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本质是什么

来源 :江淮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ankaizhizhu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学界长期以来认为:人的本质是人的社会性,并认为这是人与动物相区别的根本特性;还认为人的本质是多个的、多级的、多方面的、多层次的复杂系统。笔者认为,这样的观点和命题,是违背马克思主义哲学关于物质第一性原理和事物的本质的定义及其规定性的。在理论和实践上都是站不住脚的,必须进行修正,肃清影响,还其真谛。
  关键词:人的本质; 修正; 哲学; 命题
  中图分类号:C912.1 文献标识码:A
  
  长期以来,我国哲学界流传着两个有失偏颇的哲学命题:其一,人的本质就在于人的社会性,是人与动物相区别的根本特性,是人的本质的核心内容(下面简称“社会性本质论”)。其二,人的本质是多个的、多级的、多方面的、多层次的动态复杂系统(下面简称“多级本质论”)。是何年何月何日何人提出这样的命题,笔者已无法考证。由于这种观点流传广,影响大,特别是在一些高校和党校的哲学教材中,反复重现这些观点。例如,教育部规定的重点学科教材之一,由梁树发主编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①(以下简称《原理》),就是其中最有代表性的一例。下面我们将书中涉及的两个命题的原文摘录如下:
  “因为人的本质就在于人的社会性。正如马克思所说:‘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②这是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本质理论中的一个根本性命题”(以下简称社会性本质论)。
  “人的现实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这就意味着人的本质是多方面的、多层次的动态复杂系统”③(以下简称多级本质论)。
  对于《原理》重复的两个命题,笔者是不敢苟同的,应进行修正 ,还其事物的本来面目。笔者认为:其一,人的自然属性,才是人的本质,才是人与动物相区别的根本特性;其二,人的本质只有一个,那就是维持人的生命基因的自然属性,因此,社会性本质论和多级本质论是严重有误的,必须进行修正。在论述自己的观点前,笔者认为有必要弄清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的论述的本意。
  
  一、马克思原话的本意
  
  马克思在谈到人的本质时说:“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简言之:人的本质,就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这就是马克思对人的本质的定义。在这些论述里,马克思使用了“在其现实性上”的时间状语加以强调:人在现实社会生活中,人的本质才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这是第一层含义。另外一层含义就是,如果人离开了现实生活,人的本质就不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而是另外一种本质了。人离开现实生活有两种情况:一种情况是未出生;另一种情况是人已死亡。也就是说活人与死人的本质是不同的。马克思的原话是强调我们要探讨活人的本质,不探讨死人的本质。这是问题的前提。这是其一。
  其二,马克思用“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就是人的本质。即“总和”就是人的本质。为了知道“总和”是什么东西,先必须搞清“一切社会关系”所包含的内容。《原理》一书列举了政治关系、经济关系、民族关系、家庭关系等内容,但比较零乱,不具有概括性。笔者认为,一切社会关系主要包括血缘关系、亲缘关系、地缘关系、组织关系等四大类关系。是什么东西能把这四大关系联系起来呢?是什么东西可以说明这四大关系呢?能回答以上问题的就是四大关系的总和,即是人的本质。
  其三,笔者认为,人的自然属性能说明和解释以上四大关系,能把它们联系起来,是四大关系的总和,所以它是人的本质。而人的社会属性不能起到以上作用,故不是人的本质。请看下面分析。
  血缘关系、亲缘关系、地缘关系、组织关系,说到底都是讲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没有人,就没有一切社会关系。人首先要解决吃饭穿衣等问题,然后才进行社会交往和实践。人为了更好的社会生活,必须开展生产等社会实践活动,并建立各种社会关系;各种社会关系的建立,可以促进生产的发展,更好地满足人民的物质生活的需要(即自然属性)。可见,人的自然属性是贯穿于社会生活的始终的。如果人们的自然属性停止了,人的生命就结束了,也就无人的社会属性可言。由此,人们的自然属性把血缘关系等关系联系起来,即是一切关系的总和。从上面分析可知,马克思所说的人的本质是指人的自然属性,只有人的自然属性才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因此,把人的社会性当成人的本质的观点,是他人强加给马克思的。马克思没有说过,也从来不认为人的社会性是人的本质。
  其四,人的社会(属)性,不能说明和解释一切社会关系,不能把一切社会关系联系起来,所以它不是人的本质。人的社会性、实践性、历史性、阶级性、党性等,都是人的社会(属)性。下面我们以党性为例加以说明。某人是一位党员,他具有党性,这是他的社会性之一。但是,不能因为他有党性,我们就可以说他的本质是党性;更不能说他的家庭,家族等血缘关系、亲缘关系都具有党性。可见,党性(社会性一种),不能说明血缘关系、组织关系等,也不能把这些关系联系起来。由此可知,社会性不是人的本质。
  综上可知,马克思所说的“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是指人的自然属性,不是人的社会属性。马克思没有说“人的社会性是人与动物相区别的根本特性。”那是别人强加给马克思的。事实证明:唯有人的自然属性才是人与动物相区别的根本特性。因为人的自然属性与动物的自然属性是有根本区别的。
  
  二、人的自然属性是人的本质,是人与动物相区别的根本特性
  
  前面简单地证明了人的自然属性是人的本质的观点。下面我们将进一步证明这一观点的正确性。
  其一,人的自然属性是符合马克思主义哲学关于物质是第一性的原理的。这一哲学原理指出:世界的本质是物质的。为什么?因为在物质与意识的关系中,物质是第一性的,意识是第二性的,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又反作用于物质,物质处于决定性的支配地位,而意识处于被决定、被支配的地位。所以世界是物质的。根据这一原理,人的自然属性属于物质的范畴,是第一性的东西;人的社会属性属于意识的范畴,是第二性的东西。因此,只有第一性的自然属性,才是人的真正本质。有人会反问,照这样说,人与动物都有自然属性,人与动物就没有区别了?问题的关键就在这里,就是因为有些人把人与动物的自然属性混为一谈,才得出“人的社会性是人与动物相区别的根本特性”的错误结论。因为他们没有弄清人的自然属性与动物的自然属性的根本区别。人与动物的自然属性除吃、性等有些相同外,但从根本上讲人的自然属性与动物的自然属性是不相同的。例如,人有发达的思维,有丰富的语言和文字,能从事复杂的劳动,能制造各种生产工具等。一句话,人可以认识世界,可以改造世界。这种能力是人的本能,是人的自然属性。由于人有这些本能,才创造了人类社会,才创造了世界文明。
  其二,人的社会属性是人的自然属性的产物,是为人们的自然属性服务的。人的自然属性是从人出生后到死亡之前就存在,是先天的东西。如果没有人的自然属性,人的生命就停止了;人的生命停止了,那就没有人的社会属性。所以,人的社会属性是随着人类的自然属性的产生而产生、消亡而消亡,是后天的东西。正是因为人类有自然属性的要求,人类要满足自己的自然属性的要求,就要去进行生产实践等活动,并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建立各种社会关系。可见,人的社会属性是伴随自然属性的要求而产生的,它又为人的自然属性服务。例如,我们要建立家庭,其目的是为了家庭兴旺发达,使家庭成员过上更幸福的生活,即满足人的自然属性的要求。这一事实就进一步说明了人的社会属性是为人的自然属性服务的。
  其三,人的自然属性可以说明和解释一切社会关系,而人的社会属性却不能说明和解释一切社会关系。所以,只有人的自然属性才是人的本质(前已述过不再赘述),只有人的自然属性才能把人与动物区别开来。
  
  三、人的自然属性是人的本质,还在于它符合事物本质的定义及其规定性的
  
  这也是我们判别事物的本质与非本质的重要理论依据。世界上的事物之所以千差万别,就是因为事物的本质不同。也就是说,每一事物只有一个本质,不可能是多个、多级、多方面、多层次的本质。事物的本质,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是先天的东西,不是后天才有的。毛泽东同志说:“任何运动形式,其内部都包含着本身的特殊矛盾。这种特殊的矛盾,就构成一事物区别于他事物的特殊本质。”④从以上的论述我们就可以给事物的本质下定义:事物的本质是由事物内部的特殊矛盾构成的,特殊矛盾就是事物的本质。人的自然属性与社会属性是人的特殊矛盾,由于自然属性是第一性的,所以,人的自然属性是人的本质。因为人的自然属性属于物质的范畴,所以它是符合事物本质的定义的,而社会属性是不符合本质的定义的。
  事物本质的规定性,是我们判定事物的本质和驳斥多级本质论的重要理论依据。这些规定性是:
  第一,事物的本质是由事物的特殊矛盾的主要方面规定的。这是我们判定事物本质的重要规定性之一。毛泽东同志说:“事物的性质,主要地是由取得支配地位的矛盾的主要方面所规定的。”⑤如前所说,物质与意识是哲学的特殊矛盾,而物质是这一矛盾的主要方面,它可以决定哲学的性质(或叫本质)。可见一个事物只有一个本质,不可能有多个多级本质。因为,一个事物只有一个特殊矛盾,所以,事物只有一个本质。同样的道理,在人的自然属性与社会属性这一特殊矛盾中,自然属性是矛盾的主要方面,它就决定了人的本质只能是自然属性,而社会属性是矛盾的次要方面,处于被决定被支配的地位,所以不是人的本质。根据一事物只有一个特殊矛盾的原理,即一事物只有一个本质。因此,多级本质论者主张人有多级本质,是违背这一原理的。
  第二,事物的本质可以把一事物与其他事物区别开来。这是事物本质的又一规定性。毛泽东同志说:“事物的这种特殊矛盾,就构成一事物区别于其他事物的特殊本质。”⑥由上可知,事物的本质可以把一事物与其他事物区别开来。例如, 在领导科学中,权力是领导的本质。因此, 权力这一领导的本质就把领导与工人、农民、商人、士兵、学生等区别开来。为什么?因为领导有决定权,群众没有,群众只有参与权。因为领导的权力是通过他的职务、职级体现出来的,而群众没有任何职务。所以,只有权力这一领导的本质才能把领导与群众区别开来,而不是多个或多级本质把领导与群众区别开来。因为领导不可能有多个或多级本质。可见《原理》一书说“人的本质是多方面的、多层次的动态复杂系统”,是违背本质的这一规定性的,也是不能成立的。
  人的自然属性这一本质,是怎样把人与动物区别开来呢?人类为了繁衍生息,为了过上更美好的生活(即满足人的自然属性的需要),通过自己的社会实践,可以建立各种社会关系,如家庭关系、家族关系、民族关系、政治关系、经济关系等,而动物却不可能建立这些关系。这些关系是人的自然属性的要求,又是人的自然属性的结果。因为人的自然属性不同于动物的自然属性,所以,人的自然属性可以把人与动物区别开来。
  有人认为,如果人的自然属性是人的本质的话,人与动物就没有区别了。这种观点是没有道理的。我们知道,在领导活动中,领导与群众都有权力,能不能说领导与群众就没有区别呢?当然不能。因为领导有决定权,群众只有参与权。虽然都有权力,但权力的性质是不同的。领导的本质是权力,才把二者区别开来。同样的道理,人与动物都有自然属性,但人的自然属性不同于动物的自然属性。因此,人的自然属性就把人与动物区别开来。
  第三,事物的本质,可以把一事物与其他事物联系起来。这是本质的又一规定性。艾思奇说:“事物的性质及此一事物和其他事物的内部联系。”⑦也就是说,事物的本质,可以把一事物与其他事物联系起来。我们知道,社会关系主要包括血缘关系、亲缘关系、地缘关系、组织关系等四大类。人的本质——自然属性是怎样把它们联系起来的呢?在这四大关系中,没有任何一种关系可以离开人的,而人是靠自然属性维持其生命、生存和发展的。人如果离开了自然属性,不仅没有人本身,更无人的社会关系可言。可见,人的本质——自然属性才把人与各种社会关系联系起来。正如马克思所说:“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这里的“总和”,就是指人的本质——自然属性。只有人的自然属性才能把一切社会关系联系起来,而人的社会(属)性是不能把一切社会关系联系起来的。因为人的社会属性是五花八门、多种多样的。如果把它们看成多个或多级本质的话,人们面对如此复杂的多本质,人们就无法以哪项本质为标准来实现与其他事物的联系。我们还以党性为例,党性能不能与其他社会关系联系起来?假若某人有较强的党性,如按照《原理》所说,党性就是某人的本质的话。那么,这个人所在的血缘关系中的所有人都有党性。这显然这是荒谬的。可知,人的社会性是不能成为人的本质的,因为它不符合本质的规定性,即不能把一事物与其他事物联系起来。这就再一次证明了,社会性不是人的本质,更不能把人与动物区别开来。
  第四,事物的本质,是事物比较深刻、比较稳定的方面,不是任意可以改变的。这是我们判别事物本质的又一规定性。艾思奇说:“本质决定了事物的内部矛盾,使比较深刻、比较本质的方面。”⑧这一论述说明:其一,事物的本质不是可以任意改变的。也就是说,当事物的特殊矛盾没有发生根本转变时,事物的本质是不会改变的。例如,人从出生到死亡,在这一过程里,人的本质是不会改变的。即人区别于动物的自然属性(本质)不会改变的。人死后,经过火化就成了一堆炭灰了,也就转变成另一种物质。而多本质论者和社会性本质论者,他们主张本质不断发生变化和本质无法捉摸和穷尽。这种观点是与事物本质的规定性相违背的、是不能成立的。其二,也不是任何事物都可以充当事物的本质的。正如艾思奇指出:“事物根本的质就是由事物内部的根本矛盾决定的。事物的根本矛盾,不到过程的完结即变为另外的事物,是不能解决的。所以,它的根本质也不会改变。”⑨在这里艾思奇强调:“根本的质”才是事物的本质,根本的质是不会任意改变,也不是任何事物都可以充当事物的本质的。原因是,每一事物的特殊矛盾不同,所以每一个事物的本质也不同。社会性本质论者,主张人有多方面,多层次的复杂系统的本质。也就是说,人有多种特殊矛盾,而且这种矛盾还不断地发生变化,即人的本质不仅复杂,而且还不断地变化。这种理论显然是违背本质的规定性的,是不能成立的。
  综上可知,唯有人的自然属性才是人的本质。人的本质只有一个,而不是多个、多级、多方面的、多层次的动态复杂系统。这就是我们的答案和结论。
  
  四、社会性不是人的本质,不是人与动物区别的根本特性
  
  社会性究竟是不是人的本质,这是问题争论的焦点所在。为什么社会性本质论者主张人的本质是社会性呢?他们的立论根据是:因为人有社会性,动物却没有,所以他们得出结论:“社会性是人的本质,是人与动物相区别的本质所在。”这一命题,从表面上看似乎很有道理,其实在理论上和实践上都是站不住脚的。
  如前所说,社会性不是人的本质,其主要依据是:其一,社会性属于意识的范畴,是第二性的东西,所以不是人的本质。其二,没有人的自然属性,就没有人的社会属性。人的社会属性是人的自然属性的产物,是为人的自然属性服务的。人的社会属性是随着人的自然属性产生而产生,消亡而消亡。其三,特性与本质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不能将特性等同于本质。人的社会性是后天的东西,是人类在社会实践中产生的,属于人类现有的特性。人的社会性的内容是相当丰富的,也是无法穷尽的。例如:实践性、历史性、党性、阶级性、政治性、经济性、民族性等等,都是人的社会性,是人们所独有的特性。特性不等于本质。因为我们不能说某人具有党性,所以他的本质是党性。这在理论上和事实上都是行不通的。故社会性不是人的本质。其四,不能用人的社会性将人与动物区别开来,只有人的自然属性可以将人与动物区别开来。一是人的社会性属于意识的范畴,是第二性的东西,不能充当人的本质。因为,事物之间之所以存在区别,就是因为事物的本质不同。既然社会属性不是人的本质,那么它不能把人与动物区别开来。二是人的社会性,是后天的东西,是人特有的属性,它只能将人与人区别开来,不能将人与动物区别开来。例如,党性、阶级性等,都是社会性的内容。我们可以说某人阶级性强,某人阶级性不强。如果用阶级性将人与动物区别开来的话,就可以说,某人有阶级性,某动物没有阶级性。因为,人类有哪些社会性,这些东西有多么重要,那都是人类自己的事。这一切都与动物毫不相干。因此,用社会性将人与动物区别开来,那是某些人一厢情愿之事,动物对此毫无兴趣。因为人与动物不是同类事物,把二者进行区别与比较是不恰当的。犹如一个智者与一个痴者进行比较一样,是毫无意义的,三是人与动物有自己的特性,特性不等于本质,是不能相互区别的。人的社会属性是人特有的属性,不是人的本质,如政治性、阶级性、党性等等。这都是人所特有的,与动物无关,更不能用它与动物区别开来。同样,动物也有自己的特性,如老鼠会打洞,鸟儿会飞等,都是它们的特性。同样不能用此来证明动物与人之间的区别。因为会打洞,会飞不是老鼠与鸟儿的本质,只是它们的特性。四是人的自然属性可以将人与动物区别开来。因为人与动物有自然属性。由于人的自然属性不同于动物的自然属性,所以人与动物就可以区别开来。自然属性是人与动物进行区别于比较的基础,离开自然属性就无法进行比较。好比一群众运动员进行长跑比赛一样,大家都从同一起点出发,比赛的结果却不一样,有先有后。也就是说,没有长跑比赛,就没有先与后的结果。这就是问题的实质所在。人与动物的区别,犹如长跑比赛一样,没有自然属性,就无法区别人与动物谁优谁劣。所以,人的自然属性才是人的本质,才能把人与动物区别开来。因为,在同一件事情上才可以进行区别与比较。这是其一,其二,人的自然属性属物质的范畴,是第一性的东西。只有第一性的东西才是事物的本质。所以自然属性才能把人与动物区别开来。因此,强调人的社会性与强调鸟会飞、老鼠会打洞一样,都是毫无任何比较意义的。因为人的特性与动物的特性,二者都是风马牛不相及的事情。所以,人的社会性是不可能成为人的本质的。如果社会性能成为人的本质的话,人就成了变化无常的怪物了。总之,对这样一个严重有误的命题进行修正不仅必要,而且非常重要。
  
  ①梁树发主编《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本书被列为教育部指定的重点学科教材之一。
  ②《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60页。
  ③梁树发主编《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316页。
  ④⑤⑥《毛泽东选集》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309,322,309页。
  ⑦⑧⑨艾思奇《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人民出版社1961年版,第131,131,98页。
  
  (责任编辑庆跃先)
其他文献
摘要: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的宅基地使用权制度经历了确立和调整两个阶段。现行的宅基地使用权制度存在着立法资源匮乏、过分强调其社会保障性等弊端,因而导致其用益物权性质不能得以彰显。未来的宅基地使用权立法应在宅基地的取得、行使及处分等环节进行制度创新,以凸显其物权性质,更好地维护农民的合法权益。  关键词:农村宅基地;用益物权;成员权;立法  中图分类号:D922.32 文献标志码:A    我国现行的农
期刊
摘要:中国古代一位重要大神颛顼一向被认定为男性,但他在内里其实具双性同体的特征,只是在后来的发展中慢慢变褪成了纯粹的男神。中国古代许多重要的大神都具有这种特征,这种双性同体的特征具有深刻的哲学意味和丰富的文化意义。  关键词:颛顼;男性;女性;双性同体;文化意义  中图分类号:1206.2 文献标志码:A    屈原诗歌中涉及到的中国古代神话中,大神颛顼的神性十分特别或者说矛盾,但这一点似乎到现在
期刊
摘要:李颙是在重“随事磨练”的基础上阐述其明体适用的哲学思想的。他强调“理学经济,原相表里”,认为明体适用其实就是上学与下达的融汇贯通。李颙指出,要使得“适用”在经纶参赞的外王事业中展现出来,就必须先行“立体”之功,在心上用功;在通过心上用功之后并不能解决工夫问题,它只是为为学指明了方向。如何持循便是急待解决的问题,所以还需要在矩上操存,即用功之实;体明且有了操存之功的保证,还需要在“事与道凝,左
期刊
摘要:《新青年》乃近代中国之天下第一刊;其主旨:重塑中国青年的精神形象;六义:中国青年理想的精神形象,主旋律:科学与民主。  关键词:《新青年》、陈独秀、主编意识  中图分类号:1206 文献标志码:A    《新青年》1915年9月15日创刊于上海。  早在《新青年》创刊前两年的1913年,陈独秀就与汪孟邹说,想出一本杂志,只要十年八年的功夫,一定会发生很大的影响。到1920年初,未经十年八年功
期刊
摘要:中国幻想小说中所塑造的中心人物的自我表现、自我认识和自我完善的行为以及理想主义、泛神论、聪慧的儿童等标记中,都包含着主体性、表现欲望、对瞬间生存的感受力、情感,差异性、与自然的融会等等诸多的浪漫主义精神质素。这些质素,在小说中,均经由童年想象与自然想象得以体现。  关键词:浪漫主义;童年;自然;现代性  中图分类号:1207.4 文献标志码:A    中国幻想小说在经历了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初的
期刊
摘要:学术观念是学人在认知大量文献的基础上逐步建立起来的,然而,某种权威的学术观念一旦形成并为人们普遍接受,却又反过来影响着人们对一些文献的释读。如王国维先生的“真戏曲观”,即直接影响着人们对目连救母杂剧、川杂剧及宋大曲等关系到宋杂剧形态的一些基本文献的释读,并进而影响到人们对宋杂剧性质的认识。  关键词:王国维;学术观念;真戏曲;宋杂剧;元杂剧;大曲  中图分类号:I0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
期刊
摘要:房价是影响国民经济全局的重要变量。文章从人口结构视角对房价上涨的原因进行了探索,以2001—2014年的分省面板数据为基础分析了婚姻登记人数这一人口变量对房价的影响,接着又对京、沪、津三个直辖市进行了面板数据分析,探索了外来人口和婚姻登记人口对房价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人口因素是影响房价的重要变量,文章最后基于人口结构现状对未来房价走势进行了预测并提出了政策性建议。  关键词:人口结构;住宅价
期刊
摘要:文章以淮河干流行蓄洪区土地征收为例,采用207份调查问卷数据,基于多元Logistic模型考察了农民对土地征收、土地只征不转和淹一次补一次三种行蓄洪区土地征收及利用方式的接受意愿及其影响因素。研究表明:农民对三种方式的接受意愿取决于其自身对某种方式的未来收益和成本的预期。中青年、非农收入较多、受教育程度较高及对土地所有权有清楚认识的农民更倾向接受土地征收方式,而年龄偏大、生活主要依赖农业收入
期刊
摘要:从相对值看,北京市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偏低,为此有学者提出采用修正的马丁法计算北京市最低生活保障标准,采用新方法计算得到的标准在现有的基础上提高了20%~30%。研究表明,提升北京市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对北京市财政支出影响不大,而且最低生活保障支出占财政总支出的比重呈现下降趋势,预计将从2011年的0.25%的水平下降到2020年的0.14%到0.16%之间。研究还表明,北京市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乘数
期刊
摘要:以往涉及大英帝国内部宗主国与殖民地关系的研究,多为史学概述,鲜有深入的法理分析。本文通过特许状这一构建双方关系的特殊文本,结合具体史实,探讨英国与其北美殖民地关系在起源、重构和僵局阶段的法理内涵。  关键词:英国;北美殖民地;特许状;政治契约  中图分类号:D904.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1-862X(2016)05-0129-006  从漫长的殖民史来看,英国最初建立殖民地有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