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对于聋生来说,由于身体上的缺陷,他们的语言和思维发展受到极大限制,面对逻辑性很强的数学学科,聋生建构知识的过程比正常人要困难得多。他们在中学阶段的数学学习中,大多数都基础较差,成功经历较少,常常处在比较抑郁的环境中,但是只要能抓准聋生学习的特点,你就会发现与普校教育取得同样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聋校数学教育;不良心理;意志坚强
聋校中学数学与小学相比,已经从文字发展到符号,从具体发展到抽象,从静态发展到动态。随着难度的增加,部分聋生对数学学习产生了消极的心理,丧失了学习的动力。如何对这个阶段的聋生进行心理辅导,帮助他们克服消极心理,提高学习积极性、主动性,进而提高数学学科成绩是一个重要课题。本文将根据中学聋生数学学习的心理特点进行分析并提供策略,为聋校数学课堂教学提供参考。
处在中学阶段的聋生大部分会存在以下几种不良心理:
一、急躁心理
大部分聋生学习毅力差,习惯于“走马观花”式的学习方法,只停留于一知半解,似懂非懂,不主动寻找致错原因,因此常常犯重复错误。而且,有些聋生在学习当中求成心切,急于速成,但又无法达到预期,中学生的特征是意志力普遍薄弱,情绪不稳,易形成紧张浮躁类型,进而产生学习上的急躁心理。
二、抑郁心理
一些学生性格内向,在数学学习中,遇到困难而又没有能力解决时,不善于向老师、同学求助,不懂的知识越来越多,不愉快和自卑的体验使他们陷入痛苦、忧虑之中,形成抑郁型性格特征,因而对数学学习失去信心。自我效能感降低,在学习任务面前产生无能为力的心理状态和行为。
三、焦虑心理
部分聋生由于理解能力较低、思维狭窄,不能适应数学学习,这类学生常感到孤立无助,个人的交往动机、合群需要不能得到满足。长此下去,自信心、自尊心受挫,内疚和失落感增强,进而造成思维障碍,形成焦虑型性格。
因此,教师在心理辅导时,首要问题是做到以学生为主体,尊重学生,这样才能使学生“亲其师,信其道”。下面提出一些心理辅导策略,供大家参考。
一、激发聋生学习兴趣,促进聋生主动学习
1.明确学习目标
教师在讲课之前,需要学生清楚地了解学习的具体目标、具体任务、相关要求以及本节课在整个知识体系中的位置,调动其积极性。例如,在讲“整式”一章有一个“杨辉三角”的故事,这时可以告诉学生:“杨辉三角”是我国古代的伟大成就,在日常生活中应用广泛。将知识结合故事和生活,这样聋生就不会对数学学习感到枯燥。
2.创设问题情境
创设问题情境,有助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例如,在学习“平方根”知识时,可以提出“正方形操场的面积和边长”问题,让他们觉得数学就在身边,并不遥远。当老师提出一个具体问题情境时,聋生的好奇心明显显示出来了,学习兴趣明显增强了。
3.加强反馈和强化
信息论和控制论认为,没有信息的反馈就没有控制,如果学生知道自己的学习结果非常理想,就会产生相当大的激励作用,这时我们就应给予学生及时的正面强化,而且反馈越快越好。对于聋生在提问、板演、作业指导等方面,教师要特别给予照顾,一是适时的正面强化,二是及时纠正错误和不足。
4.进行适度奖惩
处在中学阶段的聋生,都能够理解老师表扬与批评的意图。表扬与奖励,具有推动学习的作用,是肯定的,需要注意的是“适度”问题。如果过度,会造成学生盲目乐观、骄傲自满。批评与惩罚,不能不用,因为学生毕竟年龄小,需要正反两方面进行教育,但要注意的是度的把握。
二、排减聋生消极心态,促进聋生主动学习
1.消除戒备
很多聋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都有饱受挫折的经验,给他们营造安全和谐的心理氛围是十分必要的。教师需要多与他们接触,多与他们交谈,了解他们的思想和需要,逐步克服学生的戒备心理。在实践中,很多聋生都有数学之外的爱好或特长,如果能加以利用,使之迁移到数学的学习中来,就能很好地消除他们的戒备心理。
2.克服自卑
中学阶段的聋生,大多数基础较差,成功经历较少,常常处在“冷”的环境中,他们感到抬不起头,直不起腰。因此,教师需要降低要求,让他们在“学中做”“做中学”,变“学数学”为“做数学”。要多给聋生提供小的成功的机会,让他们体验成功的喜悦,增强对数学学习的兴趣,提高自我效能感。
3.矫正逆反
有少数教师在数学教育教学过程中,靠权威、体罚等手段压服聋生,造成学生畏惧、防卫等不正常心态,诱发学生反权威、反说教的反抗心态。因此,作为中学数学教师,一是要坚决克服简单粗暴,二是要想方设法,逐步缓解或消除聋生的逆反心理。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引导,引导他们喜欢数学教师,喜欢数学,这一点,在中学阶段显得尤其重要。
三、增强聋生自信能力,促进聋生主动学习
1.引导聋生正确自我评价
人贵有自知之明,不仅要看到自己的短处,也要恰如其分地看到自己的长处。曾经在数学学习上的失败,使得聋生耿耿于怀,其心理状态必然处于低潮。教师要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增强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和吸引力。要向聋生说明一个道理:在通往成功的道路上,不能指望一帆风顺。
2.引导聋生正确自我表现
中学阶段的聋生,大多数缺乏自信心,上课常常表现为精神萎靡,神情僵滞,把自己定位为“旁观者”。作为数学教师,要拥有先进的教学理念,要把自己定位在“数学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促进者”这样一个位置,要相信每个学生,特别是相信聋生。要引导聋生正确表现自己,做一些力所能及、把握比较大的事情,以增强自信心。任何大的成功,都蕴积于“小”的成功之中。
3.引导聋生正确自我补偿
盲人尤聪,聋者尤明,这是生理上的补偿作用。中学阶段聋生的心理,同样具有补偿能力。引导学生正确补偿自己,可以从“以勤补拙”“培养好习惯”做起,让他们利用已有的知识,去思考、判断、推理,并让他们习得类比、归纳、总结等基本的数学方法。
四、培养聋生坚强意志,促进聋生主动学习
1.端正学习心态
俗话说得好:“方向明,决心大”,如果学习的方向不明确,学习态度不端正,必然会使人产生惰性。中学阶段的聋生,在形成过程中,学习方向的明确程度、学习态度的端正程度,肯定不会很好。因此,我们中学数学教师要根据实际情况,帮助聋生克服模糊观念,坚定信念,端正态度。
2.培养自主学习意识
自主学习意识强的学生,能够充分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并能以饱满的热情和坚强的意志投身学习,在困难面前表现顽强,并且具有比较强的独立性。与此相反,聋生往往缺乏自主学习的意识,这就需要教师花费精力,对教材内容进行合理取舍,采用“低起点、小步子、多活动、快反馈”的教学方法,使聋生学有所得,这样,聋生对于学习数学的自觉性必能得以提高。
3.加强意志锻炼
顽强的意志,是一个人优秀的品质,它决定着克服困难的毅力和持久程度。学习是一个艰苦的、日积月累的过程,没有顽强的学习意志,学习就会半途而废。教师在心理辅导时,应鼓励学生不畏困难,知难而进,排除不良情绪的干扰,强迫自己保持平静的心境面对数学学习。在引导学生参与知识探究的过程中,要有目的地设置一定的困难,让知识的呈现有一定的梯度,给学生创设一定的“困难情境”,以逐步培养聋生克服自身心理障碍的能力和克服外部困难的能力,培养意志的独立性。
参考文献:
[1]邓云渊,范兆娟.有效教学的内涵与评价标准的误区及其规避探析.教育导刊,2009(415):43-45.
[2]姬秉新.儿童学习与指导.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09.
[3]朴永馨.特殊教育概论.华夏出版社,1991.
[4]王效贤,王明泽.聋校教育学.吉林出教育出版社,1998.
(作者单位 广东省肇庆市端州区西江北路肇庆启聪学校)
关键词:聋校数学教育;不良心理;意志坚强
聋校中学数学与小学相比,已经从文字发展到符号,从具体发展到抽象,从静态发展到动态。随着难度的增加,部分聋生对数学学习产生了消极的心理,丧失了学习的动力。如何对这个阶段的聋生进行心理辅导,帮助他们克服消极心理,提高学习积极性、主动性,进而提高数学学科成绩是一个重要课题。本文将根据中学聋生数学学习的心理特点进行分析并提供策略,为聋校数学课堂教学提供参考。
处在中学阶段的聋生大部分会存在以下几种不良心理:
一、急躁心理
大部分聋生学习毅力差,习惯于“走马观花”式的学习方法,只停留于一知半解,似懂非懂,不主动寻找致错原因,因此常常犯重复错误。而且,有些聋生在学习当中求成心切,急于速成,但又无法达到预期,中学生的特征是意志力普遍薄弱,情绪不稳,易形成紧张浮躁类型,进而产生学习上的急躁心理。
二、抑郁心理
一些学生性格内向,在数学学习中,遇到困难而又没有能力解决时,不善于向老师、同学求助,不懂的知识越来越多,不愉快和自卑的体验使他们陷入痛苦、忧虑之中,形成抑郁型性格特征,因而对数学学习失去信心。自我效能感降低,在学习任务面前产生无能为力的心理状态和行为。
三、焦虑心理
部分聋生由于理解能力较低、思维狭窄,不能适应数学学习,这类学生常感到孤立无助,个人的交往动机、合群需要不能得到满足。长此下去,自信心、自尊心受挫,内疚和失落感增强,进而造成思维障碍,形成焦虑型性格。
因此,教师在心理辅导时,首要问题是做到以学生为主体,尊重学生,这样才能使学生“亲其师,信其道”。下面提出一些心理辅导策略,供大家参考。
一、激发聋生学习兴趣,促进聋生主动学习
1.明确学习目标
教师在讲课之前,需要学生清楚地了解学习的具体目标、具体任务、相关要求以及本节课在整个知识体系中的位置,调动其积极性。例如,在讲“整式”一章有一个“杨辉三角”的故事,这时可以告诉学生:“杨辉三角”是我国古代的伟大成就,在日常生活中应用广泛。将知识结合故事和生活,这样聋生就不会对数学学习感到枯燥。
2.创设问题情境
创设问题情境,有助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例如,在学习“平方根”知识时,可以提出“正方形操场的面积和边长”问题,让他们觉得数学就在身边,并不遥远。当老师提出一个具体问题情境时,聋生的好奇心明显显示出来了,学习兴趣明显增强了。
3.加强反馈和强化
信息论和控制论认为,没有信息的反馈就没有控制,如果学生知道自己的学习结果非常理想,就会产生相当大的激励作用,这时我们就应给予学生及时的正面强化,而且反馈越快越好。对于聋生在提问、板演、作业指导等方面,教师要特别给予照顾,一是适时的正面强化,二是及时纠正错误和不足。
4.进行适度奖惩
处在中学阶段的聋生,都能够理解老师表扬与批评的意图。表扬与奖励,具有推动学习的作用,是肯定的,需要注意的是“适度”问题。如果过度,会造成学生盲目乐观、骄傲自满。批评与惩罚,不能不用,因为学生毕竟年龄小,需要正反两方面进行教育,但要注意的是度的把握。
二、排减聋生消极心态,促进聋生主动学习
1.消除戒备
很多聋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都有饱受挫折的经验,给他们营造安全和谐的心理氛围是十分必要的。教师需要多与他们接触,多与他们交谈,了解他们的思想和需要,逐步克服学生的戒备心理。在实践中,很多聋生都有数学之外的爱好或特长,如果能加以利用,使之迁移到数学的学习中来,就能很好地消除他们的戒备心理。
2.克服自卑
中学阶段的聋生,大多数基础较差,成功经历较少,常常处在“冷”的环境中,他们感到抬不起头,直不起腰。因此,教师需要降低要求,让他们在“学中做”“做中学”,变“学数学”为“做数学”。要多给聋生提供小的成功的机会,让他们体验成功的喜悦,增强对数学学习的兴趣,提高自我效能感。
3.矫正逆反
有少数教师在数学教育教学过程中,靠权威、体罚等手段压服聋生,造成学生畏惧、防卫等不正常心态,诱发学生反权威、反说教的反抗心态。因此,作为中学数学教师,一是要坚决克服简单粗暴,二是要想方设法,逐步缓解或消除聋生的逆反心理。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引导,引导他们喜欢数学教师,喜欢数学,这一点,在中学阶段显得尤其重要。
三、增强聋生自信能力,促进聋生主动学习
1.引导聋生正确自我评价
人贵有自知之明,不仅要看到自己的短处,也要恰如其分地看到自己的长处。曾经在数学学习上的失败,使得聋生耿耿于怀,其心理状态必然处于低潮。教师要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增强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和吸引力。要向聋生说明一个道理:在通往成功的道路上,不能指望一帆风顺。
2.引导聋生正确自我表现
中学阶段的聋生,大多数缺乏自信心,上课常常表现为精神萎靡,神情僵滞,把自己定位为“旁观者”。作为数学教师,要拥有先进的教学理念,要把自己定位在“数学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促进者”这样一个位置,要相信每个学生,特别是相信聋生。要引导聋生正确表现自己,做一些力所能及、把握比较大的事情,以增强自信心。任何大的成功,都蕴积于“小”的成功之中。
3.引导聋生正确自我补偿
盲人尤聪,聋者尤明,这是生理上的补偿作用。中学阶段聋生的心理,同样具有补偿能力。引导学生正确补偿自己,可以从“以勤补拙”“培养好习惯”做起,让他们利用已有的知识,去思考、判断、推理,并让他们习得类比、归纳、总结等基本的数学方法。
四、培养聋生坚强意志,促进聋生主动学习
1.端正学习心态
俗话说得好:“方向明,决心大”,如果学习的方向不明确,学习态度不端正,必然会使人产生惰性。中学阶段的聋生,在形成过程中,学习方向的明确程度、学习态度的端正程度,肯定不会很好。因此,我们中学数学教师要根据实际情况,帮助聋生克服模糊观念,坚定信念,端正态度。
2.培养自主学习意识
自主学习意识强的学生,能够充分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并能以饱满的热情和坚强的意志投身学习,在困难面前表现顽强,并且具有比较强的独立性。与此相反,聋生往往缺乏自主学习的意识,这就需要教师花费精力,对教材内容进行合理取舍,采用“低起点、小步子、多活动、快反馈”的教学方法,使聋生学有所得,这样,聋生对于学习数学的自觉性必能得以提高。
3.加强意志锻炼
顽强的意志,是一个人优秀的品质,它决定着克服困难的毅力和持久程度。学习是一个艰苦的、日积月累的过程,没有顽强的学习意志,学习就会半途而废。教师在心理辅导时,应鼓励学生不畏困难,知难而进,排除不良情绪的干扰,强迫自己保持平静的心境面对数学学习。在引导学生参与知识探究的过程中,要有目的地设置一定的困难,让知识的呈现有一定的梯度,给学生创设一定的“困难情境”,以逐步培养聋生克服自身心理障碍的能力和克服外部困难的能力,培养意志的独立性。
参考文献:
[1]邓云渊,范兆娟.有效教学的内涵与评价标准的误区及其规避探析.教育导刊,2009(415):43-45.
[2]姬秉新.儿童学习与指导.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09.
[3]朴永馨.特殊教育概论.华夏出版社,1991.
[4]王效贤,王明泽.聋校教育学.吉林出教育出版社,1998.
(作者单位 广东省肇庆市端州区西江北路肇庆启聪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