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针对岩石热力特性问题,以声发射监测为主要手段,研究了加温冷却和实时加温加载两种条件下碳质灰岩热损伤过程的声发射演化.研究表明:①加热过程中,灰岩在50℃开始出现声发射,至320℃左右时沿层理面炸裂,产生较大声响和冲击力,声发射出现突增,灰岩表现出“热脆性”损伤;②灰岩在两种加热处理条件下,声发射撞击数都会出现局部显著增加阶段,可为确定起裂应力和损伤应力提供支持;③ 实时加温加载条件下,随温度升高灰岩单轴抗压强度降低;但在加温冷却条件下,300℃处理冷却后,灰岩单轴抗压强度有所增加;④两种加热条件下,灰岩的
【机 构】
:
贵州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贵州贵阳550025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针对岩石热力特性问题,以声发射监测为主要手段,研究了加温冷却和实时加温加载两种条件下碳质灰岩热损伤过程的声发射演化.研究表明:①加热过程中,灰岩在50℃开始出现声发射,至320℃左右时沿层理面炸裂,产生较大声响和冲击力,声发射出现突增,灰岩表现出“热脆性”损伤;②灰岩在两种加热处理条件下,声发射撞击数都会出现局部显著增加阶段,可为确定起裂应力和损伤应力提供支持;③ 实时加温加载条件下,随温度升高灰岩单轴抗压强度降低;但在加温冷却条件下,300℃处理冷却后,灰岩单轴抗压强度有所增加;④两种加热条件下,灰岩的起裂应力和损伤应力随温度增加而降低.
其他文献
通过传输型超表面透镜与电路模拟雷达波吸收器的集成设计,提出了一种兼具透射波前变换与带外雷达散射截面减缩特性的微波复合材料设计方法.透镜采用亚波长分布的周期性单元,由梯度相位补偿对透射波进行调节,进而获得平面波前与球面波前之间的互易变换.并且,使用透镜在波前变换频带以外低频端的反射特征,结合单个有耗层设计,构造了电路模拟吸波器.选用一副缝隙耦合馈电的微带贴片天线单元作为初级馈源天线,观察到复合材料的波前变换特性可在宽频带范围内产生主瓣增益增强效果.与透镜相比,电路模拟吸波器的引入使得复合材料针对TE与TM极
针对快前沿高重频脉冲的应用需求,设计并研制了一种基于半绝缘砷化镓(SI-GaAs)材料的新型脉冲压缩二极管,通过实验对其压缩性能和重频运行能力进行了测试.实验结果表明,利用此开关能够将前级脉冲的上升沿压缩约270倍和脉宽压缩14倍;并在50Ω负载上,获得脉冲幅度1.3 kV、上升沿约1.6 ns、脉宽40.59 ns的电脉冲,重复频率达1 kHz,总计运行47 min,触发约两百万次.为研究脉冲压缩二极管的工作原理,对其静态伏安特性进行测试.分析认为,在电压初步加载阶段,SI-GaAs材料内的电场增强型的
为了计算高品质因数谐振腔的储能过程和泄能过程,将高品质因数谐振腔的输入膜片和输出结构分别建模为一个二端口网络和一个三端口网络,根据高品质因数谐振腔的信号流图,提出了一种基于递推的数值计算方法.用该方法设计了一个工作在2.92 GHz附近的基于BJ32波导的高品质因数谐振腔,给出了谐振腔的储能过程和泄能过程.当输入膜片开口宽度取20 mm、输出膜片开口宽度取60 mm时,计算得出的谐振频率为2.9198 GHz,饱和储能时间为2.6μs,输出脉冲宽度6.82 ns,输出峰值增益为129.6,能量效率为0.1
为了揭示SCS模型在中国流域研究的现状与重点,为后续研究提供参考,对该领域2000~2019年国内284篇期刊论文和168篇硕博论文进行了梳理,借助于CiteSpace5.7 R1软件及CNKI可视化分析模块,对该领域的发文量、关键词、发文作者和研究机构进行了文献计量学统计分析.结果表明:SCS模型研究领域发文量总体呈增长趋势,研究重点主要集中在2个方面,一方面是SCS模型与其他模型的耦合应用研究,可为洪水灾害预警响应提供理论支撑;另一方面是利用遥感技术进行小流域CN值率定研究,以建立适合中国各地区的CN
为完善南昌市城市灾害风险评估,构建了南昌市洪涝风险系数图.通过AHP-熵权法获取南昌市各乡村的洪涝因子权重指标,并绘制了南昌市洪涝灾害风险评估分布图;利用高分卫星影像图提取洪涝点,检验研究方法的准确度和实用性.研究结果表明:南昌市洪涝风险主要分布在赣江以南的老城区以及靠近鄱阳湖地段河网密布的北部区域;主要原因是两地地势平坦、降雨量较为集中,发生洪涝灾害的可能性较高,老城区人口密度集中且经济较为发达,洪涝灾害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较大.
地下水干旱是一种特殊的水文干旱,其发生会对长期依赖地下水资源的地区产生严重影响.将GRACE(Gravity Recovery and Climate Experiment)反演的陆地水储量变化与GLDAS(Global Land Data Assimilation Sys-tem)数据结合,估算中国华北平原地下水储量变化;并基于地下水干旱指数DSI(drought severity index)及奇异谱分析SSA(singular spectrum analysis),探究该地区2002年4月至2017
为了解平原河网地区河道沉积物中重金属的污染特征,选取江阴市城区10条非黑臭河道和17条黑臭河道作为研究对象,分析河道表层沉积物中Cu、Cr、Ni、Zn、Pb、Cd、As、Hg等8种重金属的分布特征,并对其来源及生态风险进行评价.评价结果表明:①江阴市城区黑臭河道与非黑臭河道沉积物中重金属均超过其背景值,已表现出明显的富集累积趋势,但各重金属浓度在黑臭河道与非黑臭河道中没有显著差异(p>0.05).②相关性分析及主成分分析表明,沉积物中多数重金属元素来源具有一定的相似性,主要受到工业污染、农田面源污染、交通
西南地区大多采用渠道从水库引水进行农业灌溉,水库水温分层使引于水库的水温低于天然水温,低温水会对农作物的生长发育造成不利影响,因此需要采取措施提高灌溉水温.以向家坝灌区北总干渠一期灌溉水温为研究对象,对比分析了晒水池和叠梁门2种增温方式的可行性.研究表明:向家坝灌区低温水发生时间主要在4~6月,部分渠道最大降温达3.10℃.晒水池增温后各斗渠渠首水温为16.70~17.50℃,与采取叠梁门措施增温后16.60~17.50℃的水温基本一致.晒水池与叠梁门分层取水的增温效果基本相同,但晒水池建设总静态投资为5
借鉴国际先进经验推动中国构建系统性更强、精细度更高的水污染物排放标准体系,是实现水环境质量不断改善的核心抓手.综述和对比分析了美国与中国水污染物排放标准体系的发展历程,结果表明:美国已经形成了基于流域的系统管理模式;中国水污染物排放标准体系由分散的点源治理向系统协调的管理模式转变,但在转变过程中存在单一治理手段不足、排放限值不断加严和现有重要制度整合缺位等问题.在此基础上,基于大清河流域水污染物排放标准制定的新思路以及水环境治理与经济高质量发展深度融合的要求,提出了中国水污染物排放标准体系的发展方向:在总
为了优化和筛选出适合赣南地区酸性红壤边坡的护坡草本植物,进行红壤边坡护坡草本植物的环境适应性试验.选择能够在红壤地区生长的7种草本植物(白三叶、黑麦草、红三叶、果岭草、高羊茅、百喜草、四季青),对这7种植物进行室外的播撒试验,根据植物生长特性、红壤特点、成本等,选择了14个指标进行观测.运用层次分析法判断指标权重,再将同一指标下不同种类植物的数据进行归一化,通过在同一指标中的占比大小来判断每种植物的权重,最后结合两组权重综合评价每种植物的环境适应性.结果表明:7种草本植物中黑麦草总体表现最佳且综合权重最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