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对于捷克,这个远在东欧的国家,我还是很陌生的。偶然听到了斯美塔那的交响诗套曲《我的祖国》,竟使我深深地爱上了捷克这个国家,那富有生命力的旋律带给我的是一个不同凡响的异国旅程。
在第九届北京国际音乐节上,“捷克音乐之旅”的音乐会由赫赫有名的BBC交响乐团演绎斯美塔那﹑德沃夏克﹑亚纳切克等杰出作曲家的知名作品,优秀的乐团,伟大的作品,对我都有着极大的诱惑。
第一首乐曲就是我极其钟爱的《沃尔塔瓦河》(交响诗套曲《我的祖国》的第二首),虽然这首曲子已听过无数遍,都能从头哼唱到尾,但毕竟听现场版还是头一次,很是期待。
随着熟悉的旋律流淌而来,我闭上眼睛,渴望再次享受她带给我的惊喜与感动,可我睁眼看到的却是失望与不解。旋律刚开始,我听到的不是晶莹剔透的水流声,不是此处应有的清澈干净的旋律,声音模模糊糊混成一片,像一条满是水草的河流。紧接着,不应该出现的问题接踵而来,连续两个错音的出现使观众在旋律中不断的被“惊醒”,被打扰。此时的节奏也有些赶快,音乐很不稳定。混沌的旋律,煞风景的错音,还有赶快的節奏使这首乐曲大打折扣。
我想,BBC交响乐团的精湛技术是毋庸置疑的,他们的演奏态度也是值得肯定的。不是技术,不是态度,而是状态问题。乐曲开始,给观众强烈的感觉就是不在状态,当一个演奏者没有全身心投入音乐时,怎么能给旋律赋予生命?又怎么能使观众投入音乐所营造的奇妙世界?我认为,准备演奏比演奏更需要耐性,更需要用心投入,一首乐曲演奏前几分钟的准备是必不可少、不容忽视的。此次《沃尔塔瓦河》的演奏是纯粹的为演奏而演奏,而不是为音乐、为美而演奏。演奏者尚未准备好,音乐便开始了,乐队跟着旋律跑,没有控制音乐,反而被音乐“牵引”着,这样怎么能奏出好的音乐?
家里古典音乐的碟有许多,不敢说都深刻了解,但也细致地听过;此次北京国际音乐节,不论交响曲亦或室内乐也是听了好几场,虽然我也会偶尔感觉到某一乐段略显粗糙,但没有像这首《沃尔塔瓦河》一样大段的不在状态,让听众不知所云。我的心里很不是滋味,因为他与期待中的《沃尔塔瓦河》相差太远,因为他与我心中深深埋藏的那条《沃尔塔瓦河》毫无关联。
走失了的《沃尔塔瓦河》,一起走失的还有听众那颗期待的心……
在第九届北京国际音乐节上,“捷克音乐之旅”的音乐会由赫赫有名的BBC交响乐团演绎斯美塔那﹑德沃夏克﹑亚纳切克等杰出作曲家的知名作品,优秀的乐团,伟大的作品,对我都有着极大的诱惑。
第一首乐曲就是我极其钟爱的《沃尔塔瓦河》(交响诗套曲《我的祖国》的第二首),虽然这首曲子已听过无数遍,都能从头哼唱到尾,但毕竟听现场版还是头一次,很是期待。
随着熟悉的旋律流淌而来,我闭上眼睛,渴望再次享受她带给我的惊喜与感动,可我睁眼看到的却是失望与不解。旋律刚开始,我听到的不是晶莹剔透的水流声,不是此处应有的清澈干净的旋律,声音模模糊糊混成一片,像一条满是水草的河流。紧接着,不应该出现的问题接踵而来,连续两个错音的出现使观众在旋律中不断的被“惊醒”,被打扰。此时的节奏也有些赶快,音乐很不稳定。混沌的旋律,煞风景的错音,还有赶快的節奏使这首乐曲大打折扣。
我想,BBC交响乐团的精湛技术是毋庸置疑的,他们的演奏态度也是值得肯定的。不是技术,不是态度,而是状态问题。乐曲开始,给观众强烈的感觉就是不在状态,当一个演奏者没有全身心投入音乐时,怎么能给旋律赋予生命?又怎么能使观众投入音乐所营造的奇妙世界?我认为,准备演奏比演奏更需要耐性,更需要用心投入,一首乐曲演奏前几分钟的准备是必不可少、不容忽视的。此次《沃尔塔瓦河》的演奏是纯粹的为演奏而演奏,而不是为音乐、为美而演奏。演奏者尚未准备好,音乐便开始了,乐队跟着旋律跑,没有控制音乐,反而被音乐“牵引”着,这样怎么能奏出好的音乐?
家里古典音乐的碟有许多,不敢说都深刻了解,但也细致地听过;此次北京国际音乐节,不论交响曲亦或室内乐也是听了好几场,虽然我也会偶尔感觉到某一乐段略显粗糙,但没有像这首《沃尔塔瓦河》一样大段的不在状态,让听众不知所云。我的心里很不是滋味,因为他与期待中的《沃尔塔瓦河》相差太远,因为他与我心中深深埋藏的那条《沃尔塔瓦河》毫无关联。
走失了的《沃尔塔瓦河》,一起走失的还有听众那颗期待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