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风格演变史互动式展览展示的探究与实践

来源 :ViVi美眉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PSCMP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建筑风格演变史建筑风格演变是规划馆展示的一个重要部分,将建筑风格演变从静态的建筑转向能动态传递信息的展览,需要从展览素材的收集,选取,到展览结构的搭建、展示手段使用及展览新技术的运用几方面去落地。
  关键词:建筑风格演变史、展示素材、展览结构、展示方式、展示技术

一、展览素材的选取


  展览素材的选取,根据广州2200多年的城建史,从乡村到城市,从古时到现代,广州既有本土建筑风格也有受外来风格影响下产生的建筑,经历以下主要几种风格的演变:本土建筑风格发展、北方建筑影响、西方建筑影响、岭南建筑新风格。本土建筑风格发展主要由自然地理、人文风俗、生活方式及审美偏向共同发展演变而成,如竹筒屋、明字屋、西关大屋;北方建筑影响是受北方官式建筑影响,受古代的礼制和近现代“中国固有样式”和“社会主义内容、民族形式”的公共建筑,都有很深的官方意识形态烙印,如番禺学宫、国立中山大学文学院、广州中苏友好大厦;西方建筑影响是受到海外不同国家的建筑文化的影响,产生的具有西方文化印记的中西合璧的建筑,如圣心大教堂、岭南大学马丁堂、广东士敏土厂、中共三大会址等;岭南新建筑风格是新中国成立后,借助华南土特产展览交流大会和广交会等重要事件,建成的充满现代主义精神的新建筑,形成的具有鲜明岭南现代建筑新思路和新风格,如华南土特产展览交流会建筑群、双溪别墅、白天鹅宾馆等。这几种建筑风格的演变生动的展现了广州的建筑的多样性以及广州建筑文化的包容性,也是广州城市精神的及文化品格的生动阐述。经听取专家意见和提炼,形成原乡风土、北风南传、西风东渐及岭南新风几大风格演变主题。

二、展览结构的搭建


  展览结构的搭建,以广州总的建筑风格演变作为主线,根据展览素材以建筑风格的发展及所受影响而形成的几大风格分为4大主题方向进行分类展示,通过建筑来反应文化,用文化阐释建筑。将建筑风格演变和文化交流进行融合展示。搭建起,以原乡风土、北风南传、西风东渐、岭南新风四大建筑主题中具有代表性的建筑,以分类展示的展览结构进行线性展示,同时结合从本土到外地到外来,从起源到新兴的这两种逻辑去进行展示结构个搭建展示结构,形成观展线路:从原乡风土到北风南传,到西风东渐,进而是岭南新风。用四个主题分类及两条主线串联的方式进行展览结构搭建,形成建筑风格演变线性展示结构。最终提炼形成建筑风格演变史展示走廊进行线性展示。

三、展示方式的丰富


  展示方式,结合建筑风格演变,如何把抽象的风格进行具象展示,把静态的建筑进行动态的展示,把建筑风格的演变进行生动而又易懂的方式进行展示?经研究,将建筑风格的抽象概念转化为具象的实体建筑模型进行具象展示,可选取具有代表性的建筑进行以点带面的方式进行展示。而建筑如何具象化,有传统的图文展板进行图片及文字信息展示,也可选择制作精品建筑模型进行具象的实体展示,建筑模型是最直观最具象的展示方式,而如何让建筑模型展示得立体丰富,则需在展示形式及细节上进行丰富,如平面开间设计,外立面装饰细节展示,剖面结构展示,同类建筑演变结构变化展示等。可通过建筑模型多形式展示结合图文展板多角度进行展示。

四、展示技术的运用


  展示新技术的运用,随着文化的繁荣发展、科技的飞速进步,展示手段的不断丰富,根据建筑风格演变的特征,扩充展示信息量及观展的沉浸感。经研究,将增强现实技术(AR)引入到建筑模型的展示中,AR技术是一种将真实世界的信息和虚拟世界信息“无缝”集成的新技术,在展览展示中可将现实的建筑模型与虚拟的图像进行多维度互动式的综合展示。
  打破展区面积及展示空间的局限,将大量的建筑信息进行集成,只需要运用手机扫描二维码及对应建筑的AR图标即可获取关于该建筑的大量信息,包括文字介绍、图片、模型、点云图、音频解读等。AR技术运用到展览中,是对展览信息的无限扩充,能够满足资料在信息平台的动态更新,大大丰富了展示的信息量与拓展展示的深度及灵活性,拓宽了展示的维度。

五、结语


  建筑风格演变史展示,通过对展示素材的选择、展览结构搭建、展示方式的丰富及新技术的运用几方面进行深入分析和研究,形成了对建筑風格进行分主题展示的线性展示结构,运用图文展板加建筑模型加AR技术几种展示形式相结合的形式进行互动式的综合展示。形成既有具象展示又有抽象想象空间,既有现实模型观看又有虚拟信息汲取,既有静态展示又有动态互动,既有传统展示方式又有新技术展现的AR建筑模型走廊,对建筑风格演变史,原乡风土、北风南传、西风东渐、岭南新风几大主题进行多维度多角度的深度展示,形成科普性强多层次立体化互动式的特色展项。
  参考文献:
  [1]刘佳莹,宋向光.?历史陈列的叙事学模型解读与建构——从内容设计到展览表现.中国博物馆,?2017,(02):? 119-125.
其他文献
作者簡介  何定真(1987-),男,广西藤县人,硕士,柳州工学院,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环境设计、景观设计。  作者单位:柳州工学院
期刊
纵观历史,中国艺术在千年的发展之中,一直自然经历着新陈代谢、以新哺旧的过程,得以始终保持艺术本身的活力与创新,维持着极高的审美水准与精神境界。时至当代,艺术的探索更加自由而不受限制。如今,中国艺术最前沿的研究和实践正在沿着怎样的方向前进?这个时代所赋予艺术的使命、责任、追求亦与历史各个阶段皆不相同,探索者们又如何认知自我、实现突破?  问题的答案显然丰富多彩,不会是单调而统一的,这也正是艺术鼓励我
期刊
前不久,新德里的Nature Morte画廊举办了一场前卫的人工智能(AI)艺术展。近日,佳士得拍卖行也宣布将于今年十月份首次为人工智能艺术作品举行拍卖。随着艺术市场也跃跃欲试地追赶科技风潮,人工智能艺术这一全新领域向我们抛出了一些全新的问题:关于作品的著作权,技术的更迭,以及艺术界中那些无法被算法替代的工作。什么是人工智能艺术?马里奥·克林格曼(Mario Klingemann),《鸡?或肉?系
期刊
摘要:近年来,随着中美两国交流的密切,越来越多交际时产生的问题有待解决。思维方式的差异是中美两国人民跨文化交际时产生障碍的重大原因之一,如何解决跨文化交际中的中美思维差异问题,是一个值得深入研究的问题。  关键词:跨文化交际;思维差异;中美一、影响思维方式的因素  从整体的地理环境来说,人类文明可分为海洋文明和大陆文明两类,中国就是大陆文明。中国内陆存在着天然的隔离带:西北茫茫沙漠,西南还有平均海
期刊
后新冠时代的艺术家Trevor Paglen,揭示算法的迷惑性与看不见的监控特雷弗·帕格伦(Trevor Paglen),《绽放(#9b746d)》,2020年 Trevor Paglen;courtesy the artist and Pace Gallery  Art Review专访美国艺术家特雷弗·帕格伦(Trevor Paglen),谈Facebook的隐喻艺术,机器视觉,以及病毒大流行
期刊
摘要:目前,对中国人信仰问题的探究,国内外都存在广泛争议。本文通过研究调查认为,信仰应是广泛的,中国伦理信仰是人们的敬畏之心,是一种规矩和价值。倫理信仰可以有效规范社会秩序,使人们遵从内心需要自愿遵守规范;伦理信仰还可以提高社会文明和谐程度,对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伦理信仰;文明和谐;地方经济社会;发展  目前,对中国人信仰问题的探究,国内外都存在广泛争议。有人一谈到信仰问题时
期刊
《境謐》  作者简介:李康丽( 1996.07.16), 沈阳大学研究生在读  作者单位:沈阳大学
期刊
《迟暮》《抗疫》《面目》《糕作》  作者简介:  1.魏征,1996年7月13日,女,漢,河北省承德市人,单位,山东工艺美术学院,单位邮编:250000,学位:硕士,职位:学生,研究方向:中国画花鸟方向。作品名称:《迟暮》  2.陈雅茹,1997年12月16日,女,汉,山东省青岛市人, 单位:山东工艺美术学院,单位邮编:250300,学位:硕士,职位:学生,研究方向:工艺美术。作品名称:《抗疫》、
期刊
《歲安》  作者简介:宋美橙(1997.12.16),沈阳大学,研究生在读  作者单位:沈阳大学
期刊
《哇哈哈——头脑清晰赚大钱(一)》《寧静致远》《航空主题构筑物设计》《乡村茶社设计》  作者简介:  1. 杨宗祎,1998年8月1日,男,汉,山东省青岛市人, 单位,山东工艺美术学院(长清校区),单位邮编:250300,学位:硕士,职位:学生,研究方向:设计学。作品名称:哇哈哈——头脑清晰赚大钱(一)  2. 房宝超,1995年5月16日,男,,汉,山东省临沂市人, 单位,山东工艺美术学院,单位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