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县级教师培训实效的路径

来源 :湖北教育·综合资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l2433411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6年8月,笔者有幸走进沈阳师范大学,参加了由湖北省教育厅继续教育中心组织的为期一周的教师培训管理者高级研修。时间虽短,收获颇丰。研修期间,笔者系统地梳理了自己从事教师培训管理工作十多年的经验,对当前基层教师培训工作有所反思。
  培训应重在唤醒教师学习愿望,激发教师潜能
  归根结底,开展教师培训是为了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2010年至2015年,全国普遍实施了五年一个周期360个学时的教师全员培训,其中180个学时集中培训。五年来,教师培训工作虽然在统计数字上取得了明显成绩,但教师的专业发展效果却并不如预期的那样好。
  对此,西北师范大学李瑾瑜教授在研究中指出,从价值视角来看,教师培训的价值是有边界的,既不能轻视、忽视或无视,也不能夸大。有价值的培训,犹如“加油站”和“助推器”,具有连续性和递进性。教师培训是对学习愿望和学习潜能的唤醒和激发,是对教师反思、变革、实践能力的有效培植。
  从这个角度来说,一场高质量的教师培训,需要下很多功夫:训前,要研究被培训对象;训中,要唤醒被培训者的学习潜能;训后,要调动被培训者反思、研究实际问题的意识,让被培训者在反思和变革中实现专业能力的重新构建。从某种意义上说,训后的反思、研究,重要性往往大于培训本身。
  以往的教师培训,特别是省级以上培训,是一种稀缺资源,老师们以参训为荣。近年来,随着各级各类培训机会的增多,这种由教育行政机关主导的培训,弊端逐渐显现:它以教育行政机关大包大揽式推动为主,以专家教授的理论高度、权威论断为指挥棒,讲授和学习界限分明:讲授者高高在上、唾沫横飞,学习者在课堂上激情澎湃,但是一回到教师岗位又陷入迷茫无助。
  究其原因,这种看似豪华大气的培训缺乏需求调研,也缺乏有针对性的培训内容。更重要的是,培训欠缺实践环节和一线优秀教师的引领。这种因缺乏生动案例和专业自我构建过程的控制式培训,未来必将被淘汰。
  培训是克服职业倦怠,实现教师“二次成长”的重要推力
  按一般规律,中年教师经过十年的讲台磨砺后,进入了业务成熟期,逐渐占领了学校的重要教学岗位,成为学校的骨干。他们教学经验丰富,方法逐步成型,再加上个人职称、荣誉等职业愿望基本得到满足,进入教学生涯的高原期。这个时期,恰恰也是职业倦怠情绪爆发的高峰期。
  中年教师是教育系统的主力军,如何推动中年教师摆脱职业倦怠,实现“二次成长”,教师培训的作用至关重要。教师的第一次成长大多是自然开始的,第二次成长则大多是受到较大挫折后开始的,或者是在受到外力的强力推动后开始的。教师培训就是这个强大的外力之一。
  浙江师范大学教授李海林研究发现,“二次成长”是成为卓越教师的不二法则,问题阅读、教学反思、案例研习、学术研讨、撰写论著等是教师二次成长的主要标志。从培训角度说,各地培训者团队成员是中年教师的优秀代表,必须要关注包括培训团队在内的中年教师问题,重视他们的经验,引发他们的学习需求,激励他们的变革信心,力促他们合作参与,用行动或反向行动改变他们的观念和行为。以问题为导向、以课堂为阵地的网络研修、校本研修、教师工作坊、送教下乡等培训形式是中青年教师“二次成长”的主战场,既是他们的实践阵地,也是他们的研究阵地。
  重心下移,改革培训方式和内容是必然趋势
  近年来,县级教师培训机构逐渐从一个上传下达式的“传声筒”,发展成为实施教师培训的主体单位。红安县教师培训机构加大改革力度,整合内部资源,逐步实现了培训、研究、服务一体化,初步建立起一支涵盖中小学二十多个学科的培训者团队,通过组织实施常态化的送教下乡、网络研修等活动,落实全员培训的规划设计。反思近年来的培训实践,有几点心得值得一说。
  重心下移,改革培训方式和内容是必然趋势。从国务院颁布的《乡村教师支持计划》,到教育部颁发的《送教下乡培训指南》等乡村教师培训指南,以及有关“国培计划”项目改革的文件和通知,都提出要将培训重心下移到县,要求建立强有力的县级教师培训机构和县级教师培训团队,开展名师送教下乡,推进网络研修与校本研修的整合,形成网络支持下的校本研修良性运行机制。重心下移,让教师培训回归到正确轨道上来,提高培训实效。而一系列培训模式的改革创新,也都要基于课堂教学中存在的实际问题,课程建设过程中面临的实际困难,从解决实际问题出发,刷新教师教育理念和思想,提高教师教学技能和水平。
  教师培训管理者要上看“天气”,下接“地气”。作为教师培訓管理者,不能仅仅局限在一县一地那样狭小的区域。向上,要熟悉国家教育的大政方针和时代发展对教育的要求,了解教育改革发展的趋势,熟知教师培训的政策文件;向下,要深入学校、深入课堂,经常性地与一线教师、校长座谈,找准问题,摸清情况,做好调研。看准“天气”,摸清“地气”,教师培训管理者才能设计出针对性更强、更有实效的培训课程,用更精准的培训引领教师们的专业发展。
  培训机构要凝聚合力,释放潜力。申报“国培计划”区域整体试点项目有一个前提,就是要建立县级教师发展中心,实现机构功能整合。红安县初步实现了研训功能整合,但在送教下乡以及网络研修等全员培训活动策划、组织、实施方面,还存在改进空间,师训、教研、继教、装备等部门需要进一步加强配合。对学校来说,教研和培训的指向是相同的,即解决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根据沙洋等县的经验,将教研室的教学视导和送课下乡之研课磨课有机结合,不失为一种很好的凝集合力的办法。
  培训者团队要“放在火上”“抓在手上”。建立一支由优秀教研员和学科骨干教师组成的培训者团队,是实施县级培训项目的关键。优秀的培训者团队成员,需要煅烧、锤打,需要在学校、学科研修平台、送教下乡的讲台上历练,需要专业化发展,需要“二次成长”。在去年春季的送教下乡活动中,红安县培训者团队成员深入乡镇课堂,在带动引领学科教师研修的同时,自身的专业理论和见识也同步提升。一般来说,培训者大都是区域内的教育教学骨干和经验丰富成绩显著的佼佼者,教师培训机构将这批人抓在手中,给他们搭建平台,用好盘活,教师培训工作就成功了一大半。
  培训方式要开放搞活,充分发挥好网络的作用。有调查显示,教师掌握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的主要途径,排在前三的分别是:同伴互助、反思、名师引领。为什么不少教师反映专题培训、专家讲座效果不如人意?这一方面说明,专题培训的方式方法和内容设计有待改进,另一方面也说明,帮助教师专业发展,光有好的愿望和出发点还远远不够,更重要的还要选择适切的方法。县级培训立足课堂,着重于名师示范和问题研究,培训方式可以多样化一些,更开放一些,比如成立一些以专业知识构建为主的青年教师艺术会、青年教师基本功联盟、青年教师学科联盟等组织。这种以一名培训团队成员为导师、少数优秀青年为骨干、着眼问题研讨的教研互助型组织,更有利于激发青年教师的参与积极性,必然会在青年教师培训方面有所突破。
  (作者单位:红安县教育局)
  (责任编辑 鄢志勇)
其他文献
履职尽责工作开展以来,保康县教育局坚持问题导向,围绕群众和社会关注的重点、难点、热点问题,全面动员,虚心查摆,认真整改,推动履职尽责工作取得实效。  强化宣传浓氛围。第一时间召开全县教育系统履职尽责工作动员大会,进行具体安排部署。分层召开学校动员会,将接受履职尽责督促检查的要求传达到每一名干部和教职工。同时,通过局网站、新闻媒体、工作简报、致家长一封信等形式,对履职尽责的工作动态进行广泛宣传。全县
期刊
强化履职担当,大刀阔斧推进教育改革。推进课堂教学改革,强化一校一策,全面覆盖,建立起高效课堂模式。大力组织“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活动,全县教育教学质量得到稳步提升。2016年高考质量实现新突破,被授予荆州市“高中教学质量进步奖”。  推进中小学招生制度改革,规范招生秩序。按照义务教育“划片、就近、免试”原则,根据学校办学条件、师资力量以及办学基本标准,确定招生计划,实施义务教育招生改革。高中普
期刊
淀粉作为碳水化合物在亚洲人的膳食结构中占据了很大的比例,而淀粉制品在储藏过程中很容易发生老化,造成口感的变差,严重降低了淀粉基制品的感官品质和货架期;尤其使在稀溶液的
坚持以上率下,压实主体责任。清单化“明责”。9名局领导班子成员围绕重点任务、分管领域和职权范围制订任务清单,将责任细化,边界厘清,做到履职有依,督责有据。全系统各级领导班子个个有清单,人人亮承诺。流程化“履责”。围绕“听、研、查、谈、评”,加强流程管理和过程监督。局党组每月定期听取班子成员责任清单项目推进和落实情况,及时约谈责任落实不到位的同志。先后组织明察暗访30余次,印发通报12期,开展述职6
期刊
近年来,郧西县把发展教育作为“富民强县”的第一战略,惠及民生的“第一工程”和社会发展的重中之重,克难攻坚,成绩显著。县教育局勇于担当、主动作为,把履职尽责作为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根本保障,立足实际,积极破解“边远贫困山区如何办出好的教育”的时代命题,努力让每一个孩子都幸福成长。  强化履职意识,周密部署,着力营造舆论氛围。为切实把履职尽责工作落到实处,郧西县教育局成立了领导小组,坚持大员上阵,工作靠
期刊
西陵区以现代终身教育理念为指导,以建设学习型城区为目标,整合辖区教育资源,聚焦社区学校建设,搭建区域教育网络,大力发展全民终身教育,促进了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  西陵区将社区教育纳入“十三五”发展规划,确立了“政府主导、部门负责、社区自主、社会参与”的运行机制,全面打通0-3岁幼儿教育、学前教育、义务教育、成人教育四个阶段的学习链条,建立区域终身教育体系。西陵区委、区政府将社区教育经费全额
期刊
武汉市硚口区大力实施“区域教育均衡发展行动计划”,积极开展省级国家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改革实验试点,不断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全面提升区域教育质量。  以均衡发展理念为导向,举全区之力,确保教育优先发展  强化政府责任。成立由主管区长牵头,教育、人事、编制、财政、规划、发改委等相关部门为成员的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定期召开会议,研究解决区域内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中的重大问题。全面落实“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