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朗读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一环,它能帮助学生理解词句、读懂课文、体会课文的感情,陶冶学生的情操。《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阅读教学要注意“有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要用“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要“诵读优秀诗文,注意在诵读过程中体验情感,领悟内容”。
关键词:语文教学; 朗读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0)11-112-001
特级教师于永正说:“朗读的作用很大,理解课文的唯一手段就是朗读,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是最重要的手段。语文能力是讲出来的吗?不是!语文能力是读出来的,是学出来的。朗读是学生内化语言最直接的通道,是教师培养学生语感最重要的方法。”然而,学生毕竟不是成人,他不是成熟的阅读者,对文本词句的品析,有时候停留在比较浅的层面上,有时候甚至是错误的。在这样的情况下,教师的示范性朗读,就起到了指引方向的作用。
一、化静为动,尺水兴波
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们总是要求学生将书读得声音响亮,长此以久,学生读书很容易进入同一个模式,那就是大声读,读来读去便成了同一个模式,书读对了,语文味却淡了。
其实不然,读书要像说话那样自然!教师要通过学习这种自然的朗读,使学生从以前读书的那种固定模式与框框之中跳出来。窦桂梅老师说:“他读得是不是有感情,人是不是进入这味儿,就看他那眼睛,那眼睛在发光,成了!要不,两眼无神,他读得声音再响,嗓门儿再粗,也是白搭!”
一篇文章有它的文眼,一个题目有它的题眼。一滴水能映出太阳的光辉!在朗读指导过程中,如果我们都能够扣住题眼,读好题目,激活学生的想像,那就等于打开了情感的闸门,学生也就能读出字里行间的情感之水。
二、适时点拨,入情入境
由于阅历、认识理解能力的欠缺,有时学生即使能够理解课文主要内容所传递的思想感情,但朗读中也难以真切地把这种情感表达出来。课堂教学中,教师不必在朗读技艺上作过多的指导,要通过情境创设,气氛渲染,使学生产生如临其境、似见其景的心理图像,再让学生设身处地,通过朗读表达,效果定会很好。
特级教师于永正教学《“番茄太阳”》文章的第一部分时,让学生读这部分内容,学生读得很流利,但语气把握不够好,此时于老师很自然地把文章的背景讲了一下。作者卫宣利在她17岁的时候,生平第一次被抬进了医院,就再也没能走着出来——她的腿,在一场意外的车祸中瘫痪了。躺在病床上时,她也曾一度消沉,悲观。那时她写道:“没有人知道,对于一个17岁的花季少女而言,彻头彻尾的绝望是怎样一种感觉!后来她因为抗拒家庭对她的包办婚姻安排,又孤身一人来到这座城市,身体上的残疾,心理上的疲惫,都压得她喘不过气来。一番讲解之后,学生一下子便走进了作者的生活情境中去了。再次读时于老师要求学生读得低些,语调慢些,应该说学生读得很投入。但于老师还不满足,自己再次进行了范读,他这一读可谓是语惊四座,让在场听课的师生一下子都被作者那种灰暗的心情笼罩了,情不自禁地鼓起掌来。
后来我们才知道:原来于老师真正把心沉到了作者中去,把自己当作那个瘫痪的作者来读这段话,因而打动了在场的每一个人。为读好这篇文章,于老师读了一个晚上,甚至在上课前他还在练习朗读。于老师在课上还指导学生读课题的语气和读课文的语气要不一样,还有其他需要学生注意之处。他甚至把教科书上的这一页纸裁下来,随身携带,随时朗读,直到上课前自己还读得热泪盈眶,生怕别人看见,偷偷背过身子擦去眼泪。
三、素质引领,范读激情
摹仿是儿童的天性,范读能使学生很快入境,虽然有的学生摹仿出来的不如老师的“原汁原味”。但摹仿久了,也就形成了知识积累,那么读书的能力也就形成了。老师的朗读指导要隐而无痕,润物无声,那就会像春雨点点,沁入学生的心田。要让学生在美好情感的氛围中,体味作者的感情,把握作者的脉搏,读出文本中固有的语气语调,再现文本中固有的形象,表达文本中固有的情感,那样学生定会读得情意浓浓。
读出文章的感情,需要酝酿,需要一种情境,而这种酝酿、这种情境是离不开教师的有效指导的。教师的朗读水平高,才能正确地指导、点拨学生、感染学生。教师的表情丰富了,学生才可能做到声情并茂。所以作为语文老师,一定要提高自身的朗读水平。以读代讲,充分发挥朗读的示范作用,使课堂教学更能启迪智慧,更能激发学生的兴趣,这样课文读懂了,语文味读出来了,教学目标也就达成了。
关键词:语文教学; 朗读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0)11-112-001
特级教师于永正说:“朗读的作用很大,理解课文的唯一手段就是朗读,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是最重要的手段。语文能力是讲出来的吗?不是!语文能力是读出来的,是学出来的。朗读是学生内化语言最直接的通道,是教师培养学生语感最重要的方法。”然而,学生毕竟不是成人,他不是成熟的阅读者,对文本词句的品析,有时候停留在比较浅的层面上,有时候甚至是错误的。在这样的情况下,教师的示范性朗读,就起到了指引方向的作用。
一、化静为动,尺水兴波
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们总是要求学生将书读得声音响亮,长此以久,学生读书很容易进入同一个模式,那就是大声读,读来读去便成了同一个模式,书读对了,语文味却淡了。
其实不然,读书要像说话那样自然!教师要通过学习这种自然的朗读,使学生从以前读书的那种固定模式与框框之中跳出来。窦桂梅老师说:“他读得是不是有感情,人是不是进入这味儿,就看他那眼睛,那眼睛在发光,成了!要不,两眼无神,他读得声音再响,嗓门儿再粗,也是白搭!”
一篇文章有它的文眼,一个题目有它的题眼。一滴水能映出太阳的光辉!在朗读指导过程中,如果我们都能够扣住题眼,读好题目,激活学生的想像,那就等于打开了情感的闸门,学生也就能读出字里行间的情感之水。
二、适时点拨,入情入境
由于阅历、认识理解能力的欠缺,有时学生即使能够理解课文主要内容所传递的思想感情,但朗读中也难以真切地把这种情感表达出来。课堂教学中,教师不必在朗读技艺上作过多的指导,要通过情境创设,气氛渲染,使学生产生如临其境、似见其景的心理图像,再让学生设身处地,通过朗读表达,效果定会很好。
特级教师于永正教学《“番茄太阳”》文章的第一部分时,让学生读这部分内容,学生读得很流利,但语气把握不够好,此时于老师很自然地把文章的背景讲了一下。作者卫宣利在她17岁的时候,生平第一次被抬进了医院,就再也没能走着出来——她的腿,在一场意外的车祸中瘫痪了。躺在病床上时,她也曾一度消沉,悲观。那时她写道:“没有人知道,对于一个17岁的花季少女而言,彻头彻尾的绝望是怎样一种感觉!后来她因为抗拒家庭对她的包办婚姻安排,又孤身一人来到这座城市,身体上的残疾,心理上的疲惫,都压得她喘不过气来。一番讲解之后,学生一下子便走进了作者的生活情境中去了。再次读时于老师要求学生读得低些,语调慢些,应该说学生读得很投入。但于老师还不满足,自己再次进行了范读,他这一读可谓是语惊四座,让在场听课的师生一下子都被作者那种灰暗的心情笼罩了,情不自禁地鼓起掌来。
后来我们才知道:原来于老师真正把心沉到了作者中去,把自己当作那个瘫痪的作者来读这段话,因而打动了在场的每一个人。为读好这篇文章,于老师读了一个晚上,甚至在上课前他还在练习朗读。于老师在课上还指导学生读课题的语气和读课文的语气要不一样,还有其他需要学生注意之处。他甚至把教科书上的这一页纸裁下来,随身携带,随时朗读,直到上课前自己还读得热泪盈眶,生怕别人看见,偷偷背过身子擦去眼泪。
三、素质引领,范读激情
摹仿是儿童的天性,范读能使学生很快入境,虽然有的学生摹仿出来的不如老师的“原汁原味”。但摹仿久了,也就形成了知识积累,那么读书的能力也就形成了。老师的朗读指导要隐而无痕,润物无声,那就会像春雨点点,沁入学生的心田。要让学生在美好情感的氛围中,体味作者的感情,把握作者的脉搏,读出文本中固有的语气语调,再现文本中固有的形象,表达文本中固有的情感,那样学生定会读得情意浓浓。
读出文章的感情,需要酝酿,需要一种情境,而这种酝酿、这种情境是离不开教师的有效指导的。教师的朗读水平高,才能正确地指导、点拨学生、感染学生。教师的表情丰富了,学生才可能做到声情并茂。所以作为语文老师,一定要提高自身的朗读水平。以读代讲,充分发挥朗读的示范作用,使课堂教学更能启迪智慧,更能激发学生的兴趣,这样课文读懂了,语文味读出来了,教学目标也就达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