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29 d至14岁小儿肺内外源性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ARDS)应用小潮气量肺保护性通气策略的救治效果及临床转归的差异。
方法对2003年1月至2014年12月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PICU收治的354例ARDS患儿进行回顾性分析。依照病因及通气策略分为肺内源性ARDS肺保护性通气组154例、肺内源性ARDS传统通气组96例、肺外源性ARDS肺保护性通气组72例和肺外源性ARDS传统通气组32例。肺内源性ARDS肺保护性通气组与肺外源性ARDS肺保护性通气组采用肺保护性通气策略,潮气量6~8 ml/kg,应用相对较高的呼气末正压(PEEP),调节FiO2及PEEP以维持经皮血氧饱和度高于88%。肺内源性ARDS传统通气组与肺外源性ARDS传统通气组采用传统通气策略,潮气量10~12 ml/kg,调节FiO2以维持经皮血氧饱和度高于88%。分别比较肺内源性ARDS肺保护性通气组与传统通气组、肺外源性ARDS肺保护性通气组与传统通气组的病死率、机械通气天数及PICU住院时间。
结果肺内源性ARDS肺保护性通气组病死率35.29%,机械通气天数[12(2~44)d]及PICU住院时间[16(2~67)d]低于肺内源性ARDS传统通气组病死率45.62%,机械通气天数[16(3~26)d]及PICU住院时间[22(3~56)d],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肺外源性ARDS肺保护性通气组病死率22.22%、机械通气天数[9(1~19) d]及PICU住院时间[14(1~66)d]低于肺外源性ARDS传统通气组病死率46.87%、机械通气天数[16(1~21)d]及PICU住院时间[25(1~47)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肺外源性ARDS应用肺保护性通气策略的治疗效果可能优于肺内源性ARDS,但确定结论尚需进一步进行前瞻性临床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