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尿病5分钟预防与助疗法(下)

来源 :健身气功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eiyang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续上期)
  3.百步穿杨
  功前准备
  正身端坐,两脚分开,与肩同宽,脚尖朝前;身体正直,两手握拳收于腰侧;眼平视前方(图8)。
  动作指南
  (1)随着吸气,两拳变掌前推,手腕高与肩平,臂尽量伸直;在吸气过程中赤龙(舌)轻抵上腭,呈婴儿嘬食母乳状,吮吸4次;眼看双掌(图9)。
  (2)随着呼气,身体左转,同时两手轻握拳,拳心相对,随身体左转,左拳摆至身后,左臂伸直,右拳拉至右胸前,两拳握紧,拳眼向上,眼看左拳,形似拉弓射箭(图10)。
  (3)随着吸气,身体向右转正,同时两拳变掌,随两臂内旋摆至身前。两臂伸直与肩同高,掌心朝下;两眼平视前方。
  (4)随着呼气,两掌变拳收于腰侧,眼平视前方。
  练习次数
  做完后左右交换,一左一右为一次,共做2或4次;做完后,还原正身端坐势。
  注意事项
  (1)精神集中,意守命门。
  (2)左旋右转时,身体宜中正,勿前俯后仰;后脚侧蹬时,脚跟切勿拔起。
  (3)转体幅度根据个人具体情况宜稍大,动作宜舒展。
  主要作用
  (l)该式的左旋右转有助干畅通贯脊属肾的督脉及命门、肾俞(图11)等穴,实现防治糖尿病清热生津、滋阴补肾的根本大法。
  (2)转体时捻动涌泉(图12),有助于激发启动足少阴肾经,促使其气血周流,收到滋阴补肾,防治下消糖尿病的效果。
  注:
  命门:属督脉穴,在第二腰椎棘突下。
  肾俞:属足太阳膀胱经穴,在腰部,当第二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
  涌泉:属足少阴肾经脉之井穴,位于足底前、中1/3交界处,卷足时呈凹陷中。
  4。金锤滋肾
  功前准备
  开步站立,两脚距离稍宽干肩,脚尖朝前;两掌垂干体侧;眼平视前方。
  动作指南
  (1)随着吸气,提肛收腹,脚趾上翘,两腿伸直;同时,两掌随两臂外旋,从身后上摆至头的左右前上方;两眼仰面观天。
  (2)随着呼气,松腹松肛,脚趾抓地,屈膝蹲腿;同时两手握拳从身前摆至身后(图13),捶扣肾俞穴(图14)两次;两眼平视前方。
  (3)随着吸气,提肛收腹,脚趾上跷,两腿伸直;两拳变掌,掌背相靠移至腹前(图15),继而,叠腕卷指,经面前向两侧分开,两臂自然伸直;眼平视前方。
  (4)随着呼气,松腹松肛,脚趾抓地,屈膝蹲腿;两手垂干体侧;眼平视前方。
  练习次数
  (1)至(4)为一次,共做4或8次;做完后,还原开步站立势。
  注意事项
  (1)精神集中,意守肾俞。
  (2)仰面观天幅度宜大,但年老体弱者,可将难度降低。
  (3)捶扣肾俞时,力量适中,以舒适为度。
  主要作用
  肾俞与肾气相通,故捶抠肾俞可滋阴补肾,对于肾气亏损引起的糖尿病有改善作用。
  注:
  肾俞:属足太阳膀胱经穴,在腰部,当第二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
  5.铜锤俞胃
  功前准备两脚开步站立,身体中正,两手垂干体侧;眼平视前方。
  动作指南
  (1)随着吸气,提肛收腹,脚趾上跷;同时,两掌随两臂内旋,摆至肩平,两臂自然伸直,眼兼视两掌(图16)。
  (2)随着呼气,松腹松肛,脚趾抓地;两腿半蹲;同时,两掌向下向身后摆伸,握拳重扣胃俞(图17)两次,眼平视前方(图18)。
  (3)随着吸气,提肛收腹,脚趾上跷;两拳变掌,随两臂内旋,摆至身前,两臂自然伸直,两眼兼视两掌。
  (4)同(2)。
  练习次数
  一吸一呼为一次,共做8或16次;做完后,还原开步站立势。
  注意事项
  (1)精神集中,意守胃俞。
  (2)下蹲深度因人而异,不要强求一致。
  (3)捶扣胃俞力量宜重,使该处有震动疼痛感为度。
  主要作用
  中消糖尿病患者多因胃热过盛形成,捶扣胃俞有助于清除胃热邪火、调理脾胃,从而有助于糖尿病好转。
  注:胃俞:属膀胱经穴,在背部,当第12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本文摘自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中老年人常见病养生运动处方> -书。文中穴位图由北京中医药大学郭长青教授提供。如需转载请与出版社联系。)
其他文献
糖尿病、高血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以及脑卒中等是导致较高致残、致死率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威胁着人类的身心健康。健身气功·八段锦以其良好的健身效果受到了锻炼者的认可,而且得到了实验科学的验证。近些年来,越来越多的学者尝试着将其引入到一些慢性疾病的康复治疗中,并取得了一定的临床疗效。本文查阅和分析了现已公开发表的文献资料,从疾病类型的角度进行划分,系统梳理了健身气功·八段锦对
期刊
“升降出入”是古人关于气的运动属性的最根本、最深刻层次的认知,是生命活动存在的必要条件。古人在长期的生活实践和认识过程中,研究和发现了气的一系列基本属性,并用以说明万物的生演变化和各种自然现象。如“气是天地之本,万物之源。”《管子·内业》认为,气“下生五谷,上为列星。”《庄子·知北游》认为,“人之生,气之聚也;聚则为生,散则为死。”《荀子·王制》认为,“水火草木禽兽和人均由气所构成。”因此在古人看
期刊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经常会说“我上火了”。那么,火到底从何而来呢?为什么“摇头摆尾”又能去“心火”呢?弄清这些问题的症结所在和治疗原理,对学好健身气功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拟从中医学角度,对五行学说和“摇头摆尾去心火”的动作进行探讨。  一、认识五行  五行是指古人把宇宙万物划分为五种性质的事物,也即分成木、火、土、金、水五大类,并称之为“五行”。五行的概念,不是表示五种特殊的物质形态,而是代表五种功
期刊
我国在1999年底正式进入老龄化社会,老龄人口快速增长诱发老年病的井喷。跌倒是65岁以上的老年人伤残和死亡的首因,造成的医疗损耗与重大经济成本的损失,严重影响老年人的健康和生活自理能力。引起跌倒的危险因素是多因素交互作用的结果,其中平衡能力下降是跌倒的重要原因。因此,如何有效地改善老年平衡能力成为公共健康干预的主要任务。  许多研究报告显示,健身气功练习能够改善中老年人的平衡能力。但平衡控制是一种
期刊
健身气功·八段锦每一式都有其独自的功效,既可选择单式或几式练习,也可以整套练习。下面笔者试着分析两手托天理三焦调理阴阳跷脉的作用,与广大读者共同探讨。  阴阳跷脉的循行  阴跷脉:《奇经八脉考》云:“阴跷者,足少阴之别脉,其脉起于跟中足少阴然谷穴之后,同足少阴循内踝下照海穴,上内踝之上二寸,以交信为郄,直上循阴股入阴,上循胸,入缺盆,上出人迎之前,至咽咙,交贯冲脉,入顺内廉,上行属目内眦,与手足太
期刊
目前,中老年人群是我国健身气功运动的主要受众,成为健身气功传播的主力军。做好中老年人健身气功功法的培训学习,使广大中老年人成为健身气功的受益者及功法普及的义务宣传员就显得尤为重要。今春,我县老年大学增设了“健身气功与养生”班,作为国家健身气功一级社会指导员的我被聘请做了老师。这份重任让我感到无比的荣幸与自豪,同时,我也感觉到自己肩上担子的沉重。在近三个多月的教学活动中,我深深地体悟出对中老年学员的
期刊
异常反应也称不良反应,在练功中由于对练功的基本原则和方法未能正确掌握,所以在练功中可能会出现一些异常现象,常见的如出现头昏脑胀、胸腹胀满、气不归原等反应。出现这类情况,应及时进行调整和纠正。经过一些调整和纠正,一般在短时期内(大约一周左右),即可自行消失。  异常反应的诸种表现及应对方法详见如下——  1 杂念丛生,心意散乱  练功时杂念纷扰,千头万绪接踵而来,多是练功者平时的内外环境的纷扰,或练
期刊
我练健身气功已有30多年了。  上世纪80年代初,李连杰主演的电影《少林寺》等功夫片在中华大地上风靡,由此而激起全民健身运动的圈圈涟漪。受其感染,我爱上了武术,萌发了对气功的浓厚兴趣。  那时,电脑还没有普及。一个偶然的机会,我在新华书店接触到有关健身气功的书籍,不久后用自己省吃俭用的零花钱,买下了《五禽戏》《八段锦》《易筋经》《少林武功》等武术书籍。  说心里话,一开始按书上的图解,练的是少林五
期刊
在健身气功功法教学中,若能注重充分调动学习者的形象思维,结合健身气功的象形动作,启发学习者进行形象记忆,培养他们运用形象思维的能力,则将大大有助于准确地理解和掌握动作要领,从而提高健身气功功法的教学和健身效果。  形象思维在健身气功教学中应用的理论基础  思维方式有多种,形象思维是其中之一,是应用头脑中的图象或形象来解决问题;是人们在形象地反映客观世界的具体形态和姿态的感性认识基础上,经过想象、联
期刊
笔者在练功进入三调合一的过程中,每时每刻的身心状态都不一样。在此,针对三调合一的层次,试论自己的感悟。  笔者认为,三调合一可以分为“有、有、无”三个层次。有、有、无,是表示动作、呼吸、意念的训练也是由低层次向高层次循序渐进的过程,功夫的逐渐提升。三个层次中,“有”是“有为”,是低、中层次。在低、中层次中是三调合一渐现,是加强对形、息,意的操控。而高层次中的“无”是“无为”不强调对形、息,意的操控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