟粒状钙化、囊泡及小钙化点等。结论:CT对儿童脑囊虫病有较高的定位、定性及定量诊断价值,是儿童脑囊虫病诊断的重要手段。
关键词儿童脑囊虫病CT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0.11.167
资料与方法
2006~2009年收治CT诊断的儿童脑囊虫病320例,<2岁13例(4.1%),2~5岁79例(24.7%),5~8岁114例(35.6%),8~12岁75例(23.4%),12~14岁39例(12.2%)。临床表现主要为癫痫(71.5%)、头痛头晕(15.3%)、局灶性癫痫(7.8%)、肢体功能障碍(2.8%)等症状,3例失语,2例视力下降。
方法:使用GE8层16排Lightspeed ultra螺旋CT,层厚10mm,层距10mm,常规先做平扫,必要时增强扫描。
结果
320例经临床治疗后,复查90例均痊愈。儿童脑囊虫病CT表现主要为:①单纯白质区或灰白质交界区水肿(75.9%);②小结节或环状小结节,周围局限性水肿(18.4%);③略高密度钙化斑,周围局限性低密度水肿(12.5%);④弥漫性粟粒状小钙化点、囊泡及片状水肿6例,单纯钙化点6例,单纯小囊泡5例;⑤增强扫描36例,表现为结节状强化(直径0.6~1.3cm)、环形强化(直径0.7~1.6cm)或点环状强化。
讨论
本地为脑囊虫病[1]高发地区,与当地居民好食生猪肉、凉拌生蔬菜及食品加工过程中生、熟食分开不严有密切关系。脑囊虫的病理演变分4期[1]。本组320例中有243例为单纯水肿,属Ⅱ期,即胶样囊泡期,单纯钙化点6例,属Ⅳ期(钙化结节期)。按囊尾蚴在颅内寄生的部位将CT表现分为脑实质型、脑室型、脑膜型和混合型,本组病例均为脑实质型。
脑囊虫病自感染到出现症状,数月至30年,平均约4年,临床表现与囊虫大小、数量、部位和时期有关[1]。在囊虫存活期经常无症状,但可以出现癫痫,囊虫死亡后病儿在临床上可出现各种类型癫痫发作、学习困难及颅内压增高的症状,脑室内囊虫病可引起急性脑积水而突然死亡[2]。本组320例儿童脑囊虫病中,癫痫213例(71.5%)、头痛头晕49例(15.3%)、局灶性癫痫25例(7.8%)、肢体功能障碍9例(2.8%),3例失语,可能是脑囊虫水肿压迫语言中枢所致,2例视力下降,可能视神经内有囊虫寄生。
本组320例患儿,复查90例均痊愈,剩余病例可能一部分在当地县级医院复查,一部分因为家庭经济条件原因,经治疗后症状消失而不再复查。CT是诊断脑囊虫病最好的影像技术之一,尤其是对钙化的检出优于MRI;囊虫寄生于脑室系统内,由于囊壁薄,密度和脑脊液近似,CT扫描很难显示,MRI则具有优势,能较清晰地显示头节;急性脑积水患者伴有脑囊虫病其他征像时应疑及脑室内脑囊虫病,CT未能发现脑室内病变时应做MRI检查,MRI对囊虫壁及头结节的显示优于CT,也比CT显示更多的病灶。
儿童脑囊虫病的CT表现与成人不同之处在于儿童脑囊虫病的钙化较成人少见,儿童脑囊虫结节状病灶增强扫描呈均匀强化。结合癫痫、头痛、头晕、局灶性癫痫等临床症状,CT能对儿童脑囊虫病作出准确的诊断。CT扫描快速、安全、准确、无创伤性,对儿童脑囊虫病有较高的定位、定性及定量诊断价值,是儿童脑囊虫病诊断的重要手段,同时用于治疗后的复查工作,为临床治疗提供可靠的诊断依据。
参考文献
1曹丹庆,蔡祖龙.全身CT诊断学.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6:150.
2朱杰民.儿童CT诊断学.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300.
关键词儿童脑囊虫病CT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0.11.167
资料与方法
2006~2009年收治CT诊断的儿童脑囊虫病320例,<2岁13例(4.1%),2~5岁79例(24.7%),5~8岁114例(35.6%),8~12岁75例(23.4%),12~14岁39例(12.2%)。临床表现主要为癫痫(71.5%)、头痛头晕(15.3%)、局灶性癫痫(7.8%)、肢体功能障碍(2.8%)等症状,3例失语,2例视力下降。
方法:使用GE8层16排Lightspeed ultra螺旋CT,层厚10mm,层距10mm,常规先做平扫,必要时增强扫描。
结果
320例经临床治疗后,复查90例均痊愈。儿童脑囊虫病CT表现主要为:①单纯白质区或灰白质交界区水肿(75.9%);②小结节或环状小结节,周围局限性水肿(18.4%);③略高密度钙化斑,周围局限性低密度水肿(12.5%);④弥漫性粟粒状小钙化点、囊泡及片状水肿6例,单纯钙化点6例,单纯小囊泡5例;⑤增强扫描36例,表现为结节状强化(直径0.6~1.3cm)、环形强化(直径0.7~1.6cm)或点环状强化。
讨论
本地为脑囊虫病[1]高发地区,与当地居民好食生猪肉、凉拌生蔬菜及食品加工过程中生、熟食分开不严有密切关系。脑囊虫的病理演变分4期[1]。本组320例中有243例为单纯水肿,属Ⅱ期,即胶样囊泡期,单纯钙化点6例,属Ⅳ期(钙化结节期)。按囊尾蚴在颅内寄生的部位将CT表现分为脑实质型、脑室型、脑膜型和混合型,本组病例均为脑实质型。
脑囊虫病自感染到出现症状,数月至30年,平均约4年,临床表现与囊虫大小、数量、部位和时期有关[1]。在囊虫存活期经常无症状,但可以出现癫痫,囊虫死亡后病儿在临床上可出现各种类型癫痫发作、学习困难及颅内压增高的症状,脑室内囊虫病可引起急性脑积水而突然死亡[2]。本组320例儿童脑囊虫病中,癫痫213例(71.5%)、头痛头晕49例(15.3%)、局灶性癫痫25例(7.8%)、肢体功能障碍9例(2.8%),3例失语,可能是脑囊虫水肿压迫语言中枢所致,2例视力下降,可能视神经内有囊虫寄生。
本组320例患儿,复查90例均痊愈,剩余病例可能一部分在当地县级医院复查,一部分因为家庭经济条件原因,经治疗后症状消失而不再复查。CT是诊断脑囊虫病最好的影像技术之一,尤其是对钙化的检出优于MRI;囊虫寄生于脑室系统内,由于囊壁薄,密度和脑脊液近似,CT扫描很难显示,MRI则具有优势,能较清晰地显示头节;急性脑积水患者伴有脑囊虫病其他征像时应疑及脑室内脑囊虫病,CT未能发现脑室内病变时应做MRI检查,MRI对囊虫壁及头结节的显示优于CT,也比CT显示更多的病灶。
儿童脑囊虫病的CT表现与成人不同之处在于儿童脑囊虫病的钙化较成人少见,儿童脑囊虫结节状病灶增强扫描呈均匀强化。结合癫痫、头痛、头晕、局灶性癫痫等临床症状,CT能对儿童脑囊虫病作出准确的诊断。CT扫描快速、安全、准确、无创伤性,对儿童脑囊虫病有较高的定位、定性及定量诊断价值,是儿童脑囊虫病诊断的重要手段,同时用于治疗后的复查工作,为临床治疗提供可靠的诊断依据。
参考文献
1曹丹庆,蔡祖龙.全身CT诊断学.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6:150.
2朱杰民.儿童CT诊断学.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