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本农家子,童年曾作牧。倒骑牛背上,蓑笠吹横竹。”500多年前,从海南走出去的 “理学名臣”、文渊阁大学士丘濬,为徐君《百牛图》的题跋中附写的这首五言诗,描绘了戴斗笠、穿蓑衣、吹横笛的牧童形象,把对童年的回忆和乡愁情思融汇在情景之中,饶有诗情画意,读来耐人寻味,仿佛是丘公自我的写照。
斗笠和蓑衣,作为古老的遮阳蔽雨用具,对于今天的年轻人来说,已显得陌生而遥远。在华夏数千年灿烂的文明史上,蓑衣和竹笠可不是一般的俗物,它不仅是人们生活生产中少不了的用具,也是人们寄托情志,感怀幽思的载体。
斗笠和蓑衣,笠以护头,蓑以庇身。斗笠,源于东方古国,一种遮阳蔽雨的竹藤编织帽子。蓑衣源于何时已无从考证,从历史记载来看,早在周代,人们已使用草编雨衣,那时就称作“蓑衣”。
早在2005年,海南“东坡笠”就已入选第一批海南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海南斗笠又称笠帽、竹笠、箬笠,分为罩笠、罩头坡笠、越南笠三个品种,是过去较为常见的防雨防暑器具。海南人什么时候开始编织使用斗笠,已经无从考据,但海南人戴斗笠的风俗由来已久。明万历《儋州志》记载:“男女出入多缦布帕,戴藤笠。”清咸丰《琼山县志》记载:“郡城妇女出入用柔薄草笠绾缚以蔽其面。乡村妇女出入用细滑竹笠装戴,以盖其头。”民国《儋县志》记载:“笠,有油纸笠、蔑笠、箬笠、葵笠、藤笠”。对海南斗笠的种类作了具体记述。
海南斗笠中的罩头坡笠也叫东坡笠,其形状精美而实用,也最具有海南本土特色,其制作技艺主要流传于琼海一带。琼海阳江镇一带的村民很早就编织坡笠,阳江镇岭下村委会的后岭村过去家家户户、人人都会编制坡笠。虽然时代在变迁,但琼海人一直恪守着编织坡笠的传承,怀着对坡笠的热情,以纯手工方式编制坡笠。
“东坡笠”传承人冯增超
为了了解“东坡笠制作技艺”,一睹东坡笠代表传承人的风采,我们来到了阳江镇,几经问路找到后岭村。在一片槟榔树和竹林遮掩的民房中,见到了现年58岁的东坡笠制作技艺传承人冯增超,他可是阳江镇有名的东坡笠制作者,堪称手工技艺一流。其父亲冯辉天是“海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东坡笠代表传承人”,子承父业,冯增超高中毕业后开始跟随父亲学习编制东坡笠,经过30多年的跟学磨练和不懈努力,煅就了纯火炉青的技艺。2014年11月冯增超因此获得了“海南省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东坡笠代表性传承人”称号。
在冯增超的家里,有箩筐、竹簸、竹扇、斗笠等传统竹器,冯增超拿出了竹篾条和已有雏形的坡笠,现场为我们编织起来。他熟练地将竹篾盘绕交叠,只见手指翻飞,篾随手转,忽上忽下,忽左忽右,自上而下,细细的竹丝经纬交织,一圈又一圈地向外扩展,不多时,就编出一个大笠圈。竹篾在冯增超手中仿佛被赋予了生命,变得灵动而欢快。在我们感到惊异的过程,一条条细小的竹篾变成一顶漂亮的斗笠。东坡笠好戴难织,上等的东坡笠更难编织。同样长的距离,同样大的空孔,同样密的幅度,精湛的编织工艺可见一斑。透过编织东坡笠过程,看到了时光沉淀的指尖技艺,而对于冯增超来说,一个手艺就是一份人生。冯增超用一双巧手,延续心中那份不了的斗笠情。冯增超拿出了父亲冯辉天传下来的老斗笠,让我们看到了那份沉甸甸的技艺,感受到了一种寄托、一份传承。
东坡笠形状雅致精美,蕴涵着独特精湛的民间技艺,是海南人长期以来勤劳智慧的结晶。它不仅仅是遮雨避阳的工具,还是一份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一道独特的海南风情,也是千年民俗风情画卷中的一抹浓浓乡情。
古风古朴的海南蓑衣
蓑衣和斗笠好似一对孪生兄弟,对于农人来说,蓑衣显得更加实用。蓑衣作为农耕时节最常用的雨具,其主要的功能就是防雨,下雨时外湿内干,通风透气,与斗笠配套使用,可达到全身防雨御寒的目的。千百年来,蓑衣不仅是农家必备的生活用具,更被许许多多的文人墨客、诗书画家融进诗文与绘画中,赋予其深厚的文化底蕴。
蓑衣延续了几千年,远古时期的人们选用芭蕉叶等阔叶材质穿制而成的遮雨工具,也许就是蓑衣的雏形。蓑衣是中国传统的民间手工技艺,由于所处的地域不同,选用的原材料不同,编织的蓑衣款式也不尽相同。先人们用自己的智慧,充分利用大自然的造化,就地取材,物尽其用。人们利用棕树皮、用蓑羽草、用茅草或用稻草等编织各种款式不同的蓑衣,虽然材料不同,但一针一线编织而成的蓑衣,沉淀了一道悠久的农耕文化。
海南本地大都用“油葵叶”编织蓑衣。蓑衣有叶蓑衣和草蓑衣两种。蓑衣虽然笨重、硬朗、粗糙,不可折叠、制作也麻烦,但它经久耐穿,遮雨性能好。油葵叶不易腐烂,如果翻晒适时、保管得当,一件蓑衣可穿二三十年,甚至更长时间。加上蓑衣透气性好,穿着不闷热,更能遮风挡雨,蓑衣在穷人家代代相传,就像锅碗瓢盆一样,都是生存的家什。海南蓑衣比起蓑草和棕片編制的蓑衣显得更加古朴天然和独特美观。
上世纪60年代以前,海南农村使用的雨具主要是蓑衣。随着时代经济的发展,成本低、工艺简单、时尚轻盈的遮阳挡雨衣帽,受到广泛欢迎,70 年代后逐渐用塑料布代替蓑衣,80年代后蓑衣逐渐消失,普遍使用塑料雨衣、雨伞等。相对笨重的蓑衣如今已逐渐远去,其制作技艺也处在失传的边缘,现代人已经很少有机会接触到蓑衣,更别提会制作蓑衣了。现在能够看到蓑衣,不是在民俗博物馆,就是在影视剧中,蓑衣不再是实用物件,而是成为特有稀罕之物,变成一种手工艺装饰品。
一蓑烟雨渡平生
在海南琼海阳江镇一带,过去有不少编制蓑衣的“能手”,但现在能编织蓑衣的仅是乡下极少数的老人了。琼海阳江镇东兴村委会边村82岁的庞学英老人被当地人称为“蓑衣阿婆”。阿婆的家在路边的一片槟榔树丛中,在邻居的呼喊中庞学英阿婆从屋后的槟榔树丛中走出来。阿婆精神爽朗,对我们来了解蓑衣的编织技艺显得非常高兴,进屋拿出几件已做好的蓑衣向我们不停地说起蓑衣来。
阿婆说她公公当年织蓑衣送给红军,支持琼崖革命,后来被国民党反动派杀害。之前她跟着公公帮忙,学会了织制蓑衣手艺。蓑衣披在身上是衣服,放在地下可当床,盖在身上是被子。阿婆说蓑衣不仅能防雨挡风也可以当被子盖,以前家里穷,小孩都是盖蓑衣长大的。阿婆介绍说编织蓑衣的材料主要用油葵叶,要去离家4公里远的“万宁岭”上割采,红藤也要去山上割,割来红藤后将藤丝搓成线,线织红麻绳,只是现在编制蓑衣的油葵叶和红藤越来越难找了,编织一件蓑衣也要费好多功夫。
庞学英阿婆说着,现场就给我们演示编织蓑衣的过程。一件蓑衣如一件衣服,有前襟、后排、领口、肩部等部分组成。一件蓑衣至少要经过几十道工序,要两三天时间才能编成。制作主要是依靠拼接,从蓑衣的领口开始,自上而下进行。错了就要拆解从头开始。首先把油葵叶折叠起来,一把接一把,一片接一片,一针一线地织,靠着灵巧的双手,一针一线缝成一件完整的蓑衣。串蓑衣的工具简单粗朴,就是一根又长又粗的铁针。编织蓑衣不仅考验手艺,还要静得下心、沉得住气,阿婆凭的是匠人的技艺和耐心,默默蹲守在自家古厝里,坚持以最传统的工艺制作蓑衣,穿针走线编制蓑衣几十年。
将阿婆编织的一袭蓑衣披在身上,有如披上一件光灿灿的黄金甲,也让人闻到那种泥水中散发出来的细腻水潦味。看到我们喜欢蓑衣,阿婆脸上露出了笑意。庞学英阿婆编织的蓑衣古朴清新,没有过多的装饰,平直流畅,展示了蓑衣的古朴之美。编织蓑衣作为琼海阳江镇一带特有的一门古老的手艺,希望它能够得到扶持和传承。
一袭蓑衣,一顶竹笠,流淌绵延着岁月的沉寂与厚重,更有一种沧桑之感。也许,若干年以后,头戴斗笠身着蓑衣的画面已经成为历史,成为我们再也见不到的手艺。或许只能在电影电视中才能见到农人头戴斗笠身披蓑衣赶牛扶犁翻地、弓腰插秧的情景,只能在歌舞表演中见到头戴斗笠、身披蓑衣的身影。蓑衣斗笠曾经为人们遮风挡雨的往事,或许只能深藏在人们的记忆深处、铭刻在了历史的记忆里,漂失在岁月的河流之中,成为我们内心里一道抹不掉的乡情与乡愁。
斗笠和蓑衣,作为古老的遮阳蔽雨用具,对于今天的年轻人来说,已显得陌生而遥远。在华夏数千年灿烂的文明史上,蓑衣和竹笠可不是一般的俗物,它不仅是人们生活生产中少不了的用具,也是人们寄托情志,感怀幽思的载体。
斗笠和蓑衣,笠以护头,蓑以庇身。斗笠,源于东方古国,一种遮阳蔽雨的竹藤编织帽子。蓑衣源于何时已无从考证,从历史记载来看,早在周代,人们已使用草编雨衣,那时就称作“蓑衣”。
早在2005年,海南“东坡笠”就已入选第一批海南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海南斗笠又称笠帽、竹笠、箬笠,分为罩笠、罩头坡笠、越南笠三个品种,是过去较为常见的防雨防暑器具。海南人什么时候开始编织使用斗笠,已经无从考据,但海南人戴斗笠的风俗由来已久。明万历《儋州志》记载:“男女出入多缦布帕,戴藤笠。”清咸丰《琼山县志》记载:“郡城妇女出入用柔薄草笠绾缚以蔽其面。乡村妇女出入用细滑竹笠装戴,以盖其头。”民国《儋县志》记载:“笠,有油纸笠、蔑笠、箬笠、葵笠、藤笠”。对海南斗笠的种类作了具体记述。
海南斗笠中的罩头坡笠也叫东坡笠,其形状精美而实用,也最具有海南本土特色,其制作技艺主要流传于琼海一带。琼海阳江镇一带的村民很早就编织坡笠,阳江镇岭下村委会的后岭村过去家家户户、人人都会编制坡笠。虽然时代在变迁,但琼海人一直恪守着编织坡笠的传承,怀着对坡笠的热情,以纯手工方式编制坡笠。
“东坡笠”传承人冯增超
为了了解“东坡笠制作技艺”,一睹东坡笠代表传承人的风采,我们来到了阳江镇,几经问路找到后岭村。在一片槟榔树和竹林遮掩的民房中,见到了现年58岁的东坡笠制作技艺传承人冯增超,他可是阳江镇有名的东坡笠制作者,堪称手工技艺一流。其父亲冯辉天是“海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东坡笠代表传承人”,子承父业,冯增超高中毕业后开始跟随父亲学习编制东坡笠,经过30多年的跟学磨练和不懈努力,煅就了纯火炉青的技艺。2014年11月冯增超因此获得了“海南省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东坡笠代表性传承人”称号。
在冯增超的家里,有箩筐、竹簸、竹扇、斗笠等传统竹器,冯增超拿出了竹篾条和已有雏形的坡笠,现场为我们编织起来。他熟练地将竹篾盘绕交叠,只见手指翻飞,篾随手转,忽上忽下,忽左忽右,自上而下,细细的竹丝经纬交织,一圈又一圈地向外扩展,不多时,就编出一个大笠圈。竹篾在冯增超手中仿佛被赋予了生命,变得灵动而欢快。在我们感到惊异的过程,一条条细小的竹篾变成一顶漂亮的斗笠。东坡笠好戴难织,上等的东坡笠更难编织。同样长的距离,同样大的空孔,同样密的幅度,精湛的编织工艺可见一斑。透过编织东坡笠过程,看到了时光沉淀的指尖技艺,而对于冯增超来说,一个手艺就是一份人生。冯增超用一双巧手,延续心中那份不了的斗笠情。冯增超拿出了父亲冯辉天传下来的老斗笠,让我们看到了那份沉甸甸的技艺,感受到了一种寄托、一份传承。
东坡笠形状雅致精美,蕴涵着独特精湛的民间技艺,是海南人长期以来勤劳智慧的结晶。它不仅仅是遮雨避阳的工具,还是一份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一道独特的海南风情,也是千年民俗风情画卷中的一抹浓浓乡情。
古风古朴的海南蓑衣
蓑衣和斗笠好似一对孪生兄弟,对于农人来说,蓑衣显得更加实用。蓑衣作为农耕时节最常用的雨具,其主要的功能就是防雨,下雨时外湿内干,通风透气,与斗笠配套使用,可达到全身防雨御寒的目的。千百年来,蓑衣不仅是农家必备的生活用具,更被许许多多的文人墨客、诗书画家融进诗文与绘画中,赋予其深厚的文化底蕴。
蓑衣延续了几千年,远古时期的人们选用芭蕉叶等阔叶材质穿制而成的遮雨工具,也许就是蓑衣的雏形。蓑衣是中国传统的民间手工技艺,由于所处的地域不同,选用的原材料不同,编织的蓑衣款式也不尽相同。先人们用自己的智慧,充分利用大自然的造化,就地取材,物尽其用。人们利用棕树皮、用蓑羽草、用茅草或用稻草等编织各种款式不同的蓑衣,虽然材料不同,但一针一线编织而成的蓑衣,沉淀了一道悠久的农耕文化。
海南本地大都用“油葵叶”编织蓑衣。蓑衣有叶蓑衣和草蓑衣两种。蓑衣虽然笨重、硬朗、粗糙,不可折叠、制作也麻烦,但它经久耐穿,遮雨性能好。油葵叶不易腐烂,如果翻晒适时、保管得当,一件蓑衣可穿二三十年,甚至更长时间。加上蓑衣透气性好,穿着不闷热,更能遮风挡雨,蓑衣在穷人家代代相传,就像锅碗瓢盆一样,都是生存的家什。海南蓑衣比起蓑草和棕片編制的蓑衣显得更加古朴天然和独特美观。
上世纪60年代以前,海南农村使用的雨具主要是蓑衣。随着时代经济的发展,成本低、工艺简单、时尚轻盈的遮阳挡雨衣帽,受到广泛欢迎,70 年代后逐渐用塑料布代替蓑衣,80年代后蓑衣逐渐消失,普遍使用塑料雨衣、雨伞等。相对笨重的蓑衣如今已逐渐远去,其制作技艺也处在失传的边缘,现代人已经很少有机会接触到蓑衣,更别提会制作蓑衣了。现在能够看到蓑衣,不是在民俗博物馆,就是在影视剧中,蓑衣不再是实用物件,而是成为特有稀罕之物,变成一种手工艺装饰品。
一蓑烟雨渡平生
在海南琼海阳江镇一带,过去有不少编制蓑衣的“能手”,但现在能编织蓑衣的仅是乡下极少数的老人了。琼海阳江镇东兴村委会边村82岁的庞学英老人被当地人称为“蓑衣阿婆”。阿婆的家在路边的一片槟榔树丛中,在邻居的呼喊中庞学英阿婆从屋后的槟榔树丛中走出来。阿婆精神爽朗,对我们来了解蓑衣的编织技艺显得非常高兴,进屋拿出几件已做好的蓑衣向我们不停地说起蓑衣来。
阿婆说她公公当年织蓑衣送给红军,支持琼崖革命,后来被国民党反动派杀害。之前她跟着公公帮忙,学会了织制蓑衣手艺。蓑衣披在身上是衣服,放在地下可当床,盖在身上是被子。阿婆说蓑衣不仅能防雨挡风也可以当被子盖,以前家里穷,小孩都是盖蓑衣长大的。阿婆介绍说编织蓑衣的材料主要用油葵叶,要去离家4公里远的“万宁岭”上割采,红藤也要去山上割,割来红藤后将藤丝搓成线,线织红麻绳,只是现在编制蓑衣的油葵叶和红藤越来越难找了,编织一件蓑衣也要费好多功夫。
庞学英阿婆说着,现场就给我们演示编织蓑衣的过程。一件蓑衣如一件衣服,有前襟、后排、领口、肩部等部分组成。一件蓑衣至少要经过几十道工序,要两三天时间才能编成。制作主要是依靠拼接,从蓑衣的领口开始,自上而下进行。错了就要拆解从头开始。首先把油葵叶折叠起来,一把接一把,一片接一片,一针一线地织,靠着灵巧的双手,一针一线缝成一件完整的蓑衣。串蓑衣的工具简单粗朴,就是一根又长又粗的铁针。编织蓑衣不仅考验手艺,还要静得下心、沉得住气,阿婆凭的是匠人的技艺和耐心,默默蹲守在自家古厝里,坚持以最传统的工艺制作蓑衣,穿针走线编制蓑衣几十年。
将阿婆编织的一袭蓑衣披在身上,有如披上一件光灿灿的黄金甲,也让人闻到那种泥水中散发出来的细腻水潦味。看到我们喜欢蓑衣,阿婆脸上露出了笑意。庞学英阿婆编织的蓑衣古朴清新,没有过多的装饰,平直流畅,展示了蓑衣的古朴之美。编织蓑衣作为琼海阳江镇一带特有的一门古老的手艺,希望它能够得到扶持和传承。
一袭蓑衣,一顶竹笠,流淌绵延着岁月的沉寂与厚重,更有一种沧桑之感。也许,若干年以后,头戴斗笠身着蓑衣的画面已经成为历史,成为我们再也见不到的手艺。或许只能在电影电视中才能见到农人头戴斗笠身披蓑衣赶牛扶犁翻地、弓腰插秧的情景,只能在歌舞表演中见到头戴斗笠、身披蓑衣的身影。蓑衣斗笠曾经为人们遮风挡雨的往事,或许只能深藏在人们的记忆深处、铭刻在了历史的记忆里,漂失在岁月的河流之中,成为我们内心里一道抹不掉的乡情与乡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