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如何组织小学语文课堂教学

来源 :现代教育探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b8810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课的基础性、工具性和人文性,决定了语文课在课程体系中的重要地位和重要作用。可以说,学生学习好语文课是学习好其它课程的重要基础;教师上好语文课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可靠保证。因此,如何上好语文课,是值得我们每一个语文教师探讨的话题。那么,如何才能上好语文课,结合自己的工作时实践,我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作起:
  
  一、博览群书,做好知识储备
  
  语文课程其知识含量大,涉及面广,包含着许多方面的知识,它于教育学、心里学、伦理学、社会科学,以及历史、地理、医药等等都息息相关。这就要求我们语文教师必须具备博览群书的优秀品质。只有博览群书,才能对这些相关的知识有所储备,有所理解,才能合理、正确解释和解答语文课中会出现的一些相关的问题,才至于出现知识性错误。
  也只有博览群书,才能使我们的教师不断地丰富、充实和发展自己,我们才会有上好语文课的能力,具备上好语文课的气势,我们才会把上语文课当成是一种享受,而不是一种包袱。
  也只有我们语文教师通过博览群书,让学生感受到我们无所不通,无所不晓,我们在学生心目中的地位才是崇高的和神圣的,学生从我们的身上看到了学好语文的希望,我们才有资格指导和教育学生,学生才会对我们所教的学科感兴趣,才有信心学好语文课。
  
  二、培养欣赏的品质
  
  人们都说"热爱是最好的老师",一个语文教师,如果自己都不热爱自己所教学的语文课,不欣赏自己所教学的语文课中的教学内容,我们就无论如何也上不好语文课的。因此,我们要培养自己的欣赏的品质。学会欣赏语文课程体系,欣赏语文课程中的每一篇文选,欣赏语文课中的每一个知识点,欣赏上语文课中的每一个环节,欣赏学生学习语文课中的一些细节,欣赏学生学习语文课后的收获,欣赏学生的作品等。只有我们用欣赏的眼光看待语文课的一切过程和素材以及活动,我们的心理才会是愉悦的,我们的精神才会饱满,我们才愿意以十二分的热情投入到语文教学工作中去。
  也只有我们教师首先能够欣赏语文课,我们才能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让学生也用欣赏的眼光,欣赏的心态对待语文课,让学生在学习语文课的时候,充满乐趣,而不是枯燥无味,从而学好语文这门基础学科。
  
  三、提高驾驭教材的能力
  
  语文教师要通过博览群书,深钻教材,对自己所教学的语文课程的全部内容,知识点,以及教学基本方法全面把握,既了解其基础情况,又了解未来发展的走向,努力提高自己的驾驭教材的能力,做到教学起来得心应手,游刃有余。
  教师只有拥有驾驭教材的本领,要有"一览众山小"的宏大气势,这样,教师在教学语文课的过程中才能信心百倍,气势恢宏。教师用这种恢宏的气势才能更好地影响学生,促使学生学习好语文课,从而提高语文课的教学质量。
  
  四、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
  
  课程资源是指形成课程的要素来源以及实施课程的必要而直接的条件。课程改革呼唤教师的课程意识。
  人们常说"语文的伸缩性大",其实就是说语文的课程资源丰富而多样,广泛而富于变化。语文教师要能够积极主动的有创造性的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要学会把各种资源充分利用于语文的教学工作之中。如相关的课程,社区环境,人文素养,社区文化,校园文化,宣传媒体,历史典故,历史文物,旅游景观,以及学生自身的生活实践,教师的自身素养、气质、风格、品性、作风等等都是可供开发和利用的语文课程资源。
  教师平时要善于开发,善于积累,在必要时为我所用,为语文课所用。我们切忌将语文课上成是一门孤零零的专业课,教师唱独角戏,学生听天书。当我们能够将语文课于一切可供利用的课程资源融合在一起的时候,我们的语文教学手段将大大提高了。
  
  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伟大的行动只为伟大的目的而产生"。要想让学生学好语文课,就必须要学会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教师要凭借语文的课程资源,让学生感受语文的韵律美,铿锵美,情韵美,修辞美,跌宕美,意境美,语言美和精神美,从而唤醒学生学好语文的强烈愿望。
  要创设宽松、自由的课堂教学环境,让语文的课堂闪发着学生的灵性。让学生在课堂上自由的问,自由地读,自由地想,自由地答,自由地评价,自由地选择。我们要怀着一颗宽容地心,以一种善意的、平等的姿态,同我们的教育对象一起渡过愉快的成长的生命历程。只有这样,我们的语文课堂才会生机盎然,学生才会兴致勃勃。
  
  六、善于写作和善于指导学作
  
  写作是学生学习语文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更是检验学生学习语文效果的有效途径。学生在学习语文基础知识的基础上,有感而发,进行写作,在写作中进一步充实、丰富、学习和巩固基础知识。因此,教师必须学会自己善于写作,进而更好地指导学生写作。
  语文教师要养成善于写作的良好习惯。要及时总结教学的经验和心得,用以提升自己的教育水平,升华自己的人格。并且凡是要求学生习作的,自己首先动手写下水作文,这样才能有的放矢的指导学生作文。同时,教师在自己的写作过程中,自己的语文水平也得到了提高。
  语文教师必须具备敏锐的思维,善辩的口才,丰富的爱心,茅利的笔杆,这些,都是让学生学好语文,让自己上好语文的必要条件。
  精妙绝伦的花园需要独具匠心的园丁,绮丽多姿的语文课堂需要能言善辩的教师。在课程改革的今天,要想真正上好语文课,不仅要改造我们传统的教学方式,而且要改造学生传统的学习方式。要给学生创设最大的展示自我的空间,改善教师的知识结构,及时更新教育理念,提高教育教学手段。
  (河北省宁晋县苏家庄学区)
其他文献
作为实施新课改的主体——学校,教育的目标和价值是通过课程来体现的。化学作为中学的主要基础课程,对发展学生的文理思维、开发智力和培养能力方面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著名化学家戴安邦先生曾经说过:“只重视传授知识和技术的教学是片面的化学教学,全面的化学教育要求化学教学既要传授化学知识和技术,更应训练科学方法与思维。”戴安邦先生的这段话也正体现了当今新课程改革要求下的新的教学理念。  新课程下的化学教材
期刊
2008年7月是我们玉林高中英语教师不寻常的一个月。在这段培训的日子中,所有的教师都仿佛回到了大学时代,课堂上积极地参与,从唱歌和玩游戏到演话剧和发表演说,既锻炼英语口语又学到了来自于不同国度的教学手段和方法,还丰富了两国的文化交流。  很多老师都表示这次培训中自己的表现是以前都没想过也不敢想的。一位老师感慨到:“我又像回到了大学年代,时时说英语,处处讲英语。” “一个教师的思想不是一句话或单纯的
期刊
提要:本文站在美术教师的角度,着眼于传统的美术教学“你说我听,你示范、我模仿”的现实问题,立足于运用课堂实例论证如何带领孩子走近生活,通过游戏、生活体验、走出课堂、生活观察四个方面,激发孩子学习美术的兴趣,让小学美术课堂充满盎然生机。  关键词:小学美术 游戏 生活体验 课堂外 生活观察    长期以来,在我国中小学教育领域中奉行以知识传递为价值取向的教学观,致使课堂中教师的讲授成为主要的教学形式
期刊
我国基础教育课程已经全面地推进了几个年头,我们的新课程改革走进了每一所学校,走进了课堂。这新一轮的教学改革,不同于新中国成立以来已经进行过的前七次课程改革,是课程功能、课程理念、课程结构及课程实施与评价的大变革;其总目标是要构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课程新体系。  富有历史责任感和专业追求精神的学校领导和教师,正以自己的激情、智慧和创造性劳动,更新观念、调整角色,提高整体素质,描绘着新课程绚丽多彩的教
期刊
中学物理,是九年义务教育必修的一门基础课程,它是培养学生初步的分析、概括能力和应用科学知识解决简单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 科学探究精神和严谨的科学态度;是学生通过物理学习,学到初步的物理知识,获得观察和实验的初步技能,使学生在探究过程中体会学习的兴趣,逐步树立科学世界观;并且在认识自然现象和学习知识的过程中,了解人类如何通过探究自然而推进科学的文明发展,从而进一步认识物理学在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中的重
期刊
《初中化学课程标准》倡导:“从学生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出发,发挥学科自身的优势,将科学探究作为学习的突破口,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创新意识,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因此,在化学教学中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敢于质疑问难、善于释疑解难、乐于析疑拓展,强化学生的问题意识,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探究活动中,从而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一、激疑启发,使学生敢于质疑问难,产生问题意识    激疑,就是激发
期刊
课程改革实施以来,各级各类学校积极进行研究并推进课程改革的实施,并以摸索掌握到新的教学模式与教学思路。"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方式已占主体,已经成为新的课程教学模式,教学评价形形色色,活跃的课堂气氛,小组合作愈演愈烈,如何去评价一节体育课,如何去提高一节课的教学质量,是否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全盘否定呢?经过不断地实验,不断地探索,我对课程改革有了新的认识,如何去评价一节体育课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点进
期刊
摘要:“义务教育”小学语文大纲指出:“作文教学是学生认识水平和语言文字表达能力的体现。指导学生作文,要从内容人手,教师要引导学生接触自然,接触社会,指导学生留心观察和分析周围的事物,养成观察和思考的习惯。”由此可见,小学作文教学必须以培养学生的认识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为重要目的。  关键词:情操 重视教材 善于积累 开阔视野 加强训练    如何丰富学生的语言,使学生有话可说,有话善说。我在这方面做
期刊
陈至立曾多次强调:“实施素质教育,尤其要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为主。”这些论述表明创造力是最高层次的能力,创造力和创新精神是21世纪人才的核心品质。写作作为一种创造性的精神劳动,应该具有一定的创新性,如何在作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健康个性,使学生的独特个性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促进学生创造力的发展?    一、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使他们乐写、爱写    叶圣陶先生曾说过:"写作的根源是发表的欲望
期刊
刘国正先生指出:“语文教学要追求活。怎样才算得活呢?教学活动要能拨动学生的心统,激发学生的感情,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不是我教你学,也不是我启发你,而是教与学双方在教学活动中做到融洽的交流。教师引着学生走,学生也推着教师走,教师得心应手,学生如坐春风,双方欲罢不能,其乐融融。”语文教学要求活。把课教活了,才能有课堂教学的高效率。如何把课教活,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问题教学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