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概述并分析一则学生自杀意念疏导案例,提出干预方案分析其启示意义并进行反思。
【关键词】学生自杀意念疏导案例 干预方案 反思 启示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4)10C-0114-02
一、案例概述
一个春日的清晨,小涛宿舍的梁同学来到我的办公室,神情有些担忧,他凑到我的耳旁悄声说:“老师,我有点事想和您说说”。梁同学拿出手机,找到一张网络截屏图片,有些局促地说:“昨天夜里十一点多,我发现同宿舍的小涛在QQ空间留下了这样的语句:‘忽觉大限之期将至’,‘直到今天我才真正体会到,三年前在那个晦暗腐臭的屋子里,那个人的孤单、茫然、无助与恐惧。内心的悲怆,外在的倔强。此刻的我精神似乎与他完美的契合。我甚至能够感受到死亡带给我们的充实与欢愉。或许这就是我们共同的归宿?行尸走肉般淡化于世间,处在与这个世界平行的维度。带着对这个世界的怨恨和……’”对于留言的内容梁同学充满迷惑,但他感觉到这些信息有着非凡意义,再加之小涛惯常内向寡言和家庭经济状况拮据的状况,更让梁同学惴惴不安,于是找到了我。
二、案例分析
小涛话语中的所指,梁同学虽然充满疑惑,但持续关注小涛近两年的我,很快理解了其中的意义。小涛言语中的“那个人”正是自己失踪3年至今生死不明的父亲。高三前的那个假期,个性内向、身患肾病且下岗失业的父亲无奈地选择了放弃,放弃了家中的母亲和他,抑或也放弃了自己的生命。父亲的离家出走让小涛的世界天塌地陷,加之爷爷一家在房产上的反复纠缠,更让他感到亲情的悲凉和对世界的怨恨。虽然勉强支撑自己考入大学,但因专业调剂后对新专业的诸多不适应,人际关系上的屡屡碰壁,“无能”成为了他对自己唯一的判断。未留只言片语悄然离开的父亲,给他留下的不仅是无限的疑惑和自责,更在他稚气的心中埋下了可怕的魔咒:无能的自己也许就如同无能的父亲,都会走向相同的命运。对于小涛,他似乎不自觉地寻找着自己和父亲的相似之处,死亡不再是不可跨越的禁区,如同他留言中的思考,死亡在他的世界里也许能带来充实和欢愉,出现了明显的自杀意念。在这个关乎生命的追问中,一颗柔弱的心孤单、茫然、无助与恐惧的飘荡着。小涛家里的事情,对于他而言是一种难以启齿的耻辱,所以他从不会向任何人提及此事,压抑着内心一切的感受,身边老师和同学的任何关心也只会换回“好着呢”几个字的简单回馈。当孤单一人,面对无声的网络世界时,他才敢轻轻地吐露自己的心声。
三、干预方案
针对小涛的状况笔者从以下几个角度进行了干预和处理。
(一)危险评估,冷静处理。了解到小涛的情况后,笔者提高警觉并将其列入危机事件给予关注。我迅速收集小涛近期的行为表现,分析其自杀即刻发生的可能。分析得出小涛即刻自杀的可能性不高,小涛虽在网上留言,但当晚仍安心地在宿舍睡觉,并能按时到课堂上课。此前的一天,小涛还答应笔者第二天课后到办公室协助处理班级工作。小涛在短信中也透露出自己生活费紧张想向笔者借钱的信息,笔者也答应第二天帮他处理。因此可以推断小涛内心虽充满矛盾,有过轻生的念头,但并未打算即刻行动,而且此刻在教室上课安全有保障。但小涛当下情绪糟糕,沉重的家庭包袱让他无法喘息,自我评价几近谷底,在小涛心中出现过明显的自杀意念,质疑人生的意义,加之家庭事件史,小涛有明显的自杀危险征兆,属高危人群,须及时干预。课后,小涛来到办公室,笔者并未急于和他讨论笔者内心的疑惑,而像往常一样,请他帮忙完成一些事务性的工作,并在一旁悄悄观察他的表现。他和平时一样话不多,但表情没有往常那么平缓,但能够专注于所做的事情,并且很快完成了登记工作。小涛的这些表现也再度印证了笔者的初步判断。
(二)直言死亡,真诚以对。面对此情境,很多老师可能会感到难以应对,不知道该如何打开学生的心扉,甚至担心是否会因为谈及死亡或与学生讨论自杀,反而触发他们的心绪,增加自杀的可能性。但心理学研究告诉我们,带着接纳和理解、关切和真诚,更容易走进学生内心。工作完成后,笔者约小涛坐下聊天,在简单的铺垫之后,笔者向小涛询问最近的状况,小涛低声说到不太好,并描述了小长假几天的生活状态。笔者坦诚告诉小涛看到了他在空间的留言,留言也让笔者无比揪心,虽然无法代他去承受,但很担心他的状况。随着谈话的推进,笔者渐渐给小涛抛出了问题:是否在内心思考过死亡,是不是担心自己注定会和父亲走上一样的命运,是不是偶尔感到无法忍受和逃避这些永无止境的痛苦。在这样的互动和引导下,小涛最初的只言片语开始变得丰富,他坦言承认自己想过死亡的问题,内心非常恐惧哪一天也走上和父亲相同的命运,现实生活中的无助和无能,让他感到孤单和茫然,爷爷一家的纠缠更让他感到恐惧和无助。当坦诚地与小涛一起面对死亡的时候,被无助萦绕的他,反而略微有了一丝轻松,多了一分被支持的力量。
(三)情绪宣泄,松绑魔咒。面对小涛的状况,笔者深知一切道理在他那里都无法奏效,阳光的世界于他而言也只是讽刺。因此并不急于改变他的看法,调整他的认知,而是帮助他倾诉内心的情感,宣泄压抑的情绪,找寻坚定的力量。但对于内心充满阻抗,羞于启齿家庭问题的小涛要主动表达细微的情感体验,不是一件易事。笔者从他的网络留言入手,从他最近的生活细节入手,从他父亲和家庭的故事入手,引导他去表达。他是故事的讲述者,笔者是故事的倾听者。关注着他的每一个表情和动作,在他停顿和思考的时候给他等待;在他无法往下深入时,追问具体的过程,引导他谈论细节、表达情感;在他烦乱的心情之中,帮他厘清交织着的复杂情绪。在这样一来一回、一停一进的对话中,小涛打开了心扉,当情绪一股脑地涌出时,他毫无保留地在笔者面前哭了,恐惧、担心、无助和孤单,随着泪水释放而出,那压抑已久的灵魂似乎在那一刻得到了些许的轻松。在情绪的调节下,我们开始回到现实和科学的世界,共同来看待自我暗示的魔咒,通过事例,笔者和他分享了一些有着类似经历的人们的心理过程,使他降低对自己问题的担忧,并帮助他分析自己和父亲的共同之处和相异之处,以松绑他心中的魔咒。
(四)构建网络,多方支持。社会支持力量是人类心态最好的缓冲剂和保护网。一次的疏导和一人的力量,对于内心资源极度匮乏的小涛显得依然单薄。依靠个人力量拖带和支撑着他一路前进,笔者有时也会感到劳累。笔者决定为小涛建立起了一个相对多元但安全的社会支持网络。笔者和小涛的母亲取得了联系,告知她小涛的状况,并激发母亲的情感支援同时和她交流沟通技巧。在小涛的同学中,同宿舍的梁同学就是最佳人选。在保护小涛隐私的前提下,与梁同学分享过往小涛对梁同学的积极评价,激发他的助人意识,真诚赞扬梁同学的真诚和热心。在班级中,找到了曾经多次关注小涛问题的团支书,请她创造更多机会与小涛交流,并在班级任务中,带上小涛一块贡献力量。同时从学校层面,也积极与咨询中心老师进行沟通,鼓励小涛前去咨询。在日常的生活中,尽可能创造更多的机会让小涛的生活忙碌起来,先从无需选拔的志愿服务开始,鼓励他参与服务,帮助他逐渐找寻自我的价值和人生的意义。
四、反思启示
像小涛这样有着特殊成长经历,缺乏个人能量的学生,在他们前行的道路上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与他们共同成长的路上,有很多问题值得深思。
第一,陪伴是最好的抚慰。家庭在孩子成长过程中会刻下深深烙印,尤其那些家庭的伤痛往往会时常跳出来影响学生的心态,心理教师应站在他们身旁,默默地给学生坚定的力量,让他们逐渐有能力面对人生的挑战。
第二,持续关注重要的成长节点。对于那些心理能量较弱尤其是出现过危机状况的学生,化解眼前的危机固然重要,但在未来长期的成长过程中,还有众多关键性的节点,尤其是那些高压力性的节点,都可能出现心境的反复。因此,心理教师应把握住关键性的节点,例如考试、节假日、就业等,密切关注学生的心理动态,及时化解小矛盾,极为重要。
第三,技能提升方可助学生成长。耐心、悉心地陪着学生走过那些昏暗的成长岁月,也许是心理教师能给予他们的唯一财富。在陪伴成长的岁月里,心理教师应提升辅导技能,研究学生心态,学习有效方法,是提升工作效率,实际解决问题的关键。
【作者简介】周 霞(1980- ),女,云南普洱人,博士,北京化工大学讲师,研究方向:心理咨询与心理健康教育。
(责编 何田田)
【关键词】学生自杀意念疏导案例 干预方案 反思 启示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4)10C-0114-02
一、案例概述
一个春日的清晨,小涛宿舍的梁同学来到我的办公室,神情有些担忧,他凑到我的耳旁悄声说:“老师,我有点事想和您说说”。梁同学拿出手机,找到一张网络截屏图片,有些局促地说:“昨天夜里十一点多,我发现同宿舍的小涛在QQ空间留下了这样的语句:‘忽觉大限之期将至’,‘直到今天我才真正体会到,三年前在那个晦暗腐臭的屋子里,那个人的孤单、茫然、无助与恐惧。内心的悲怆,外在的倔强。此刻的我精神似乎与他完美的契合。我甚至能够感受到死亡带给我们的充实与欢愉。或许这就是我们共同的归宿?行尸走肉般淡化于世间,处在与这个世界平行的维度。带着对这个世界的怨恨和……’”对于留言的内容梁同学充满迷惑,但他感觉到这些信息有着非凡意义,再加之小涛惯常内向寡言和家庭经济状况拮据的状况,更让梁同学惴惴不安,于是找到了我。
二、案例分析
小涛话语中的所指,梁同学虽然充满疑惑,但持续关注小涛近两年的我,很快理解了其中的意义。小涛言语中的“那个人”正是自己失踪3年至今生死不明的父亲。高三前的那个假期,个性内向、身患肾病且下岗失业的父亲无奈地选择了放弃,放弃了家中的母亲和他,抑或也放弃了自己的生命。父亲的离家出走让小涛的世界天塌地陷,加之爷爷一家在房产上的反复纠缠,更让他感到亲情的悲凉和对世界的怨恨。虽然勉强支撑自己考入大学,但因专业调剂后对新专业的诸多不适应,人际关系上的屡屡碰壁,“无能”成为了他对自己唯一的判断。未留只言片语悄然离开的父亲,给他留下的不仅是无限的疑惑和自责,更在他稚气的心中埋下了可怕的魔咒:无能的自己也许就如同无能的父亲,都会走向相同的命运。对于小涛,他似乎不自觉地寻找着自己和父亲的相似之处,死亡不再是不可跨越的禁区,如同他留言中的思考,死亡在他的世界里也许能带来充实和欢愉,出现了明显的自杀意念。在这个关乎生命的追问中,一颗柔弱的心孤单、茫然、无助与恐惧的飘荡着。小涛家里的事情,对于他而言是一种难以启齿的耻辱,所以他从不会向任何人提及此事,压抑着内心一切的感受,身边老师和同学的任何关心也只会换回“好着呢”几个字的简单回馈。当孤单一人,面对无声的网络世界时,他才敢轻轻地吐露自己的心声。
三、干预方案
针对小涛的状况笔者从以下几个角度进行了干预和处理。
(一)危险评估,冷静处理。了解到小涛的情况后,笔者提高警觉并将其列入危机事件给予关注。我迅速收集小涛近期的行为表现,分析其自杀即刻发生的可能。分析得出小涛即刻自杀的可能性不高,小涛虽在网上留言,但当晚仍安心地在宿舍睡觉,并能按时到课堂上课。此前的一天,小涛还答应笔者第二天课后到办公室协助处理班级工作。小涛在短信中也透露出自己生活费紧张想向笔者借钱的信息,笔者也答应第二天帮他处理。因此可以推断小涛内心虽充满矛盾,有过轻生的念头,但并未打算即刻行动,而且此刻在教室上课安全有保障。但小涛当下情绪糟糕,沉重的家庭包袱让他无法喘息,自我评价几近谷底,在小涛心中出现过明显的自杀意念,质疑人生的意义,加之家庭事件史,小涛有明显的自杀危险征兆,属高危人群,须及时干预。课后,小涛来到办公室,笔者并未急于和他讨论笔者内心的疑惑,而像往常一样,请他帮忙完成一些事务性的工作,并在一旁悄悄观察他的表现。他和平时一样话不多,但表情没有往常那么平缓,但能够专注于所做的事情,并且很快完成了登记工作。小涛的这些表现也再度印证了笔者的初步判断。
(二)直言死亡,真诚以对。面对此情境,很多老师可能会感到难以应对,不知道该如何打开学生的心扉,甚至担心是否会因为谈及死亡或与学生讨论自杀,反而触发他们的心绪,增加自杀的可能性。但心理学研究告诉我们,带着接纳和理解、关切和真诚,更容易走进学生内心。工作完成后,笔者约小涛坐下聊天,在简单的铺垫之后,笔者向小涛询问最近的状况,小涛低声说到不太好,并描述了小长假几天的生活状态。笔者坦诚告诉小涛看到了他在空间的留言,留言也让笔者无比揪心,虽然无法代他去承受,但很担心他的状况。随着谈话的推进,笔者渐渐给小涛抛出了问题:是否在内心思考过死亡,是不是担心自己注定会和父亲走上一样的命运,是不是偶尔感到无法忍受和逃避这些永无止境的痛苦。在这样的互动和引导下,小涛最初的只言片语开始变得丰富,他坦言承认自己想过死亡的问题,内心非常恐惧哪一天也走上和父亲相同的命运,现实生活中的无助和无能,让他感到孤单和茫然,爷爷一家的纠缠更让他感到恐惧和无助。当坦诚地与小涛一起面对死亡的时候,被无助萦绕的他,反而略微有了一丝轻松,多了一分被支持的力量。
(三)情绪宣泄,松绑魔咒。面对小涛的状况,笔者深知一切道理在他那里都无法奏效,阳光的世界于他而言也只是讽刺。因此并不急于改变他的看法,调整他的认知,而是帮助他倾诉内心的情感,宣泄压抑的情绪,找寻坚定的力量。但对于内心充满阻抗,羞于启齿家庭问题的小涛要主动表达细微的情感体验,不是一件易事。笔者从他的网络留言入手,从他最近的生活细节入手,从他父亲和家庭的故事入手,引导他去表达。他是故事的讲述者,笔者是故事的倾听者。关注着他的每一个表情和动作,在他停顿和思考的时候给他等待;在他无法往下深入时,追问具体的过程,引导他谈论细节、表达情感;在他烦乱的心情之中,帮他厘清交织着的复杂情绪。在这样一来一回、一停一进的对话中,小涛打开了心扉,当情绪一股脑地涌出时,他毫无保留地在笔者面前哭了,恐惧、担心、无助和孤单,随着泪水释放而出,那压抑已久的灵魂似乎在那一刻得到了些许的轻松。在情绪的调节下,我们开始回到现实和科学的世界,共同来看待自我暗示的魔咒,通过事例,笔者和他分享了一些有着类似经历的人们的心理过程,使他降低对自己问题的担忧,并帮助他分析自己和父亲的共同之处和相异之处,以松绑他心中的魔咒。
(四)构建网络,多方支持。社会支持力量是人类心态最好的缓冲剂和保护网。一次的疏导和一人的力量,对于内心资源极度匮乏的小涛显得依然单薄。依靠个人力量拖带和支撑着他一路前进,笔者有时也会感到劳累。笔者决定为小涛建立起了一个相对多元但安全的社会支持网络。笔者和小涛的母亲取得了联系,告知她小涛的状况,并激发母亲的情感支援同时和她交流沟通技巧。在小涛的同学中,同宿舍的梁同学就是最佳人选。在保护小涛隐私的前提下,与梁同学分享过往小涛对梁同学的积极评价,激发他的助人意识,真诚赞扬梁同学的真诚和热心。在班级中,找到了曾经多次关注小涛问题的团支书,请她创造更多机会与小涛交流,并在班级任务中,带上小涛一块贡献力量。同时从学校层面,也积极与咨询中心老师进行沟通,鼓励小涛前去咨询。在日常的生活中,尽可能创造更多的机会让小涛的生活忙碌起来,先从无需选拔的志愿服务开始,鼓励他参与服务,帮助他逐渐找寻自我的价值和人生的意义。
四、反思启示
像小涛这样有着特殊成长经历,缺乏个人能量的学生,在他们前行的道路上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与他们共同成长的路上,有很多问题值得深思。
第一,陪伴是最好的抚慰。家庭在孩子成长过程中会刻下深深烙印,尤其那些家庭的伤痛往往会时常跳出来影响学生的心态,心理教师应站在他们身旁,默默地给学生坚定的力量,让他们逐渐有能力面对人生的挑战。
第二,持续关注重要的成长节点。对于那些心理能量较弱尤其是出现过危机状况的学生,化解眼前的危机固然重要,但在未来长期的成长过程中,还有众多关键性的节点,尤其是那些高压力性的节点,都可能出现心境的反复。因此,心理教师应把握住关键性的节点,例如考试、节假日、就业等,密切关注学生的心理动态,及时化解小矛盾,极为重要。
第三,技能提升方可助学生成长。耐心、悉心地陪着学生走过那些昏暗的成长岁月,也许是心理教师能给予他们的唯一财富。在陪伴成长的岁月里,心理教师应提升辅导技能,研究学生心态,学习有效方法,是提升工作效率,实际解决问题的关键。
【作者简介】周 霞(1980- ),女,云南普洱人,博士,北京化工大学讲师,研究方向:心理咨询与心理健康教育。
(责编 何田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