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伴随着煽情的背景音乐,台上的演讲者声嘶力竭,台下的学生坐在操场上集体痛哭……近年来,类似的感恩教育在许多中小学轮番上演,由此带来的争议从未间断。支持者认为,这样的感恩教育感人至深、催人泪下,触动了学生的心灵,收到了良好的教育效果;反对者认为,这样的感恩教育过分扭曲,是一种违背科学理念的“洗脑式”教育,不值得提倡。对此,我们该如何看待呢?
正方:不要片面解读“煽情演讲”
“如果母亲的情绪不发泄出来,会得精神病……可怜的母亲只能把心里的痛苦,发泄到一个让她最有安全感、又最爱她的人身上,即自己的儿女……”这是近期引发争议的山西朔州某小学开展的感恩教育中,被引用得最多的一段演讲话语。
乍看这样一段话,确实给人一种过分扭曲和煽情的感觉,但我们不能断章取义,忽略了演讲的完整性与鼓舞性。通过观看完整的演讲视频,可以知道这个演讲还有很多铺垫与叙述,在上述这段话之前,还有这样一段叙述:“我们的妈妈是最伟大的母亲,她们一天到晚在家里为我们付出,我们却从来不理解她,我们从来没有倒过来想想她的不容易……”
事实上,如果能够完整地听完这个感恩演讲,常人或多或少都会有所感动,这对于一场通过演讲方式开展的感恩教育来说,其实就是一种成功。事后,该场感恩教育的主讲人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解释,他之所以设置这样的演讲词,就是希望以“倒过来”的方式,让孩子反过来理解、包容和感恩父母,从而达到疏导心灵、化解心结、激发潜能和正能量的效果。
因此,这样的感恩教育在众多质疑、批评声中,仍有不少支持的声音。有评论指出,虽然说感恩教育应融入日常生活的点滴之中,注重细节感染,注重通过示范、引导增强孩子的理解能力、责任意识、尊重意识和回馈意识,但日常教育与集中教育二者并不矛盾,集中开展的感恩教育活动具有很强的感染力,能唤醒或增强学生的感恩意识。正如新闻中的情景那样,许多孩子在现场情境的感染下,内心的“坚硬”和“冰冷”一点一点地被融化了,心灵变得柔软,感恩之心得到了激活,并由衷地流下了眼泪,这对于孩子而言未尝不是一种成长。
润物细无声的感染、内在的唤醒,具有深刻的教育效果;轰轰烈烈的大型教育、引人关注的集体活动,同样具有良好的教育效果。采用什么样的方式进行感恩教育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能否让孩子真正“有所得”,获得实实在在的进步和感悟。
当今社会,普遍缺乏感恩意识,许多孩子更是将向父母的索求视为理所当然,学校正是看到了这种“感恩缺失”和“精神不足”,才想方设法开展各种感恩教育,努力改变这样的现状,以促进孩子心理和精神的成长。尽管这样的感恩教育方式还存在着一些不足,也应得到鼓励和赞许,而不是一味地否定和吹毛求疵。
反方:煽情的感恩不是真感恩
毋庸讳言,现在许多孩子从小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普遍对父母、师长和曾帮助过自己的人缺乏感恩之心,因此确实需要对他们加强教育引导。于是,感恩教育成为当前许多学校德育的主题。
据媒体报道,2014年,山东某小学举行“托起明天的太阳”感恩演讲,全校1 000多名师生、家长抱头痛哭,孩子向家长下跪。2015年,云南某小学的“感恩励志”演讲中,师生相拥、家长和老师互相致谢,部分家长、学生泣不成声,报道称“整个校园弥漫着无限的温情”。
但是,这样的感恩教育就一定有效吗?教育专家指出,这些“演”的手段只是看起来有效,其原理在于发挥了情感在道德行为中的作用,但这种作用所起到的效果只是暂时的。
“煽情不是教育。煽情一定要借助情感的极端化、夸张化才能达到瞬间激发感情的效果。这种由极端激发的情感本身是极端的,来得快,去得也快,不能沉淀为品质。”华东师范大学教授高德胜指出,“这种煽情的次数多了,还会导致孩子的情感麻木,产生荒唐感,走向教育的反面。”
因此,我们一定要明白,真正的感恩教育,必须建立在一定的情感基础和心灵碰撞上。感恩是互动的,不是外来的、强迫的,更不是煽情的,离开这些谈感恩,无异于缘木求鱼。煽情的感恩演讲,有掌声和眼泪并不一定代表学生真懂感恩。相反,“煽情式”“输入式”的感恩教育,有时很容易异化为“洗脑式”教育,违背了教育科学。
近些年,类似的所谓“亲情教育”并不少,一些学校往往喜欢通过仪式化的活动来“催化”孩子的感恩之心,例如“给父母洗脚”“向父母大声说出‘我爱你’”“向父母下跪”等。这些形式化的感恩教育,很容易产生负面效应。一方面,可能会让孩子觉得自己是父母的负担,从而引发孩子的负疚感,促使孩子无条件地顺从父母甚至“愚孝”,让孩子失去自我和个性。另一方面,狭隘解读或片面强调感恩,将父母之爱功利化,把两代人置于不平等的地位上,很大程度上会影响两代人的伦理关系,长期发展下去,会给家庭的和谐埋下隐患。
综上,这种“洗脑式”“形式化”的感恩教育还是少举办一些为好。一次煽情的演讲,当时可能确实能让人情感爆发、哭成泪人,可一旦演讲结束,许多人可能很快就淡忘了。不是听众们见利忘义、见异思迁,而是这种方式缺乏有力抓手和有效载体,最终只能“入耳不入脑”,难以内化于心,就更谈不上外化于行了。
延伸:注重实质,正确认知
教育的形式多种多样,我们既不应轻易否定某种教育方式的价值,也不应刻意回避某种教育方式的不足。只有注重教育的实质,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开展感恩教育,才能起到应有的教育作用。
在日常生活中,学校、家庭应该创造合适的机会,让孩子多从父母、师长的角度看问题,学会换位思考,学会体会他人的关心,学着用自己力所能及的方式去关心父母、师长。上海市文来中学每年教师节都有“固定节目”。教师节当天下午,学校会提前一节课放学,让学生去探望小学老师。同样,每到这一天,这所学校所有上了高中的毕业生都会回去看望初中、小学的老师。学生们在这样的氛围中成长,自然而然就学会了感恩。
当孩子通过真实的场景,体会到父母为其学习、成长所付出的各种辛劳,这样孩子生发出对父母的爱才会变得更真实、更发自内心。在许多发达国家,学校、家庭都会引导中小学生从事社会活动或做义工,这本身就是让孩子在真实的场景中体验生活的艰辛,理解父母养家糊口的不易,从而逐步懂得感恩的道理。这一点正是国内教育的短板——许多家长不舍得让孩子在外吃苦,而学校出于安全等方面的考虑,也不敢轻易组织、引导学生走上社会体验生活。如何补上这一短板,值得我们好好思考。
關于感恩教育,我们要避免走入一个误区,就是将感恩功利化。教育专家指出,父母之爱是付出之爱,是不求回报之爱。父母之爱,已在爱子女的过程中得到了回报,其本身就是幸福的,那种过分夸大父母艰辛的说辞,其实是不理解父母付出的一种体现。感恩父母是必要的,但这种感情是自然生成的,不能片面地从回报的角度来激发,否则就是对父母之爱的贬低。
同样,真正愿意帮助别人的人,其本身是不求回报的,否则就带有功利性,甚至会异化成一种交易。感恩之情应是受恩者从内心自发的,不是被要求的。当然,作为教育者,还是要注重培养受教育者的感恩意识,使之懂得感恩。
多位教育专家认为,与其过度宣传和强调感恩教育,不如进一步推进尊重教育、责任教育和爱的教育。正如南京师范大学教授冯建军指出的那样:“孩子需要的不是对父母的感恩戴德,而是要学会爱父母。我们应该提倡一种爱,这种爱是一种大爱,超越感恩的大爱。”从这样的角度去理解和实施感恩教育,必定能收到良好而长期的成效。
(责编 周伟琳)
正方:不要片面解读“煽情演讲”
“如果母亲的情绪不发泄出来,会得精神病……可怜的母亲只能把心里的痛苦,发泄到一个让她最有安全感、又最爱她的人身上,即自己的儿女……”这是近期引发争议的山西朔州某小学开展的感恩教育中,被引用得最多的一段演讲话语。
乍看这样一段话,确实给人一种过分扭曲和煽情的感觉,但我们不能断章取义,忽略了演讲的完整性与鼓舞性。通过观看完整的演讲视频,可以知道这个演讲还有很多铺垫与叙述,在上述这段话之前,还有这样一段叙述:“我们的妈妈是最伟大的母亲,她们一天到晚在家里为我们付出,我们却从来不理解她,我们从来没有倒过来想想她的不容易……”
事实上,如果能够完整地听完这个感恩演讲,常人或多或少都会有所感动,这对于一场通过演讲方式开展的感恩教育来说,其实就是一种成功。事后,该场感恩教育的主讲人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解释,他之所以设置这样的演讲词,就是希望以“倒过来”的方式,让孩子反过来理解、包容和感恩父母,从而达到疏导心灵、化解心结、激发潜能和正能量的效果。
因此,这样的感恩教育在众多质疑、批评声中,仍有不少支持的声音。有评论指出,虽然说感恩教育应融入日常生活的点滴之中,注重细节感染,注重通过示范、引导增强孩子的理解能力、责任意识、尊重意识和回馈意识,但日常教育与集中教育二者并不矛盾,集中开展的感恩教育活动具有很强的感染力,能唤醒或增强学生的感恩意识。正如新闻中的情景那样,许多孩子在现场情境的感染下,内心的“坚硬”和“冰冷”一点一点地被融化了,心灵变得柔软,感恩之心得到了激活,并由衷地流下了眼泪,这对于孩子而言未尝不是一种成长。
润物细无声的感染、内在的唤醒,具有深刻的教育效果;轰轰烈烈的大型教育、引人关注的集体活动,同样具有良好的教育效果。采用什么样的方式进行感恩教育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能否让孩子真正“有所得”,获得实实在在的进步和感悟。
当今社会,普遍缺乏感恩意识,许多孩子更是将向父母的索求视为理所当然,学校正是看到了这种“感恩缺失”和“精神不足”,才想方设法开展各种感恩教育,努力改变这样的现状,以促进孩子心理和精神的成长。尽管这样的感恩教育方式还存在着一些不足,也应得到鼓励和赞许,而不是一味地否定和吹毛求疵。
反方:煽情的感恩不是真感恩
毋庸讳言,现在许多孩子从小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普遍对父母、师长和曾帮助过自己的人缺乏感恩之心,因此确实需要对他们加强教育引导。于是,感恩教育成为当前许多学校德育的主题。
据媒体报道,2014年,山东某小学举行“托起明天的太阳”感恩演讲,全校1 000多名师生、家长抱头痛哭,孩子向家长下跪。2015年,云南某小学的“感恩励志”演讲中,师生相拥、家长和老师互相致谢,部分家长、学生泣不成声,报道称“整个校园弥漫着无限的温情”。
但是,这样的感恩教育就一定有效吗?教育专家指出,这些“演”的手段只是看起来有效,其原理在于发挥了情感在道德行为中的作用,但这种作用所起到的效果只是暂时的。
“煽情不是教育。煽情一定要借助情感的极端化、夸张化才能达到瞬间激发感情的效果。这种由极端激发的情感本身是极端的,来得快,去得也快,不能沉淀为品质。”华东师范大学教授高德胜指出,“这种煽情的次数多了,还会导致孩子的情感麻木,产生荒唐感,走向教育的反面。”
因此,我们一定要明白,真正的感恩教育,必须建立在一定的情感基础和心灵碰撞上。感恩是互动的,不是外来的、强迫的,更不是煽情的,离开这些谈感恩,无异于缘木求鱼。煽情的感恩演讲,有掌声和眼泪并不一定代表学生真懂感恩。相反,“煽情式”“输入式”的感恩教育,有时很容易异化为“洗脑式”教育,违背了教育科学。
近些年,类似的所谓“亲情教育”并不少,一些学校往往喜欢通过仪式化的活动来“催化”孩子的感恩之心,例如“给父母洗脚”“向父母大声说出‘我爱你’”“向父母下跪”等。这些形式化的感恩教育,很容易产生负面效应。一方面,可能会让孩子觉得自己是父母的负担,从而引发孩子的负疚感,促使孩子无条件地顺从父母甚至“愚孝”,让孩子失去自我和个性。另一方面,狭隘解读或片面强调感恩,将父母之爱功利化,把两代人置于不平等的地位上,很大程度上会影响两代人的伦理关系,长期发展下去,会给家庭的和谐埋下隐患。
综上,这种“洗脑式”“形式化”的感恩教育还是少举办一些为好。一次煽情的演讲,当时可能确实能让人情感爆发、哭成泪人,可一旦演讲结束,许多人可能很快就淡忘了。不是听众们见利忘义、见异思迁,而是这种方式缺乏有力抓手和有效载体,最终只能“入耳不入脑”,难以内化于心,就更谈不上外化于行了。
延伸:注重实质,正确认知
教育的形式多种多样,我们既不应轻易否定某种教育方式的价值,也不应刻意回避某种教育方式的不足。只有注重教育的实质,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开展感恩教育,才能起到应有的教育作用。
在日常生活中,学校、家庭应该创造合适的机会,让孩子多从父母、师长的角度看问题,学会换位思考,学会体会他人的关心,学着用自己力所能及的方式去关心父母、师长。上海市文来中学每年教师节都有“固定节目”。教师节当天下午,学校会提前一节课放学,让学生去探望小学老师。同样,每到这一天,这所学校所有上了高中的毕业生都会回去看望初中、小学的老师。学生们在这样的氛围中成长,自然而然就学会了感恩。
当孩子通过真实的场景,体会到父母为其学习、成长所付出的各种辛劳,这样孩子生发出对父母的爱才会变得更真实、更发自内心。在许多发达国家,学校、家庭都会引导中小学生从事社会活动或做义工,这本身就是让孩子在真实的场景中体验生活的艰辛,理解父母养家糊口的不易,从而逐步懂得感恩的道理。这一点正是国内教育的短板——许多家长不舍得让孩子在外吃苦,而学校出于安全等方面的考虑,也不敢轻易组织、引导学生走上社会体验生活。如何补上这一短板,值得我们好好思考。
關于感恩教育,我们要避免走入一个误区,就是将感恩功利化。教育专家指出,父母之爱是付出之爱,是不求回报之爱。父母之爱,已在爱子女的过程中得到了回报,其本身就是幸福的,那种过分夸大父母艰辛的说辞,其实是不理解父母付出的一种体现。感恩父母是必要的,但这种感情是自然生成的,不能片面地从回报的角度来激发,否则就是对父母之爱的贬低。
同样,真正愿意帮助别人的人,其本身是不求回报的,否则就带有功利性,甚至会异化成一种交易。感恩之情应是受恩者从内心自发的,不是被要求的。当然,作为教育者,还是要注重培养受教育者的感恩意识,使之懂得感恩。
多位教育专家认为,与其过度宣传和强调感恩教育,不如进一步推进尊重教育、责任教育和爱的教育。正如南京师范大学教授冯建军指出的那样:“孩子需要的不是对父母的感恩戴德,而是要学会爱父母。我们应该提倡一种爱,这种爱是一种大爱,超越感恩的大爱。”从这样的角度去理解和实施感恩教育,必定能收到良好而长期的成效。
(责编 周伟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