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爱在心坎上,育在无言中。”从特教老师到校长,张俐已经在南昌市启音学校待了33年。满怀爱心,于无声中教育孩子,是她从教多年的真实写照。在启音学校这片无声的天地中,张俐用心聆听花开的声音。
“这些稚嫩的心灵需要我的呵护”
若不是那场文艺晚会,张俐不会关注到这个特殊的群体。
1986年,师范毕业前夕,张俐无意中看到中央电视台播放的一场残疾人文艺晚会:一个少女独自在舞台上翩翩起舞,美妙轻盈;灯光扫到台下,一双灵巧的手正在给她打拍子,原来舞者是失聪少女。“聋孩子是多么不幸,他们虽然听不见,但也渴望获得知识,渴望认识世界,渴望正常生活,他们更需要人们的帮助……”眼前的这一幕深深地触动了张俐。毕业时,她主动申请到启音学校(原名南昌市聋哑学校)当特教老师。这件事,让许多人难以理解。
“会说话的干吗去教不会说话的‘哑巴’?”“是不是她自己也有什么缺陷,才会去教‘聋哑人’!”就连身边的亲朋好友都劝她早日离开这个学校:“在聋哑学校当老师,说出去多难听呀!”“再待下去,怕是连对象都找不到。”
学校地处城区,一次张俐领着学生去看电影,过马路时,孩子们习惯性地手舞足蹈、咿呀叫喊着,张俐跑前跑后,打着手语,照看着学生。“快看快看,一个大哑巴,带着一群小哑巴。”这一幕让路人惊愕不已。还有人跑到张俐身边,拍着她肩膀说:“这个哑巴长得还挺漂亮。”
彼时,人们对特殊教育还存在很大的偏见。
“也曾彷徨过,也想过离开。”张俐坦言。最终让她坚持下来的是母亲的那句话:“教谁都是教,只要能帮到他们就行。”
原来,张俐的母亲也是小学教师,工作起早摸黑,因全身心扑在教学上,身体健康受到损害。后来被下了病危通知书,不得不离开讲台。“在我母亲看来,有书可教是幸福的事。”张俐说,“直到现在,每天早上还没到7点,我妈就催我去上班。”
学生来自全省各地,入校时大多只有七八歲,自理能力差。张俐就到学生宿舍帮他们整理衣被,把他们换下的脏衣脏鞋和床单被套带回家洗干净、缝补好。遇上节假日,有住校生不能回家的,她就带上水果、糕点去看望,或者干脆把学生接到自己家里。
有一件小事让她念念不忘:那年在新生入学的第一次周会上,散会时,班上一个叫熊艳的小朋友,或许是第一次见到这么多人,或许是看见高年级学生向自己走来而吓慌了。看到张俐出现,熊艳大叫着朝张俐奔过来,猛地抱住了她的双腿,久久不放,像迷路的孩子终于找到了妈妈。
“我的心猛地一震,真正明白了这里的孩子需要我,这些稚嫩的心灵需要我的呵护!”她说。
“做了才会有希望”
启音学校面积不小,却异常安静。张俐很羡慕在普通学校教书的同学,能听到孩子们喊“老师好”。
为了让学生学会说话,20世纪90年代初,学校办起了省里第一个语训实验班,引进了一套设备,摸索着给学生进行听力语言康复训练。带着一股冲劲,年轻的张俐主动承担起了语训班的教学任务。
铁树能否开花?
班上共13个学生,为了提升语训效果,张俐上午进行集体语训教学,下午则给每个学生安排20多分钟面对面的单独训练时间。每人20来分钟虽然不算多,但一轮下来也要4个多小时。这期间,张俐的嘴几乎不得休息,不停地带读,演示口型,展示发音部位,配合着手语。每天练得声音嘶哑,咽喉肿痛,回到家一句话也不愿说。
为帮助学生学会发音,她上课时总带着小镜子、小纸片。她常常主动把自己的嘴唇贴近孩子的手背,把孩子的小手放在自己的脸上、鼻子旁、脖子上。
有次学习舌根音,几天下来只有两三个学生能掌握,张俐急得不行。在单训时,她尽可能地把脸贴近学生,让他们能看清发音时舌头的位置和形态。在辅导学生小茜时,孩子学得很专心,她用手捧住张俐的脸,忽然间把手指伸进张俐的嘴里,触摸张俐的舌头。
“我能感觉到孩子手指上咸咸的味道,浑身的鸡皮疙瘩都竖了起来。”说起这一幕时,张俐很坦诚。“但我努力保持平静,微笑着,因为孩子这样做是不自觉的。这也提醒了我,或许这种触摸是最好的方法。”张俐连忙让她用肥皂把手洗干净,然后继续用这种触摸方法,让学生在短短的十几分钟里掌握了“g、k、h”发音。
半年后,尚存一点听力的学生借着助听器,开口说话了;一年后,剩下的孩子也通过识别口型,掌握了正确的发音方法。
第二年的教师节,张俐一进教室,学生齐刷刷地站起来,齐声喊“老师好”。“眼泪哗地就涌出来,我一边竖起大拇指一边让他们再大声地来一遍,实际上耳膜都震得生疼。”直至现在,说起当初那一幕,张俐依旧感动不已。
通过几年的训练,张俐教的学生有的能和人正常对话,有的可通过看图和文字进行口语交流。她带的班是学校的语言训练模范班,经常接待外地聋校教师听课。
现如今,语训教学依旧是一件“事倍功半”的事儿。但在张俐看来,并不是因为有希望才去做,而是因为做了才会有希望。
“也值得拥有向日葵般灿烂的人生”
早已从聋校毕业多年的罗亮,年近30,至今几乎每天都要用手语和张俐视频,咿咿呀呀地和她分享生活中的喜怒哀乐。
罗亮身世坎坷,不满一岁时父亲因病离世,母亲改嫁,是年迈的爷爷把他拉扯大。他在校时,张俐总希望通过自己的付出,为他弥补缺失的母爱。罗亮毕业后,张俐先帮他在一家爱心企业找了份工作;谁知一次工种调整,罗亮因不适宜新岗位而失业,张俐又四处找人帮助,让罗亮重新找回了这份工作。
30多年来,张俐送走了一批又一批学生,但他们遇到找工作、找对象之类的事儿都会来听听她的意见。 对他们而言,张俐早已成了家人。
2018年7月,张俐被提拔为启音学校校长,她开始以校长的身份审视特殊教育现状,思考着学校要给予这些孩子怎样的教育引导和成长设计,才能让他们像正常孩子一样全面发展。
据了解,学校根据听障学生特点开设了美术绘画、瓷版画和缝纫职业教育专业,文化教育和职业教育齐头并进,形成了“小学兴趣培养、初中技能学习、高中专业训练”的完整职业教育模式。学校在积极创新职业教育发展模式的同时,全力打通听障学生就业“最后一公里”。 学校与江西聚福堂酒楼开展合作,经批准成立了南昌聋人就业培训中心,推荐优秀学生到聚福堂酒店进行实习就业。学校还与南昌市高新区内数家高科技电子产业公司建立了友好合作关系,张俐有事常没事四处联系企业,帮助学生解决就业难题。
张俐最关注的是如何让学生在校享受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特教学校的孩子和常人一样,需要知识文化、表情达意,渴盼像正常人一样生活。学校不仅要传授知识、教授技能,还需要培育学生的品行。”
张俐发现,关于特教的教材已有20多年没有变动。为了更好地适合学生,张俐组织教师进行讨论,从学生的能力基础出发,进行课程的修改和调整,努力提升学校的教学质量,让有条件的孩子通过高考进入大学,接受更高层次的教育。同时强化教师的职业思想、师德师风建设,带领全校教工不断挖掘现有资源,做好全面升级改造工作,以更远眼光、更强动力谋发展。学校制定了五年规划,不仅让硬件水平、师资力量可以满足全省听障学生需求,还要努力把学校打造成为江西省听障教育的资源中心。
仅在2019年,学校7名学生参加特殊教育高考,就有6人考上了大学。
张俐的办公室里摆着一幅画作,画的是灿烂的向日葵,是学生龚凌峰送的。从小酷爱美术的龚凌峰通过努力,考上了南京特殊教育职业学院。大学毕业后,龚凌峰忘不了在启音学校生活的那些时光,决定回到母校教书。
在张俐看来,特教的孩子和普通孩子一样,值得拥有如向日葵般灿烂的人生。◆
“这些稚嫩的心灵需要我的呵护”
若不是那场文艺晚会,张俐不会关注到这个特殊的群体。
1986年,师范毕业前夕,张俐无意中看到中央电视台播放的一场残疾人文艺晚会:一个少女独自在舞台上翩翩起舞,美妙轻盈;灯光扫到台下,一双灵巧的手正在给她打拍子,原来舞者是失聪少女。“聋孩子是多么不幸,他们虽然听不见,但也渴望获得知识,渴望认识世界,渴望正常生活,他们更需要人们的帮助……”眼前的这一幕深深地触动了张俐。毕业时,她主动申请到启音学校(原名南昌市聋哑学校)当特教老师。这件事,让许多人难以理解。
“会说话的干吗去教不会说话的‘哑巴’?”“是不是她自己也有什么缺陷,才会去教‘聋哑人’!”就连身边的亲朋好友都劝她早日离开这个学校:“在聋哑学校当老师,说出去多难听呀!”“再待下去,怕是连对象都找不到。”
学校地处城区,一次张俐领着学生去看电影,过马路时,孩子们习惯性地手舞足蹈、咿呀叫喊着,张俐跑前跑后,打着手语,照看着学生。“快看快看,一个大哑巴,带着一群小哑巴。”这一幕让路人惊愕不已。还有人跑到张俐身边,拍着她肩膀说:“这个哑巴长得还挺漂亮。”
彼时,人们对特殊教育还存在很大的偏见。
“也曾彷徨过,也想过离开。”张俐坦言。最终让她坚持下来的是母亲的那句话:“教谁都是教,只要能帮到他们就行。”
原来,张俐的母亲也是小学教师,工作起早摸黑,因全身心扑在教学上,身体健康受到损害。后来被下了病危通知书,不得不离开讲台。“在我母亲看来,有书可教是幸福的事。”张俐说,“直到现在,每天早上还没到7点,我妈就催我去上班。”
学生来自全省各地,入校时大多只有七八歲,自理能力差。张俐就到学生宿舍帮他们整理衣被,把他们换下的脏衣脏鞋和床单被套带回家洗干净、缝补好。遇上节假日,有住校生不能回家的,她就带上水果、糕点去看望,或者干脆把学生接到自己家里。
有一件小事让她念念不忘:那年在新生入学的第一次周会上,散会时,班上一个叫熊艳的小朋友,或许是第一次见到这么多人,或许是看见高年级学生向自己走来而吓慌了。看到张俐出现,熊艳大叫着朝张俐奔过来,猛地抱住了她的双腿,久久不放,像迷路的孩子终于找到了妈妈。
“我的心猛地一震,真正明白了这里的孩子需要我,这些稚嫩的心灵需要我的呵护!”她说。
“做了才会有希望”
启音学校面积不小,却异常安静。张俐很羡慕在普通学校教书的同学,能听到孩子们喊“老师好”。
为了让学生学会说话,20世纪90年代初,学校办起了省里第一个语训实验班,引进了一套设备,摸索着给学生进行听力语言康复训练。带着一股冲劲,年轻的张俐主动承担起了语训班的教学任务。
铁树能否开花?
班上共13个学生,为了提升语训效果,张俐上午进行集体语训教学,下午则给每个学生安排20多分钟面对面的单独训练时间。每人20来分钟虽然不算多,但一轮下来也要4个多小时。这期间,张俐的嘴几乎不得休息,不停地带读,演示口型,展示发音部位,配合着手语。每天练得声音嘶哑,咽喉肿痛,回到家一句话也不愿说。
为帮助学生学会发音,她上课时总带着小镜子、小纸片。她常常主动把自己的嘴唇贴近孩子的手背,把孩子的小手放在自己的脸上、鼻子旁、脖子上。
有次学习舌根音,几天下来只有两三个学生能掌握,张俐急得不行。在单训时,她尽可能地把脸贴近学生,让他们能看清发音时舌头的位置和形态。在辅导学生小茜时,孩子学得很专心,她用手捧住张俐的脸,忽然间把手指伸进张俐的嘴里,触摸张俐的舌头。
“我能感觉到孩子手指上咸咸的味道,浑身的鸡皮疙瘩都竖了起来。”说起这一幕时,张俐很坦诚。“但我努力保持平静,微笑着,因为孩子这样做是不自觉的。这也提醒了我,或许这种触摸是最好的方法。”张俐连忙让她用肥皂把手洗干净,然后继续用这种触摸方法,让学生在短短的十几分钟里掌握了“g、k、h”发音。
半年后,尚存一点听力的学生借着助听器,开口说话了;一年后,剩下的孩子也通过识别口型,掌握了正确的发音方法。
第二年的教师节,张俐一进教室,学生齐刷刷地站起来,齐声喊“老师好”。“眼泪哗地就涌出来,我一边竖起大拇指一边让他们再大声地来一遍,实际上耳膜都震得生疼。”直至现在,说起当初那一幕,张俐依旧感动不已。
通过几年的训练,张俐教的学生有的能和人正常对话,有的可通过看图和文字进行口语交流。她带的班是学校的语言训练模范班,经常接待外地聋校教师听课。
现如今,语训教学依旧是一件“事倍功半”的事儿。但在张俐看来,并不是因为有希望才去做,而是因为做了才会有希望。
“也值得拥有向日葵般灿烂的人生”
早已从聋校毕业多年的罗亮,年近30,至今几乎每天都要用手语和张俐视频,咿咿呀呀地和她分享生活中的喜怒哀乐。
罗亮身世坎坷,不满一岁时父亲因病离世,母亲改嫁,是年迈的爷爷把他拉扯大。他在校时,张俐总希望通过自己的付出,为他弥补缺失的母爱。罗亮毕业后,张俐先帮他在一家爱心企业找了份工作;谁知一次工种调整,罗亮因不适宜新岗位而失业,张俐又四处找人帮助,让罗亮重新找回了这份工作。
30多年来,张俐送走了一批又一批学生,但他们遇到找工作、找对象之类的事儿都会来听听她的意见。 对他们而言,张俐早已成了家人。
2018年7月,张俐被提拔为启音学校校长,她开始以校长的身份审视特殊教育现状,思考着学校要给予这些孩子怎样的教育引导和成长设计,才能让他们像正常孩子一样全面发展。
据了解,学校根据听障学生特点开设了美术绘画、瓷版画和缝纫职业教育专业,文化教育和职业教育齐头并进,形成了“小学兴趣培养、初中技能学习、高中专业训练”的完整职业教育模式。学校在积极创新职业教育发展模式的同时,全力打通听障学生就业“最后一公里”。 学校与江西聚福堂酒楼开展合作,经批准成立了南昌聋人就业培训中心,推荐优秀学生到聚福堂酒店进行实习就业。学校还与南昌市高新区内数家高科技电子产业公司建立了友好合作关系,张俐有事常没事四处联系企业,帮助学生解决就业难题。
张俐最关注的是如何让学生在校享受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特教学校的孩子和常人一样,需要知识文化、表情达意,渴盼像正常人一样生活。学校不仅要传授知识、教授技能,还需要培育学生的品行。”
张俐发现,关于特教的教材已有20多年没有变动。为了更好地适合学生,张俐组织教师进行讨论,从学生的能力基础出发,进行课程的修改和调整,努力提升学校的教学质量,让有条件的孩子通过高考进入大学,接受更高层次的教育。同时强化教师的职业思想、师德师风建设,带领全校教工不断挖掘现有资源,做好全面升级改造工作,以更远眼光、更强动力谋发展。学校制定了五年规划,不仅让硬件水平、师资力量可以满足全省听障学生需求,还要努力把学校打造成为江西省听障教育的资源中心。
仅在2019年,学校7名学生参加特殊教育高考,就有6人考上了大学。
张俐的办公室里摆着一幅画作,画的是灿烂的向日葵,是学生龚凌峰送的。从小酷爱美术的龚凌峰通过努力,考上了南京特殊教育职业学院。大学毕业后,龚凌峰忘不了在启音学校生活的那些时光,决定回到母校教书。
在张俐看来,特教的孩子和普通孩子一样,值得拥有如向日葵般灿烂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