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叶尔羌局及其铸钱研究

来源 :中国钱币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ryr080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叶尔羌局的设立及其铸钱
  
  (一)叶尔羌局的设立
  叶尔羌铸钱局是清政府在新疆设立的最早的铸钱局,于清朝统一新疆后的第二年即乾隆二十五年(1760)经定边将军兆惠奏准设立。但是叶尔羌本地并不产铜,在叶尔羌设局的主要目的是为收缴并销毁原准噶尔普尔钱,这在兆惠于乾隆二十四年七月给乾隆皇帝的一份奏折中,说得很明确:
  “回部钱文,应行改铸。查回钱俱红铜鼓铸,计重二钱,一面铸准噶尔台吉之名,一面铸回字。因所产铜少,每以新钱一文,易旧钱二文,销毁更铸。今虽未便全收改铸,现有铸炮铜七千余斤,请先铸钱五十余万文,换回旧钱另铸。或照内地制钱,每一文重一钱二分,或即照回钱体质,一面铸乾隆通宝汉字,一面铸叶尔羌清文及回字,并呈样请旨酌定。”①
  


  收缴准噶尔普尔钱后,如何改铸,兆惠在奏折中提出了两个办法:一是如同内地一样,铸造制钱,即“照内地制钱,每一文重一钱二分”;一是另外铸造,“即照回钱体质,一面铸乾隆通宝汉字,一面铸叶尔羌清文及回字”。兆惠本人显然是倾向于第二种办法,并制作好了钱文式样呈报乾隆皇帝“请旨酌定”。
  兆惠的意见很快得到了乾隆皇帝的认可,乾隆并将兆惠所呈钱文式样“交钱局铸造二百文,发往为式”。②乾隆皇帝钦定的钱币式样为:采用内地各省通用的圆形方孔的制钱式样,正面用汉字铸“乾隆通宝”四字,背面用满文及回字标注地名叶尔羌字样。“从各省之例,附彼处城名于其幕,而正面遵用天朝年号,以彰同文之制;幕文兼用回字者,从其俗也。”③照顾当地习俗,每枚重二钱,且用“提净红铜”制成,不搀杂铅锡。故新铸钱币色泽红润,习惯称之为“红钱”,但当地民众则仍称之为“普尔”或“雅尔马克”。④
  乾隆皇帝对此非常满意,当看到叶尔羌大臣呈报所铸“乾隆通宝”钱币后,曾诗兴大发,当场赋诗一首,诗曰:
  昨岁元戎奏定功,早筹鼓铸市厘通。即看大冶范熔就,仍属司农职掌同。
  宝是乾隆来自外,钱殊景德去由中。用权子母底其贡,载戟干戈省厥躬。
  天佑西师蒇大功,劳徕泉府贵流通。形犹腾格因其俗,宝铸乾隆奉此同。
  景德开元溯所有,和亲互市鉴于中。箧藏讵诩声灵畅,垂德怀柔慎自躬。⑤
  (二)叶尔羌局沿革及大事纪要
  叶尔羌局因主要是为收缴并销毁原准噶尔普尔钱而设,本地又不产铜,铸钱所需铜斤除“以军营备带余铜”外,就全靠收缴的原准噶尔普尔钱。因此,随着收缴、销毁工作的进展,叶尔羌局或开炉鼓铸或停铸亦时有变化。
  


  乾隆二十五年(1760)设局,有炉两座,维、汉工匠共九十九名,其中有八名技术工匠是应兆惠要求,清政府转命陕西巡抚从宝陕局派来作技术指导的。因为叶尔羌虽然为准噶尔汗国铸造过普尔钱,但那是用源自西方的打压法制造,清朝铸钱采用的是传统的东方浇铸法,因此,铸造“乾隆通宝”的技术及设备只能由内地来提供。据记载,宝陕局工匠携带铸钱所需成套器具两副,三月中旬从西安出发,历时五个多月,于八月始抵叶尔羌,九月即开炉铸钱。⑥当地维、汉工匠,在宝陕局工匠指导下,“以军营备带余铜,铸钱五十余万。易回部旧钱销毁更铸新钱。初议得新钱十万腾格,即停铸。”⑦新铸造的钱币“给叶尔羌、喀什噶尔、和田三城通用。”⑧
  叶尔羌局以及后来的阿克苏局、宝伊局都是在宝陕局技术工匠主持下筹建的,所铸钱币都带有明显的宝陕局特点,这从乾隆当朝所铸造的“乾隆通宝”钱币正面文字上可以清楚地看出它们之间的关系。后铸的钱币则都逐渐没有了宝陕局特点,所体现的则是浓郁的新疆特有的地方特点和民族特色。
  


  乾隆二十六年(1761) 因用新铸的五十余万红钱没有收缴完原准噶尔旧普尔钱,遂又加铸了部分红钱。“以旧钱查收未竣,酌增卯限。”⑨
  乾隆三十二年(1767),因收缴旧钱工作基本完成,被“奏明停铸,俟收获普尔积至能合鼓铸一次,再行鼓铸。”⑩
  乾隆三十三年(1768),收缴的“旧普尔积至二百六十余腾格,又复鼓铸一次。”(11)
  乾隆三十四年(1769),收缴旧钱工作完成。当年用乌什、阿克苏拨铜三千斤铸完后即停铸,此后用钱由乌什钱局提供。“于乌什、阿克苏拨铜三千斤,交叶尔羌鼓铸,寻议停。”(12)“自炉局移安乌什后,其钱文由乌什按照解发叶尔羌铜三千斤之数,铸就钱文,解送叶尔羌备用。”(13)
  乾隆三十四年停铸后,历经嘉庆、道光两朝再未开炉。
  咸丰年间,因通货膨胀,为赶铸大钱,于咸丰四年(1854)重新开炉,铸有当十、当五十、当百三种大钱,铸工粗糙。
  咸丰九年(1859),停铸当五十、当百,只铸当十一种大钱。
  同治年间铸有同治当十,这是叶尔羌局铸行的最后一种红钱,因同治三年(1864)六月爆发了库车维吾尔等回民起义,第二年浩罕汗国军官阿古柏乘机侵入南疆。叶尔羌局关闭,再未重开。
  自乾隆二十五年(1760)设立,直至同治四年(1864)阿古柏入侵,被迫停铸止,叶尔羌局前后历时约有一百零五年,先后铸有乾隆、咸丰、同治等三个年号钱。共铸红钱总数约为二至三万串。
  (三)对准噶尔普尔钱的收缴及销毁
  在清朝统一新疆之前,南疆地区流通使用的是准噶尔普尔钱。关于准噶尔普尔钱的最早记载,见于前引兆惠在乾隆二十四年七月给乾隆皇帝的奏折中。文曰:“查回钱俱红铜鼓铸,计重二钱,一面铸准噶尔台吉之名,一面铸回字。”关于其形制,《西域图志》记载的比较具体,“回部旧属准噶尔。所用‘普尔’钱文,质以红铜为之,质小而厚,形圆椭而首微锐,中无方孔。”(14)
  乾隆二十四年(1759)清朝统一新疆后,因征税、发饷、贸易及宣示主权的需要,统一新疆货币制度的工作就被提上了日程。要统一新疆的货币制度,首要的就是收缴并销毁此前流通使用的准噶尔普尔钱。这一工作是由乾隆二十五年设立的叶尔羌局来完成的。
  叶尔羌局对准噶尔普尔钱的收缴及销毁是分两个阶段进行的。
  第一阶段:从乾隆二十五年(1760)至乾隆二十七年(1762)
  叶尔羌局在乾隆二十五年设立后,首先用清军原计划铸造大炮的七千余斤铜铸造了十万三千腾格红钱,用其中六万三千腾格红钱,以一换二的折扣回收了大约十二万腾格的准噶尔普尔钱。以一换二是沿袭了原准噶尔汗国的作法。“凡台吉新立,则于钱面易名改铸。其法先铸新钱一万,换易旧钱,新者以一当二,旋换旋铸,旧钱销尽乃已。我朝于新疆入版图后,叶尔羌开铸伊始,因其旧俗,以新钱一易旧普尔二。”(15)主要目的在于收旧铸新。
  第二阶段:从乾隆二十七年(1762)至乾隆三十三年(1768)
  在采用以一换二的折扣收缴准噶尔普尔钱两年多后,为便于新铸红钱尽快取代旧钱,同时也体现皇恩的浩荡,“感沐皇仁”,清政府从乾隆二十七年开始采用以一换一的办法收缴准噶尔普尔钱。据《新疆图志》收录的乾隆皇帝诏谕,“以一换一”是乾隆皇帝本人的意见,“…交纳旧普尔二枚,换给新钱一文以来,已二、三载矣,谅收旧铸新已可足用,若仍如前例,以二易一,民力恐有难支,于伊等生计无益,嗣后着加恩以普尔一枚换给新钱一文,庶民力纾而普尔亦得以急于收获。著晓谕回民等咸知朕意”(16)。此后,既按以一换一的办法收缴准噶尔普尔钱。直到乾隆三十三年,收缴并销毁准噶尔普尔钱的工作才基本结束。
  从乾隆二十五年到乾隆三十三年,经过两个阶段、八年多的收缴,叶尔羌局销毁了准噶尔普尔钱的绝大部分,新铸红钱也取得了在市面的流通地位,但是实际上准噶尔普尔钱并未完全绝迹,如《新疆图志》就记载“是乾隆以前其市易则用普尔,改铸以后则用制钱(按:指红钱),而普尔亦未尽绝也”。(17)特别是到19世纪中叶阿古柏侵占南疆时,经济衰退,货币紊乱,市面上又发现有准噶尔普尔钱与阿古柏所铸普尔及红钱同时流通。(18)
  另据《西域图志》记载,在准噶尔普尔钱收缴结束后,亦允许当地回民用银兑换新铸的乾隆通宝红钱,“叶尔羌开铸之始,令民以旧普尔易新钱应用,旧普尔尽后,以银易钱。”(19)目的还是尽快推广新铸红钱的流通使用。但银、钱的兑换比价没有说明,估计仍是按“五十普尔为一腾格,……一腾格值银一两”即五十枚新铸乾隆通宝红钱值银一两的比价兑换的。(20)
  (四)叶尔羌局铸行红钱的原因
  清政府在销毁原准噶尔普尔钱、统一新疆货币制度的过程中,施行的不是内地各省通用的制钱,而是选择了与之有别的“红钱”,推行了一种特殊的货币制度。原因是:
  


  第一、新疆南路回民历来习用红钱。
  新疆南路为绿洲农耕区,主要由东四城(阿克苏、库车、乌什、喀喇沙尔)及西四城(喀什噶尔、叶尔羌、英吉沙、和田)构成,历史上即习用货币,并且也自铸货币。无论是采用打压法制造的“和田马钱”、“准噶尔普尔钱”,还是用钱范浇铸的“龟兹五铢”、“突骑施钱”钱。都是用纯净铜直接铸造,从不掺加铅、锡,因此钱币呈红色。这是新疆南路及中亚地区历史上铸钱的一大特点。
  第二、有利于收缴、销毁旧钱,顺利统一货币制度,保持社会稳定。
  新铸“乾隆通宝”采用红铜,每枚重二钱,与原流通使用的准噶尔普尔钱在钱质、重量上完全保持一致。这样便于收缴、销毁旧钱,迅速推广使用新铸钱币,有利于货币制度统一工作的顺利完成。保持社会稳定,促进经济发展。
  第三、它是清政府针对新疆不同地区,在政治上实行分区管理政策在货币制度上的具体表现,这与在南疆维吾尔居住区实行的伯克制也是相配套的(分析详见下节)。
  第四、因清朝统治者本身就是少数民族,因此,在处理民族地区事务时,主张“顺俗从宜,各因其便”,比较尊重少数民族习俗。特别在康熙、雍正、乾隆时期,清政府在统一少数民族地区时,非常尊重并照顾少数民族的用钱习惯。如在西藏发行“乾隆宝藏”银币,在南疆使用红钱就是最好明证。即乾隆皇帝诗中所谓“形犹腾格因其俗,宝铸乾隆奉此同”。将“奉此同”的原则性与“因其俗”的灵活性在“红钱”中完美地结合在了一起。
  (五)红钱制度在南疆的确立及其利弊
  叶尔羌局铸行红钱标志着红钱制度在新疆南路的确立。宏观上讲,它也是清政府在货币制度上针对新疆不同地区,在政治上实行分区管理政策的一部分。
  


  新疆是一个多民族、多宗教,农耕与游牧经济并存且发展极不平衡的边疆地区。针对这一特点,清朝政府采取了因地制宜,“因俗施治”的方针,政治上对各地分别实行了郡县制、伯克制、札萨克制、八旗制等不同的管理制度。
  北疆的乌鲁木齐一带多为从关内迁来的汉、回族民众,设立镇迪道,由陕甘总督及乌鲁木齐都统双重管辖,实行与关内一致的郡县制;(21)为巩固边防,从内地抽调的满、蒙古、锡伯、索伦等八旗驻防军及其眷属主要驻守在北疆伊犁地区,管理同内地一样实行八旗制度;对早期归顺的哈密、吐鲁番等察合台后裔及后来归附的哈萨克、土尔扈特等部众实行札萨克制。与上述三种政治管理制度相适应,在货币政策上实行的是和内地一致的制钱制度。
  南疆塔里木盆地沿线是维吾尔族的传统集中居住地区,统一后则保留了原伯克制。与此相适应,货币政策上实行的是红钱制度。
  红钱制度在新疆南路的确立,具有重要的意义:
  首先,促进了新疆南路特别是以阿克苏为中心的东四城货币经济的发展,为整个南疆地区商品交易提供了便利。
  其次,促进了各民族间铸币技术的交流,培养了一批少数民族铸币技术骨干。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意义体现在,红钱制度使新疆地区的货币文化完全纳入了中国货币文化体系之中,在新疆货币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符合新疆与祖国内地统一的历史大趋势。
  但是,我们也应看到,在同一个省区,发行、使用两种不同的货币,并且划区流通,形成不同的“制钱区”与“红钱区”,给新疆货物交流,经济发展带来了诸多不便。以致民国时期形成的“省票区”与“喀票区”与此不能说不无关系。
  (六)红钱与准噶尔普尔钱及内地制钱的异同
  “制钱”广义上讲是指“历代行用之圜钱,为官局所铸者”,皆可称为制钱。民间又习称为“麻钱”;狭义上则专指“清代按其本朝定制由官炉所铸的铜钱,称‘制钱’以别于前朝的旧钱和本朝的私炉钱”。(22)所谓“定制”是指铜钱式样、铭文、重量、成色等都有明确的规定。
  1红钱与准噶尔普尔钱的异同
  红钱与准噶尔普尔钱在质地(均为红铜)、重量(均为二钱)、币值(均为五十文合银一两)等方面是相同的,(23)但又有许多不同:
  第一、铸造技术不同。
  准噶尔普尔钱采用源自西方的打压法制造,铸造技术上属于以希腊、罗马为代表的西方货币文化体系;红钱则是采用源自内地的浇铸技术,技术上属于以中国为代表的东方传统货币文化体系。
  第二、式样不同。
  准噶尔普尔钱“质小而厚,形圆椭而首微锐,中无方孔”。直径自尖端起约为17~18,厚4~5mm,不够规整划一;红钱为圆形方孔,很规整,直径约为24,厚2mm,即较准噶尔普尔钱略大而薄。
  第三、使用文字不同。
  准噶尔普尔钱正面用托特字(即厄鲁特蒙古字)铸准噶尔汗名,背面用帕尔西(即波斯)字铸叶尔羌地名;红钱正面用汉文铸清朝年号及“通宝”二字,背面用满文及老维文(即察合台文)标注铸钱局名。
  2红钱与内地制钱的异同
  红钱是清朝制钱中的一个特殊品种,与内地制钱在式样(圆形方孔)、规制(正面用清朝年号,背面为铸钱局名)、铸造技术(浇铸)等方面是相同的。总体上可以说红钱已基本纳入了内地的制钱体系,但仍保留了浓郁的地域性及民族性。与制钱的不同点表现在:
  第一、钱质不同。
  红钱系用纯净铜直接铸造,不掺用铅、锡。将生铜原料经土法提炼为熟铜后,不加铅、锡等配料,直接浇注范模,即得红钱。含铜量在百分之九十以上(24);制钱在铸造时则要添加铅、锡、锌等配料,一般为“铜六铅四”,即铅、锡、锌等配料占百分之四十,纯净铜占百分之六十,呈黄色。
  第二、币值不同。
  因钱质不同,红钱与制钱的币值亦不同。最初为一比十,不久调为一比五,即一文红钱兑换五文制钱,这一比值一直延续到后期。
  第三、重量及厚度不同。
  红钱初铸时,每枚重二钱。制钱则标准重量为一钱二分。因二者直径相同,故初铸红钱略较制钱为厚。(25)
  第四、背面文字不同。
  红钱与制钱正面是完全相同的,背面有所不同。红钱背面用满文及老维文(即察合台文)标注铸钱局名。而制钱则仅用满文标注铸钱局名。
  第五、流通使用范围不同。
  红钱仅在新疆南路流通使用,制钱在新疆则流通使用于北疆地区,范围西起伊犁,东至哈密,中间包括乌鲁木齐(迪化)、奇台(古城)、巴里坤(镇西)等天山北路一线及南路的吐鲁番。红钱区与制钱区以托克逊为界。(26)
  (七)红钱自身的减重及与白银、制钱间比值的变动
  这里红钱是指小平钱即一文红钱,所讨论的红钱减重及与白银、制钱间的币值变动亦仅限于小平钱范围。
  乾隆二十五年(1760),叶尔羌局始铸红钱时,为便于收兑原准噶尔普尔钱并被市面顺利接受,红钱重量的选择是与此前市面流通的准噶尔普尔钱完全一致,每枚都是重二钱,即“初铸时每一普尔重二钱”。(27)当收缴工作基本完成后,到“乾隆三十六年,更定每一普尔重一钱五分。(乾隆)三十九年,更定每一普尔重一钱二分”。(28)这两次减重,都是在乌什铸钱局独自为南疆东西八城供应红钱期间完成的。经过这两次调整,红钱就与内地制钱的重量基本相同了。后来,在嘉庆、道光、咸丰、同治、光绪等年间虽然也还有变化,但重量也始终是维持在一钱三分至一钱二分之间。
  从乾隆二十五年开始,伴随红钱重量的减轻以及市面上银、钱流通数量的变化,红钱与白银及制钱间的比价关系也时有变化。
  乾隆年间“每一普尔,值银一分。初以五十普尔为一腾格,后定以百普尔为一腾格,值银一两”。(29)“其钱价,乾隆二十四年,将军兆惠奏明,以钱五十文合银一两。乾隆二十五年尚书舒赫德奏明加增钱二十文,以钱七十文合银一两。乾隆二十六年,因钱益贱,都统明柱奏明,以钱一百文合银一两。”(30) “且普尔以一当十,每百值银一两,若改铸清钱(按:即制钱),需八百文作银一两。”(31)这说明当时官定比价最初是红钱五十文合银一两,后调整为七十文合银一两,或一百文合银一两,但“钱价无定,增减难凭”,市价则随时都有波动,但是,总的趋势却是红钱的逐渐贬值。如:嘉庆六年,“回疆钱价,每两准折普尔钱二百六十文”。(32)嘉庆十九年,“按月散发(军饷)完竣后,所有官兵应支七成盐菜银两,即将此项普尔钱,无论官兵,俱以二百二十文为一两散放,其官员应领三成银,仍以一百六十文为一两给领”。(33)
  红钱的这一贬值趋势,曾因两次特殊情况而发生变化。一次是道光六年因张格尔叛乱。当时云集阿克苏的平叛大军,多系从内地调来,所携带军饷多为白银,导致“银贱钱贵”,由嘉庆至道光初年的一两白银兑红钱二百五十至二百六十文,变为了道光七年的八十至一百文红钱。(34)这种“钱贵”现象,在大军撤走后依然继续,迫使善后的那彦成奏请道光皇帝发行大面值货币,即铸行“当十”大钱(道光“八年十”)来缓解南疆的“钱荒”问题。另一次则是光绪四年清军驱逐阿古柏重新收复新疆后。因阿古柏“专用天罡银钱,是以铜钱散失,存留无几”,虽经“设法开采铜斤,广铸红钱,以便民间行用”。(35)可是,在喀什的部分地区,直到“光绪13年冬,……每银一两,仅换红线300余文”。(36)但是,这仅是暂时现象,红钱的逐渐贬值却是个总体趋势。
  咸丰、同治年间,伴随全国性的“银贵钱贱”,新疆红钱又开始了不断的贬值,到光绪四年,重新收复新疆后,“其铸成红钱,向章每五百文合湘平银一两,搭放行使。”(37)即官定比价已是红钱五百文合银一两了。光绪十五年(1889),迪化官钱局印制油布官票,核定红钱四百文合银一两,从此官定比价再未变动,但市价仍时有涨落。如光绪十九年(1893),阿克苏地区“红钱奇窘,兑换维艰……官价每新平银一两,换红钱四百文。市价每银一两,大平头银四分,换钱三百七十文或七十余文不等。每逢放饷,钱价尤涨,至先一月交订银换钱,而届期仍难多得。”(38)
  红钱与制钱的比价是随着与银价的变动而变动。初为一比十,或一比八,后比价逐步缩小为一比五,行用多年,基本稳定在这一比价上。光绪初年曾一度变为一比四(每银一两兑红钱五百文,换制钱二千文),后又于光绪十五年改定为一比五。此后,这一官定比价也再未变动。
  (八)关于所谓“祺样通宝”红钱的考证
  咸丰十一年(1861),英法联军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并侵占北京,咸丰帝逃难至热河后病死在那里,临死前立年仅6岁的独子载淳为太子,改元祺祥。咸丰帝死后慈禧太后联合恭亲王奕NFDA2)发动政变,逮捕了受命辅政的“顾命八大臣”并处死了为首的肃顺,废祺祥年号,改为同治,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祺祥政变”(又称“辛酉政变”)。祺祥年号虽然仅是昙花一现,但是却出现了局名记为叶尔羌、阿克苏、乌什及和田等局的臆造的所谓祺祥通宝红钱(39)。臆造者显然不明白自道光八年铸造“当十”钱以后,南疆各铸钱局所铸小平钱必须加铸“十”字,否则,当地维吾尔族民众认为不是官铸钱,只能折半使用的原因,而暴露了破绽。
  
  二、叶尔羌局所铸钱币及版别分类乾隆通宝
  乾隆二十五年(1760)九月铸,正面为汉文“乾隆通宝”四字,背面穿左满文“叶尔羌”错译为“叶尔奇木”,次年改正;穿右维文“叶尔羌”。乾隆三十四(1769)年停铸。所铸钱币悉为纯净红铜,不掺铅锡,铸工精细,形态敦厚,红亮润泽,品质俱佳。“叶尔奇木”钱版式多变化,铸量少;“叶尔羌”钱铸量多,版式变化小。
  咸丰通宝(重宝、元宝)
  咸丰四年(1854)重开,铸有当十、当五十、当百三种大钱,铸工粗糙。咸丰九年(1859)停铸当五十、当百,只铸当十,一种大钱。
  同治通宝
  同治当十钱是叶尔羌局最后铸行的一种红钱。
  
  注释:
  ① 《清实录高宗朝》卷五九三,乾隆二十四年七月庚年。
  ② 《回疆通志》卷七《喀什噶尔•钱法》。
  ③(27)(28) 《西域图志》卷三十五《钱法•制式》。
  ④(20)(29) 《西域图志》卷三十五《钱法•名数》。
  ⑤(14)(15) 《西域图志》卷三十五《钱法》。
  ⑥ 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清史档•军机处录附•财政》三十二。
  ⑦⑨(12) 《西域图志》卷三十五《钱法•炉局》。
  ⑧⑩(11)(16)(35)(37) 《新疆图志》卷三十四《食货》三《钱法•铜币二》:阿克苏局(附库车铜币)。
  (13)(19) 《西域图志》卷三十五《钱法•行使》。
  (17)(36) 《新疆图志》卷三十四《食货》三《钱法•铜币三》:喀什噶尔局。
  (18) 同(17)“同治3年,回目金相印勾结布鲁特叛回思的克同叛,连馅数城,全疆无安境,普尔、制钱则又与天罡并用。”
  (21) 镇迪道中称为“分巡镇迪粮务兵备道”,下设镇西府和迪化直隶州,镇西府设于巴里坤,辖宜禾、奇台二县;迪化直隶州设于乌鲁木齐,辖昌吉,绥来阜康三县。镇迪道民政管理同关内各州县,归甘肃行省管理。
  (22) 《辞源》(商务印书馆1950年缩印本)第78页。《辞海》第185页“制钱条”。
  (23) 《西域图志》卷三十五《钱法•名数》“初以五十普尔为一腾格,后定以百普尔为一腾格,值银一两。”
  (24) 因系土法提炼,熟铜中并未尽去杂质,故红钱中纯铜的含量一般在百分之九十以上。亦含有少量铅、锌等杂质,是自然存在,非人为所加。
  (25) 乾降二十五年初铸时,重量为二钱,三十六年减重为一线五分,三十九年又减重为一钱二分,与制钱一样,此后,虽有变化,但基本都维持在一钱三分至一钱二分之间。
  (26) 倭仁著《莎车行记》,“宿托克逊,制钱行使止此,以西皆用红钱”。红钱过扎克逊进入制钱区,一文红钱只能当一文制钱使用。《林则徐集•日记》,“道光二十五年正月二十五日,……傍晚时已至托克逊……此地颇不荒寂,凡赴南路者,多于此地易换红钱,缘过此则不用红钱也。红钱一文抵青钱五文者,背面铸‘五’宇;抵十文者背面铸‘十’宇。今市上常用之红钱,背无铸字,每一文亦抵青钱四文之用。”
  (30) 《回疆通志》卷七,民国十四年铅印本。
  (31) 《清实录宣宗朝》卷一一三三。
  (32) 《清实录仁宗朝》卷八十七。
  (33) 《清实录仁宗朝》卷二八七。
  (34) 《钦差大臣那彦成摺——铜斤缺乏请加铸当十普尔钱》(道光八年三朋二十四日)《中国近代货币史资料》第一辑“清政府统治时期”,中国人民银行总行参事室金融史料组编,中华书局1964年9月。
  (38) 《新疆图志》卷三十四《食货》四《钱法•银币二》:阿克苏局。
  (39) 《新疆红钱》朱卓鹏、朱圣弢著,第148页。学林出版杜1991年5月。《戴葆庭集拓中外钱币珍品》上册,第400~401页。1990年4月中华书局出版。
  (责任编辑 高聪明)
其他文献
摘要:随着城市化进程进一步提高,城市对环境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近年来,科技在不断进步,各种新型材料的相继出现致使园林工程项目分工日趋精细化、多样化,园林的规模也相继扩大。这就对园林施工单位任务的实施效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园林建设的施工组织的要求也大大提高,由此,相应的管理模式在园林施工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园林工程:施工;管理  全球化的发展将人们的思维方向更多的转型为绿化建设。国家的
期刊
自民国二十四年(1935)十一月四日起国民政府放弃银本位制改行法币政策后,中国正式走上以纸钞为主币的管理通货制。由于实现了币制的统一,至七七抗战前物价仅有轻微上涨,工商贸易等均转趋繁荣,法币政策堪称成功。抗日之战虽终获胜利,但战火波及皆为较富庶的省份,除沿海港口全数失陷不能收取关税外,沦陷区无税可征,各地的税收也都锐减,战费及各项开销则极为庞大,物价指数上扬自难避免。之后爆发的国共内战更是火上加油
期刊
公元907年,契丹统治者阿保机称帝,并开始采用汉人的模式管治契丹。至公元947年,他们以辽河(流经中国东北地区南部)为名,定国号为“大辽”。虽然契丹是游牧民族,但由于她采用了汉人的管治模式,因此亦鼓铸汉式汉字钱币。辽币虽外表不太美,但大小和重量都很均一。  契丹有其本身的语言。大部分语言学家均认为契丹语属于古南蒙语。契丹语有两套文字。一套是在公元920年于阿保机统治下创立的“大字”,属于非组合文字
期刊
由纸币收藏家丁方忠、张安生、陈昌滨、刘继辉、冯乃川(香港)、马长海、王宣瑞等七人共同发起,北京收藏家协会主办,北京先锋集钞文化传播有限公司等协办,北京市钱币学会学术支持的“2009北京中国历代纸币展”于2009年11月10日-20日在首都博物馆举行。全国人大教科文卫委员会副主任李志坚、中央党史研究室副主任龙新民、国家文物局局长单霁翔、北京市文物局局长孔繁峙、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刘庆柱、中国钱币学
期刊
1983年春夏之交,中国人民银行山西省分行副行长王重山给我交代任务,陪同总行印制管理局来的两位专家去太原郊区的阳曲县。当时我不知道干什么,到了阳曲县才知道是怎么回事——找马文蔚,对第二套人民币行名“中国人民银行”六个字的书写者进行考证。我有幸目睹这历史性的一幕。  我们和阳曲县支行行长薄文秀接上头,然后一起前往马文蔚家。我记得当时的道路崎岖不平,坑坑洼洼。马文蔚住在阳典县黄寨镇黄寨村一间古朴、陈旧
期刊
又到了樱花盛开的时候。每当这个时候,春的脚步总是那样的蹒跚。何琳仪先生离开我们已经有三个年头了。“何琳仪先生是卓有成就的古文字学家,于战国文字造诣尤深”。①在这里主要想谈谈何琳仪先生的几篇考释先秦古币的文章,从一个侧面认识我所知道的何琳仪先生。  对于先秦货币文字的研究,我是门外汉,认识也是很不全面的。在中国,古泉学往往是收藏家的附庸,藏家收集甲骨、铜器兼收古币,对它的研究基本上是猎奇、炫耀为主。
期刊
在谈论中国近代机制钱币时,英国伯明翰造币厂是个不可或缺的角色,但相关细节在泉刊书籍上通常仅约略论及,缺乏完整的叙述,因此许多资料上出现矛盾、甚至于错误的说法。1981年伯明翰造币厂出版一本由美国学者史威尼(James O. Sweeny)在参访该厂后所著之A NUMISMATIC HISTORY OF THE BIRMINGHAM MINT,书内第78-85页有段与中国往来的记载,现将全文译出
期刊
废两改元是南京国民政府时期实行的一次重大的币制改革。关于废两改元的缘起、准备、成功原因及其意义等问题,学术界已有较多研究成果。然而关于废两改元的实施经过,则多论述简略,语焉不详,似乎废两改元在国民政府一纸命令颁行后即大功告成。本文试图通过对有关档案史料的爬梳,对废两改元的实施经过加以考察探析,以加深对这次币制改革的全面认识。      废两改元的实施机构    关于废两改元的呼声由来已久,早在北洋
期刊
丁福保先生(1874~1952)(图1)生逢变革的时代。早在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求学时又赶上了时代的潮流,他学过数学、医学、化学、日语,后来又在京师大学堂讲授过算学和生理学,1908年起行医,并创办了中西医学研究会。在那个时代,能有如此卓识,可见他思想的先进。丁先生学识渊博,通古知今,学贯中西,德高望重,在学界享有盛誉,在社会上具有很高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丁福保先生喜欢小学,爱好禅理,编辑出
期刊
台湾银行在台湾光复以前就已经存在,并发行有台币。1945年台湾光复到1949年,应台湾行政长官陈仪的要求,中央银行始终没有在台湾设立分行、发行纸币,台湾地区流通的台币一直都是由台湾银行在冠以民国纪年后发行的,台湾银行事实上成为了一家有别于中国其他地方银行而在台湾地区行使中央银行职能的银行。纪年民国三十五年的台币是民国时期台湾银行发行的第一套纸币,本文想通过现存的实物资料,结合史料,就其中的一些相关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