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学语文课本所编选的课文,是言语的海洋。各种不同形式、不同风格的言语,丰富多彩,应有尽有。那些经过选词、炼句,使用了修辞手法的言语,是语言中的精华,这些言语,或经过千锤百炼,或妙手偶得,无不闪烁着智慧的光芒。
修辞更是这些语言中的一朵朵艺术奇葩,往往被我们的教师忽略了,或者在教学中失误了;因而,大多数小学生对修辞格感到深奥,或一知半解,或一片茫然,没有很好地珍惜它就一晃而过。《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明确提出“在阅读教学中,为了帮助理解课文,可以引导学生必要的语法和修辞知识,但不必进行系统、集中的语法修辞知识教学”在小学阶段常见的修辞方法有比喻、拟人、排比、夸张、反问、设问……都体现了语文的艺术形式美。说话或作文中,适当地运用修辞方法修饰句子,可把话说得更准确、更生动、更形象。那又如何深入浅出呢?我认为,主要从“品、比、用”上狠下功夫,激发学生有滋有味地学好修辞格,产生对语文浓烈的兴趣。
一、品,即品析情味、领略旨趣性
宋代朱熹在《训学斋规》中曾道:“余谓读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现代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吟诵和宣读”都强调了诵读的作用,通过诵读可培养学生的语感以及养成良好的语势,必须引导学生推敲、揣摩、细细品味。儿童情思的形成是蕴涵在人文教育之中的,并通过文字这座桥梁与作者会面,使情契合,练敏语感,使阅读教学成为学生、作品、编者和教师之间的平等对话。语言文字能传出情趣,畅发读者的感兴,把读者和听者带进艺术的殿堂,接受美的熏陶,感受到修辞的形象、生动、活力的表现和感兴,把具体情境中表达丰富的意韵,感染别人。例如《桂林山水》中的“漓江的水真静啊,静得讓你感觉不到它在流动;漓江的水真清啊,清得可以看见江底的沙石;漓江的水真绿啊,绿得仿佛那是一块无暇的翡翠”。课堂上应当让学生细嚼慢咽,展开联想,融情入景,体验漓江的水“真静、真清、真绿,无暇翡翠”使人如临其境,呈现一幅如诗如画的桂林山水甲天下图。品评语境,使读者产生愉悦的心情,受到作品的感染和教育,陶冶爱美之情油然而生;品味着语言文字,点燃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品析词句,为学生津津有味地读书,掌握知识,提高能力奠定基础。假以时日,学生的汉语素养才会不断提升。
二、比,即分析比较、增强欣赏性
反复诵读、比较品评、潜心涵咏、切己体察、展开想象等。反复诵读也是培养语感的最佳策略,强调对语言文字的直接的整体的领悟,这与语感的直接感悟是完全一致的。俗话说,有比较才有鉴别。心理学家也告诉我们:人们对对象进行认识时,总是用以前获得的有关知识和亲身的实践经验来理解所认识的对象。因此,我们在教学中,传授修辞知识时,要从相关或相近的知识引进,并加以分析比较,教学效果会更明显些。修辞有一个显著的特点,就是同义手段的选择。同义选择是指言语主体在说话行文时,会自觉或不自觉地从意义相同或相近的词语和句子中,选择自认为最准确、最生动、表达效果最好的词语和句子。
1.表达方式的比较
例如上述的例子,可提出问题:“这段话中有几个相同的结构词语呢?”学生经过分析、比较、议论,是不难找出答案,强调要遵循循序渐进、由浅入深的原则。通过表达方式的比较,使学生领悟境地,掌握句式、节奏,以及相关的特点是什么,从中感受着用上修辞格,既强烈又鲜明的感情色彩,给人以深刻的印象。
2.表达效果的比较
例如:①蟋蟀在平台上弹琴。②蟋蟀在平台上叫。
亚里士多德说过:“思维是从疑问和惊奇开始的。”教师应设计一些疑点,引发学生的好奇心,打开学生的思维空间,“于无疑外有疑。”进而做到“无疑→有疑→释疑→无疑”。可先提问:“蟋蟀会弹琴吗?它会什么?谁会弹琴呢?作者为什么这样写?有什么好处呢?”通过质疑,学生跃跃欲试,求知欲被激起,是不难清楚“弹琴”人才会,用了“弹琴”一词使人觉得生动、亲切,对蟋蟀有一种爱慕之情,蟋蟀只会发出“叫声”只是它的本能,这是一般的陈述,启发、诱导学生,通过剖析,后一句的表达效果没有前一句好,前一句能很好地表达和舒发了作者的思想感情。这样就把蟋蟀写活了,使到它具有人一样的思想行为。
3.表达相似的比较
例如,反问与设问或疑问句、对比与比喻、夸张与比喻等的比较,把相似易混进行比较,分析,以达到准确理解和运用的目的,培养学生勤于思考和善于思考的良好习惯。这样,把握异同点,在教学中迁移默化地培养学生运用比较,无疑中是交给学生认识事物的一把金钥匙。
三、用,即学以致用、提高有效性
本着“学以致用”的原则,从语言形式“怎么说”和语言内容“说什么”。语文教学要聚焦于语言形式,要努力让学生把读中体会、体验到的东西外化为语言文字,实现由内容向形式的延伸,也是理解向表达的迁移,阅读与写作的结合。最终使学生学以致用,能说会道,能写善文,发展和提高语文综合素养。语文课程的目标指向主要不在传授语文知识,而重在形成语文能力,掌握语文工具。从课文中学习作家的表达方式,正确引导学生阅读范文,加强由读到写的迁移,让学生勤学善悟,到通过对范文的模仿、借鉴,把范文的表达方式转化为自己会运用的表达技能,这是一种很重要的练笔方式。例如“弯弯的月亮像什么”说写一个句子(比喻句),“蓝天、小鸟、大树、一群天真的孩子”用上这些词语说写一个句子(比喻句),“同学们在操场上愉快地活动情境的几种情况”写一个句子(排比句),还可以在具体的语境中设计半命句式的题目让学生填空等,让学生找到最佳的答案,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修辞的训练。无论说写什么句子,都应永远让学生感到新鲜感,永不疲惫。
我们的教学中应抓住契机,酿制氛围,使学生做到“举一隅而三隅反”,让学生从中学点修辞知识,是一种别具一格的感人的魅力。引导学生理解运用了修辞方法的言语,不能只停留在理解意义的层面上,还应该适度、恰当地引导理解言语的表达方式,还语文之本,归语文之真,返语文之道,务语文之正业。从语文教学实践中,让学生“品、比、用”,逐渐地使学生尝到了在说话或习作中运用修辞方法的滋味,使这朵艺术奇葩增添无限丰姿。
修辞更是这些语言中的一朵朵艺术奇葩,往往被我们的教师忽略了,或者在教学中失误了;因而,大多数小学生对修辞格感到深奥,或一知半解,或一片茫然,没有很好地珍惜它就一晃而过。《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明确提出“在阅读教学中,为了帮助理解课文,可以引导学生必要的语法和修辞知识,但不必进行系统、集中的语法修辞知识教学”在小学阶段常见的修辞方法有比喻、拟人、排比、夸张、反问、设问……都体现了语文的艺术形式美。说话或作文中,适当地运用修辞方法修饰句子,可把话说得更准确、更生动、更形象。那又如何深入浅出呢?我认为,主要从“品、比、用”上狠下功夫,激发学生有滋有味地学好修辞格,产生对语文浓烈的兴趣。
一、品,即品析情味、领略旨趣性
宋代朱熹在《训学斋规》中曾道:“余谓读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现代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吟诵和宣读”都强调了诵读的作用,通过诵读可培养学生的语感以及养成良好的语势,必须引导学生推敲、揣摩、细细品味。儿童情思的形成是蕴涵在人文教育之中的,并通过文字这座桥梁与作者会面,使情契合,练敏语感,使阅读教学成为学生、作品、编者和教师之间的平等对话。语言文字能传出情趣,畅发读者的感兴,把读者和听者带进艺术的殿堂,接受美的熏陶,感受到修辞的形象、生动、活力的表现和感兴,把具体情境中表达丰富的意韵,感染别人。例如《桂林山水》中的“漓江的水真静啊,静得讓你感觉不到它在流动;漓江的水真清啊,清得可以看见江底的沙石;漓江的水真绿啊,绿得仿佛那是一块无暇的翡翠”。课堂上应当让学生细嚼慢咽,展开联想,融情入景,体验漓江的水“真静、真清、真绿,无暇翡翠”使人如临其境,呈现一幅如诗如画的桂林山水甲天下图。品评语境,使读者产生愉悦的心情,受到作品的感染和教育,陶冶爱美之情油然而生;品味着语言文字,点燃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品析词句,为学生津津有味地读书,掌握知识,提高能力奠定基础。假以时日,学生的汉语素养才会不断提升。
二、比,即分析比较、增强欣赏性
反复诵读、比较品评、潜心涵咏、切己体察、展开想象等。反复诵读也是培养语感的最佳策略,强调对语言文字的直接的整体的领悟,这与语感的直接感悟是完全一致的。俗话说,有比较才有鉴别。心理学家也告诉我们:人们对对象进行认识时,总是用以前获得的有关知识和亲身的实践经验来理解所认识的对象。因此,我们在教学中,传授修辞知识时,要从相关或相近的知识引进,并加以分析比较,教学效果会更明显些。修辞有一个显著的特点,就是同义手段的选择。同义选择是指言语主体在说话行文时,会自觉或不自觉地从意义相同或相近的词语和句子中,选择自认为最准确、最生动、表达效果最好的词语和句子。
1.表达方式的比较
例如上述的例子,可提出问题:“这段话中有几个相同的结构词语呢?”学生经过分析、比较、议论,是不难找出答案,强调要遵循循序渐进、由浅入深的原则。通过表达方式的比较,使学生领悟境地,掌握句式、节奏,以及相关的特点是什么,从中感受着用上修辞格,既强烈又鲜明的感情色彩,给人以深刻的印象。
2.表达效果的比较
例如:①蟋蟀在平台上弹琴。②蟋蟀在平台上叫。
亚里士多德说过:“思维是从疑问和惊奇开始的。”教师应设计一些疑点,引发学生的好奇心,打开学生的思维空间,“于无疑外有疑。”进而做到“无疑→有疑→释疑→无疑”。可先提问:“蟋蟀会弹琴吗?它会什么?谁会弹琴呢?作者为什么这样写?有什么好处呢?”通过质疑,学生跃跃欲试,求知欲被激起,是不难清楚“弹琴”人才会,用了“弹琴”一词使人觉得生动、亲切,对蟋蟀有一种爱慕之情,蟋蟀只会发出“叫声”只是它的本能,这是一般的陈述,启发、诱导学生,通过剖析,后一句的表达效果没有前一句好,前一句能很好地表达和舒发了作者的思想感情。这样就把蟋蟀写活了,使到它具有人一样的思想行为。
3.表达相似的比较
例如,反问与设问或疑问句、对比与比喻、夸张与比喻等的比较,把相似易混进行比较,分析,以达到准确理解和运用的目的,培养学生勤于思考和善于思考的良好习惯。这样,把握异同点,在教学中迁移默化地培养学生运用比较,无疑中是交给学生认识事物的一把金钥匙。
三、用,即学以致用、提高有效性
本着“学以致用”的原则,从语言形式“怎么说”和语言内容“说什么”。语文教学要聚焦于语言形式,要努力让学生把读中体会、体验到的东西外化为语言文字,实现由内容向形式的延伸,也是理解向表达的迁移,阅读与写作的结合。最终使学生学以致用,能说会道,能写善文,发展和提高语文综合素养。语文课程的目标指向主要不在传授语文知识,而重在形成语文能力,掌握语文工具。从课文中学习作家的表达方式,正确引导学生阅读范文,加强由读到写的迁移,让学生勤学善悟,到通过对范文的模仿、借鉴,把范文的表达方式转化为自己会运用的表达技能,这是一种很重要的练笔方式。例如“弯弯的月亮像什么”说写一个句子(比喻句),“蓝天、小鸟、大树、一群天真的孩子”用上这些词语说写一个句子(比喻句),“同学们在操场上愉快地活动情境的几种情况”写一个句子(排比句),还可以在具体的语境中设计半命句式的题目让学生填空等,让学生找到最佳的答案,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修辞的训练。无论说写什么句子,都应永远让学生感到新鲜感,永不疲惫。
我们的教学中应抓住契机,酿制氛围,使学生做到“举一隅而三隅反”,让学生从中学点修辞知识,是一种别具一格的感人的魅力。引导学生理解运用了修辞方法的言语,不能只停留在理解意义的层面上,还应该适度、恰当地引导理解言语的表达方式,还语文之本,归语文之真,返语文之道,务语文之正业。从语文教学实践中,让学生“品、比、用”,逐渐地使学生尝到了在说话或习作中运用修辞方法的滋味,使这朵艺术奇葩增添无限丰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