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数学知识具有理论性、抽象性以及逻辑性较强的特点,而小学生习惯性以直观感受进行知识的学习,针对这一特点,图形结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可以将数学知识以更加直观的方式呈现在小学生面前,对于强化小学数学教学效果具有重要意义。鉴于此,本文详细探讨了小学数学图形结合的教学策略,以供参考。
【关键词】小学数学 图形结合 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8.20.015
图形结合教学模式即在深入进行教学内容挖掘以及分析的基础上,综合应用图形以及文字等,将知识内容以更加生动、形象以及直观的方式呈现出来,这不仅可以有效吸引学生注意力,同时通过对学生视觉以及听觉等感官的刺激,有助于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对于提升课堂教学质量具有促进作用。由此可见,针对小学数学抽象化、逻辑性较强的特点,图形结合教学模式呈现出较高应用价值。
一、合理应用信息技术实现图形结合
针对小学数学知识特点,要想实现有效的图形结合,在实际展开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小学数学教师就必须对信息技术进行充分应用,将数学知识综合应用图片、视频以及文字等多种形式呈现出来,从而加深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与认知。
例如,在“圆”相关知识教学中,小学数学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制作微课视频,引导学生对圆制作的过程、圆的特点等进行观察与思考,此时小学生可以观察到一个牛吃草的视频情境,在这一情境中引导学生思考构成圆形的基本要素以及情境中有关圆的因素等,圆形的动态变化过程可以给予学生深刻的印象,有助于小学生加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1]。在此基础上小学数学教师充分发挥引导职能,不仅能够提升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质量,同时还能够全面提升小学生的创新意识、逻辑思维能力以及观察能力等综合素质。
二、通过图形结合激发小学生想象力
新时期,小学数学教师在实际展开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应对图形结合教学方法的重要性产生深刻认知,并采用科学的教学方式及引导方式,引导学生利用图形结合进行数学问题的思考与探索,从而实现对小学生数学素养的全面培养,促使学生的解题思路有效拓展,实现对小学生想象力的全面培养。
例如,在《认识分数》相关知识点教学中,小学数学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利用线段图进行数据的表示,通过对齐线段图起点的过程中,通过观察图形,可以促使学生对分数知识点产生深刻认知[2]。
在 整个图形观察中,能够激发小学生的思维、调动小学生思维能力,为全面培养小学生的想象力具有重要意义。
三、引导学生自主构建图形培养学生空间观念
小学数学教师在对图形结合方式进行有效应用的过程中,应给予学生自主构建图形的时间与空间,引导学生自主进行图形的构建。
通过亲身实践,有助于小学生全身心投入到数学知识的探索中来,从而加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更能够明确数学知识解题的整个思路[3]。
值得注意的是,大量的数学知识以及数学信息都存在于数学图形当中,通过自主构建数学图形的方式,有助于学生积累大量的数学经验,能够从思维能力、想象能力、空间概念等角度出发,鼓励学生积极主动探索图形结合的神秘性,对于学生逐渐形成良好的空间观念、得到小学生综合素养的全面培养奠定良好基础。
四、通过图形结合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精神
在对图形结合教学方法进行充分应用的过程中,小学数学教师应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展开数学知识的探索,只有这样才能够为培养学生良好的解题能力以及解题思路奠定良好基础,更重要的是,有助于对学生合作探究精神的培养。
例如,在《平行和相交》一课教学中,小学数学教师在实际展开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可以先结合教学内容以及学情,将学生平均划分成若干小组,引导学生以小组的形式进行平行与相交相关知识点的探索,通过布置小组学习任务,学生以小组的形式进行讨论与分析,在集体学习中,学生的交流能力、思维能力等综合素质都能够得到有效培养。在合作探究中体会数学知识学习的快乐,能够从根本上提升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以及合作探究精神。值得注意的是,在对图形结合教学模式以及小组合作教学模式进行充分应用的背景下,趣味性教学模式能够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展开数学知识的探索,为全面提升学生综合素质提供保障。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图形结合教学模式符合小学生的认知能力以及数学知识特点,能够有效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数学知识学习积极性。
因此,新时期小学数学教师应对图形结合教学模式的重要性产生深刻认知,并从合理应用信息技术实现图形结合、通过图形结合激发小学生想象力、引导学生自主构建图形培养学生空间观念、通过图形结合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精神等角度出发,为实现小学生数学素养的全面培养奠定良好基础。
参考文献
[1]苏文彬.动静结合 有效提升——以“认识三角形”为例谈小学数学概念教学[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8(11):64+110.
[2]马增福.小学数学“模型思想”中“核心素养”解读——以人教版小学数学为例[J].教育实践与研究(A),2018(11):4-11.
[3]邸素芳.以交互式電子白板为载体,提升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实效[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8,15(10):183.
【关键词】小学数学 图形结合 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8.20.015
图形结合教学模式即在深入进行教学内容挖掘以及分析的基础上,综合应用图形以及文字等,将知识内容以更加生动、形象以及直观的方式呈现出来,这不仅可以有效吸引学生注意力,同时通过对学生视觉以及听觉等感官的刺激,有助于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对于提升课堂教学质量具有促进作用。由此可见,针对小学数学抽象化、逻辑性较强的特点,图形结合教学模式呈现出较高应用价值。
一、合理应用信息技术实现图形结合
针对小学数学知识特点,要想实现有效的图形结合,在实际展开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小学数学教师就必须对信息技术进行充分应用,将数学知识综合应用图片、视频以及文字等多种形式呈现出来,从而加深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与认知。
例如,在“圆”相关知识教学中,小学数学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制作微课视频,引导学生对圆制作的过程、圆的特点等进行观察与思考,此时小学生可以观察到一个牛吃草的视频情境,在这一情境中引导学生思考构成圆形的基本要素以及情境中有关圆的因素等,圆形的动态变化过程可以给予学生深刻的印象,有助于小学生加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1]。在此基础上小学数学教师充分发挥引导职能,不仅能够提升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质量,同时还能够全面提升小学生的创新意识、逻辑思维能力以及观察能力等综合素质。
二、通过图形结合激发小学生想象力
新时期,小学数学教师在实际展开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应对图形结合教学方法的重要性产生深刻认知,并采用科学的教学方式及引导方式,引导学生利用图形结合进行数学问题的思考与探索,从而实现对小学生数学素养的全面培养,促使学生的解题思路有效拓展,实现对小学生想象力的全面培养。
例如,在《认识分数》相关知识点教学中,小学数学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利用线段图进行数据的表示,通过对齐线段图起点的过程中,通过观察图形,可以促使学生对分数知识点产生深刻认知[2]。
在 整个图形观察中,能够激发小学生的思维、调动小学生思维能力,为全面培养小学生的想象力具有重要意义。
三、引导学生自主构建图形培养学生空间观念
小学数学教师在对图形结合方式进行有效应用的过程中,应给予学生自主构建图形的时间与空间,引导学生自主进行图形的构建。
通过亲身实践,有助于小学生全身心投入到数学知识的探索中来,从而加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更能够明确数学知识解题的整个思路[3]。
值得注意的是,大量的数学知识以及数学信息都存在于数学图形当中,通过自主构建数学图形的方式,有助于学生积累大量的数学经验,能够从思维能力、想象能力、空间概念等角度出发,鼓励学生积极主动探索图形结合的神秘性,对于学生逐渐形成良好的空间观念、得到小学生综合素养的全面培养奠定良好基础。
四、通过图形结合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精神
在对图形结合教学方法进行充分应用的过程中,小学数学教师应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展开数学知识的探索,只有这样才能够为培养学生良好的解题能力以及解题思路奠定良好基础,更重要的是,有助于对学生合作探究精神的培养。
例如,在《平行和相交》一课教学中,小学数学教师在实际展开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可以先结合教学内容以及学情,将学生平均划分成若干小组,引导学生以小组的形式进行平行与相交相关知识点的探索,通过布置小组学习任务,学生以小组的形式进行讨论与分析,在集体学习中,学生的交流能力、思维能力等综合素质都能够得到有效培养。在合作探究中体会数学知识学习的快乐,能够从根本上提升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以及合作探究精神。值得注意的是,在对图形结合教学模式以及小组合作教学模式进行充分应用的背景下,趣味性教学模式能够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展开数学知识的探索,为全面提升学生综合素质提供保障。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图形结合教学模式符合小学生的认知能力以及数学知识特点,能够有效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数学知识学习积极性。
因此,新时期小学数学教师应对图形结合教学模式的重要性产生深刻认知,并从合理应用信息技术实现图形结合、通过图形结合激发小学生想象力、引导学生自主构建图形培养学生空间观念、通过图形结合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精神等角度出发,为实现小学生数学素养的全面培养奠定良好基础。
参考文献
[1]苏文彬.动静结合 有效提升——以“认识三角形”为例谈小学数学概念教学[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8(11):64+110.
[2]马增福.小学数学“模型思想”中“核心素养”解读——以人教版小学数学为例[J].教育实践与研究(A),2018(11):4-11.
[3]邸素芳.以交互式電子白板为载体,提升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实效[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8,15(10):1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