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诺贝尔这一名字在世界上几乎家喻户晓,这不仅是因为诺贝尔在化学化工发展史上做出了杰出的贡献,更重要的是他为了促进科学的发展而设置了世界瞩目的诺贝尔奖。那么,诺贝尔究竟是怎样一个人?他为人类做出了什么样的贡献?他的成才之路又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呢?
苦难的童年
诺贝尔于1833年10月21日,出生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一个勤奋的家庭。诺贝尔的父亲是一位颇有才干的机械师和发明家,母亲则是一位亲切幽默的女性,诺贝尔有两个哥哥和一个弟弟。就在小诺贝尔出生的前一年,一场火灾烧毁了他家的全部家当,全家顿时陷入了穷困潦倒的境地,只能靠借债度日。为了躲避债主上门,诺贝尔的父亲只好一个人离开家,先后到芬兰和俄国去谋生。诺贝尔母亲的健康在那场大火中受到了严重损伤,因此诺贝尔的两个哥哥就像安徒生童话里那个卖火柴的小女孩一样,站在街头巷尾卖火柴,以便赚些钱维持生计。诺贝尔从出生的第一天起就体弱多病,全靠母亲的精心照料,才活了下来。小时候的诺贝尔经常生病,他不像别的孩子那样调皮、活泼。当其他小朋友在一起玩耍时,他只能站在一边当个旁观者,因为他的身体实在是太差了。童年时代的这些遭遇使得他的性格比较孤僻、内向。
8岁时,诺贝尔进入了斯德哥尔摩的圣雅各布高级卫道士小学上学。他喜欢读书,喜欢学校,由于不能与同学们一起去跑啊跳啊,所以大多数的时间里,诺贝尔总是孤孤单单地留在教室里看书。在学校的小图书馆里,诺贝尔从书本中获得了许多的快乐和安慰。他的知识面越来越广,懂得了许多别的小朋友根本就不懂的问题。有一次,老师问同学们:“河水为什么会流?”同学们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没有一个人举手。诺贝尔有点羞涩地举起了右手,然后站起来说:“因为地球有引力,无论什么东西都会从高处向低处移动。苹果会从高高的树上掉下来,河水会从高处向低处流动,这都是万有引力的作用。”老师惊呆了,同学们也情不自禁地鼓起掌来。同学们的鼓励使诺贝尔深受鼓舞,从此他更喜欢看书了。优异的成绩让诺贝尔找到了自信,然而愉快的学校生活很快便由于家庭的搬迁而终止了。
走上发明之路
诺贝尔10岁时,父亲在俄国开了一家军用机械厂,因此全家迁居到俄国的彼得堡。在这里,诺贝尔得到了良好的照顾,原本虚弱多病的身体,也一天比一天地健康起来。由于语言不通,诺贝尔和两个哥哥都进不了当地的学校,父母只好在当地请一个瑞典的家庭教师指导他们学习俄、英、法、德等语言。诺贝尔学习特别勤奋,他好学的态度不仅得到了教师的赞扬,也赢得了家里每一个人的喜爱。然而到了他15岁时,因家庭经济困难,交不起学费,兄弟三人只好停止了学业。诺贝尔来到了父亲开办的工厂,给父亲当助手。他留心观察周围事物,凡是他耳闻目睹的那些重要学问,都被他敏锐地吸收进去。
为了使诺贝尔学到更多的东西,16岁时,父亲让他出国考察学习。两年的时间里,诺贝尔先后去过德国、法国、意大利和美国。由于他善于观察,认真学习,所以各方面都进步很快。就这样,在历经了坎坷磨难之后,没有正式学历的诺贝尔,终于靠刻苦、持久的自学,逐步成长为一个年轻的科学家和发明家。
在这几年的时间里,十几岁的诺贝尔完成了三项发明:气体计量仪、液体计量仪和改良型的液体压力计。这三项发明都取得了专利。尽管这些发明不太重要,但是它鼓舞了诺贝尔的信心,他决心以更大的热情投入到新的发明创造之中去。
勇敢者的事业
每次外出,诺贝尔都会看到许多工人在开山凿矿、修筑公路和铁路,那时候这些工作都是靠手工劳动进行的,工人们体力消耗大,但效率却很低。年轻的诺贝尔想,要是有一种威力很大的东西,一下子就能劈开山岭,凿通隧道,减轻工人们繁重的体力劳动那该多好啊!于是他想到了“炸药”这种非常危险的东西。
诺贝尔对“炸药”一点也不陌生,小时候他就常常跟随父亲做过炸药的实验,有时候也会乘父亲不注意,偷偷地从工厂里带一点黑色的火药回家。他先把火药放在纸筒里,然后竖立在草地上,点着火后,火药会“咻——”的一声,在黑暗的夜空中喷出美丽的火花。他还模仿父亲的发明,尝试做地雷来玩。父亲知道后,严厉禁止了他。后来又有一次,诺贝尔到工厂找父亲,一个偶然的机会,他取得了实验室里的硝化甘油。然后,诺贝尔跑到郊外,好奇地将硝化甘油装入铁罐里,并使其爆炸。
硝化甘油是意大利的索伯莱格发明的一种烈性炸药,它的爆炸力巨大,且极不安全,稍不留神,就会将附近的人炸得粉身碎骨。许多人就是因为这样的意外爆炸事件而丧生,有的甚至连尸体也找不到。正因为这一点,那时的许多科学家都不敢去碰硝化甘油,更不想去研究这个像魔鬼般的东西。但诺贝尔决心把这种烈性炸药改造成安全炸药,并且要运用这种炸药的巨大威力为人们造福。
这是一个充满危险和牺牲的艰苦历程,死亡时刻都在陪伴着诺贝尔。诺贝尔在一次进行炸药实验时发生了意外,实验室被炸得无影无踪,5个助手全部牺牲,连诺贝尔最小的弟弟也被炸死了。诺贝尔的父亲听到这个消息后受到了沉重的打击,没过多久就去世了。诺贝尔的邻居们也害怕起来,纷纷向政府控告诺贝尔。因此,政府不准诺贝尔在市内进行实验。但是,诺贝尔并没有被眼前的巨大困难所吓倒,他把实验室搬到郊外湖中的一艘船上继续进行实验。可是怎样才能解决烈性炸药的安全问题呢?1867年,一个偶然的机会,诺贝尔看见搬运工人从货车上卸下硝化甘油缸,从有裂缝的甘油罐中流出了一些液体,这些液体和罐子外面的泥土混合形成了固体,却没有发生爆炸。“这真是个奇迹呀!”诺贝尔急忙取回一些充分混和了硝化甘油的泥土进行试验,发现这种泥土在引爆后能猛烈爆炸,不引爆时却很安全。诺贝尔高兴极了:“这不就是我要找的安全炸药吗!”
试爆那天,很多人都听到了消息,大家从四面八方跑来看诺贝尔的试验。他们又惊又怕:真的存在无危险的炸药吗?他们谨慎地藏身在一道拦水坝后,惊恐地向前眺望着。那天他们见到了神奇的一幕:无论是用熊熊烈火焚烧还是把炸药从几十米高的悬崖上扔下去,新型炸药都安然无恙。最后,诺贝尔又将炸药埋入一个洞里,他亲自点燃了导火剂,然后仔细观察各种变化,当炸药爆炸后,人们惊呼:诺贝尔完了!可他却顽强地从弥漫的烟雾中满身鲜血地爬起来,他忘掉了疼痛,振臂高呼:“我成功了!我成功了!”在1876年的秋天,他成功地研制了硅藻甘油炸药。又经过13年的研究,诺贝尔终于在1880年发明了无烟炸药——三硝基甲苯(又名TNT),对全世界的工业、交通运输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诺贝尔的一生都在努力地学习和工作,他的大部分时间是在实验室中度过的。他谦虚谨慎,从不骄傲自满,对人亲切而忠诚。因发明了硝化甘油引爆剂、雷管、硝化甘油固体炸药和胶水炸药而被人们誉为“炸药大王”的诺贝尔,还认真研究了光学、电学、生物学和生理学。他一生共获得300多项技术发明专利。在五大洲的20多个国家建立了100多个公司和工厂,积累了巨额财富。1896年12月10日,诺贝尔在意大利逝世。
相关链接:
诺贝尔奖创立于1901年,是以诺贝尔的名字命名并以其部分遗产作为基金创立的。诺贝尔奖包括金质奖章、证书和奖金支票。每年相关机构会将诺贝尔的遗产所得的利息分为5份,设立物理、化学、生理与医学、文学及和平5种奖项,授予世界各国在这些领域对人类做出重大贡献的人。1969年,该奖又新加设了第六个奖——诺贝尔经济学奖。1990年又增设了诺贝尔地球奖,授予杰出的环境保护者。在每年的12月10日——诺贝尔逝世纪念日,将分别在斯德哥尔摩和奥斯陆隆重举行诺贝尔奖颁发仪式。2005年的各项诺贝尔奖项分别由美国、法国、德国、澳大利亚、以色列等国家的科学家获得,且每位获奖者获得了1000万瑞典克朗(约合130万美元)的奖金。
苦难的童年
诺贝尔于1833年10月21日,出生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一个勤奋的家庭。诺贝尔的父亲是一位颇有才干的机械师和发明家,母亲则是一位亲切幽默的女性,诺贝尔有两个哥哥和一个弟弟。就在小诺贝尔出生的前一年,一场火灾烧毁了他家的全部家当,全家顿时陷入了穷困潦倒的境地,只能靠借债度日。为了躲避债主上门,诺贝尔的父亲只好一个人离开家,先后到芬兰和俄国去谋生。诺贝尔母亲的健康在那场大火中受到了严重损伤,因此诺贝尔的两个哥哥就像安徒生童话里那个卖火柴的小女孩一样,站在街头巷尾卖火柴,以便赚些钱维持生计。诺贝尔从出生的第一天起就体弱多病,全靠母亲的精心照料,才活了下来。小时候的诺贝尔经常生病,他不像别的孩子那样调皮、活泼。当其他小朋友在一起玩耍时,他只能站在一边当个旁观者,因为他的身体实在是太差了。童年时代的这些遭遇使得他的性格比较孤僻、内向。
8岁时,诺贝尔进入了斯德哥尔摩的圣雅各布高级卫道士小学上学。他喜欢读书,喜欢学校,由于不能与同学们一起去跑啊跳啊,所以大多数的时间里,诺贝尔总是孤孤单单地留在教室里看书。在学校的小图书馆里,诺贝尔从书本中获得了许多的快乐和安慰。他的知识面越来越广,懂得了许多别的小朋友根本就不懂的问题。有一次,老师问同学们:“河水为什么会流?”同学们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没有一个人举手。诺贝尔有点羞涩地举起了右手,然后站起来说:“因为地球有引力,无论什么东西都会从高处向低处移动。苹果会从高高的树上掉下来,河水会从高处向低处流动,这都是万有引力的作用。”老师惊呆了,同学们也情不自禁地鼓起掌来。同学们的鼓励使诺贝尔深受鼓舞,从此他更喜欢看书了。优异的成绩让诺贝尔找到了自信,然而愉快的学校生活很快便由于家庭的搬迁而终止了。
走上发明之路
诺贝尔10岁时,父亲在俄国开了一家军用机械厂,因此全家迁居到俄国的彼得堡。在这里,诺贝尔得到了良好的照顾,原本虚弱多病的身体,也一天比一天地健康起来。由于语言不通,诺贝尔和两个哥哥都进不了当地的学校,父母只好在当地请一个瑞典的家庭教师指导他们学习俄、英、法、德等语言。诺贝尔学习特别勤奋,他好学的态度不仅得到了教师的赞扬,也赢得了家里每一个人的喜爱。然而到了他15岁时,因家庭经济困难,交不起学费,兄弟三人只好停止了学业。诺贝尔来到了父亲开办的工厂,给父亲当助手。他留心观察周围事物,凡是他耳闻目睹的那些重要学问,都被他敏锐地吸收进去。
为了使诺贝尔学到更多的东西,16岁时,父亲让他出国考察学习。两年的时间里,诺贝尔先后去过德国、法国、意大利和美国。由于他善于观察,认真学习,所以各方面都进步很快。就这样,在历经了坎坷磨难之后,没有正式学历的诺贝尔,终于靠刻苦、持久的自学,逐步成长为一个年轻的科学家和发明家。
在这几年的时间里,十几岁的诺贝尔完成了三项发明:气体计量仪、液体计量仪和改良型的液体压力计。这三项发明都取得了专利。尽管这些发明不太重要,但是它鼓舞了诺贝尔的信心,他决心以更大的热情投入到新的发明创造之中去。
勇敢者的事业
每次外出,诺贝尔都会看到许多工人在开山凿矿、修筑公路和铁路,那时候这些工作都是靠手工劳动进行的,工人们体力消耗大,但效率却很低。年轻的诺贝尔想,要是有一种威力很大的东西,一下子就能劈开山岭,凿通隧道,减轻工人们繁重的体力劳动那该多好啊!于是他想到了“炸药”这种非常危险的东西。
诺贝尔对“炸药”一点也不陌生,小时候他就常常跟随父亲做过炸药的实验,有时候也会乘父亲不注意,偷偷地从工厂里带一点黑色的火药回家。他先把火药放在纸筒里,然后竖立在草地上,点着火后,火药会“咻——”的一声,在黑暗的夜空中喷出美丽的火花。他还模仿父亲的发明,尝试做地雷来玩。父亲知道后,严厉禁止了他。后来又有一次,诺贝尔到工厂找父亲,一个偶然的机会,他取得了实验室里的硝化甘油。然后,诺贝尔跑到郊外,好奇地将硝化甘油装入铁罐里,并使其爆炸。
硝化甘油是意大利的索伯莱格发明的一种烈性炸药,它的爆炸力巨大,且极不安全,稍不留神,就会将附近的人炸得粉身碎骨。许多人就是因为这样的意外爆炸事件而丧生,有的甚至连尸体也找不到。正因为这一点,那时的许多科学家都不敢去碰硝化甘油,更不想去研究这个像魔鬼般的东西。但诺贝尔决心把这种烈性炸药改造成安全炸药,并且要运用这种炸药的巨大威力为人们造福。
这是一个充满危险和牺牲的艰苦历程,死亡时刻都在陪伴着诺贝尔。诺贝尔在一次进行炸药实验时发生了意外,实验室被炸得无影无踪,5个助手全部牺牲,连诺贝尔最小的弟弟也被炸死了。诺贝尔的父亲听到这个消息后受到了沉重的打击,没过多久就去世了。诺贝尔的邻居们也害怕起来,纷纷向政府控告诺贝尔。因此,政府不准诺贝尔在市内进行实验。但是,诺贝尔并没有被眼前的巨大困难所吓倒,他把实验室搬到郊外湖中的一艘船上继续进行实验。可是怎样才能解决烈性炸药的安全问题呢?1867年,一个偶然的机会,诺贝尔看见搬运工人从货车上卸下硝化甘油缸,从有裂缝的甘油罐中流出了一些液体,这些液体和罐子外面的泥土混合形成了固体,却没有发生爆炸。“这真是个奇迹呀!”诺贝尔急忙取回一些充分混和了硝化甘油的泥土进行试验,发现这种泥土在引爆后能猛烈爆炸,不引爆时却很安全。诺贝尔高兴极了:“这不就是我要找的安全炸药吗!”
试爆那天,很多人都听到了消息,大家从四面八方跑来看诺贝尔的试验。他们又惊又怕:真的存在无危险的炸药吗?他们谨慎地藏身在一道拦水坝后,惊恐地向前眺望着。那天他们见到了神奇的一幕:无论是用熊熊烈火焚烧还是把炸药从几十米高的悬崖上扔下去,新型炸药都安然无恙。最后,诺贝尔又将炸药埋入一个洞里,他亲自点燃了导火剂,然后仔细观察各种变化,当炸药爆炸后,人们惊呼:诺贝尔完了!可他却顽强地从弥漫的烟雾中满身鲜血地爬起来,他忘掉了疼痛,振臂高呼:“我成功了!我成功了!”在1876年的秋天,他成功地研制了硅藻甘油炸药。又经过13年的研究,诺贝尔终于在1880年发明了无烟炸药——三硝基甲苯(又名TNT),对全世界的工业、交通运输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诺贝尔的一生都在努力地学习和工作,他的大部分时间是在实验室中度过的。他谦虚谨慎,从不骄傲自满,对人亲切而忠诚。因发明了硝化甘油引爆剂、雷管、硝化甘油固体炸药和胶水炸药而被人们誉为“炸药大王”的诺贝尔,还认真研究了光学、电学、生物学和生理学。他一生共获得300多项技术发明专利。在五大洲的20多个国家建立了100多个公司和工厂,积累了巨额财富。1896年12月10日,诺贝尔在意大利逝世。
相关链接:
诺贝尔奖创立于1901年,是以诺贝尔的名字命名并以其部分遗产作为基金创立的。诺贝尔奖包括金质奖章、证书和奖金支票。每年相关机构会将诺贝尔的遗产所得的利息分为5份,设立物理、化学、生理与医学、文学及和平5种奖项,授予世界各国在这些领域对人类做出重大贡献的人。1969年,该奖又新加设了第六个奖——诺贝尔经济学奖。1990年又增设了诺贝尔地球奖,授予杰出的环境保护者。在每年的12月10日——诺贝尔逝世纪念日,将分别在斯德哥尔摩和奥斯陆隆重举行诺贝尔奖颁发仪式。2005年的各项诺贝尔奖项分别由美国、法国、德国、澳大利亚、以色列等国家的科学家获得,且每位获奖者获得了1000万瑞典克朗(约合130万美元)的奖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