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焦炭1500℃高温强度生产实践

来源 :四川冶金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kxhm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源头入手,对主焦煤进行高温热强度研究,通过对现有资源优化,开发应用具有较好高温强度的新资源,提高焦炭1500℃高温强度;开发应用低灰新资源,对所用炼焦煤矿点进行梳理,对产地质量情况进行摸底,强化合同管理,降低焦炭灰分,提高焦炭高温强度.
其他文献
基坑施工封闭降水技术是建设部2010年确定的建筑业10项新技术之一,因该技术的环保优势得以广泛应用和推广,某项目深入研究了其在大范围、高潮差、块石回填料的沿海区域可行性,并成功应用,填补了该技术在沿海块石回填区域应用的空白,为该技术延伸应用领域实现冲击性推广.
暖通空调系统在平常使用时,往往有着高能耗的缺陷.应以现有空调技术为基础,研发系统新技术来降低能耗和污染,提升效率,增大效益.就空调系统的相关节能技术和设计方法做出探讨,并阐述了其节能设计的必要性.
梅钢针对即将出现图巴朗粉矿断供的情况,引进西皮粉加以替代,通过烧结杯试验方案初步探索合适的西皮粉配矿比例,分析其对烧结工艺技术指标、烧结矿化学成分、冶金性能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制定了使用8%西皮粉替代现有部分矿种的工业试验方案,试验结果表明在烧结利用系数,5-10 mm粒级比例,烧结矿的转鼓强度、平均粒度等方面均无劣化迹象.配加西皮粉后烧结矿铁品位有所上升,有助于提升高炉入炉铁品位,降低渣比和减少燃料消耗,Al2O3含量变化不大,不会对高炉顺行造成影响.
本文采用FactSage7.2软件模拟研究真空碳热还原含锌粉尘在不同温度、配碳量条件下的热力学行为,分析了不同条件下锌的挥发率.结果表明:在相同压强下,当配碳量为14%时,锌的挥发率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加,渣相中的单质铁随温度增加而降低;在温度为700℃实验条件下,增加配碳量有利于渣相中的金属还原,锌的挥发率随着配碳量的增加而增加.继续升高温度和增加配碳量带来的成本上升,最佳条件为:温度为700℃,配碳量为 14%.
针对威钢现有烧结配料系统中钒钛精粉配比较低的问题,进行了烧结杯实验,并对实验所得烧结矿进行冶金性能检测及研究.结果表明:在钒钛精粉配比10%~40%的范围内,随着钒钛精粉配比的增加,烧结矿低温还原粉化率降低;还原度先下降后小幅上升;软化开始温度升高,滴落温度降低,软融区间变窄;成品率、转鼓指数、抗磨指数均降低.从目前威钢生产条件来看,钒钛精粉配比为30%时为宜.在此条件下,烧结矿的抗磨指数为5.97%,转鼓指数为66.67%,达到烧结矿冷强度国家标准;其还原性(RI)为81.62%、低温还原粉化率(RDI
对大冶特钢1#高炉在2019年一季度配加废钢原料生产实践进行总结.同时对高炉配加废钢原料后铁水产能、技经指标、铁水成本等进行了对比分析,为高炉配加废钢原料生产实践提供了宝贵经验.
为深入探究岚山钢铁配套产业园提档升级策略,加快打造日照先进钢铁制造基地,助推岚山区“四区一城”规划建设,前期组织岚山经发集团成立专题调研组,对如何切实推动钢铁配套产业园高质量发展、提档升级进行了深度调研,基于岚山钢铁配套产业园发展现状,广泛征求相关部门、企业和行业专家、学者意见,仔细推敲、反复论证,形成调研报告.
为满足精准控制炉顶温度、改善炉顶设备工作环境、确保炉况顺行稳定的需求,首钢股份3号高炉设计采用新型炉顶喷雾降温系统.本系统在原有管路基础上对喷枪结构、雾化喷头结构、分流柜与管道系统等进行了优化,实现了机旁控制、自动连锁、主控室远程控制,满足了炉顶温度精准控制的要求.
为了研究中碳贝氏体钢的应变硬化行为的影响因素,本文借助扫描电子显微镜(SEM)、万能拉伸试验测试等手段观察分析了不同热处理状态中碳贝氏体钢的显微组织和拉伸力学性能,并且通过公式计算得出了试验钢的不同应变硬化指数(n).结果表明,淬火—回火处理后,回火温度低于500℃,试验钢的n值随着回火温度升高而增加;经过淬火—碳分配—回火(Q—P—T)工艺处理的试验钢的n值大于空冷/油冷处理过的试样钢的n值,甚至比回火处理的n值大,且随着碳分配时间延长n值呈上升趋势;拉伸过程中,Q—P—T工艺处理后的中碳贝氏体钢具有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