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城乡融合发展作为一种特定区域城乡一体化模式的探索,既为金融发展提供了巨大机遇,也对金融支持提出了特殊要求。本文以甘肃省武威市这一典型地区为例,具体分析了武威市城乡融合过程中金融需求的特殊性,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构建城乡融合型金融支持体系的建议。
【关键词】城乡 金融 体系构建
一、武威市城乡融合发展概况
2011年9月武威城乡融合发展核心区作为甘肃省统筹城乡发展实验区开始规划建设。试验区西北起于武威金太阳新能源高新技术集中区,东南至古浪县大靖镇的带状区域,包括中心城区,29个乡镇,共涉及364个行政村,总人口88.91万人,总面积2484平方公里,约占市域总面积的7.5%。试验区以缩小城乡差距、提高城乡居民生活水平和增加农民收入为目标,以金大快速通道为骨架,以产业园区为载体,以绿洲区域为基地,以中心区域为重点,通过加速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统筹城乡发展,最终形成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新格局。
二、城乡融合发展对金融需求的特殊性
经济决定金融,金融服务经济,作为一种特定的统筹城乡发展的模式创新,武威市城乡融合发展过程必然会带来金融需求的新变化。
首先,城乡融合发展中的金融需求兼具农村金融和现代城市金融的特征。城乡融合发展的主体既有较为成熟的城市区域,又有相对落后的传统农村区域,这就决定了其金融需求必然兼具二者的特征,既有传统的农户金融需求,也有现代的城市金融需求,这就要求在金融发展中也必须打破城乡金融界限,科学统筹城乡金融。
其次,城乡融合发展中会产生大量的基础设施融资需求,从而使金融需求迅速增加和多元化。城乡融合中的基础设施建设具有投资大、回收期长、社会效益明显等特征,涉及到社会的方方面面,是一项需要较大资金投入的系统工程,这必然就要求形成多元化的投融资体系,对城乡融合发展提供长期而稳定的资金支持。
最后,城乡融合发展中的金融需求部分具有很强的政府色彩,会对金融主体市场决策和风险防范造成一定的影响。城乡融合发展作为地方政府主导的一种城乡一体化模式创新,为推动其快速发展很可能会对金融主体产生一定干预,这就要求各金融主体要科学处理好支持地方发展和自身风险防范的关系。
三、武威市城乡融合发展的金融需求分析
随着城乡融合发展的不断推进,武威的金融需求迅速扩大和多元化,其需求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基础设施建设需求
在城乡融合发展过程中所必需的农田水利、电力通讯、道路交通、医疗教育、城乡住宅、工业集聚区、商业网点等基础设施建设都会产生巨大的金融需求。
(二)产业结构升级需求
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是武威城乡融合发展的核心内容,夯实农业产业基础,做大做强工业,优化提升第三产业都需要需要强有力的金融支持。
(三)项目建设需求
项目的引进建设,聚集发展在武威城乡融合发展的过程中至关重要,它是带动城乡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和保障,而对于项目落户发展来说,无论是规模的扩张还是结构的升级,尤其需要得到金融部门的扶持。
(四)社会保障需求
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既是城乡融合发展的主要内容也是提高城乡居民生活水平和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保障,面对统筹城乡社会保障中巨大的资金需求,既需要政府部门加大投入,也需要金融部门给予强有力的金融支持。
四、城乡融合型金融支持体系构建探讨
经济决定金融,金融反作用于经济,金融支持是城乡统筹的重要支撑,同时城乡统筹又反过来促进金融发展水平的进一步提升。城乡融合型金融支持体系就是在城乡融合发展的背景下,通过统筹城乡金融,建立兼具城市金融与农村金融特征的,与城乡融合相适应的多元的金融支持体系和长效机制。
(一)构建多层次的城乡融合金融支撑服务体系
立足城乡融合发展,构建由政策性金融、商业性金融、合作金融、保险机构、证券公司以及其他现代金融机构共同构成的既竞争又合作的金融机构和金融业务集群,最终形成错位发展、竞争有序、具有持续自生能力的金融服务供给体系。
1.建立健全基础设施融资的多元支撑体系。在城乡融合发展的基础设施建设中,不断创新融资方式,充分调动区域内外可用资金,最终形成贷款融资、项目融资、资本市场融资等多元化的融资支撑体系。由于银行业金融机构在整个金融系统中居于核心枢纽地位,因此在城乡融合发展的基础设施投融资来源于银行业金融机构的资金在现阶段仍然居于主体地位,因此一方面应该创新银行贷款融资模式,鼓励银行以多种方式参与基础设施融资;另一方面不断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市场的对内对外开放程度,通过资产流动和让渡部分资产收益,激发投资者的投资意愿,增强对民间资本与外资的吸引力,降低民间资本进人基础设施领域的门槛,加快基础设施建设。
2.建立健全企业融资的特色创新体系。中小企业是推动城乡融合发展的主要力量,支持中小企业做大做强,是实现实验区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一是发挥商业银行中小企业专营中心的作用,为中小企业提供便捷、高效和优惠的一站式融资服务;二是推动中小企业集合债、中小企业集合票据发行等直接融资工具,为中小企业融资拓宽渠道;三是鼓励金融机构开展面向中小企业的金融创新,创新贷款融资产品、抵押担保方式、融资业务流程等;四是加强政府、企业、担保合作平台建设,推广完善“银政企”合作模式,探索建立发展“银企保”合作模式;五是强化担保行业的规范发展,鼓励和促进担保融资产品创新,落实对担保行业发展的补助政策,鼓励和扶持一批规模较大的担保和再担保机构。
3.建立健全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全面构建新型农村金融体系,切实加强金融对“三农”的支持力度,对于促进城乡融合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一是增强各类金融机构的辐射作用,实现各类金融机构在农村中的功能互补、协调发展;二是鼓励和支持服务农村的金融机构优化网点布局,通过增加机构网点,探索建立“金融超市”等措施,切实提高农村金融服务覆盖面;三是进行金融产品创新,结合农业发展特点,开发运用多层次、多样化、门槛低、手续便利的贷款新品种;四是继续改善农村支付服务环境,大力推广非现金支付工具,积极推广国库集中支付和直拨模式,建立惠农资金快速通道。
(二)构建城乡融合金融支持的长效机制
1.建立健全风险补偿和激励机制。一是要完善创新财税金融政策激励机制,通过财政补贴、税收优惠、金融政策支持等激励机制,引导金融资源要素流向城乡融合发展领域;二是要不断完善贷款担保体系和农业保险机制,设立市、区政策性农业贷款担保基金,推广政府、银行、保险合作新模式,扩大政策性农业保险覆盖范围,有效发挥政策性农业保险分散风险的作用,形成金融支持城乡融合发展的保障机制;三是要加强防范金融风险工作,加强政府与金融部门的密切配合,建立协调运转的工作机制和预警机制,有针对性地防范、控制、化解金融风险,确保金融良好运行。
2.建立健全金融环境优化机制。金融生态环境建设,对于创造良好的金融秩序,培养健康金融理念,促进经济金融良性互动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一是提高对金融环境建设的认识,通过制定具体实施意见,设定金融环境建设评定标准,加强金融环境宣传,营造绿色金融生态环境;二是大力倡导和培育信用文化,提倡金融同业间的良性竞争,对于恶性竞争进行必要的管理和规范,创建良好的市场竞争环境;三是推进社会信用标准化建设。坚持政府推动、社会参与和市场运作的统一,构建渐进式、多元化、多层次的区域社会信用体系运行模式和机制;四是建立信用信息共享机制,培育和壮大各类信用中介机构,扶持信用调查、信用征集、信用担保、信用咨询等信用中介机构的发展,推广企业信用评级工作。
参考文献
[1]何静,戎爱萍.城镇化进程中的金融创新研究[J].经济问题,2012,(1):126—129.
[2]朱建华,周彦伶,刘卫柏.欠发达地区农村城镇化过程中的金融支持研究[J].城市发展研究,2010,(4):9—15
[3]伍艳.西部欠发达地区城镇化进程中的金融支持[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05,(2),126—129
作者简介:贾修斌(1986-),男,汉族,河北邢台人,区域经济学硕士,中国人民银行兰州中心支行员工。
【关键词】城乡 金融 体系构建
一、武威市城乡融合发展概况
2011年9月武威城乡融合发展核心区作为甘肃省统筹城乡发展实验区开始规划建设。试验区西北起于武威金太阳新能源高新技术集中区,东南至古浪县大靖镇的带状区域,包括中心城区,29个乡镇,共涉及364个行政村,总人口88.91万人,总面积2484平方公里,约占市域总面积的7.5%。试验区以缩小城乡差距、提高城乡居民生活水平和增加农民收入为目标,以金大快速通道为骨架,以产业园区为载体,以绿洲区域为基地,以中心区域为重点,通过加速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统筹城乡发展,最终形成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新格局。
二、城乡融合发展对金融需求的特殊性
经济决定金融,金融服务经济,作为一种特定的统筹城乡发展的模式创新,武威市城乡融合发展过程必然会带来金融需求的新变化。
首先,城乡融合发展中的金融需求兼具农村金融和现代城市金融的特征。城乡融合发展的主体既有较为成熟的城市区域,又有相对落后的传统农村区域,这就决定了其金融需求必然兼具二者的特征,既有传统的农户金融需求,也有现代的城市金融需求,这就要求在金融发展中也必须打破城乡金融界限,科学统筹城乡金融。
其次,城乡融合发展中会产生大量的基础设施融资需求,从而使金融需求迅速增加和多元化。城乡融合中的基础设施建设具有投资大、回收期长、社会效益明显等特征,涉及到社会的方方面面,是一项需要较大资金投入的系统工程,这必然就要求形成多元化的投融资体系,对城乡融合发展提供长期而稳定的资金支持。
最后,城乡融合发展中的金融需求部分具有很强的政府色彩,会对金融主体市场决策和风险防范造成一定的影响。城乡融合发展作为地方政府主导的一种城乡一体化模式创新,为推动其快速发展很可能会对金融主体产生一定干预,这就要求各金融主体要科学处理好支持地方发展和自身风险防范的关系。
三、武威市城乡融合发展的金融需求分析
随着城乡融合发展的不断推进,武威的金融需求迅速扩大和多元化,其需求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基础设施建设需求
在城乡融合发展过程中所必需的农田水利、电力通讯、道路交通、医疗教育、城乡住宅、工业集聚区、商业网点等基础设施建设都会产生巨大的金融需求。
(二)产业结构升级需求
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是武威城乡融合发展的核心内容,夯实农业产业基础,做大做强工业,优化提升第三产业都需要需要强有力的金融支持。
(三)项目建设需求
项目的引进建设,聚集发展在武威城乡融合发展的过程中至关重要,它是带动城乡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和保障,而对于项目落户发展来说,无论是规模的扩张还是结构的升级,尤其需要得到金融部门的扶持。
(四)社会保障需求
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既是城乡融合发展的主要内容也是提高城乡居民生活水平和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保障,面对统筹城乡社会保障中巨大的资金需求,既需要政府部门加大投入,也需要金融部门给予强有力的金融支持。
四、城乡融合型金融支持体系构建探讨
经济决定金融,金融反作用于经济,金融支持是城乡统筹的重要支撑,同时城乡统筹又反过来促进金融发展水平的进一步提升。城乡融合型金融支持体系就是在城乡融合发展的背景下,通过统筹城乡金融,建立兼具城市金融与农村金融特征的,与城乡融合相适应的多元的金融支持体系和长效机制。
(一)构建多层次的城乡融合金融支撑服务体系
立足城乡融合发展,构建由政策性金融、商业性金融、合作金融、保险机构、证券公司以及其他现代金融机构共同构成的既竞争又合作的金融机构和金融业务集群,最终形成错位发展、竞争有序、具有持续自生能力的金融服务供给体系。
1.建立健全基础设施融资的多元支撑体系。在城乡融合发展的基础设施建设中,不断创新融资方式,充分调动区域内外可用资金,最终形成贷款融资、项目融资、资本市场融资等多元化的融资支撑体系。由于银行业金融机构在整个金融系统中居于核心枢纽地位,因此在城乡融合发展的基础设施投融资来源于银行业金融机构的资金在现阶段仍然居于主体地位,因此一方面应该创新银行贷款融资模式,鼓励银行以多种方式参与基础设施融资;另一方面不断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市场的对内对外开放程度,通过资产流动和让渡部分资产收益,激发投资者的投资意愿,增强对民间资本与外资的吸引力,降低民间资本进人基础设施领域的门槛,加快基础设施建设。
2.建立健全企业融资的特色创新体系。中小企业是推动城乡融合发展的主要力量,支持中小企业做大做强,是实现实验区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一是发挥商业银行中小企业专营中心的作用,为中小企业提供便捷、高效和优惠的一站式融资服务;二是推动中小企业集合债、中小企业集合票据发行等直接融资工具,为中小企业融资拓宽渠道;三是鼓励金融机构开展面向中小企业的金融创新,创新贷款融资产品、抵押担保方式、融资业务流程等;四是加强政府、企业、担保合作平台建设,推广完善“银政企”合作模式,探索建立发展“银企保”合作模式;五是强化担保行业的规范发展,鼓励和促进担保融资产品创新,落实对担保行业发展的补助政策,鼓励和扶持一批规模较大的担保和再担保机构。
3.建立健全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全面构建新型农村金融体系,切实加强金融对“三农”的支持力度,对于促进城乡融合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一是增强各类金融机构的辐射作用,实现各类金融机构在农村中的功能互补、协调发展;二是鼓励和支持服务农村的金融机构优化网点布局,通过增加机构网点,探索建立“金融超市”等措施,切实提高农村金融服务覆盖面;三是进行金融产品创新,结合农业发展特点,开发运用多层次、多样化、门槛低、手续便利的贷款新品种;四是继续改善农村支付服务环境,大力推广非现金支付工具,积极推广国库集中支付和直拨模式,建立惠农资金快速通道。
(二)构建城乡融合金融支持的长效机制
1.建立健全风险补偿和激励机制。一是要完善创新财税金融政策激励机制,通过财政补贴、税收优惠、金融政策支持等激励机制,引导金融资源要素流向城乡融合发展领域;二是要不断完善贷款担保体系和农业保险机制,设立市、区政策性农业贷款担保基金,推广政府、银行、保险合作新模式,扩大政策性农业保险覆盖范围,有效发挥政策性农业保险分散风险的作用,形成金融支持城乡融合发展的保障机制;三是要加强防范金融风险工作,加强政府与金融部门的密切配合,建立协调运转的工作机制和预警机制,有针对性地防范、控制、化解金融风险,确保金融良好运行。
2.建立健全金融环境优化机制。金融生态环境建设,对于创造良好的金融秩序,培养健康金融理念,促进经济金融良性互动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一是提高对金融环境建设的认识,通过制定具体实施意见,设定金融环境建设评定标准,加强金融环境宣传,营造绿色金融生态环境;二是大力倡导和培育信用文化,提倡金融同业间的良性竞争,对于恶性竞争进行必要的管理和规范,创建良好的市场竞争环境;三是推进社会信用标准化建设。坚持政府推动、社会参与和市场运作的统一,构建渐进式、多元化、多层次的区域社会信用体系运行模式和机制;四是建立信用信息共享机制,培育和壮大各类信用中介机构,扶持信用调查、信用征集、信用担保、信用咨询等信用中介机构的发展,推广企业信用评级工作。
参考文献
[1]何静,戎爱萍.城镇化进程中的金融创新研究[J].经济问题,2012,(1):126—129.
[2]朱建华,周彦伶,刘卫柏.欠发达地区农村城镇化过程中的金融支持研究[J].城市发展研究,2010,(4):9—15
[3]伍艳.西部欠发达地区城镇化进程中的金融支持[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05,(2),126—129
作者简介:贾修斌(1986-),男,汉族,河北邢台人,区域经济学硕士,中国人民银行兰州中心支行员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