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星期六早上,文健妈妈买菜回来的时候,带回来一盒子蛋挞。三岁半的文健一见他最爱的蛋挞便嚷着要吃。妈妈对文健说:“等爸爸回来一起吃,好吗?爸爸很快就回来了。”文健把头摇得像拨浪鼓一样,撅着小嘴,盯着蛋挞盒子,还一副哭相。这个时候,奶奶走过来,说:“好好好,文健要吃蛋挞,现在就吃。”说着,便把盒子拉到文健面前,打开盒子,文健伸手便要拿。妈妈按住文健的小手,又问他:“等爸爸回来再一起吃,好不好?”还没等文健回答,奶奶就说:“孩子要现在吃就让他吃嘛,又不是没有,等不等都一样。”说完,奶奶就拿了一个蛋挞放到文健手里。妈妈只得摇摇头,轻轻叹了口气。
妈妈的叹息和奶奶的不满,其实只源于妈妈希望文健学会等待,但奶奶认为孩子的要求应该马上满足。那到底应不应该马上满足文健吃蛋挞的要求?对于文健的发展来说有没有什么区别呢?关于这个问题,心理学家萨勒做过的以下实验可能对我们会有所启发。
萨勒的实验
萨勒的实验对象是一群4岁大的孩子,孩子被单独带进一个房间,房间里的桌子上面放着两块糖。实验者对孩子说:“桌子上放着两块糖,如果你能坚持20分钟,等我买完东西回来,这两块糖就都给你但如果你等不了这么长的时间,你就只能得到一块糖,你现在就可以得到。”说完,实验者就离开了。实验者在隔壁的房间观察了孩子接下来20分钟的行为。参加实验的孩子中,有2/3的孩子等待了20分钟,直到实验者回到房间。当然,他们为了能熬过那20分钟而用尽了各种方法:他们有的把眼睛闭起来,有的用双手抱头,不让自己看到糖果;有的唱歌;有的跳舞;还有的孩子干脆就躺下睡觉最后,他们得到了两块糖。另外的孩子,他们没有选择等待,不少孩子在实验者离开房间的1秒钟内,就把糖塞进了嘴巴。
接下来,萨勒对参加实验的孩子进行了长达12年的追踪调查。萨勒发现,当年那些能够熬过20分钟的孩子,他们的自控能力和自信心都比较强,显得更乐观和坚强,易于接受挑战而迫不及待地吃掉一块糖的孩子,则表现出自以为是、任性、易妒忌、好惹是生非的特点,他们往往顶不住挫折,自尊心十分脆弱。
从萨勒的实验可以看到,那些4岁的孩子,超过半数已经学会了为了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而等待,在心理学上,这叫做延迟满足。这些4岁时就表现出延迟满足能力的孩子,成年后拥有了更积极的性格特征,
让孩子学会延迟满足是重要的,延迟满足能力的养成使孩子拥有较好的自控能力、明确的目标感和坚强的意志,更能使孩子形成对自身赞许的看法,增强自我力量感。而这种能力的培养,从孩子一岁前就可以开始。
延迟满足从“等一等”开始
孩子有需求希望妈妈满足,最早的沟通方法就是哭。有些妈妈总是担心,孩子一哭就抱孩子会让孩子变成娇气;也有些妈妈担心,孩子哭闹也不抱孩子会让孩子没有安全感。其实,妈妈的这两种担心都是有道理的,要解决好这个问题,关键看孩子的年龄。
一般说来,孩子七个月大前的需求,妈妈都可以立即给予满足。妈妈立即的关注会给孩子带来安全感。但七个月后(这个时间只是一个普遍的时间,不同发展程度的孩子会有一定差异),孩子拥有了一定的能力,并不完全是靠妈妈才能活动,他们对妈妈立即关注的需求就会降低。如果这个时候妈妈仍然只要孩子一有要求就马上满足,就会使孩子延续之前不成熟的状态。这个时候,就是妈妈帮助孩子学习延迟满足的时机
迟一分钟喂食,晚一分钟搂抱,只要没有超出孩子的可忍耐范围,就不会对孩子的情绪和心理产生有害影响,反而能让孩子明白,只要自己能坚持等待,最终是会得到满足的。当然,在让孩子等一等的时间里,妈妈不能对孩子不闻不问,而要对孩子进行必要的安抚。
最简单的安抚就是用温柔的声音告诉孩子,妈妈很快就未了。妈妈亲切的声音响于耳边,对孩子而言是一种安全的感受。切记,无论声音还是动作,都不要让孩子感觉到焦急和紧张,因为妈妈的焦虑只会增加孩子本身的紧张感,降低孩子的忍耐力。
到孩子一岁以后,孩子能站立了,也开始学走路,他的自我力量感就更强了。这个时候,训练孩子主动控制大小便也是帮助孩子学习忍耐和延迟满足的方法让孩子在妈妈的“迟钝”里面忍耐,并且成长。(请注意,不是故意让孩子长时间憋住便意。)
教给孩子延迟满足的方法
自控和忍耐的能力说到底,其实就是自控和忍耐方法的得当运用。只有当孩子掌握了控制自己的方法,他们的自控和忍耐力才能够得到提高。
回顾前面提到的萨勒的实验,那些能熬过20分钟的孩子,并不是个个都在椅子上正襟危坐。他们运用了各种方法来帮助自己抗拒糖果的诱惑,比如闭上眼睛、躺下睡觉他们的方法可能让家长觉得可笑,并认为他们那样做恰恰证明了他们内心没有自制的力量,要靠逃避来解决问题但其实,对于4岁的孩子,那些已经是最好的方法了,这正表明他们的能力:他们能帮助自己用自己所能掌握的方法来控制自己。他们内心已经有一股强大而弥足珍贵的力量,就是“我能用我的方法对抗诱惑”。
因此,孩子能掌握的方法越多,越接近内心方法,他们的自我控制能力就会越强,就越能抗御诱惑和欲望。转移注意力是一种有效而且最易为孩子所学习和掌握的方法。父母可以尝试以下做法:
1 教孩子离开诱惑物。使对孩子产生诱惑的东西从孩子视野里面消失,刺激没有了,孩子的心自然就容易平静了
所谓“眼不见,心不想”,这是最简单的减弱诱惑的方法走开、转过身、闭上眼睛、回房间,或者叫家人把诱惑物拿走等都是可以尝试的方法。
2 教孩子马上去做自己喜欢而又和诱惑无关的事情,在孩子喜欢的事情与诱惑本身无关的情况下,如果孩子喜欢画画,那么就教孩子马上拿出画本和彩笔来画画;如果孩子喜欢唱歌,就让孩子哼哼自己喜爱的儿歌;如果孩子喜欢听故事,就让孩子找人给他讲故事。只要孩子一投入自己喜欢的事情,就没有心思去想得到其他它东西了。
3 孩子成功转移注意力后,教孩子体验自己的成功第一个成功是孩子做了其他事情的成功,第二个成功是孩子成功等待的成功。
当然,孩子只有两三岁,是很难听父母的说教就掌握方法的,这些方法最好是由父母引导着孩子做,或者通过讲故事和看动画片来教导孩子。因为孩子在这个时期的模仿能力很强,多次重复或者榜样都能够让孩子从模仿中获益。
掌握行为养成的有效方法
两岁半到三岁半是培养孩子自我约束能力的关键期。这个时期的孩子活泼好动,好奇心高涨,有着强烈的求知欲。为了满足自己的需求,孩子会做出许多“出格”的事情。看到孩子的活泼,父母会为之欣喜;但孩子毫无约束的行为又会让父母头痛。所以,父母给孩子约法三章,有利于孩子约束自己的行为,学会延迟满足。
说到约法三章,父母可能会担心,就算有了“章法”,但孩子并不会因此就能完全做到“遵章守法”。这时父母可能通过代币强化法来帮助孩子形成守法的好习惯。
代币强化是行为心理学家提出的行为养成方法,该方法用卡片、小红花等物品来代替孩子想得到的事物,孩子要得到自己想要的,就要得到足够多的代币——卡片等。而要得到代币,就必须达到约定中的要求,比如等待若干分钟或重复良好行为若干次。孩子获得代币的过程,就是一个对自我行为进行约束的过程,也是一个延迟愿望得到满足的过程。
怎样运用好“小红花”
明确孩子的愿望,以及父母对孩子的期望。父母希望孩子做到的事情应该是具体的。比如希望孩子在下午三点到四点,爷爷休息的时候不要吵闹。
和孩子商量好,如果孩子做到了父母要求的事情,父母就给他一个小红花,只要他得到一定数量,父母就满足他的愿望。比如得到三朵,星期天去公园就可以多玩一个小时。
严格执行约定的规则。
在孩子获得代币的能力增强了之后,就要提高获得代币的标准或满足愿望的标准。比如连续两天不吵闹才能得到一朵小红花,或者得到五朵才能多玩一个小时。
代币强化法是培养行为习惯的好方法,而延迟满足是随之而至的宝藏。因此,运用这一方法的时候要注意,在孩子明确提出愿望,并且愿望的满足十分迫切的时候,运用这~方法难度相当大,而使用转移注意力的方法进行引导会更有效。而当孩子要满足的愿望并不十分迫切时,运用这一方法则可收到既培养孩子行为又提高孩子约束力和延迟满足能力的“双丰收”效果。
妈妈的叹息和奶奶的不满,其实只源于妈妈希望文健学会等待,但奶奶认为孩子的要求应该马上满足。那到底应不应该马上满足文健吃蛋挞的要求?对于文健的发展来说有没有什么区别呢?关于这个问题,心理学家萨勒做过的以下实验可能对我们会有所启发。
萨勒的实验
萨勒的实验对象是一群4岁大的孩子,孩子被单独带进一个房间,房间里的桌子上面放着两块糖。实验者对孩子说:“桌子上放着两块糖,如果你能坚持20分钟,等我买完东西回来,这两块糖就都给你但如果你等不了这么长的时间,你就只能得到一块糖,你现在就可以得到。”说完,实验者就离开了。实验者在隔壁的房间观察了孩子接下来20分钟的行为。参加实验的孩子中,有2/3的孩子等待了20分钟,直到实验者回到房间。当然,他们为了能熬过那20分钟而用尽了各种方法:他们有的把眼睛闭起来,有的用双手抱头,不让自己看到糖果;有的唱歌;有的跳舞;还有的孩子干脆就躺下睡觉最后,他们得到了两块糖。另外的孩子,他们没有选择等待,不少孩子在实验者离开房间的1秒钟内,就把糖塞进了嘴巴。
接下来,萨勒对参加实验的孩子进行了长达12年的追踪调查。萨勒发现,当年那些能够熬过20分钟的孩子,他们的自控能力和自信心都比较强,显得更乐观和坚强,易于接受挑战而迫不及待地吃掉一块糖的孩子,则表现出自以为是、任性、易妒忌、好惹是生非的特点,他们往往顶不住挫折,自尊心十分脆弱。
从萨勒的实验可以看到,那些4岁的孩子,超过半数已经学会了为了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而等待,在心理学上,这叫做延迟满足。这些4岁时就表现出延迟满足能力的孩子,成年后拥有了更积极的性格特征,
让孩子学会延迟满足是重要的,延迟满足能力的养成使孩子拥有较好的自控能力、明确的目标感和坚强的意志,更能使孩子形成对自身赞许的看法,增强自我力量感。而这种能力的培养,从孩子一岁前就可以开始。
延迟满足从“等一等”开始
孩子有需求希望妈妈满足,最早的沟通方法就是哭。有些妈妈总是担心,孩子一哭就抱孩子会让孩子变成娇气;也有些妈妈担心,孩子哭闹也不抱孩子会让孩子没有安全感。其实,妈妈的这两种担心都是有道理的,要解决好这个问题,关键看孩子的年龄。
一般说来,孩子七个月大前的需求,妈妈都可以立即给予满足。妈妈立即的关注会给孩子带来安全感。但七个月后(这个时间只是一个普遍的时间,不同发展程度的孩子会有一定差异),孩子拥有了一定的能力,并不完全是靠妈妈才能活动,他们对妈妈立即关注的需求就会降低。如果这个时候妈妈仍然只要孩子一有要求就马上满足,就会使孩子延续之前不成熟的状态。这个时候,就是妈妈帮助孩子学习延迟满足的时机
迟一分钟喂食,晚一分钟搂抱,只要没有超出孩子的可忍耐范围,就不会对孩子的情绪和心理产生有害影响,反而能让孩子明白,只要自己能坚持等待,最终是会得到满足的。当然,在让孩子等一等的时间里,妈妈不能对孩子不闻不问,而要对孩子进行必要的安抚。
最简单的安抚就是用温柔的声音告诉孩子,妈妈很快就未了。妈妈亲切的声音响于耳边,对孩子而言是一种安全的感受。切记,无论声音还是动作,都不要让孩子感觉到焦急和紧张,因为妈妈的焦虑只会增加孩子本身的紧张感,降低孩子的忍耐力。
到孩子一岁以后,孩子能站立了,也开始学走路,他的自我力量感就更强了。这个时候,训练孩子主动控制大小便也是帮助孩子学习忍耐和延迟满足的方法让孩子在妈妈的“迟钝”里面忍耐,并且成长。(请注意,不是故意让孩子长时间憋住便意。)
教给孩子延迟满足的方法
自控和忍耐的能力说到底,其实就是自控和忍耐方法的得当运用。只有当孩子掌握了控制自己的方法,他们的自控和忍耐力才能够得到提高。
回顾前面提到的萨勒的实验,那些能熬过20分钟的孩子,并不是个个都在椅子上正襟危坐。他们运用了各种方法来帮助自己抗拒糖果的诱惑,比如闭上眼睛、躺下睡觉他们的方法可能让家长觉得可笑,并认为他们那样做恰恰证明了他们内心没有自制的力量,要靠逃避来解决问题但其实,对于4岁的孩子,那些已经是最好的方法了,这正表明他们的能力:他们能帮助自己用自己所能掌握的方法来控制自己。他们内心已经有一股强大而弥足珍贵的力量,就是“我能用我的方法对抗诱惑”。
因此,孩子能掌握的方法越多,越接近内心方法,他们的自我控制能力就会越强,就越能抗御诱惑和欲望。转移注意力是一种有效而且最易为孩子所学习和掌握的方法。父母可以尝试以下做法:
1 教孩子离开诱惑物。使对孩子产生诱惑的东西从孩子视野里面消失,刺激没有了,孩子的心自然就容易平静了
所谓“眼不见,心不想”,这是最简单的减弱诱惑的方法走开、转过身、闭上眼睛、回房间,或者叫家人把诱惑物拿走等都是可以尝试的方法。
2 教孩子马上去做自己喜欢而又和诱惑无关的事情,在孩子喜欢的事情与诱惑本身无关的情况下,如果孩子喜欢画画,那么就教孩子马上拿出画本和彩笔来画画;如果孩子喜欢唱歌,就让孩子哼哼自己喜爱的儿歌;如果孩子喜欢听故事,就让孩子找人给他讲故事。只要孩子一投入自己喜欢的事情,就没有心思去想得到其他它东西了。
3 孩子成功转移注意力后,教孩子体验自己的成功第一个成功是孩子做了其他事情的成功,第二个成功是孩子成功等待的成功。
当然,孩子只有两三岁,是很难听父母的说教就掌握方法的,这些方法最好是由父母引导着孩子做,或者通过讲故事和看动画片来教导孩子。因为孩子在这个时期的模仿能力很强,多次重复或者榜样都能够让孩子从模仿中获益。
掌握行为养成的有效方法
两岁半到三岁半是培养孩子自我约束能力的关键期。这个时期的孩子活泼好动,好奇心高涨,有着强烈的求知欲。为了满足自己的需求,孩子会做出许多“出格”的事情。看到孩子的活泼,父母会为之欣喜;但孩子毫无约束的行为又会让父母头痛。所以,父母给孩子约法三章,有利于孩子约束自己的行为,学会延迟满足。
说到约法三章,父母可能会担心,就算有了“章法”,但孩子并不会因此就能完全做到“遵章守法”。这时父母可能通过代币强化法来帮助孩子形成守法的好习惯。
代币强化是行为心理学家提出的行为养成方法,该方法用卡片、小红花等物品来代替孩子想得到的事物,孩子要得到自己想要的,就要得到足够多的代币——卡片等。而要得到代币,就必须达到约定中的要求,比如等待若干分钟或重复良好行为若干次。孩子获得代币的过程,就是一个对自我行为进行约束的过程,也是一个延迟愿望得到满足的过程。
怎样运用好“小红花”
明确孩子的愿望,以及父母对孩子的期望。父母希望孩子做到的事情应该是具体的。比如希望孩子在下午三点到四点,爷爷休息的时候不要吵闹。
和孩子商量好,如果孩子做到了父母要求的事情,父母就给他一个小红花,只要他得到一定数量,父母就满足他的愿望。比如得到三朵,星期天去公园就可以多玩一个小时。
严格执行约定的规则。
在孩子获得代币的能力增强了之后,就要提高获得代币的标准或满足愿望的标准。比如连续两天不吵闹才能得到一朵小红花,或者得到五朵才能多玩一个小时。
代币强化法是培养行为习惯的好方法,而延迟满足是随之而至的宝藏。因此,运用这一方法的时候要注意,在孩子明确提出愿望,并且愿望的满足十分迫切的时候,运用这~方法难度相当大,而使用转移注意力的方法进行引导会更有效。而当孩子要满足的愿望并不十分迫切时,运用这一方法则可收到既培养孩子行为又提高孩子约束力和延迟满足能力的“双丰收”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