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学习动机是直接推动学生学习的重要因素,是整个学习过程中的首要环节和预备阶段。但部分中学生表现出了学习动机缺失、学习动机不明确等问题。在教学中我们可以通过激发学生的认知好奇心、培养学习兴趣、对中学生进行学习目的教育、建立适度的学习目标等方法来培养其建立健康积极的学习动机。
关键词:学习动机;中学生;激发和培养
学习活动是中学生最基本、最重要的活动,而学习动机则是促使这一活动顺利进行的重要因素。因为学习动机是激发个体进行学习活动、维持已引起的学习活动,并致使行為朝向一定的学习目标的一种内在过程或内部心理状态。学习动机的强度和水平不仅直接影响到学生能否有效地进行学习,而且也是影响教师教学效果的一个重要因素。但部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反应出学习动机的缺失、学习动机不明确的问题,鉴于此我就将如何激发和培养中学生学习动机谈谈我的看法。
一、激发学生的认知好奇心
“认知好奇心”是促使学生进入学习活动的核心动机,它是一种追求外界信息、指向学习活动本身的认知需要,表现为好奇、探索、操作和掌握行为。在教学过程中,将学习者引入到一种认知矛盾的状态,是使之产生好奇心的有效途径。“创设问题情景”是引起认知矛盾的常用方法。创设问题情景是将学生引入到问题之中的过程,通过“设疑”使学习者对要学习的内容产生疑问,出现心理的不和谐状态,进而产生对学习内容的好奇心。在此教师可运用启发式教学,启发式教学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根据所教学科的特点和需要,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比如:能够吸引学生注意的、新颖的教学内容,引起学生对新异刺激的反应。教师运用各种直观的教学手段,增添必要的实物、实验设备和挂图等直观教学用具,来增强教学生动性、趣味性、形象性,使学生对学习产生兴趣。教师在教学中采用“情景教学,创设问题情景”,引发学生思考,让他们产生“认识冲动”,有决心解决疑难问题。
二、进行学习目的性的教育
学生只有在学习中不断体会到所学课程的重大价值,只有明确认识到当前所学与将来所用的紧密联系,才能激发出对所学学科的学习需要,进而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因此,教师应该有意识地通过学习目的教育,使学生树立以掌握知识为目标的动机,以此启发学生的求知需要,培养学生争取成功、克服失敗的意向。
进行学习目的性的教育首先应从中学生实际出发,采取生动而适合中学生心理发展特点的形式,帮助中学生正确认识学习的社会意义。如适时介绍一些古今中外杰出人物勤奋学习、努力成材的故事,使他们认识到学习知识的目的和重要性,从而树立远大志向,并脚踏实地地学好各门功课。其次要强调学习的内在意义,即强调学习对个体本身的价值,使之体会到学习是一种愉快的享受,而不是负担。这样学习动机才会不断被成功所强化,动机水平也会不断提高;在遇到困难或失败时,不是退缩、放弃,而是迎头而上,接受挑战。
三、建立适度的学习目标,使学生接受挑战性的任务
要让学生知道学习要循序渐进,在不同的学习时期要建立不同的学习目标,教学生如何达到该目标,并针对学生的目标提出具体的要求。“没有要求就没有方向,就没有教育。”但要求必须从实际出发,要恰当。
帮学生确定学习任务和学习目标时,不能定太高或太低的标准和要求。心理学家认为,过分容易的成功不具有强化的价值,也不会提高学生的学习动机和自我信念;同样,太难的任务因其成功的概率太低更容易挫伤学生的积极性;而中等程度的动机激发最有利于学习效果的提高,同时,最佳动机激起水平与作业的难度密切相关,所以,教师要根据学习任务的不同,恰当控制作业难度,保持激起学生学习动机的程度。
此外要帮助学生建立适合学生发展的、有一定的困难但通过努力能实现的具有挑战性的学习任务,它能够让学生得到战胜困难、实现目标后的满足和成功的喜悦,又不使他们觉得成功并不是轻而易举的事,需要付出积极的努力和心血。
四、及时反馈与适当评价
来自学习过程和结果的种种反馈信息,对学生的学习效果有明显影响。学习者可以根据反馈信息调整学习活动,改进学习策略,为了取得更好的成绩和避免错误的再次发生而增强学习动机,从而保持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经验告诉我们,表扬与奖励比批评与指责能更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因为前者能使学生获得成就感,增强自信,而后者起到相反的作用。因此,运用评价时应注意:第一,坚持正面教育的原则,以表扬为主,做到客观、公正,使中学生心悦诚服。第二,对考试成绩不理想的中学生,不能单纯看其分数高低,还要从他们各个学习环节的不同层次上,发现可取之处,并给予表扬和鼓励,让其看到自己的进步,以增强其自信心。第三,要使中学生对评价有正确态度。特别是评分问题上要让学生认识到分数不是衡量一个人的唯一标准,分数只是对一个人阶段性的某一方面的定量的评价,对学生来说是一个发现问题、查漏补缺的参考。另外,对自信心差的学习应多鼓励,自信心较强的中学生,则应更多提出严格要求。
五、引导学生建立良好的自我信念
学生的学习需要有赖于自信。近代教育家俞子夷说:“要有自信,一定要有过成功的体验,常常做错,常常受责,只有失败,永无成功,怎能自信呢?”学习成绩差的学生,学习上很少取得成功,很少得到心理上的满足和乐趣。而且由于总是失败,得到的多是教师的批评,家长的指责,同学的冷遇,久而久之,这部分学生便失去了学习的兴趣。如果我们能够帮助他们取得一点成绩,让他们看到自己的闪光点哪怕是很微小的闪光点,并给予鼓励和表扬,从而为他们带来成功的体验和欢乐,这就有可能成为他们学习的转折点。如果由于成功而受到鼓励和表扬,就更加强了这种感受,并会产生继续追求满足的需要,从而产生进一步学习的兴趣和动机。因此,教师要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自我意识和自我信念,培养积极的成就感,每天愉快地学习,愉快地生活。
当然,激发和培养中学生的学习动机还有其它更多的方法,需要我们在实践中不断探索,不断发现。
关键词:学习动机;中学生;激发和培养
学习活动是中学生最基本、最重要的活动,而学习动机则是促使这一活动顺利进行的重要因素。因为学习动机是激发个体进行学习活动、维持已引起的学习活动,并致使行為朝向一定的学习目标的一种内在过程或内部心理状态。学习动机的强度和水平不仅直接影响到学生能否有效地进行学习,而且也是影响教师教学效果的一个重要因素。但部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反应出学习动机的缺失、学习动机不明确的问题,鉴于此我就将如何激发和培养中学生学习动机谈谈我的看法。
一、激发学生的认知好奇心
“认知好奇心”是促使学生进入学习活动的核心动机,它是一种追求外界信息、指向学习活动本身的认知需要,表现为好奇、探索、操作和掌握行为。在教学过程中,将学习者引入到一种认知矛盾的状态,是使之产生好奇心的有效途径。“创设问题情景”是引起认知矛盾的常用方法。创设问题情景是将学生引入到问题之中的过程,通过“设疑”使学习者对要学习的内容产生疑问,出现心理的不和谐状态,进而产生对学习内容的好奇心。在此教师可运用启发式教学,启发式教学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根据所教学科的特点和需要,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比如:能够吸引学生注意的、新颖的教学内容,引起学生对新异刺激的反应。教师运用各种直观的教学手段,增添必要的实物、实验设备和挂图等直观教学用具,来增强教学生动性、趣味性、形象性,使学生对学习产生兴趣。教师在教学中采用“情景教学,创设问题情景”,引发学生思考,让他们产生“认识冲动”,有决心解决疑难问题。
二、进行学习目的性的教育
学生只有在学习中不断体会到所学课程的重大价值,只有明确认识到当前所学与将来所用的紧密联系,才能激发出对所学学科的学习需要,进而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因此,教师应该有意识地通过学习目的教育,使学生树立以掌握知识为目标的动机,以此启发学生的求知需要,培养学生争取成功、克服失敗的意向。
进行学习目的性的教育首先应从中学生实际出发,采取生动而适合中学生心理发展特点的形式,帮助中学生正确认识学习的社会意义。如适时介绍一些古今中外杰出人物勤奋学习、努力成材的故事,使他们认识到学习知识的目的和重要性,从而树立远大志向,并脚踏实地地学好各门功课。其次要强调学习的内在意义,即强调学习对个体本身的价值,使之体会到学习是一种愉快的享受,而不是负担。这样学习动机才会不断被成功所强化,动机水平也会不断提高;在遇到困难或失败时,不是退缩、放弃,而是迎头而上,接受挑战。
三、建立适度的学习目标,使学生接受挑战性的任务
要让学生知道学习要循序渐进,在不同的学习时期要建立不同的学习目标,教学生如何达到该目标,并针对学生的目标提出具体的要求。“没有要求就没有方向,就没有教育。”但要求必须从实际出发,要恰当。
帮学生确定学习任务和学习目标时,不能定太高或太低的标准和要求。心理学家认为,过分容易的成功不具有强化的价值,也不会提高学生的学习动机和自我信念;同样,太难的任务因其成功的概率太低更容易挫伤学生的积极性;而中等程度的动机激发最有利于学习效果的提高,同时,最佳动机激起水平与作业的难度密切相关,所以,教师要根据学习任务的不同,恰当控制作业难度,保持激起学生学习动机的程度。
此外要帮助学生建立适合学生发展的、有一定的困难但通过努力能实现的具有挑战性的学习任务,它能够让学生得到战胜困难、实现目标后的满足和成功的喜悦,又不使他们觉得成功并不是轻而易举的事,需要付出积极的努力和心血。
四、及时反馈与适当评价
来自学习过程和结果的种种反馈信息,对学生的学习效果有明显影响。学习者可以根据反馈信息调整学习活动,改进学习策略,为了取得更好的成绩和避免错误的再次发生而增强学习动机,从而保持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经验告诉我们,表扬与奖励比批评与指责能更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因为前者能使学生获得成就感,增强自信,而后者起到相反的作用。因此,运用评价时应注意:第一,坚持正面教育的原则,以表扬为主,做到客观、公正,使中学生心悦诚服。第二,对考试成绩不理想的中学生,不能单纯看其分数高低,还要从他们各个学习环节的不同层次上,发现可取之处,并给予表扬和鼓励,让其看到自己的进步,以增强其自信心。第三,要使中学生对评价有正确态度。特别是评分问题上要让学生认识到分数不是衡量一个人的唯一标准,分数只是对一个人阶段性的某一方面的定量的评价,对学生来说是一个发现问题、查漏补缺的参考。另外,对自信心差的学习应多鼓励,自信心较强的中学生,则应更多提出严格要求。
五、引导学生建立良好的自我信念
学生的学习需要有赖于自信。近代教育家俞子夷说:“要有自信,一定要有过成功的体验,常常做错,常常受责,只有失败,永无成功,怎能自信呢?”学习成绩差的学生,学习上很少取得成功,很少得到心理上的满足和乐趣。而且由于总是失败,得到的多是教师的批评,家长的指责,同学的冷遇,久而久之,这部分学生便失去了学习的兴趣。如果我们能够帮助他们取得一点成绩,让他们看到自己的闪光点哪怕是很微小的闪光点,并给予鼓励和表扬,从而为他们带来成功的体验和欢乐,这就有可能成为他们学习的转折点。如果由于成功而受到鼓励和表扬,就更加强了这种感受,并会产生继续追求满足的需要,从而产生进一步学习的兴趣和动机。因此,教师要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自我意识和自我信念,培养积极的成就感,每天愉快地学习,愉快地生活。
当然,激发和培养中学生的学习动机还有其它更多的方法,需要我们在实践中不断探索,不断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