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对河南省2000-2009年的对外开放度进行测定和分析,研究表明,自2000年以来,河南省经济对外开放度有了一定的提高,但与中国整体水平相比较仍存在较大差异,针对问题,文章从外贸和利用外资方面提出了发展目标。
[关键词] 对外开放度 河南省
对外开放度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对外开放的程度,具体表现为市场的开放程度,它反映在对外交易的各个方面,通常对外开放首先是从商品市场开始,即相对稳定的外贸进出口[1]。一国经济的市场开放度,具体反映在对外经济关系的各个方面,因此,其指标可以从许多方面加以规定。对外经济关系的主体是进出口贸易,而对外贸易又具有相对的稳定性,所以一般选择外贸依存度,即进出口总额或出口额或进口额与GNP或GDP之比,作为开放度的评估与衡量从这一指标看。
一、经济开放度的测算
(一)外贸依存度
对于经济开放度,是国外学者最早提出来,最早以对外贸易开放度或资本开放度来表示经济开放度。贸易开放度一般采用对外贸易比率来表示,也就是一国或地区进出口与GDP的比重,反映一国或地区参与国际贸易的程度。这种方法比较简单易懂,直观容易计算,但存在局限性,因为一国或地区的外贸依存度受到经济发展水平、市场规模、消费水平等很多因素的影响,外贸依存度的变动并不能完全反映经济的开放度[2]。
从纵向上可以看出,2000年到2009年,河南省的外贸依存度处在3.7%—8.7%之间,外贸依存度一直不高,2006年达到最高值8.7%。河南省的外贸依存度在过去十年中并没有得到大幅度提高,年际变动幅度较小,曲线相当平缓。说明河南省对外贸易只是基本实现了与国民经济的同步增长,并没有明显超前于经济发展,不具备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
横向来看,河南省外贸依存度只有全国平均水平的一成。河南省的贸易开放度与国内平均水平相比,差距太大。如此低水平的进出口贸易与我省国民经济的规模不相称,与区域经济快速增长的需要不相符,说明河南经济的国际化进程并没有加快,国民经济发展从总体上看仍然属于内向型模式。
(二)投资开放度
有的学者提出了投资开放度,用对外直接投资开放度与对外间接投资开放度二者之和来表示。前者用对外直接投资和接受外来直接投资与GDP的比重表示,后者用对外间接投资和接受外来间接投资与GDP比重表示[3]。由于数据的限制,我们这里用河南省外商直接投资(FDI)与GDP比重来表示河南省投资开放度。
从上图可以看出,2001年以来,河南省的投资开放度呈上升趋势,而中国的投资开放度从2002年开始呈下降趋势,到2009年,河南省的投资开放度与全国平均水平基本接近。说明河南省的宏观投资环境平稳发展,但由于河南省对外开放的时间较晚,正处于经济转型时期,某些政策措施的配套需要完善,服务效率需要提高。
(三)生产开放度
生产开放度反映的是一国或地区生产力发展对资金、人力、管理及设备技术引进的依赖程度。这里用港澳台商投资和外商投资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与全部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表示。
从上表可以看出,河南省2000年生产开放度为7.34%,2005年下降到5.68%,2005年以后河南省生产开放度平稳发展,稳步提升。这表明河南省在不断融入国际分工体系中,在外向型经济发展中取得了一定成绩,但综合来看,生产开放度还比较低,需要进一步扩大。
二、河南省经济开放度的目标
(一)对外贸易有待迅速提高
近年来我国的对外贸易有了长足的发展,出口贸易促进了我国经济的高速增长。我国在世界贸易中的地位也由1978年的25位升至第3位。但对外贸易一直是河南经济发展中比较薄弱的环节,与位列全国第五的经济大省地位极不相称。外贸控制力和竞争力弱,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河南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2000-2008年,河南省进出口总额的绝对数呈迅速上升趋势,河南省2008年全年进出口总额174.8亿美元,比上年增长36.5%,增速比上年提高7.2个百分点,其中:出口总额107.14亿美元,增长27.9%;进口总额68.14亿美元,增长54.5%。机电产品、高新技术产品分别出口26.79亿美元和4.04亿美元,增长52.9%和72.7%。2009年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全年进出口总额降低到134.38亿美元,比上年下降23.1%,增速比上年回落59.6个百分点,其中:出口总额73.46亿美元,下降31.5%;进口总额60.92亿美元,下降9.9%。机电产品出口20.07亿美元,下降17.7%;高新技术产品出口4.22亿美元,增长71.4%。
但河南省进出口总额占全国的比重变化不是很大,在0.5%~0.7%之间,比重相当小。说明河南省对外贸易还没有达到全国的平均水平,并且相差比较大。长期支配着河南外贸发展的仍旧是出口创汇思想,对进口贸易促进生产技术能力提高和促进经济增长的积极作用重视不够,对国际市场领域竞争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和企业素质提高的积极作用重视不够,出口换回来的外汇资源并没有置换为河南工业化及后续升级所需要的紧缺要素供给[4]。
在土产品出口上,河南主要有饲料、棉麻、木材、京果、香果、茶叶、蜂产品共六大类70余种。
在畜牧品出品上,河南出口的有畜产品原料,包括各种野生皮毛和加工成品、半成品,即鬃尾类、肠衣类、绒毛类、羽毛及其制品、革皮及其制品、裘皮类及其制品及地毯等九大类34个品种,出口量位居全国畜产品出口的第八位,年创汇千万美元以上商品有山羊皮、兔毛等。在粮食品出口上,新中国成立前德国、英国等就从开封、驻马店收购芝麻输往其它国家。新中国成立后粮油食品的出口,在河南外贸始终排在前列。
在轻工业产品出口上,出口的商品包括自行车等33大类、293个品种、4000多个规格,主要销往中东、东南亚的一些国家和港澳等地区。
在工艺产品出口上,河南出口的品种主要包括手绣、机绣、陶瓷、玉刻、丝毯、字画和草、柳、竹制品,多达300多个品种。
另外,抽纱、棉花、棉纺织品、服装、丝绸等产品也是河南的主要出品创汇项目。此外,在化工、医药保健品、五金矿产品、机械产品、煤炭方面,出口量也再逐年扩大。有色金属和烟草是河南的大出口商品。物产的丰富,交通的便利,使河南成了重要的出口基地[5]。
在外贸进出口方面,河南省从1985年才开始这项业务,进口贸易总额也很有限,远远低于河南省的出口总额。若按生产和生活资料划分,生产资料大体占2/3,生活资料约占1/3;若按产品加工和度划分,初级产品不足1/3,工业制成品约在2/3以上。而在进口的工矿产品中,石油化工设备所占比重最大,其次是机械、纺织、轻工、邮电和交通运输设备,以及工农业生产急需的化肥钢材、化工原料、纸张和纸浆等。进口的大部分产品属技术含量比较高、我国目前还不能生产的产品,这对于加强我省的工业建设和经济发展是有利的。
(二)利用外资丞待进一步加大力度
从以上表可以看出,近十年来,河南省利用外资总量呈直线上升趋势,从最初的2000年利用外资53999万美元,到2009年利用外资479858,是2000年的8.9倍,平均每年增长47317万美元,平均每年增长率为27.5%。河南利用外资不断优化,质量不断提高,呈现以下突出特点:一是制造业利用外资项目逐渐从传统领域向新能源、生物技术等领域延伸。涌现出一批如周口优普生物质能发电有限公司、钻石电子科技(漯河)有限公司等新型制造业企业。二是服务业利用外资领域进一步拓宽。香港诺文贝国际有限公司在鹤壁设立天海教育发展有限公司,提供教育咨询服务。外资首次通过并购进入河南广告领域,设立河南好机会广告有限公司[6]。
随着外商投资规模的迅速扩大和投资领域的进一步拓宽,吸引外资对我国国民经济的促进作用已越来越明显。吸收和利用外资有利于弥补国内的建设资金的短缺,促进投资增长。最近十年来,河南省利用外资占全国比重呈现逐渐上升趋势,从2000年的0.91%增加到2009年的5.23%,说明河南省在引进外资方面做了很多努力,河南省加大改善投资环境也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外商来豫投资。但总体来说,河南省利用外资的水平不高,不管是从总量还是从比重上,都还有待更大提高。具体来说:
1.突出产业特色,明确引资重点。
一是招商引资与特色产业定位结合起来。突出特色产业招商载体作用,围绕郑州耐火材料、新乡振动机械、焦作汽车零部件、许昌新型电力电器、开封空分、安阳数控、南阳光电、洛阳硅材料等的产业定位,以大公司、大财团、大客商为目标,重点招引技术含量高、产业关联度强、财政贡献率大的项目。
二是把招商引资与产业结构调整结合起来。结合河南省产业结构调整重点,更多地引进能带动产业结构升级、引发产业裂变的项目,为产业发展集聚优势。
三是把招商引资与培植主导产品、优势企业结合起来。河南省具有良好的食品工业基础,纺织、电子、机械也有明显优势[7]。对这些优势产品的产业链要认真梳理,集中策划一批与之相关的配套项目,做好项目的包装和推介,增强招商吸引力。
2.调整引资思路,加大招商力度。
主要是重点引进国内外知名物流企业或资金,参与全省重大物流项目规划、建设和经营;重点引导国内外资金,大力推进文化产业的跨越式发展;积极引进境内外金融机构,加强郑州区域性金融中心建设,吸引金融机构、企业总部集聚发展。
加强与国内外500强和大型央企的战略合作,通过引进新的战略投资者,落实一批新的重大战略重组项目,积极推动跨国公司在我省设立地区总部、区域配送中心和结算中心等。
实施省定重点上市后备企业培育工程,支持省百户重点企业、50户高成长性企业、重点文化产业企业、重点服务业企业加快上市步伐,力争到2012年重点培育上市后备企业300家以上,境内外上市公司100家以上。
3.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创建自主出口品牌。
一个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就是它的自主核心技术以及理念、管理和营销创新,而目前河南企业的技术创新以及理念、管理和营销创新相对滞后,缺乏研发和创新,出口的高科技产品占出口的比重偏小。因此,一方面,政府通过补贴,信贷优惠,税收减免和信息服务等,扶持那些能产生显著创新外部经济的产业,尤其是高科技产业,培养和创造出这些行业的动态比较优势;另一方面,作为企业,应利用我国广阔的国内市场,实现规模经济利益,在研发、生产、营销、管理、品牌等方面加大创新支持,创造出企业内生的比较优势,增强竞争力。
参 考 文 献
[1]宋晓舒.提高河南省经济开放度实证研究[J].商业现代化,2008(8),4-6.
[2]孙晋芳,刘兆德.山东省经济对外开放度研究[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2008(6),109-112.
[3]李波.外贸依存度与经济安全警示研究[J].现代管理科学,2010(7)。86-89.
[4]李艳丽.中国经济开放度对经济增长的长期均衡效应研究[J].大众商务,2009(11),62-63.
[5]辛娜.谈我国外贸依存度过高对经济发展的影响[J].国际贸易,2010(22),44-45.
[6]王锐.论开放带动主战略与河南开放型经济发展[J].河南社会科学,2005(9),142-143.
[7]何智恒.中部六省经济开放度的比较研究[J].经济纵横,2008(1),108-110.
[关键词] 对外开放度 河南省
对外开放度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对外开放的程度,具体表现为市场的开放程度,它反映在对外交易的各个方面,通常对外开放首先是从商品市场开始,即相对稳定的外贸进出口[1]。一国经济的市场开放度,具体反映在对外经济关系的各个方面,因此,其指标可以从许多方面加以规定。对外经济关系的主体是进出口贸易,而对外贸易又具有相对的稳定性,所以一般选择外贸依存度,即进出口总额或出口额或进口额与GNP或GDP之比,作为开放度的评估与衡量从这一指标看。
一、经济开放度的测算
(一)外贸依存度
对于经济开放度,是国外学者最早提出来,最早以对外贸易开放度或资本开放度来表示经济开放度。贸易开放度一般采用对外贸易比率来表示,也就是一国或地区进出口与GDP的比重,反映一国或地区参与国际贸易的程度。这种方法比较简单易懂,直观容易计算,但存在局限性,因为一国或地区的外贸依存度受到经济发展水平、市场规模、消费水平等很多因素的影响,外贸依存度的变动并不能完全反映经济的开放度[2]。
从纵向上可以看出,2000年到2009年,河南省的外贸依存度处在3.7%—8.7%之间,外贸依存度一直不高,2006年达到最高值8.7%。河南省的外贸依存度在过去十年中并没有得到大幅度提高,年际变动幅度较小,曲线相当平缓。说明河南省对外贸易只是基本实现了与国民经济的同步增长,并没有明显超前于经济发展,不具备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
横向来看,河南省外贸依存度只有全国平均水平的一成。河南省的贸易开放度与国内平均水平相比,差距太大。如此低水平的进出口贸易与我省国民经济的规模不相称,与区域经济快速增长的需要不相符,说明河南经济的国际化进程并没有加快,国民经济发展从总体上看仍然属于内向型模式。
(二)投资开放度
有的学者提出了投资开放度,用对外直接投资开放度与对外间接投资开放度二者之和来表示。前者用对外直接投资和接受外来直接投资与GDP的比重表示,后者用对外间接投资和接受外来间接投资与GDP比重表示[3]。由于数据的限制,我们这里用河南省外商直接投资(FDI)与GDP比重来表示河南省投资开放度。
从上图可以看出,2001年以来,河南省的投资开放度呈上升趋势,而中国的投资开放度从2002年开始呈下降趋势,到2009年,河南省的投资开放度与全国平均水平基本接近。说明河南省的宏观投资环境平稳发展,但由于河南省对外开放的时间较晚,正处于经济转型时期,某些政策措施的配套需要完善,服务效率需要提高。
(三)生产开放度
生产开放度反映的是一国或地区生产力发展对资金、人力、管理及设备技术引进的依赖程度。这里用港澳台商投资和外商投资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与全部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表示。
从上表可以看出,河南省2000年生产开放度为7.34%,2005年下降到5.68%,2005年以后河南省生产开放度平稳发展,稳步提升。这表明河南省在不断融入国际分工体系中,在外向型经济发展中取得了一定成绩,但综合来看,生产开放度还比较低,需要进一步扩大。
二、河南省经济开放度的目标
(一)对外贸易有待迅速提高
近年来我国的对外贸易有了长足的发展,出口贸易促进了我国经济的高速增长。我国在世界贸易中的地位也由1978年的25位升至第3位。但对外贸易一直是河南经济发展中比较薄弱的环节,与位列全国第五的经济大省地位极不相称。外贸控制力和竞争力弱,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河南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2000-2008年,河南省进出口总额的绝对数呈迅速上升趋势,河南省2008年全年进出口总额174.8亿美元,比上年增长36.5%,增速比上年提高7.2个百分点,其中:出口总额107.14亿美元,增长27.9%;进口总额68.14亿美元,增长54.5%。机电产品、高新技术产品分别出口26.79亿美元和4.04亿美元,增长52.9%和72.7%。2009年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全年进出口总额降低到134.38亿美元,比上年下降23.1%,增速比上年回落59.6个百分点,其中:出口总额73.46亿美元,下降31.5%;进口总额60.92亿美元,下降9.9%。机电产品出口20.07亿美元,下降17.7%;高新技术产品出口4.22亿美元,增长71.4%。
但河南省进出口总额占全国的比重变化不是很大,在0.5%~0.7%之间,比重相当小。说明河南省对外贸易还没有达到全国的平均水平,并且相差比较大。长期支配着河南外贸发展的仍旧是出口创汇思想,对进口贸易促进生产技术能力提高和促进经济增长的积极作用重视不够,对国际市场领域竞争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和企业素质提高的积极作用重视不够,出口换回来的外汇资源并没有置换为河南工业化及后续升级所需要的紧缺要素供给[4]。
在土产品出口上,河南主要有饲料、棉麻、木材、京果、香果、茶叶、蜂产品共六大类70余种。
在畜牧品出品上,河南出口的有畜产品原料,包括各种野生皮毛和加工成品、半成品,即鬃尾类、肠衣类、绒毛类、羽毛及其制品、革皮及其制品、裘皮类及其制品及地毯等九大类34个品种,出口量位居全国畜产品出口的第八位,年创汇千万美元以上商品有山羊皮、兔毛等。在粮食品出口上,新中国成立前德国、英国等就从开封、驻马店收购芝麻输往其它国家。新中国成立后粮油食品的出口,在河南外贸始终排在前列。
在轻工业产品出口上,出口的商品包括自行车等33大类、293个品种、4000多个规格,主要销往中东、东南亚的一些国家和港澳等地区。
在工艺产品出口上,河南出口的品种主要包括手绣、机绣、陶瓷、玉刻、丝毯、字画和草、柳、竹制品,多达300多个品种。
另外,抽纱、棉花、棉纺织品、服装、丝绸等产品也是河南的主要出品创汇项目。此外,在化工、医药保健品、五金矿产品、机械产品、煤炭方面,出口量也再逐年扩大。有色金属和烟草是河南的大出口商品。物产的丰富,交通的便利,使河南成了重要的出口基地[5]。
在外贸进出口方面,河南省从1985年才开始这项业务,进口贸易总额也很有限,远远低于河南省的出口总额。若按生产和生活资料划分,生产资料大体占2/3,生活资料约占1/3;若按产品加工和度划分,初级产品不足1/3,工业制成品约在2/3以上。而在进口的工矿产品中,石油化工设备所占比重最大,其次是机械、纺织、轻工、邮电和交通运输设备,以及工农业生产急需的化肥钢材、化工原料、纸张和纸浆等。进口的大部分产品属技术含量比较高、我国目前还不能生产的产品,这对于加强我省的工业建设和经济发展是有利的。
(二)利用外资丞待进一步加大力度
从以上表可以看出,近十年来,河南省利用外资总量呈直线上升趋势,从最初的2000年利用外资53999万美元,到2009年利用外资479858,是2000年的8.9倍,平均每年增长47317万美元,平均每年增长率为27.5%。河南利用外资不断优化,质量不断提高,呈现以下突出特点:一是制造业利用外资项目逐渐从传统领域向新能源、生物技术等领域延伸。涌现出一批如周口优普生物质能发电有限公司、钻石电子科技(漯河)有限公司等新型制造业企业。二是服务业利用外资领域进一步拓宽。香港诺文贝国际有限公司在鹤壁设立天海教育发展有限公司,提供教育咨询服务。外资首次通过并购进入河南广告领域,设立河南好机会广告有限公司[6]。
随着外商投资规模的迅速扩大和投资领域的进一步拓宽,吸引外资对我国国民经济的促进作用已越来越明显。吸收和利用外资有利于弥补国内的建设资金的短缺,促进投资增长。最近十年来,河南省利用外资占全国比重呈现逐渐上升趋势,从2000年的0.91%增加到2009年的5.23%,说明河南省在引进外资方面做了很多努力,河南省加大改善投资环境也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外商来豫投资。但总体来说,河南省利用外资的水平不高,不管是从总量还是从比重上,都还有待更大提高。具体来说:
1.突出产业特色,明确引资重点。
一是招商引资与特色产业定位结合起来。突出特色产业招商载体作用,围绕郑州耐火材料、新乡振动机械、焦作汽车零部件、许昌新型电力电器、开封空分、安阳数控、南阳光电、洛阳硅材料等的产业定位,以大公司、大财团、大客商为目标,重点招引技术含量高、产业关联度强、财政贡献率大的项目。
二是把招商引资与产业结构调整结合起来。结合河南省产业结构调整重点,更多地引进能带动产业结构升级、引发产业裂变的项目,为产业发展集聚优势。
三是把招商引资与培植主导产品、优势企业结合起来。河南省具有良好的食品工业基础,纺织、电子、机械也有明显优势[7]。对这些优势产品的产业链要认真梳理,集中策划一批与之相关的配套项目,做好项目的包装和推介,增强招商吸引力。
2.调整引资思路,加大招商力度。
主要是重点引进国内外知名物流企业或资金,参与全省重大物流项目规划、建设和经营;重点引导国内外资金,大力推进文化产业的跨越式发展;积极引进境内外金融机构,加强郑州区域性金融中心建设,吸引金融机构、企业总部集聚发展。
加强与国内外500强和大型央企的战略合作,通过引进新的战略投资者,落实一批新的重大战略重组项目,积极推动跨国公司在我省设立地区总部、区域配送中心和结算中心等。
实施省定重点上市后备企业培育工程,支持省百户重点企业、50户高成长性企业、重点文化产业企业、重点服务业企业加快上市步伐,力争到2012年重点培育上市后备企业300家以上,境内外上市公司100家以上。
3.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创建自主出口品牌。
一个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就是它的自主核心技术以及理念、管理和营销创新,而目前河南企业的技术创新以及理念、管理和营销创新相对滞后,缺乏研发和创新,出口的高科技产品占出口的比重偏小。因此,一方面,政府通过补贴,信贷优惠,税收减免和信息服务等,扶持那些能产生显著创新外部经济的产业,尤其是高科技产业,培养和创造出这些行业的动态比较优势;另一方面,作为企业,应利用我国广阔的国内市场,实现规模经济利益,在研发、生产、营销、管理、品牌等方面加大创新支持,创造出企业内生的比较优势,增强竞争力。
参 考 文 献
[1]宋晓舒.提高河南省经济开放度实证研究[J].商业现代化,2008(8),4-6.
[2]孙晋芳,刘兆德.山东省经济对外开放度研究[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2008(6),109-112.
[3]李波.外贸依存度与经济安全警示研究[J].现代管理科学,2010(7)。86-89.
[4]李艳丽.中国经济开放度对经济增长的长期均衡效应研究[J].大众商务,2009(11),62-63.
[5]辛娜.谈我国外贸依存度过高对经济发展的影响[J].国际贸易,2010(22),44-45.
[6]王锐.论开放带动主战略与河南开放型经济发展[J].河南社会科学,2005(9),142-143.
[7]何智恒.中部六省经济开放度的比较研究[J].经济纵横,2008(1),108-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