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党报作为主流媒体,关注民生新闻是党报性质使然,在民生新闻的选取与报道中党报更有自己的独特视角,党报拓展民生新闻有着广阔的空间。
【关键词】新闻媒体 党报 民生新闻
党的十七大进一步把民生问题摆上了重要位置,这就对各级党报宣传党和政府如何关注民生、反映民生、服务民生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同时,也为地方党报加强和改进民生报道、创新民生新闻提供了更加广阔的舞台。纵观近年来各主流媒体,特别是各级党报,民生新闻正由“边缘”到“核心”、由“个别”到“全局”、由“偶尔”到“常态”,成为提高吸引力、影响力和竞争力的优势资源,许多地方党报由于日益关注民生而受到读者青睐,其公信力和号召力进一步得到加强,自身也获得了发展。
一、 何谓民生新闻?
目前,业界和学界对于“民生新闻”的内涵,众说纷纭,且尚无定论。主要观点有以下几种:
1、民生新闻,是关注人民生计,关心市民生活的新闻,从广义上说它属于社会新闻,但在内容上主要关注的是普通老百姓的生存状态与生存空间。
2、民生新闻:“从群众日常生活中采制而来的新闻,内容上锁定群众的生存状况、生存空间,关注群众的冷暖痛痒、喜怒哀乐,形式上充分利用媒体平台,提高新闻的时效性和互动性,拉近媒体与观众的距离。”民生新闻是“平民视角、民生内容、民本取向”。
3、民生新闻是以民本思想为基点,以平民视角和人文叙事手法关注和表现普通百姓的生命、生存、生活、生计等内容的一种新闻表现形式。
4、民生新闻是以城市居民为传播对象,以与市民日常经济、社会生活息息相关的新闻事件为主要题材的一种新闻形式。
5、以“民生、民情、民意”为主要关注点,以城市百姓“身边事、麻烦事、稀奇事、关心事”为主要报道题材,通过记者现场调查、跟踪报道、嵌入式体验等灵活多样的方法采编制作,注重新闻的实用价值、娱乐价值、情感价值的一种新闻形式。
笔者认为,严格说来,“民生新闻”算不上是一个有关新闻体裁样式,它既是一种新闻形态,也是一种新闻态度,更是一种新闻立场。民生新闻与其他新闻的区别并不在于形式,而在于其以人为本、体现人文关怀的内容,其基本特性就是民众视角、民本取向。民生新闻是一个由多种标准共同作用的结果。比较之下,笔者更倾向于第二种观点。
二、党报应在民生新闻中唱“主角”
党报民生新闻的兴起,并非偶然——它是在政治昌明、经济腾飞、文化繁荣、思维活跃的社会大背景下发展起来的。它出现的政策依据是新闻工作的“三贴近”原则;它兴盛的法宝是“以人为本”的观念;它依赖的拓展空间是构建和谐社会。
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升学就业、医疗保障、民工维权等一系列民生新问题接踵而至。党报有责任引导民众关心国家和社会的发展,新闻报道中应关注广大群众的生活状况、生存空间和生存环境,关注与百姓生活息息相关,对群众有影响的事件及信息。
党报作为权威、主流媒体,关注民生新闻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新要求。党报重视民生新闻不仅是改善和加强党的领导的需要,也是凸显党报权威性、凝聚力和影响力的重要途径;不仅是党的执政理念核心价值所在,也是民生新闻的社会价值所在;不仅体现了党的群众路线,也是党报坚持“三贴近”原则的要求。党报要有效引导和影响舆论,营造和谐向上的社会舆论氛围,必须把做强民生新闻作为党报改进创新的突破口,转变理念,拓展视野,改进报道方式,积极探索党报做强民生新闻、提高舆论引导能力的途径和规律。
党报关注民生新闻具有独特的优势。一是党政时事活动中的民生新闻资源优势。党报拥有更多的信息来源渠道,记者在进行时政新闻采访时,可以从重要会议和领导人的重大活动,出台的重要决议、政策等方面,找出其中汇集的大量民生新闻信息,发掘出好“点子”。二是党报的权威公信优势。作为党委机关报,所报道的消息来源真实、可靠、可信,表达着党和政府的立场和观点,充当着党的喉舌和代言人。党报对政策的敏感、熟悉程度、理论方面的认知水平,以及对事关民生的社会保障、利益分配、医疗卫生等政策解读,更具理论高度与权威性。三是很多读者看党报、关心党报,把党报视为传递民意、解决问题的有效渠道,因为党报的新闻报道容易引起党委政府和相关部门的高度关注和重视,从而促使问题能够得以及时解决。
党报做好民生新闻选题很关键,应抓住政府关心,百姓关注的热点、难点、焦点来做文章,从单一的新闻事实或多种社会现象中抓出新闻,做出深度。
笔者所在的池州日报,从2008年底开始,按照“直击生活、关注民生、服务百姓”的原则,在每周二、三、四扩增B1版《焦点新闻》,加大对民生新闻的报道力度,内容涉及城镇居民和农村,并开设了“九华时评”、“热点追踪”、“聚焦”、“记者出击”、”“热线接听”、“民生热线”等专栏,把“三贴近”融于新闻报道中。该报不仅关注百姓衣食住行,还关注与农民生活和工作息息相关、对农民有一定参考价值的信息。如农民外出务工、留守儿童等热点、焦点问题,同时,重点从国家政策上予以解读,从中选取百姓关注的新闻点,此外,还策划和组织了一些有力度、有深度和典型的系列报道。如今年7月2日刊发的《“谁来拯救你,我的外孙”》,报道了8岁儿童陈金鹏患白血病希望得到社会救助的信息,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共鸣,大家纷纷伸出援助之手,帮助小金
鹏共度难关。
三、党报做好民生新闻大文章的几点建议
要拓宽视野,拓展报道空间,实现由“小民生”理念向科学的“大民生”理念的转变。在民生新闻报道中,要做到视野开阔,避免局限于报道生活现象表层,要不断深入挖掘表象背后的实质,防止堆砌生活琐事,尤其要防止炒作与百姓生活无多大关系的猎奇新闻。既不忽视衣食住行、柴米油盐、家长里短这样的“小民生”,更要做好关系百姓民情冷暖、生存权利、生存质量和精神文化需求等方面的“大民生”报道,从而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要真正反映百姓的生存状态、愿望和需求,进百姓家,知百姓情,暖百姓心,为困难群众排忧解难办实事。只有这样,才能写出真正具有贴近性的民生新闻,老百姓才会看、才想看、才爱看。
要加强新闻策划,找准国计民生的结合点,增强民生报道的针对性和实用价值。党报的民生新闻宣传,既要真实反映人民群众的意愿、呼声和问题,更要宣传党和政府为解决民生问题所做出的种种努力。要加大策划的力度,从国计民生的高度,解读重大政策,关注重大事件,围绕中心工作做好民生文章。对就业、就学、就医和社保等方面的报道,投入重兵,重点策划、精心组织,选准角度,做深做透民生新闻,体现党报应有的主流声音和思想高度。同时,民生报道既要关注热点,更要关注重点,努力找准国计民生的结合点,正确引导舆论,真正在党、政府和人民群众之间搭起连心桥。
要明确目的,讲究策略,防止激化矛盾或诱发新的矛盾。没有矛盾的社会是不存在的。我们努力构建的和谐社会同样也会有矛盾和问题,在解决这些矛盾和问题的过程中又会出现新的矛盾和问题。党报开展民生新闻宣传一定要坚持一个根本原则,那就是围绕党和政府的工作重心,服务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大局。因此,在民生新闻报道中一定要注意正确的舆论导向,始终保持理性与冷静。开展民生新闻宣传的目的主要有两个,一个是为百姓呼吁或反映一些实际困难和问题,以求得到解决;另一个是帮助政府工作,求得百姓的理解和支持。在采访报道中既要讲究宣传的技巧,又要注意把握好时机和火候、把握好宣传的度。对百姓反映的问题不能 “来者不拒,一律照登”,要加以甄别,根据实际情况,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防止主观、片面。在涉及与政府部门有关的事件时,既要反映百姓呼声,维护群众利益,又要支持政府部门的工作。要在确保百姓知情权和解决问题的情况下,多做说明解释工作,防止在百姓中造成与政府的对立情绪,防止激化矛盾或诱发新的矛盾。
要加强与读者的交流互动。党报要充分利用当前信息交流的现代化特点,通过热线电话、手机短信、网络等手段,接受读者的建议、反映、投诉,认真核实,及时向有关部门通报寻求解决。对于具有代表意义的重大问题,要深入细致调查,全面了解情况,客观公正采写,通过公开报道或内参等形式,进行舆论监督。要广泛听取群众意见和呼声,及时反馈党委、政府的措施与回应,在人民群众和党委、政府之间牵线搭桥,保持信息畅通,努力体现党委、政府为民服务的职能。
要牢固树立精品意识,锤炼队伍,提高采编水平和质量。树立民生新闻的精品意识,要求新闻工作者必须以高度的责任心、事业心和热情的工作态度,务实的工作作风投入到民生新闻的采编制作中去,精编细写,努力打造精品民生新闻栏目。特别要做到紧跟形势的发展变化,不断创新专栏、专刊、专版,包括精制标题、精选图片、配发评论等多元素的组合使用,用富有亲近性和生活化的“软新闻”取代传统的高高在上的“硬新闻”,从而充分展示党报的亲和性。要在内容选择上多下工夫,加强对新闻线索的筛选,深入挖掘,横向拓展,以“深”和“广”引起受众的关注,从而提高监督力度,倡导社会正气,促进问题解决。提高民生新闻品质,必须安排精兵强将负责民生新闻的采编。在队伍建设上,要带着责任意识和深厚感情做好民生新闻报道,全面加强业务能力培养,建立健全各种学习制度,不断提高业务水平。要加强作风建设,严格规章制度,坚决杜绝有偿新闻和虚假新闻。同时,加强通讯员队伍的建设管理,通过各种手段提高通讯员队伍的整体素质,进一步延伸新闻报道的触角,使党报的民生报道再登新台阶。
党报要着力把民生新闻做成党报的一大亮点,把与民生新闻相关的政策做得最权威,相关的事件做得最典型,相关的服务做得最贴近,相关的报道做得最可读,“让党和读者都满意”。
(作者单位:池州日报社)
责任编辑:姚少宝 周蕾
【关键词】新闻媒体 党报 民生新闻
党的十七大进一步把民生问题摆上了重要位置,这就对各级党报宣传党和政府如何关注民生、反映民生、服务民生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同时,也为地方党报加强和改进民生报道、创新民生新闻提供了更加广阔的舞台。纵观近年来各主流媒体,特别是各级党报,民生新闻正由“边缘”到“核心”、由“个别”到“全局”、由“偶尔”到“常态”,成为提高吸引力、影响力和竞争力的优势资源,许多地方党报由于日益关注民生而受到读者青睐,其公信力和号召力进一步得到加强,自身也获得了发展。
一、 何谓民生新闻?
目前,业界和学界对于“民生新闻”的内涵,众说纷纭,且尚无定论。主要观点有以下几种:
1、民生新闻,是关注人民生计,关心市民生活的新闻,从广义上说它属于社会新闻,但在内容上主要关注的是普通老百姓的生存状态与生存空间。
2、民生新闻:“从群众日常生活中采制而来的新闻,内容上锁定群众的生存状况、生存空间,关注群众的冷暖痛痒、喜怒哀乐,形式上充分利用媒体平台,提高新闻的时效性和互动性,拉近媒体与观众的距离。”民生新闻是“平民视角、民生内容、民本取向”。
3、民生新闻是以民本思想为基点,以平民视角和人文叙事手法关注和表现普通百姓的生命、生存、生活、生计等内容的一种新闻表现形式。
4、民生新闻是以城市居民为传播对象,以与市民日常经济、社会生活息息相关的新闻事件为主要题材的一种新闻形式。
5、以“民生、民情、民意”为主要关注点,以城市百姓“身边事、麻烦事、稀奇事、关心事”为主要报道题材,通过记者现场调查、跟踪报道、嵌入式体验等灵活多样的方法采编制作,注重新闻的实用价值、娱乐价值、情感价值的一种新闻形式。
笔者认为,严格说来,“民生新闻”算不上是一个有关新闻体裁样式,它既是一种新闻形态,也是一种新闻态度,更是一种新闻立场。民生新闻与其他新闻的区别并不在于形式,而在于其以人为本、体现人文关怀的内容,其基本特性就是民众视角、民本取向。民生新闻是一个由多种标准共同作用的结果。比较之下,笔者更倾向于第二种观点。
二、党报应在民生新闻中唱“主角”
党报民生新闻的兴起,并非偶然——它是在政治昌明、经济腾飞、文化繁荣、思维活跃的社会大背景下发展起来的。它出现的政策依据是新闻工作的“三贴近”原则;它兴盛的法宝是“以人为本”的观念;它依赖的拓展空间是构建和谐社会。
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升学就业、医疗保障、民工维权等一系列民生新问题接踵而至。党报有责任引导民众关心国家和社会的发展,新闻报道中应关注广大群众的生活状况、生存空间和生存环境,关注与百姓生活息息相关,对群众有影响的事件及信息。
党报作为权威、主流媒体,关注民生新闻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新要求。党报重视民生新闻不仅是改善和加强党的领导的需要,也是凸显党报权威性、凝聚力和影响力的重要途径;不仅是党的执政理念核心价值所在,也是民生新闻的社会价值所在;不仅体现了党的群众路线,也是党报坚持“三贴近”原则的要求。党报要有效引导和影响舆论,营造和谐向上的社会舆论氛围,必须把做强民生新闻作为党报改进创新的突破口,转变理念,拓展视野,改进报道方式,积极探索党报做强民生新闻、提高舆论引导能力的途径和规律。
党报关注民生新闻具有独特的优势。一是党政时事活动中的民生新闻资源优势。党报拥有更多的信息来源渠道,记者在进行时政新闻采访时,可以从重要会议和领导人的重大活动,出台的重要决议、政策等方面,找出其中汇集的大量民生新闻信息,发掘出好“点子”。二是党报的权威公信优势。作为党委机关报,所报道的消息来源真实、可靠、可信,表达着党和政府的立场和观点,充当着党的喉舌和代言人。党报对政策的敏感、熟悉程度、理论方面的认知水平,以及对事关民生的社会保障、利益分配、医疗卫生等政策解读,更具理论高度与权威性。三是很多读者看党报、关心党报,把党报视为传递民意、解决问题的有效渠道,因为党报的新闻报道容易引起党委政府和相关部门的高度关注和重视,从而促使问题能够得以及时解决。
党报做好民生新闻选题很关键,应抓住政府关心,百姓关注的热点、难点、焦点来做文章,从单一的新闻事实或多种社会现象中抓出新闻,做出深度。
笔者所在的池州日报,从2008年底开始,按照“直击生活、关注民生、服务百姓”的原则,在每周二、三、四扩增B1版《焦点新闻》,加大对民生新闻的报道力度,内容涉及城镇居民和农村,并开设了“九华时评”、“热点追踪”、“聚焦”、“记者出击”、”“热线接听”、“民生热线”等专栏,把“三贴近”融于新闻报道中。该报不仅关注百姓衣食住行,还关注与农民生活和工作息息相关、对农民有一定参考价值的信息。如农民外出务工、留守儿童等热点、焦点问题,同时,重点从国家政策上予以解读,从中选取百姓关注的新闻点,此外,还策划和组织了一些有力度、有深度和典型的系列报道。如今年7月2日刊发的《“谁来拯救你,我的外孙”》,报道了8岁儿童陈金鹏患白血病希望得到社会救助的信息,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共鸣,大家纷纷伸出援助之手,帮助小金
鹏共度难关。
三、党报做好民生新闻大文章的几点建议
要拓宽视野,拓展报道空间,实现由“小民生”理念向科学的“大民生”理念的转变。在民生新闻报道中,要做到视野开阔,避免局限于报道生活现象表层,要不断深入挖掘表象背后的实质,防止堆砌生活琐事,尤其要防止炒作与百姓生活无多大关系的猎奇新闻。既不忽视衣食住行、柴米油盐、家长里短这样的“小民生”,更要做好关系百姓民情冷暖、生存权利、生存质量和精神文化需求等方面的“大民生”报道,从而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要真正反映百姓的生存状态、愿望和需求,进百姓家,知百姓情,暖百姓心,为困难群众排忧解难办实事。只有这样,才能写出真正具有贴近性的民生新闻,老百姓才会看、才想看、才爱看。
要加强新闻策划,找准国计民生的结合点,增强民生报道的针对性和实用价值。党报的民生新闻宣传,既要真实反映人民群众的意愿、呼声和问题,更要宣传党和政府为解决民生问题所做出的种种努力。要加大策划的力度,从国计民生的高度,解读重大政策,关注重大事件,围绕中心工作做好民生文章。对就业、就学、就医和社保等方面的报道,投入重兵,重点策划、精心组织,选准角度,做深做透民生新闻,体现党报应有的主流声音和思想高度。同时,民生报道既要关注热点,更要关注重点,努力找准国计民生的结合点,正确引导舆论,真正在党、政府和人民群众之间搭起连心桥。
要明确目的,讲究策略,防止激化矛盾或诱发新的矛盾。没有矛盾的社会是不存在的。我们努力构建的和谐社会同样也会有矛盾和问题,在解决这些矛盾和问题的过程中又会出现新的矛盾和问题。党报开展民生新闻宣传一定要坚持一个根本原则,那就是围绕党和政府的工作重心,服务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大局。因此,在民生新闻报道中一定要注意正确的舆论导向,始终保持理性与冷静。开展民生新闻宣传的目的主要有两个,一个是为百姓呼吁或反映一些实际困难和问题,以求得到解决;另一个是帮助政府工作,求得百姓的理解和支持。在采访报道中既要讲究宣传的技巧,又要注意把握好时机和火候、把握好宣传的度。对百姓反映的问题不能 “来者不拒,一律照登”,要加以甄别,根据实际情况,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防止主观、片面。在涉及与政府部门有关的事件时,既要反映百姓呼声,维护群众利益,又要支持政府部门的工作。要在确保百姓知情权和解决问题的情况下,多做说明解释工作,防止在百姓中造成与政府的对立情绪,防止激化矛盾或诱发新的矛盾。
要加强与读者的交流互动。党报要充分利用当前信息交流的现代化特点,通过热线电话、手机短信、网络等手段,接受读者的建议、反映、投诉,认真核实,及时向有关部门通报寻求解决。对于具有代表意义的重大问题,要深入细致调查,全面了解情况,客观公正采写,通过公开报道或内参等形式,进行舆论监督。要广泛听取群众意见和呼声,及时反馈党委、政府的措施与回应,在人民群众和党委、政府之间牵线搭桥,保持信息畅通,努力体现党委、政府为民服务的职能。
要牢固树立精品意识,锤炼队伍,提高采编水平和质量。树立民生新闻的精品意识,要求新闻工作者必须以高度的责任心、事业心和热情的工作态度,务实的工作作风投入到民生新闻的采编制作中去,精编细写,努力打造精品民生新闻栏目。特别要做到紧跟形势的发展变化,不断创新专栏、专刊、专版,包括精制标题、精选图片、配发评论等多元素的组合使用,用富有亲近性和生活化的“软新闻”取代传统的高高在上的“硬新闻”,从而充分展示党报的亲和性。要在内容选择上多下工夫,加强对新闻线索的筛选,深入挖掘,横向拓展,以“深”和“广”引起受众的关注,从而提高监督力度,倡导社会正气,促进问题解决。提高民生新闻品质,必须安排精兵强将负责民生新闻的采编。在队伍建设上,要带着责任意识和深厚感情做好民生新闻报道,全面加强业务能力培养,建立健全各种学习制度,不断提高业务水平。要加强作风建设,严格规章制度,坚决杜绝有偿新闻和虚假新闻。同时,加强通讯员队伍的建设管理,通过各种手段提高通讯员队伍的整体素质,进一步延伸新闻报道的触角,使党报的民生报道再登新台阶。
党报要着力把民生新闻做成党报的一大亮点,把与民生新闻相关的政策做得最权威,相关的事件做得最典型,相关的服务做得最贴近,相关的报道做得最可读,“让党和读者都满意”。
(作者单位:池州日报社)
责任编辑:姚少宝 周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