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01 《蜗牛》入教材,教改别“减速”
语文出版社最新修订的小学语文教材,一年级导学部分,《我爱学语文》取代原来的《我爱上学》;二年级上学期教材,歌曲《天路》以诗歌形式入选,三年级延伸阅读中,收录了歌手周杰伦的《蜗牛》。“与时代贴得太近了!”有教研员这样感慨。
教材中到底适不适合《天路》入选,容不容得下周杰伦的《蜗牛》,这不应成问题。“语文即生活”的基本定位,语文课应有的丰富外延,决定了其“兼容并蓄,海纳百川”。何况,《天路》唱家乡,《蜗牛》昂扬向上,两首歌(词)都那么人气旺,“我爱学语文”,不学这个又该学什么!
想起几十年前的民国老课本。叶圣陶编,丰子恺绘,其间之“珠联璧合”,使教材别具“先声夺人”之势。而观其细节,像“太阳,太阳,你起来得早,昨天晚上你在什么地方睡觉?”的“很懂”儿童心,像“三头牛吃草,一只羊也吃草,一只羊不吃草,它看着花”的“冷眼”观世界,于一招一式中,确实体现着“大家风范”。
只是,且慢对其太过乐观。首先,此一时彼一时也。民国时代,对学生进行语文教育,教材的意义与作用不言而喻。反观眼下,网络、传媒高度发达,人们见识面无限广博,各种教学技术广泛使用,使得学生在语文学习上,课本充其量只是其中之一种。
尤为关键的,教材是死的,人是活的。在语文学习的大体系中,教材怎么编,固然重要,可同时,教师怎么教、学生怎么学、最终考评怎么进行,无疑更关键。眼下,仅教师怎么“用教材”,就很可圈可点。比如教师的知识储备,是一碗水,还是一桶水、一缸水?在观念上,是四平八稳照本宣科?还是永不满足积极进取?……这背后,高考的导向、民众的观念、评价的标准等,又无不与此有着千丝万缕关系,影响着教师的“运用之妙”,与教材的“物尽其用”。
总之,《蜗牛》入教材,教改仍需提速。其中要义,不是“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局部推进,不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表面功夫,而应是放在语文学习的大系统中,着眼于其“人文性、工具性”内涵与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以发展之眼光,寻务实之路,以期收获教改的丰硕成果。
02微信问政不可盲目点赞
黑龙江省绥棱县上集村村民李方(化名)近日在路上被摩托车撞伤,家人几次要求交警部门处理未果。没有办法,李方给“绥棱人”(官方微信用户)发了一条微信说明情况,并上传了被撞伤的照片。没过多久,事情圆满解决,李方拿到了应得的赔偿金。
县委书记王安利用微信来了解百姓诉求,进而及时采取有效手段解决问题,不仅时髦,而且高效。随着百姓一个个问题的快速解决,他的这种方式也得到了大家的认可。其实,除了县委书记开通微信,绥棱县委办还多次下发通知,要求各乡镇、各部门的主要领导干部也要配合开通,并要求他们加入绥棱县政务微信群。
很明显,微信问政可以使百姓诉求“原味”直达。毋庸避讳,对于传统的上访方式,对于反映问题中触及到的部分人员,会采取一定手段进行阻截,这就使百姓的诉求变了味道。微信问政,无疑是使问题单刀直入,使领导能够了解到问题的本貌,进而采取切实有效的处理办法。这也在一定程度上为乡镇等下级领导戴上了“紧箍”,就会使他们更加注意自身形象以及与百姓的沟通方式,无形中对他们的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然而要注意的是,微信问政不可问而不答,也不能一味的一问就答。对于百姓反映的问题,有的时候会很尖锐,会触及到部分干部的利益和形象,这就要求领导拿出壮士断腕的勇气和态度,针对问题解决问题,对于问题严重的个别干部要拿出硬碰硬的精神,依法对其处理,及时给百姓一个交代。同时,也要谨防“拍脑门子决策”,对于某些问题需要再进一步调查考证,不能因为盲目追求办事效率而当下立断,这种做法会使微信问政得不偿失。
另外,“键对键”的问政方式确实能够提高效率,但是绝不能代替“面对面”,不能让网络在方便沟通的同时却拉远了领导和百姓的距离。
总之,微信问政虽然给百姓带来了巨大便利,但也要警惕存在的一系列问题隐患,我们相信,这种方式能够在问政方面发挥更大作用,能够进一步拉近干群关系。
03高招录取:该完善的不止是“抽查”制度
2014年高考即将来临,教育部日前下发《关于做好2014年普通高校招生考试执法监察工作的通知》。《通知》称,今年国家将完善招生录取结果复查制度,有关部门将组织专家对录取结果尤其是自主招生等特殊类型招生录取结果进行抽查,抽查高校比例原则上不低于10%。
高考作为人才普选的重大考试,事关千家万户的切身利益。为保证高招录取的公平公正,此前教育部曾多次发文,要求高校严格审核新生入学资格,对假大学生一查到底,绝不姑息,坚决杜绝违规招生行为,而且每年也都会对高校的录取结果进行抽查。然而,近年来“替考”“点招”“冒名顶替入学”等丑闻却依然被媒体不断曝出,去年的“蔡荣生案”更是极大削弱了自主招生的公信力,引发了部分公众对高招录取公平性的持续焦虑。
不过,与以往不同的是,今年教育部明确并加大了高招录取结果的抽查比例和重点抽查的领域,“把这一工作提高了到‘制度’的高度”。应该说,这是一个可贵的进步。实践告诉我们,要想有效减少违法犯罪行为,只靠“严刑峻法”是远远不够的——事实上,我国对违法招生者及顶替入学者的惩处力度并不算小,还必赖于加大违法者受到惩处的概率。
关于这一点,已故法学家、宪政学者蔡定剑先生在论及新加坡反腐问题时说得很清楚,“如果违法者受处罚的概率很小,即使再严厉的处罚都不足以制止犯罪。如果犯罪被发现的概率很高,它的震慑作用是巨大的。”
因此,我们有理由相信,教育部此次完善高考录取结果复查制度,必定可以对“图谋不轨者”起到不小的震慑作用。但是,仅靠10%的抽查比例显然是不够的,受限于时间、精力、人手等难题,在短期内大幅提高抽查比例也不太现实。我们期待教育部也能够进一步完善相关的举报制度,将它和“抽查”制度有机结合起来,让更多的不法分子无处遁形。
事实上,除了常规的入学资格审查外,最容易察觉某一学生是不是“克隆学生”的莫过于他周围的同学。问题是,不少学生明知自己的同学是“克隆学生”却大都不愿举报,这其中既有碍于情面、正义感缺失的因素,也有举报渠道不畅、举报奖励不足、担心举报后隐私泄露而遭受打击报复的因素。
所以,如果教育部能够联合高校不断加大对学生的正义感教育,同时建立起一套完善的举报奖励制度(比如,建立便捷的举报平台,对举报属实者予以必要的奖励,并确保其个人隐私不会泄露),必定可以对不法分子形成更大的威慑作用,必定可以更加有效地减少高招乱象。
04公众不该为“史上最贵”埋单
从15日起,被称为“史上最贵”的南京停车收费新政正式实施。根据规定:南京市新街口、夫子庙等核心区的干道上停车费“早八点到晚八点”最高达每小时20元,停一天要交244元。
对于众多的城市生活者而言,骑车比开车快,走路比骑车快,已经成为了公众对城市交通现状的一致共识。交管部门为维护城市交通秩序,对路边停车位向市民征收一定的停车费也在情理之中。
然而,如果将缓解城市交通压力,整治交通拥堵现状仅仅寄希望于抬高停车费收费标准,恐怕只是交管部门的“一厢情愿”而已。单就短期效果来看,南京市实施每小时高达20元的“史上最贵”停车收费新政,可能成效显著。
据观测,“史上最贵”停车收费新政实施后,南京市主城区的车流量首日就下降了一成多。然而,新政中却有两点备受公众争议与诟病。
其一,专门“欺负”老实人。高额停车费,随之而来的是加大的收费压力与收费难度。
其二,交管部门变相宰客的嫌疑。南京市最严违停处罚措施中规定,凡是在主城区有禁令标志和标线的路段违停,一律罚款100元记3分。主城区拥挤的交通状况与难觅的停车场地,如果不是确有必要,可能大多数市民并不想到城市的核心地带开车闲逛“游车河”吧。对于用车到核心区办事的市民来说,恐怕多半会选择后者,老老实实交钱了事。从盈利的角度来看,“史上最贵”停车收费新政,确实难逃变相宰客的嫌疑。
其实,缓解城市拥堵完全是交管部门的事情。相关部门大可以打开眼光,放眼长远,将治堵的力气与决心花在完善城市功能建设,夯实城市公共交通出行网络建设,配套换乘停车场规划与建设诸如此类治本措施上,而不是将城市建设的职责与义务一味通过收取“史上最贵”停车费来转嫁到普通市民身上。
说到底,实施“史上最贵”停车收费新政的治标之策,是赤裸裸的懒政行为,公众大可以为城市建设、缓解交通压力尽一份绵薄之力,但实在没必要也不应该为有关部门推卸转嫁责任与义务来埋单背责。
05公务员“35岁现象”不应等闲视之
今年5月7日,郭鸣成在监狱里度过他的第32个生日。在郭的同学眼里,郭曾是个成功人士,大学毕业后工作在家乡,顺利娶妻生子,还在杭州近郊买了套近二百万元的公寓。但因为受贿犯罪,昔日的美好如今已远他而去。贪腐案件中,25岁以下新进人员就有27人。
其实,类似于郭鸣成这样年纪轻轻、才华横溢却患上“贪腐病”的干部不在少数。不久前,广东省纪委查处的一批大案、要案中,就不乏“70后”、“最年轻”等高学历干部的身影;近日,浙江省“贪腐案年轻化调查报告”更是显示,2013年,浙江全省35岁以下干部贪污贿赂案件达291人,同比上升167%。
在以往很长一段时间,“59岁现象”曾是贪腐案件的一大特点,区别于“59岁现象”,贪腐案件呈现“年轻化”趋势,更值得关注和警醒。
众所周知,随着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入和深化,干部队伍年轻化已经逐渐演变成为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重要目标和内容,通过干部选调、遴选、公开招考等选拔任用机制的大范围推广,一大批年轻干部走上了重要的领导岗位,为干部队伍注入了新鲜血液,极大地促进了工作的高效开展、有序推进。
但是,不可否认,有些年轻干部,年少气盛,恃才傲物,再加之意念不够坚定,受到了社会上不良风气的侵蚀,攀比心理和斗狠心态逐渐显现,在掌握了一定的核心权力后,往往比一些年纪偏大、偏老的干部胆更大、心更贪。更有一些“秘书”出身的年轻干部,长期“混迹”于官场,深谙所谓的官场“潜规则”,对种种贪腐“恶行”早已是心知肚明,倘若再缺乏有效的监督,就很容易误入歧途,走上贪腐的不归路。
当然,“反腐战役”的复杂性、艰巨性、持久性无需赘言,贪腐病“年轻化”万不可等闲视之,亦须开出“多样化”的“药方”对症下药。一方面,要加强对年轻干部的法律意识和廉政意识的培养,尤其是要加大对年轻干部的警示教育和传统文化教育;另一方面,要加大制度预防的力度,落实完善权力制约机制等源头预防措施,有效减少年轻干部腐败的机会,并加强对年轻干部队伍的日常监督与提醒。总之,唯有结合反腐形势的变化,因地制宜、与时俱进,不断健全反腐防腐相关机制规定,才能形成更严密、更结实、更有效的反腐防腐立体网络,才能真正营造出风清气正之势。
06强制购物罚单就该罚出痛感
2013年12月起,青岛皇冠假期旅行社假借“香港五星国际旅游有限公司”的名义,违法组织几百名游客赴港澳旅游,游客途中被多次强迫购物,且所购商品为假冒伪劣。6月9日,山东省青岛市旅游局对青岛皇冠假期旅行社有限公司违反《旅游法》规定,未经许可经营出境旅游业务的等行为,作出“吊销《旅行社业务经营许可证》并处10万元罚款、对相关负责人罚款2万元”的处罚。
旅游与购物虽然都是消费,但其从根本上却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消费。很多人喜欢在旅游的同时购物,但这并不意味着旅行社等旅游企业就可以给游客安排购物,更不表示可以强制游客购物消费。
然而遗憾的是,一些旅行社和导游等,在利益的驱使下,选择了无视消费者权益,屡屡安排强制购物,甚至变相强制购物等。对此,2013年,我国旅游法出台,明确规定了旅行社的相关责任,对强制购物的违法性进行了明确。按说,没有法律之前,强制购物猖獗是因为无法可依。可是2013年10月起,旅游法已经实施的情况下,青岛皇冠假期旅行社不仅没有组织出境游资格,还强迫购物,其变本加厉的恶劣行径和违法底气,显然是必须得到惩罚的。
为此,青岛市旅游局对其作出“吊销《旅行社业务经营许可证》并处10万元罚款、对相关负责人罚款2万元”的处罚,可谓符合民意,大快人心。
对于一个旅行社来说,吊证、罚款10万、负责人个人罚款2万的处罚,不可谓不重。但与其违法行为对消费者造成的权益伤害相比,与其对当地旅游形象、行业形象、地方形象等造成的损失等相比,这样的处罚虽然有痛感,但却并不为过。
青岛皇冠假期旅行社被罚,罚出了痛感。旅游也好,购物也罢,都必须首先尊重消费者的自愿原则等等。总之,展示旅游法威力,彻底消除强迫购物等,不妨多一些让违法者能够感受到痛感的从重处罚!
07让“触及灵魂的批评”淬炼行政新风
6日晚至7日,珠海市委常委班子召开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专题民主生活会。大家敞开心扉,畅所欲言,碰撞了思想,交流了观点,讨论了问题,对加强市委常委班子作风建设提出了许多中肯的意见和建议。在自我批评方面,主动把自己摆进去,开门见山、直奔主题,抛开面子、抓住要害;在互相批评方面,出于公心、直截了当,真刀真枪、很有辣味。
这是真正的“触及灵魂的批评”,只有批评触及灵魂了,掩盖在“老好好主义”下的诸多矛盾、本质问题,才能浮出水面,得到凸显;只有批评和被批评者坦诚相见了, “批评就是故意挑刺”等错误认知才能得到及时纠正;只有批评者触及灵魂了,才能将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放到最高位置,让长官意志、官僚主义、主观主义、本位主义等作风不良,得到及时删除。也只是有了“触及灵魂的批评”,我们才能对隐秘心灵进行曝光,展示丑陋,吮吸阳光,得到更多人格正能量、道德正能量。
就像民主生活会上暴露的问题,“到基层调研存在走马观花、蜻蜓点水的情况,有时半天看四五个点”、“对基层群众困难体谅不深、解决得不好”,仍有主观主义、官僚主义倾向,对于工作作风、发展规划等,都是一种严重阻碍,注定不会让工作绩效达到最大化,造成一定的影响和失误。
想当年,我们的批评和自我批评的风气非常浓郁而深厚,在各种会议上,大家畅所欲言,相互争鸣,互通有无,对上级领导的意见也毫不讳言,热烈而不对立,真诚而不敷衍,尖锐而不极端,发现了很多问题,解决了很多问题,摸索到了拯救中国的正确的发展道路。毛泽东就曾讲道:“有无认真的自我批评,也是我们和其他政党互相区别的显著的标志之一”。
遗憾的是,在风和日丽的环境中,我们的工作作风也产生了一定的懈怠感,敢于批评成了影响稳定的代名词,敢说真话就是一种愣头青,敢于直面问题更成了和领导唱对台戏,敢于碰硬成了“不成熟”等。求真务实的批评没了,弄虚作假的风气就会上浮;实事求是的风气没了,官僚主义就会抬头;谦虚谨慎的作风没了,主观主义、自以为是就会有市场。曾经发挥过积极作用的批评和自我批评,竟受到了忽视和冷遇,工作怎么能得到开拓进取呢?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用好批评和自我批评武器,有一点“辣味”,让每个党员干部都能红红脸、出出汗。让批评来得更猛烈些吧,让“触及灵魂的批评”成为行政常态,得到更为踏实、扎实的工作进步和社会发展。
08为家庭教育立法,值得期待
家长缺乏育儿经验,是否应该接受培训?家长教育手段出现偏差,谁来负责监督纠正?记者日前从全国妇联举行的家庭教育立法课题研讨会上获悉,有关方面正在推动家庭教育立法进程,相关立法建议稿预计年内出台。
家庭教育常常被誉为“深入骨髓的教育”,它既是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的基础,也是个人成长的起点与基石,作用巨大,无可替代。高质量的家庭教育必定离不开高水平的家长。
遗憾的是,目前不少家长却简单地认为教育孩子不过是“生而知之”的事情,当过孩子、生过孩子自然就会教育孩子。如此观念指导下的家庭教育注定只是经验型教育,而经验未必都算得上科学。即便它们在以往是科学的,但时代在飞速变化,以“往”律今的做法也未必都行得通。
等到发现招数不灵、孩子出了大问题时,一部分家长才意识到——原来当家长也是需要学习的,才开始向书本或专业人士求教,然而事后补救往往收效寥寥;另一部分家长或不知反省,或求教无门,进而采取了更为错误的教育方式。由此带来的后果是,大量“问题孩子”出现,青少年犯罪率居高不下。
鉴于此,将家庭教育上升为国家战略,通过专门立法,对家庭教育实施必要的国家干预就显得十分迫切和必要。妇女人权研究中心执行主任林建军指出,“对家庭教育进行国家干预,不是要控制家庭,而是要立足于为家庭提供系统专业科学的指导和全面充分多元的保障,一方面为家庭特别是留守儿童家庭等特殊家庭提供未成年人接受教育的必要支持,另一方面用法律手段规范家长和教育服务机构的行为。”
事实上,这也是欧美发达国家的已然选择。为家庭教育立法,应充分借鉴国外的成熟立法经验,在切合国情的基础上注重实效。由衷期待“新法”的出台,也期待它在实践中不断走向完善。
语文出版社最新修订的小学语文教材,一年级导学部分,《我爱学语文》取代原来的《我爱上学》;二年级上学期教材,歌曲《天路》以诗歌形式入选,三年级延伸阅读中,收录了歌手周杰伦的《蜗牛》。“与时代贴得太近了!”有教研员这样感慨。
教材中到底适不适合《天路》入选,容不容得下周杰伦的《蜗牛》,这不应成问题。“语文即生活”的基本定位,语文课应有的丰富外延,决定了其“兼容并蓄,海纳百川”。何况,《天路》唱家乡,《蜗牛》昂扬向上,两首歌(词)都那么人气旺,“我爱学语文”,不学这个又该学什么!
想起几十年前的民国老课本。叶圣陶编,丰子恺绘,其间之“珠联璧合”,使教材别具“先声夺人”之势。而观其细节,像“太阳,太阳,你起来得早,昨天晚上你在什么地方睡觉?”的“很懂”儿童心,像“三头牛吃草,一只羊也吃草,一只羊不吃草,它看着花”的“冷眼”观世界,于一招一式中,确实体现着“大家风范”。
只是,且慢对其太过乐观。首先,此一时彼一时也。民国时代,对学生进行语文教育,教材的意义与作用不言而喻。反观眼下,网络、传媒高度发达,人们见识面无限广博,各种教学技术广泛使用,使得学生在语文学习上,课本充其量只是其中之一种。
尤为关键的,教材是死的,人是活的。在语文学习的大体系中,教材怎么编,固然重要,可同时,教师怎么教、学生怎么学、最终考评怎么进行,无疑更关键。眼下,仅教师怎么“用教材”,就很可圈可点。比如教师的知识储备,是一碗水,还是一桶水、一缸水?在观念上,是四平八稳照本宣科?还是永不满足积极进取?……这背后,高考的导向、民众的观念、评价的标准等,又无不与此有着千丝万缕关系,影响着教师的“运用之妙”,与教材的“物尽其用”。
总之,《蜗牛》入教材,教改仍需提速。其中要义,不是“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局部推进,不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表面功夫,而应是放在语文学习的大系统中,着眼于其“人文性、工具性”内涵与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以发展之眼光,寻务实之路,以期收获教改的丰硕成果。
02微信问政不可盲目点赞
黑龙江省绥棱县上集村村民李方(化名)近日在路上被摩托车撞伤,家人几次要求交警部门处理未果。没有办法,李方给“绥棱人”(官方微信用户)发了一条微信说明情况,并上传了被撞伤的照片。没过多久,事情圆满解决,李方拿到了应得的赔偿金。
县委书记王安利用微信来了解百姓诉求,进而及时采取有效手段解决问题,不仅时髦,而且高效。随着百姓一个个问题的快速解决,他的这种方式也得到了大家的认可。其实,除了县委书记开通微信,绥棱县委办还多次下发通知,要求各乡镇、各部门的主要领导干部也要配合开通,并要求他们加入绥棱县政务微信群。
很明显,微信问政可以使百姓诉求“原味”直达。毋庸避讳,对于传统的上访方式,对于反映问题中触及到的部分人员,会采取一定手段进行阻截,这就使百姓的诉求变了味道。微信问政,无疑是使问题单刀直入,使领导能够了解到问题的本貌,进而采取切实有效的处理办法。这也在一定程度上为乡镇等下级领导戴上了“紧箍”,就会使他们更加注意自身形象以及与百姓的沟通方式,无形中对他们的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然而要注意的是,微信问政不可问而不答,也不能一味的一问就答。对于百姓反映的问题,有的时候会很尖锐,会触及到部分干部的利益和形象,这就要求领导拿出壮士断腕的勇气和态度,针对问题解决问题,对于问题严重的个别干部要拿出硬碰硬的精神,依法对其处理,及时给百姓一个交代。同时,也要谨防“拍脑门子决策”,对于某些问题需要再进一步调查考证,不能因为盲目追求办事效率而当下立断,这种做法会使微信问政得不偿失。
另外,“键对键”的问政方式确实能够提高效率,但是绝不能代替“面对面”,不能让网络在方便沟通的同时却拉远了领导和百姓的距离。
总之,微信问政虽然给百姓带来了巨大便利,但也要警惕存在的一系列问题隐患,我们相信,这种方式能够在问政方面发挥更大作用,能够进一步拉近干群关系。
03高招录取:该完善的不止是“抽查”制度
2014年高考即将来临,教育部日前下发《关于做好2014年普通高校招生考试执法监察工作的通知》。《通知》称,今年国家将完善招生录取结果复查制度,有关部门将组织专家对录取结果尤其是自主招生等特殊类型招生录取结果进行抽查,抽查高校比例原则上不低于10%。
高考作为人才普选的重大考试,事关千家万户的切身利益。为保证高招录取的公平公正,此前教育部曾多次发文,要求高校严格审核新生入学资格,对假大学生一查到底,绝不姑息,坚决杜绝违规招生行为,而且每年也都会对高校的录取结果进行抽查。然而,近年来“替考”“点招”“冒名顶替入学”等丑闻却依然被媒体不断曝出,去年的“蔡荣生案”更是极大削弱了自主招生的公信力,引发了部分公众对高招录取公平性的持续焦虑。
不过,与以往不同的是,今年教育部明确并加大了高招录取结果的抽查比例和重点抽查的领域,“把这一工作提高了到‘制度’的高度”。应该说,这是一个可贵的进步。实践告诉我们,要想有效减少违法犯罪行为,只靠“严刑峻法”是远远不够的——事实上,我国对违法招生者及顶替入学者的惩处力度并不算小,还必赖于加大违法者受到惩处的概率。
关于这一点,已故法学家、宪政学者蔡定剑先生在论及新加坡反腐问题时说得很清楚,“如果违法者受处罚的概率很小,即使再严厉的处罚都不足以制止犯罪。如果犯罪被发现的概率很高,它的震慑作用是巨大的。”
因此,我们有理由相信,教育部此次完善高考录取结果复查制度,必定可以对“图谋不轨者”起到不小的震慑作用。但是,仅靠10%的抽查比例显然是不够的,受限于时间、精力、人手等难题,在短期内大幅提高抽查比例也不太现实。我们期待教育部也能够进一步完善相关的举报制度,将它和“抽查”制度有机结合起来,让更多的不法分子无处遁形。
事实上,除了常规的入学资格审查外,最容易察觉某一学生是不是“克隆学生”的莫过于他周围的同学。问题是,不少学生明知自己的同学是“克隆学生”却大都不愿举报,这其中既有碍于情面、正义感缺失的因素,也有举报渠道不畅、举报奖励不足、担心举报后隐私泄露而遭受打击报复的因素。
所以,如果教育部能够联合高校不断加大对学生的正义感教育,同时建立起一套完善的举报奖励制度(比如,建立便捷的举报平台,对举报属实者予以必要的奖励,并确保其个人隐私不会泄露),必定可以对不法分子形成更大的威慑作用,必定可以更加有效地减少高招乱象。
04公众不该为“史上最贵”埋单
从15日起,被称为“史上最贵”的南京停车收费新政正式实施。根据规定:南京市新街口、夫子庙等核心区的干道上停车费“早八点到晚八点”最高达每小时20元,停一天要交244元。
对于众多的城市生活者而言,骑车比开车快,走路比骑车快,已经成为了公众对城市交通现状的一致共识。交管部门为维护城市交通秩序,对路边停车位向市民征收一定的停车费也在情理之中。
然而,如果将缓解城市交通压力,整治交通拥堵现状仅仅寄希望于抬高停车费收费标准,恐怕只是交管部门的“一厢情愿”而已。单就短期效果来看,南京市实施每小时高达20元的“史上最贵”停车收费新政,可能成效显著。
据观测,“史上最贵”停车收费新政实施后,南京市主城区的车流量首日就下降了一成多。然而,新政中却有两点备受公众争议与诟病。
其一,专门“欺负”老实人。高额停车费,随之而来的是加大的收费压力与收费难度。
其二,交管部门变相宰客的嫌疑。南京市最严违停处罚措施中规定,凡是在主城区有禁令标志和标线的路段违停,一律罚款100元记3分。主城区拥挤的交通状况与难觅的停车场地,如果不是确有必要,可能大多数市民并不想到城市的核心地带开车闲逛“游车河”吧。对于用车到核心区办事的市民来说,恐怕多半会选择后者,老老实实交钱了事。从盈利的角度来看,“史上最贵”停车收费新政,确实难逃变相宰客的嫌疑。
其实,缓解城市拥堵完全是交管部门的事情。相关部门大可以打开眼光,放眼长远,将治堵的力气与决心花在完善城市功能建设,夯实城市公共交通出行网络建设,配套换乘停车场规划与建设诸如此类治本措施上,而不是将城市建设的职责与义务一味通过收取“史上最贵”停车费来转嫁到普通市民身上。
说到底,实施“史上最贵”停车收费新政的治标之策,是赤裸裸的懒政行为,公众大可以为城市建设、缓解交通压力尽一份绵薄之力,但实在没必要也不应该为有关部门推卸转嫁责任与义务来埋单背责。
05公务员“35岁现象”不应等闲视之
今年5月7日,郭鸣成在监狱里度过他的第32个生日。在郭的同学眼里,郭曾是个成功人士,大学毕业后工作在家乡,顺利娶妻生子,还在杭州近郊买了套近二百万元的公寓。但因为受贿犯罪,昔日的美好如今已远他而去。贪腐案件中,25岁以下新进人员就有27人。
其实,类似于郭鸣成这样年纪轻轻、才华横溢却患上“贪腐病”的干部不在少数。不久前,广东省纪委查处的一批大案、要案中,就不乏“70后”、“最年轻”等高学历干部的身影;近日,浙江省“贪腐案年轻化调查报告”更是显示,2013年,浙江全省35岁以下干部贪污贿赂案件达291人,同比上升167%。
在以往很长一段时间,“59岁现象”曾是贪腐案件的一大特点,区别于“59岁现象”,贪腐案件呈现“年轻化”趋势,更值得关注和警醒。
众所周知,随着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入和深化,干部队伍年轻化已经逐渐演变成为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重要目标和内容,通过干部选调、遴选、公开招考等选拔任用机制的大范围推广,一大批年轻干部走上了重要的领导岗位,为干部队伍注入了新鲜血液,极大地促进了工作的高效开展、有序推进。
但是,不可否认,有些年轻干部,年少气盛,恃才傲物,再加之意念不够坚定,受到了社会上不良风气的侵蚀,攀比心理和斗狠心态逐渐显现,在掌握了一定的核心权力后,往往比一些年纪偏大、偏老的干部胆更大、心更贪。更有一些“秘书”出身的年轻干部,长期“混迹”于官场,深谙所谓的官场“潜规则”,对种种贪腐“恶行”早已是心知肚明,倘若再缺乏有效的监督,就很容易误入歧途,走上贪腐的不归路。
当然,“反腐战役”的复杂性、艰巨性、持久性无需赘言,贪腐病“年轻化”万不可等闲视之,亦须开出“多样化”的“药方”对症下药。一方面,要加强对年轻干部的法律意识和廉政意识的培养,尤其是要加大对年轻干部的警示教育和传统文化教育;另一方面,要加大制度预防的力度,落实完善权力制约机制等源头预防措施,有效减少年轻干部腐败的机会,并加强对年轻干部队伍的日常监督与提醒。总之,唯有结合反腐形势的变化,因地制宜、与时俱进,不断健全反腐防腐相关机制规定,才能形成更严密、更结实、更有效的反腐防腐立体网络,才能真正营造出风清气正之势。
06强制购物罚单就该罚出痛感
2013年12月起,青岛皇冠假期旅行社假借“香港五星国际旅游有限公司”的名义,违法组织几百名游客赴港澳旅游,游客途中被多次强迫购物,且所购商品为假冒伪劣。6月9日,山东省青岛市旅游局对青岛皇冠假期旅行社有限公司违反《旅游法》规定,未经许可经营出境旅游业务的等行为,作出“吊销《旅行社业务经营许可证》并处10万元罚款、对相关负责人罚款2万元”的处罚。
旅游与购物虽然都是消费,但其从根本上却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消费。很多人喜欢在旅游的同时购物,但这并不意味着旅行社等旅游企业就可以给游客安排购物,更不表示可以强制游客购物消费。
然而遗憾的是,一些旅行社和导游等,在利益的驱使下,选择了无视消费者权益,屡屡安排强制购物,甚至变相强制购物等。对此,2013年,我国旅游法出台,明确规定了旅行社的相关责任,对强制购物的违法性进行了明确。按说,没有法律之前,强制购物猖獗是因为无法可依。可是2013年10月起,旅游法已经实施的情况下,青岛皇冠假期旅行社不仅没有组织出境游资格,还强迫购物,其变本加厉的恶劣行径和违法底气,显然是必须得到惩罚的。
为此,青岛市旅游局对其作出“吊销《旅行社业务经营许可证》并处10万元罚款、对相关负责人罚款2万元”的处罚,可谓符合民意,大快人心。
对于一个旅行社来说,吊证、罚款10万、负责人个人罚款2万的处罚,不可谓不重。但与其违法行为对消费者造成的权益伤害相比,与其对当地旅游形象、行业形象、地方形象等造成的损失等相比,这样的处罚虽然有痛感,但却并不为过。
青岛皇冠假期旅行社被罚,罚出了痛感。旅游也好,购物也罢,都必须首先尊重消费者的自愿原则等等。总之,展示旅游法威力,彻底消除强迫购物等,不妨多一些让违法者能够感受到痛感的从重处罚!
07让“触及灵魂的批评”淬炼行政新风
6日晚至7日,珠海市委常委班子召开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专题民主生活会。大家敞开心扉,畅所欲言,碰撞了思想,交流了观点,讨论了问题,对加强市委常委班子作风建设提出了许多中肯的意见和建议。在自我批评方面,主动把自己摆进去,开门见山、直奔主题,抛开面子、抓住要害;在互相批评方面,出于公心、直截了当,真刀真枪、很有辣味。
这是真正的“触及灵魂的批评”,只有批评触及灵魂了,掩盖在“老好好主义”下的诸多矛盾、本质问题,才能浮出水面,得到凸显;只有批评和被批评者坦诚相见了, “批评就是故意挑刺”等错误认知才能得到及时纠正;只有批评者触及灵魂了,才能将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放到最高位置,让长官意志、官僚主义、主观主义、本位主义等作风不良,得到及时删除。也只是有了“触及灵魂的批评”,我们才能对隐秘心灵进行曝光,展示丑陋,吮吸阳光,得到更多人格正能量、道德正能量。
就像民主生活会上暴露的问题,“到基层调研存在走马观花、蜻蜓点水的情况,有时半天看四五个点”、“对基层群众困难体谅不深、解决得不好”,仍有主观主义、官僚主义倾向,对于工作作风、发展规划等,都是一种严重阻碍,注定不会让工作绩效达到最大化,造成一定的影响和失误。
想当年,我们的批评和自我批评的风气非常浓郁而深厚,在各种会议上,大家畅所欲言,相互争鸣,互通有无,对上级领导的意见也毫不讳言,热烈而不对立,真诚而不敷衍,尖锐而不极端,发现了很多问题,解决了很多问题,摸索到了拯救中国的正确的发展道路。毛泽东就曾讲道:“有无认真的自我批评,也是我们和其他政党互相区别的显著的标志之一”。
遗憾的是,在风和日丽的环境中,我们的工作作风也产生了一定的懈怠感,敢于批评成了影响稳定的代名词,敢说真话就是一种愣头青,敢于直面问题更成了和领导唱对台戏,敢于碰硬成了“不成熟”等。求真务实的批评没了,弄虚作假的风气就会上浮;实事求是的风气没了,官僚主义就会抬头;谦虚谨慎的作风没了,主观主义、自以为是就会有市场。曾经发挥过积极作用的批评和自我批评,竟受到了忽视和冷遇,工作怎么能得到开拓进取呢?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用好批评和自我批评武器,有一点“辣味”,让每个党员干部都能红红脸、出出汗。让批评来得更猛烈些吧,让“触及灵魂的批评”成为行政常态,得到更为踏实、扎实的工作进步和社会发展。
08为家庭教育立法,值得期待
家长缺乏育儿经验,是否应该接受培训?家长教育手段出现偏差,谁来负责监督纠正?记者日前从全国妇联举行的家庭教育立法课题研讨会上获悉,有关方面正在推动家庭教育立法进程,相关立法建议稿预计年内出台。
家庭教育常常被誉为“深入骨髓的教育”,它既是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的基础,也是个人成长的起点与基石,作用巨大,无可替代。高质量的家庭教育必定离不开高水平的家长。
遗憾的是,目前不少家长却简单地认为教育孩子不过是“生而知之”的事情,当过孩子、生过孩子自然就会教育孩子。如此观念指导下的家庭教育注定只是经验型教育,而经验未必都算得上科学。即便它们在以往是科学的,但时代在飞速变化,以“往”律今的做法也未必都行得通。
等到发现招数不灵、孩子出了大问题时,一部分家长才意识到——原来当家长也是需要学习的,才开始向书本或专业人士求教,然而事后补救往往收效寥寥;另一部分家长或不知反省,或求教无门,进而采取了更为错误的教育方式。由此带来的后果是,大量“问题孩子”出现,青少年犯罪率居高不下。
鉴于此,将家庭教育上升为国家战略,通过专门立法,对家庭教育实施必要的国家干预就显得十分迫切和必要。妇女人权研究中心执行主任林建军指出,“对家庭教育进行国家干预,不是要控制家庭,而是要立足于为家庭提供系统专业科学的指导和全面充分多元的保障,一方面为家庭特别是留守儿童家庭等特殊家庭提供未成年人接受教育的必要支持,另一方面用法律手段规范家长和教育服务机构的行为。”
事实上,这也是欧美发达国家的已然选择。为家庭教育立法,应充分借鉴国外的成熟立法经验,在切合国情的基础上注重实效。由衷期待“新法”的出台,也期待它在实践中不断走向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