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人们对孔子教育价值的研究,往往局限于单一片面地认识孔子的教学动力、教育内容、教育方法、教育过程等内容,而忽视了一体化是孔子教育的最重要的特点。孔子在学生学习动力上,追求教育各环节的综合效应,以此提升学生学习兴趣;在教育内容上,强调德智一体;在教学方法和过程上,主张知行合一、理论与实践相统一的体验式的教学。准确把握孔子的一体化的教育特色,对当今的教育教学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关键词]孔子 一体化 教育特色
[中图分类号] G40-0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2)10-0029-02
人们从教学动力、教育内容、教育方法、教育过程等各个方面对孔子的教育进行了研究,却缺乏对孔子的教育各环节做全局的考察并抽出其共同的思想主张和特点。纵观孔子的教育主张和实践,“一体化”是孔子教育的重要特色,是孔子一贯的教育理念,贯穿于孔子教育过程的始终。当然,“一体化”并非孔子自己提出的概念,而是我们总结孔子教育理念得出的结论。而这一点,恰被人们所忽视。
一、在教学动力上,孔子追求综合效应,提升学习主体兴趣
孔子对学生之教并非强迫的教学,相反,学生是怀有浓厚兴趣来学习的,师生之间的教学是相当轻松愉快的过程,从而有效地达到了教学目的。可见,兴趣是进行有效教育教学的必要前提,是重要的教学动力。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论语·雍也》)知学是较低层次,好学、乐学是较高层次。真正的教学,不是简单的师生之间你传我受、以教师为主学生被动跟从的过程,而是以学生自主为中心,并在此基础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之好学、乐学。孔子是如何培养学生的兴趣和自主性呢?孔子最得意的弟子颜渊曾感叹地说:“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论语·子罕》)此“欲罢不能”说明了孔子教学的成功,能紧紧吸引学生兴趣,使学生知学、好学、乐学。这句话也同样表明了孔子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方法:一是教师自身的魅力熏陶和感染。教师拥有较高的学问和德性,在学生当中树立起权威和榜样作用,让学生由衷地敬重、靠近和学习。二是恰当运用教学方法,尤其是“循循善诱”的启发式教学。孔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孔子以学生作为教学的主体,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并对不同层次和特点的学生能做出不同的、恰当的启发,由此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三是教学内容的安排注重“文”和“礼”。文指文化知识,内在的规范;礼指礼仪典章制度,外在的约束力。春秋年代,文和礼日益缺失,加上长年的战乱,人们愈发渴望文和礼的回归,用文和礼来拯救社会。因此,文和礼的教学内容符合变革社会实际的需要,切合实际,使学生感到学有所用,学生的学习便有了基本的推动力。同时,孔子还要求做到文“博”、礼“约”,强调文化知识的广博,礼仪制度的简约、明白而具体。这就让学生时刻感受到自己所知、所行离“博”和“约”的距离,认识到自身学习的不足和学习的无止境,从而不断追求、努力。
在孔子提升学生学习自主和兴趣上,以上所说的三个方面中仅靠单个方面可能无法达到好的效果。实际上,这三个方面贯穿在学生的学习目标、学习过程及学后的实践要求和价值中,相互联系,由此在一个完整的一体化的学习体系中造就了孔子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综合效应。
二、在教育内容上,孔子主张德智一体、寓德于智
孔子的教育是德育与智育的统一,但众人大多关注孔子仁义道德以教的一面,而未看到孔子不仅强调德的教育的重要,同样也重视知识的传教。也有人说,德育的思想内容在孔子的教育内容中处于中心位置,而智育与此相比则是非中心性的。这其实是对孔子教育思想的误解。孔子首先明确了德育不可偏离智育。孔子说,“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如果追究德育、智育更深层的关系,我们会发现,孔子不仅不忽视德育和智育中的任何一方,而且将德育与智育融为一体,德育寓于智育中实现,智育中贯穿着德育。我们从孔子“文”的教学内容上可见一斑。“子以四教:文、行、忠、信。”(《论语·述而》)其中“文”指什么呢?表面上是指文化知识,包括历史、舞蹈、文学、典章制度等各方面,实质上有着深刻内涵,蕴含着宇宙规律和道德理性。考之文的本意,文是指各色交错的纹理。《易传· 系辞下》载:“物相杂,故曰文。”《说文解字》称:“文,错画也,象交文。” [1]可知文的本意广泛,是指宇宙万物的纹理。人们最初把事物的纹理刻画出来以记载事物之象。后来人们把事物之象归结为天文、地文和人文,并总结其中规律,以此教育百姓,所以《易传·象传·贲卦》称:“刚柔交错,天文也。文明以止,人文也。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以天文、地文、人文三位一体的思想内容进行教化,这就是“文化”两字最早的起源。可见,从文和文化的文字发生学的意义上说,文和文化并不是简单的知识,而是探究和贯穿着天人之际的宇宙之理(规律)和人类德性(心性修养)的一种知识。这就是说,智育不仅仅是知识的教育,而且还蕴含着德育。“文化”的这种界定及教授,随之被后世儒者发扬光大,成为大学的主题。宋儒朱熹说,所谓大学教学内容是“教之以穷理、正心、修己、治人之道”。[2]《易传》反映的是孔子的思想主张,据此推知,孔子提出的“文”应该也是这一层面的意思。
由此看来,孔子的教学内容是寓德于智、德智一体的。这样的教学内容和授法是很有特色的,在教育史上也是颇有地位的。“就基本教育观念论,孔子所创立的是一套具有强烈实践理性特征的合智德、通内外的教育理念系统,即合才智培养与道德培养为一体,贯内在心性教化与外向达行于一身。寓文于德,寓乐于教,寓教于本性内心,寓德于义礼外行(如所谓‘文、行、忠、信’四科者)乃孔子教育理念的根本所在,也预制了尔后中国儒家教育传统的基本发展路向和根本特征。”[3]
三、在教育方法和过程中,孔子实施知行合一、理论与实践相统一的体验性教学 从《论语》所载来看,孔子的教育教学是知行合一、理论与实践相统一的。从授课地点看,孔子没有严格区分室内和室外教学,反而强调对弟子的教育教学并不限于室内课堂,把教育教学活动落实到现实生活中,当下即是课堂,没有重室内轻室外之说。在教学方式上,孔子不是先在室内进行知识理论的传授然后再在室外实践中对理论进行讲解,实际上更多的是直接在现实生活中传授知识和进行德性教育,阐明理论,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知识理论。孔子一生大部分时间是在列国之间颠沛流离,带领学生宣扬己学。一路上,孔子不失时机地、即时即景地对学生进行现场德、智教育教学。或借游历名山大川、观赏江湖河海时,鼓励学生畅谈志向,喟然长叹“吾与点也”,启发学生心智,敦品立德;或借历史遗迹,如宥坐之器以明守愚谦让的损之又损的为人之道,或批评政事以明君臣之道等。这种教法,孔子不是先知后行,而是把知与行完全统一起来,使得理论与实践在现实上一体化了。
因而,这里的知行合一并不能简单地理解为孔子要求学生不仅要学习“知”,而且要实践“知”(“行”),知与行、理论与实践相加,而是指孔子在教育教学过程和方法中的知行一体化的特色,是一种在不断变化的实践情景中的体验式教学。这种体验式教学,一方面是符合学习认知过程和规律的。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在《大教学论》中写道:“一切知识都是从感官开始的。”环境无疑是最好的导师,它使知识具体化、形象化,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发现、接受、提升,这无疑是学习最有效的途径和方式。另一方面,在教学实效上,这种实践教学极大地缩短了从理论到实践的转化时间,使学生在现实中感受到理论的真实性,从而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习成为一种自主自觉的行为。可见,孔子的知行合一、理论与实践相统一的体验式教学是科学有效的。
以上几个部分是孔子教育教学中的最重要的几个方面,这几个方面相互关联、相辅相成,共同构成了孔子教育教学活动的良性循环,有效地实现了教育教学的目的。这对于当今的教育教学有着莫大的启示。人们在教育教学中,在教学动力上,往往从教师、教学内容或方法的某一方面来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结果未能如愿。在教学内容上,德育与智育常未能一体化,或停于知识的传授,忘却德性的培养,或离间德育智育而使学生有了知识却缺乏文化。在教学过程和方法上,知与行相脱节,理论与实践相违背,不仅使得教学重复,也让师生产生教学疲劳,流失教学兴趣,大大降低教学实效性。归究其因,都在于片面地追求教育教学的单个环节,未能以全局的观念妥善安排好教育教学的每一环节,追求整体效应。重新审视孔子的一体化教育,或许能对当今的教育教学追求更好的实效性指明一个方向。
[ 参 考 文 献 ]
[1] 许慎.说文解字[M].北京:中华书局,1963:183.
[2] 朱熹.四书章句集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3:1.
[3] 万俊人.儒家传统教育理念的现代合理性及其限度.孔子研究[J].1997,(1):25.
[4] 蒙培元.孔子的教育理念[J].天水师范学院学报,2006,(1).
[5] 王毓珣.孔子教学方法及特色探寻[J].临沂师范学院学报,2006,(4).
[责任编辑:陈 明]
[关键词]孔子 一体化 教育特色
[中图分类号] G40-0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2)10-0029-02
人们从教学动力、教育内容、教育方法、教育过程等各个方面对孔子的教育进行了研究,却缺乏对孔子的教育各环节做全局的考察并抽出其共同的思想主张和特点。纵观孔子的教育主张和实践,“一体化”是孔子教育的重要特色,是孔子一贯的教育理念,贯穿于孔子教育过程的始终。当然,“一体化”并非孔子自己提出的概念,而是我们总结孔子教育理念得出的结论。而这一点,恰被人们所忽视。
一、在教学动力上,孔子追求综合效应,提升学习主体兴趣
孔子对学生之教并非强迫的教学,相反,学生是怀有浓厚兴趣来学习的,师生之间的教学是相当轻松愉快的过程,从而有效地达到了教学目的。可见,兴趣是进行有效教育教学的必要前提,是重要的教学动力。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论语·雍也》)知学是较低层次,好学、乐学是较高层次。真正的教学,不是简单的师生之间你传我受、以教师为主学生被动跟从的过程,而是以学生自主为中心,并在此基础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之好学、乐学。孔子是如何培养学生的兴趣和自主性呢?孔子最得意的弟子颜渊曾感叹地说:“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论语·子罕》)此“欲罢不能”说明了孔子教学的成功,能紧紧吸引学生兴趣,使学生知学、好学、乐学。这句话也同样表明了孔子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方法:一是教师自身的魅力熏陶和感染。教师拥有较高的学问和德性,在学生当中树立起权威和榜样作用,让学生由衷地敬重、靠近和学习。二是恰当运用教学方法,尤其是“循循善诱”的启发式教学。孔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孔子以学生作为教学的主体,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并对不同层次和特点的学生能做出不同的、恰当的启发,由此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三是教学内容的安排注重“文”和“礼”。文指文化知识,内在的规范;礼指礼仪典章制度,外在的约束力。春秋年代,文和礼日益缺失,加上长年的战乱,人们愈发渴望文和礼的回归,用文和礼来拯救社会。因此,文和礼的教学内容符合变革社会实际的需要,切合实际,使学生感到学有所用,学生的学习便有了基本的推动力。同时,孔子还要求做到文“博”、礼“约”,强调文化知识的广博,礼仪制度的简约、明白而具体。这就让学生时刻感受到自己所知、所行离“博”和“约”的距离,认识到自身学习的不足和学习的无止境,从而不断追求、努力。
在孔子提升学生学习自主和兴趣上,以上所说的三个方面中仅靠单个方面可能无法达到好的效果。实际上,这三个方面贯穿在学生的学习目标、学习过程及学后的实践要求和价值中,相互联系,由此在一个完整的一体化的学习体系中造就了孔子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综合效应。
二、在教育内容上,孔子主张德智一体、寓德于智
孔子的教育是德育与智育的统一,但众人大多关注孔子仁义道德以教的一面,而未看到孔子不仅强调德的教育的重要,同样也重视知识的传教。也有人说,德育的思想内容在孔子的教育内容中处于中心位置,而智育与此相比则是非中心性的。这其实是对孔子教育思想的误解。孔子首先明确了德育不可偏离智育。孔子说,“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如果追究德育、智育更深层的关系,我们会发现,孔子不仅不忽视德育和智育中的任何一方,而且将德育与智育融为一体,德育寓于智育中实现,智育中贯穿着德育。我们从孔子“文”的教学内容上可见一斑。“子以四教:文、行、忠、信。”(《论语·述而》)其中“文”指什么呢?表面上是指文化知识,包括历史、舞蹈、文学、典章制度等各方面,实质上有着深刻内涵,蕴含着宇宙规律和道德理性。考之文的本意,文是指各色交错的纹理。《易传· 系辞下》载:“物相杂,故曰文。”《说文解字》称:“文,错画也,象交文。” [1]可知文的本意广泛,是指宇宙万物的纹理。人们最初把事物的纹理刻画出来以记载事物之象。后来人们把事物之象归结为天文、地文和人文,并总结其中规律,以此教育百姓,所以《易传·象传·贲卦》称:“刚柔交错,天文也。文明以止,人文也。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以天文、地文、人文三位一体的思想内容进行教化,这就是“文化”两字最早的起源。可见,从文和文化的文字发生学的意义上说,文和文化并不是简单的知识,而是探究和贯穿着天人之际的宇宙之理(规律)和人类德性(心性修养)的一种知识。这就是说,智育不仅仅是知识的教育,而且还蕴含着德育。“文化”的这种界定及教授,随之被后世儒者发扬光大,成为大学的主题。宋儒朱熹说,所谓大学教学内容是“教之以穷理、正心、修己、治人之道”。[2]《易传》反映的是孔子的思想主张,据此推知,孔子提出的“文”应该也是这一层面的意思。
由此看来,孔子的教学内容是寓德于智、德智一体的。这样的教学内容和授法是很有特色的,在教育史上也是颇有地位的。“就基本教育观念论,孔子所创立的是一套具有强烈实践理性特征的合智德、通内外的教育理念系统,即合才智培养与道德培养为一体,贯内在心性教化与外向达行于一身。寓文于德,寓乐于教,寓教于本性内心,寓德于义礼外行(如所谓‘文、行、忠、信’四科者)乃孔子教育理念的根本所在,也预制了尔后中国儒家教育传统的基本发展路向和根本特征。”[3]
三、在教育方法和过程中,孔子实施知行合一、理论与实践相统一的体验性教学 从《论语》所载来看,孔子的教育教学是知行合一、理论与实践相统一的。从授课地点看,孔子没有严格区分室内和室外教学,反而强调对弟子的教育教学并不限于室内课堂,把教育教学活动落实到现实生活中,当下即是课堂,没有重室内轻室外之说。在教学方式上,孔子不是先在室内进行知识理论的传授然后再在室外实践中对理论进行讲解,实际上更多的是直接在现实生活中传授知识和进行德性教育,阐明理论,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知识理论。孔子一生大部分时间是在列国之间颠沛流离,带领学生宣扬己学。一路上,孔子不失时机地、即时即景地对学生进行现场德、智教育教学。或借游历名山大川、观赏江湖河海时,鼓励学生畅谈志向,喟然长叹“吾与点也”,启发学生心智,敦品立德;或借历史遗迹,如宥坐之器以明守愚谦让的损之又损的为人之道,或批评政事以明君臣之道等。这种教法,孔子不是先知后行,而是把知与行完全统一起来,使得理论与实践在现实上一体化了。
因而,这里的知行合一并不能简单地理解为孔子要求学生不仅要学习“知”,而且要实践“知”(“行”),知与行、理论与实践相加,而是指孔子在教育教学过程和方法中的知行一体化的特色,是一种在不断变化的实践情景中的体验式教学。这种体验式教学,一方面是符合学习认知过程和规律的。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在《大教学论》中写道:“一切知识都是从感官开始的。”环境无疑是最好的导师,它使知识具体化、形象化,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发现、接受、提升,这无疑是学习最有效的途径和方式。另一方面,在教学实效上,这种实践教学极大地缩短了从理论到实践的转化时间,使学生在现实中感受到理论的真实性,从而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习成为一种自主自觉的行为。可见,孔子的知行合一、理论与实践相统一的体验式教学是科学有效的。
以上几个部分是孔子教育教学中的最重要的几个方面,这几个方面相互关联、相辅相成,共同构成了孔子教育教学活动的良性循环,有效地实现了教育教学的目的。这对于当今的教育教学有着莫大的启示。人们在教育教学中,在教学动力上,往往从教师、教学内容或方法的某一方面来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结果未能如愿。在教学内容上,德育与智育常未能一体化,或停于知识的传授,忘却德性的培养,或离间德育智育而使学生有了知识却缺乏文化。在教学过程和方法上,知与行相脱节,理论与实践相违背,不仅使得教学重复,也让师生产生教学疲劳,流失教学兴趣,大大降低教学实效性。归究其因,都在于片面地追求教育教学的单个环节,未能以全局的观念妥善安排好教育教学的每一环节,追求整体效应。重新审视孔子的一体化教育,或许能对当今的教育教学追求更好的实效性指明一个方向。
[ 参 考 文 献 ]
[1] 许慎.说文解字[M].北京:中华书局,1963:183.
[2] 朱熹.四书章句集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3:1.
[3] 万俊人.儒家传统教育理念的现代合理性及其限度.孔子研究[J].1997,(1):25.
[4] 蒙培元.孔子的教育理念[J].天水师范学院学报,2006,(1).
[5] 王毓珣.孔子教学方法及特色探寻[J].临沂师范学院学报,2006,(4).
[责任编辑:陈 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