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干旱山区造林成活率的理论与实践

来源 :农民致富之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ired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林州市位于河南省北部,太行山东麓,是一个典型的干旱石质山区,通过多年对山区造林技术理论与实践的探讨,总结一套把好整地关、树种关、苗木关、栽植关、管护关。可显著提高造林成活率。
  [关键词] 提高 造林 成活率 理论与实践
  [中图分类号] S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 (2014)01-0109-01
  河南省林州市属太行山区,造林地多为低山丘陵地,土层厚度多在15cm-30cm之间,年降雨量600mm左右,属典型的干旱石质山区。常规技术造林,成活率较低,保存率低,常常造成人力、物力、财力的极大浪费。我们在总结多年造林经验的基础上,研究出一套提高造林成活率的关键技术,并取得了较好的应用效果。
  一、造林前整地
  整地既能改善土壤的理化性质,又能保持水土,是改善林木成活和生长条件的重要措施,尤其在土薄石厚、水土流失严重的干旱山区,科学整地是提高成活率的有效措施之一。
  1.整地时间
  整地时间应比造林时间提前一个季度以上。一般冬、春季造林,其整地时间应在雨季前进行;雨季造林,其整地时间应在春季进行。只有这样,修整后的造林地经过雨水充分踏实,能得到提高造林成活率的目的。
  2.整地方法
  2.1带状整地 土层厚度在20cm以上,坡度平缓(15°以下)的坡段采用水平阶带状整地,一般3m~5m设一带,带宽1m-1.5m,阶带外高里低,边缘设一30~40cm的土埂以利蓄水。
  2.2 鱼鳞坑整地 土层厚度20cm以下,坡度较陡的坡段(15°以上 )采用沿等高线鱼鳞坑整地,上下品字型配置。根据立地条件和栽植树种分为三个标准:坡度在20°以下的以大鱼鳞坑整地为主,规格为长2m,宽1.3m,深0.6m,坑距3m×3m,每穴可植树2棵;坡度超过20°的以小鱼鳞坑整地为主,规格为长1m,宽0.8m,深0.6m,坑距2m×2m,每坑植树1棵;坡度大于30°的陡坡,在雨季栽植时采用小规格穴状整地,随整地随造林,做到小坑直壁靠里栽,坑深30cm--40cm,外高里低,蓄水保墒。
  二、树种选择
  要坚持适地适树的原则,根据不同的立地条件选择适宜的树种,这是提高造林成活率的又一关键措施。
  1.土层厚度在20cm以下或坡度20°以上的地段,宜栽植侧柏、油松、五角枫、刺槐、黄楝木等耐瘠耐旱树种。
  2.土层厚度在20cm-60cm以上,坡度在20°以下,可通过鱼鳞坑或水平梯田整地栽植花椒、山杏、仁用杏、柿子等耐旱干果树种。
  3.土层厚度在60cm-100cm阶地和梯田地可栽植李、桃、杏等耐旱小杂果。
  4.土层厚度在100cm以上的沟谷阶地可栽植苹果、核桃等深根经济林树种。
  三、苗木准备
  苗木是造林的物质基础,苗木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着造林成活率和保存率。苗木总的要求是粗壮通直、充分木质化、根系发达、无病虫害、不失水分、标准合格。
  1.起苗分级
  五角枫、刺槐、黄楝木多选用1年生(也有选用2年生)健壮苗木;经济树种及针叶树种应采用两年生或两年生以上健壮苗木。
  1.1灌水 起苗前7-10天苗床灌透水一次,使苗木吸足水分,也利于挖苗作业。
  1.2起苗 用铁锹或专业挖苗工具起苗,深度在15cm-20cm,保证苗木侧根10cm、直根15cm以上长度,根系基本完整。(油松苗和1米高以上侧柏苗应带土球移植,不再赘述)
  1.3分级 对挖出的苗木在苗田分级,合格苗木按质量分级堆放,不合格苗木及时剔除。
  2.打捆蘸浆
  2.1打捆 根据苗木大小和栽植需要,每20-50棵系成一捆。
  2.2蘸浆 打捆后苗木根系用稀泥浆(有条件时可在泥浆中加100-200PPM生根粉)蘸浆。泥浆稀稠适中,蘸浆均匀,尽量使所有根系被泥浆包住。
  3.运输
  苗木运输应小批量多批次,尽量缩短起苗、运输、栽植的间隔时间,减少根系失水。运输途中用棚布遮盖严实。
  4.存放
  运到栽植地点的苗木放阴凉处遮阴保湿存放,分批取苗栽植。当天不能栽完的苗木适当淋水加湿。3天以上不栽的苗木要及时假植,并灌足水分。
  四、造林
  1.造林时间 造林时间多以冬季和春季为主,雨季造林为辅。
  1.1冬春季造林 冬春季造林又称休眠季造林,冬季通常在落叶后至封冻前进行;春季在2月上旬至3月底前进行,一般乘土壤墒情早栽为好。
  1.2雨季造林 雨季造林又称生长季造林,往往是对冬春造林的补充。一般在7月份第一场透雨过后进行。
  2.造林方法
  2.1苗木截干 对阔叶树苗木山区造林适当截干,能有效提高造林成活率,特别对2年生以上苗木效果更加明显。刺槐、五角枫、黄连木宜在30cm-40cm高度截干,经济林苗木在定干高度截干。多年实践证明,苗木截干造林比不截干造林成活率提高30%左右。
  2.2小坑深挖 在整好的造林地里随挖坑随栽植,树坑宜小不宜大,但坑深要比树苗直根长大10cm,一般坑直径20cm,深30cm,坑大小能使根系展开,树根茎部低于地面,栽植后低于地面5cm。
  2.3蘸浆栽植 树苗放置偏山体一侧,先灌水至坑的1/2-2/3处,随即加入适量细土,树苗上下提放3-5次,在坑内打成泥浆,树根全部没入泥浆中,然后覆土至根茎上5cm处,踏实。
  2.4覆盖保墒 绕树干修成四周比中间高5cm的小树盘,树盘直径40cm左右,在树盘上加覆盖物保墒,覆盖物可就地取材,有石块的用石块盖一层,没石块的盖10cm杂草并压土,也可覆地膜保墒。
  五、抚育管护
  1.建立护林队伍 造林结束立即安排专职或兼职护林员。一般每1200亩-1500亩安排1名专职护林员,面积较小时可安排兼职护林员。
  2.制定护林制度 以乡村制定乡规民约,在国家法律法规范围内,结合本地实际,建立健全护林办法,加强林政执法力度,严惩毁林案件。
  3.开展封山育林 对于条件适宜的地方进行封山育林,防止森林火灾,禁止人畜危害。
其他文献
简介民族志译者贺大卫其人其作,认为其壮民族志翻译研究与实践很有开拓性,方法独到,颇有建树。《杀牛祭祖》是贺大卫英译壮族"经典史诗群"《布洛陀》的作品之一,体例规范,特点
以紫金长安项目为例,介绍了既有商业建筑改造为LOFT复式结构的主要设计思路和处理手法,即校核原建筑结构、加固拆改设计以及新建加层结构设计,并就合理安排施工工序提出建议,为同类工程改造项目提供借鉴范例。
农业技术是提高农业生产的根本性手段,也是最有效的方法之一,是农业发展之根本,从实践情况来看,目前各地农村技术推广水平参差不齐,但近年来都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对此,必须要采取措施加快农业技术推广工作,促进农业经济的发展。具体来说,在当前的形势下,可以采取以下措施来加快农业技术推广工作。  1.加大宣传力度,使农民主动接受农业科技知识  第一,要将农技推广与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相结合建立高产且优质的高效
在我国高中的实际教学中,体育教师的作用往往被忽视。近年来随着高中教育事业改革的深化,体育教学的创新与改革也引起了人们的重视,部分高中体育教师采取了一些创新方式以提
目的:探讨柴芍利胆散分型辨证加减治疗胆石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将120例胆石症患者分为2组,对照组60例给予溶解胆固醇结石药物治疗,观察组60例给予柴芍利胆散分型辨证加减
当前,对制造业国际转移的不断吸纳使中国获得了一次难得的发展机会.在今后相当一段时间内,这种吸纳在中国的工业化进程中仍将担当十分重要的角色.然而,中国是否能够继续保持
文章首先介绍武川县农业发展现状,然后根据现状从五个方面提出了促进农业发展的有效途径:通过改进农业发展理念、打造现代农业产业链条,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强化科学技术的服务,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