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江地区高等院校书法教育的必要性

来源 :艺术科技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ongyu2033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当前,随着计算机的普遍应用,下至中小学,上至高校的传统的书法教育面临严重的缺失形势。在三江地区,有多所以艺术类为主要专业的高等院校,在这些高等院校内,书法是艺术学门类中的重要专业之一。而随着高校专业分工的细致化,高校的书法教育不仅出现了基础缺失,而且还面临着史论与技艺分离的趋势,使得书法专业作为艺术门类的二级学科的发展面临不利形势。本文简要概述三江地区高校艺术类专业教育中书法教育的现状,分析加强其投入的必要性。
  关键词:三江地区;高等院校;书法教育;必要性分析
  0 引言
  书法艺术是中华文明传统艺术的精华,它的发展贯穿于整个中华文明的发展历程之中,享誉世界。随着钢笔等“硬笔”的普及,软笔书法已经完全退出日常的应用范畴,逐渐成为一种纯粹的艺术和文化遗产。作为炎黄子孙我们担负着传承和发扬的不可推卸责任,因为这门艺术是中华民族审美精神的积淀和文化精神的精髓。
  随着高校艺术类专业的发展,书法这一传统艺术已经成了一门独立的学科。书法技艺的提升,需要有长时间的锻炼,高校书法教育需要中小学书法教育的全程支撑。但是,学生“主科”成绩的偏重、电脑的普及等等因素,使得当前高校书法教育面临基础的严重缺失。
  1 在高校开展书法艺术教育的意义
  汉字是中华文明的精粹。作为至今仍旧广泛使用的唯一一种象形文字,汉字不仅仅是全世界汉字使用者信息、沟通和记录的媒介,借助传统的汉字书写工具——毛笔,汉字形成了独特的书法艺术。书法艺术是汉字实用性之外的艺术性的重要依存,也是中华文明圈共同的文明积淀。
  但是,进入当代以后,由于电脑以及电脑文字处理技术的发展以及普及应用,从中小学到高校,越来越多的学生们使用毛笔和硬笔进行书写的机会在迅速减少。尤其在高校,学生们的功课考试,大比例实现了数字化,功课在计算机上完成,打印或者直接以电子文本的形式交给老师。使得书法教育的基础与实践应用——书写,在大幅度减少,书法教育面临着严峻的形势。除了文化传承的社会性与政治性需求之外,书法教育在艺术领域事实上有着非常重要的教育成效:
  第一,书法艺术,是以汉字为主要对象的一种线条造型艺术,也是视觉艺术。进行书法教育,可以有效提高艺术专业学生们的把握线条的技艺。练好书法,对于绘画尤其是中国画技艺的进步,有着非常大的帮助。
  第二,书法的学习,是一个不断失败然后完善技艺的过程,可以磨炼艺术专业学生们的意志与品格,培养他们追求艺术、顽强坚韧的精神。
  第三,艺术教育,不仅是技艺的教育,也是气质与人品的修养。一位成功的艺术家,往往都具备其独特的气质与人格魅力,这是其内在精神在艺术追求中长期磨砺的成果。古人就常常“以字识人”,一手好字,不仅仅是表面功夫,更是内在修养的外在体现,就如同一个人的标签一般,很多时候被认为与人品有着直接或者间接地联系。
  2 当前高校书法艺术教育现状
  2.1 三江地区高校书法艺术教育现状
  三江地区的高校开设了艺术类专业的有佳木斯大学、三江美术职业学院等。但是,目前这些高校艺术类专业中,只有佳木斯大学设立了书法专业。佳木斯大学的艺术类专业的教育偏向于绘画、视觉设计、环境设计、工艺美术等方面,虽然已有的书法专业,但是由于教师数量有限,现在还在隔年招生。而三江美术职业学院的艺术教育的重点,则集中在造型艺术、设计艺术、动画艺术、服装艺术、美术理论研究和计算机辅助设计等方面。目前,书法教育在三江地区的高校内尚未受到足够的重视。
  2.2 国内高校书法艺术专业的发展
  现代的高等院校书法教育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专业的美术院校开设的书法专业。一类是综合性大学、师范院校开设的书法专业。在美术院校中,当前,书法教育很多没有独立出来,而是集成在国画专业。但是,随着艺术门类的细化,以及书法艺术在民间以及中小学教育中的逐步缺失,独立作为二级学科的书法专业的设立成为许多高校的选择。以中国美院为例,1962年,时任浙江美院(中国美院前身)院长的潘天寿先生作为中国书法代表团副团长赴日考察,目睹了日本的现代书法教育后,十分受到启发。后于1963年,浙江美院正式设立了书法篆刻科。1989年以后,北京师范大学、首都师范大学、西南师范大学、吉林大学、复旦大学、天津大学等相继开设了书法专业课程。1994年,北京师范大学设立了第一个书法博士点。可见,进入当前后,开设独立的书法专业进行集中而系统的书法教育,是众多顶尖综合性大学艺术教育规划中的选择。
  3 三江地区高校书法教育面临的问题
  3.1 书法专业教师数量较少,书法专业划分不细致
  目前,三江地区高校的艺术类专业中,只有佳木斯大学设立了书法专业,所培养的书法专业毕业生在全国成绩也比较突出。毕业后有的继续深造读研,有的投入工作从事书法教育及书法研究。佳木斯大学书法专业迄今为止已经创建了十年之久,教师教育成果也很有成绩,但由于教师数量有限,书法专业没有像北京师范大学、南京师范大学、南京艺术学院等书法艺术高等院校一样发展得很成熟,成立书法系并且划分专业非常细致。例如,南京师范大学就将书法系分出楷书专业、隶书专业、篆书专业、草书专业、行书专业、篆刻专业等等。配合专业所学习的还有古文字学、古代文学、现代文学、诗歌鉴赏等等辅助课程。另外,三江地区高校也依托国画专业发展书法教育。
  3.2 书法理论教育与技艺教育的断隔
  随着艺术专业分工的细化,艺术理论与艺术技艺的教育往往呈现断隔的状态。研究的层次越高,这种现象越严重,这同样出现在高校书法教育中。到了高校,硕、博士教育的层次,往往书法理论教育的导师与学生,都完全偏向于理论,而技艺上往往缺乏磨炼,水平堪忧。而偏重于书法技艺教育的导师与学生,往往缺乏书法史论的了解,甚至对书法史论以一种轻视的态度对待。那样,就成了一个手艺人,而不是一个艺术家。
  4 结语
  书法教育,担负着十分重要的文化传承与艺术培养的任务。当代,中小学书法教育的确实,电脑文字处理对实用和艺术领域的侵蚀,使得高校书法教育面临严峻的挑战。为了更好地培养艺术专业的学生,设立专门的书法专业已经是众多顶尖高校的选择。对于三江地区开设艺术类专业的高校而言,集中各种教学资源开展书法教育,已经是当务之急。
  参考文献:
  [1] 修远.中国东北地区文化产业发展研究[D].吉林大学, 2012.
  [2] 徐忠颖.我国东北地区高校教学中的问题与对策[J].科技教育向导,2010(30):5-6.
  [3] 刘凤山.关于高等院校现代书法教育的新探讨[J].教学研究,2001,24(03):197-199.
  [4] 曲占峰.对高等院校开展书法教育的几点思考[J].黑龙江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5(05):133-134.
  [5] 黄惇.高等院校书法教育的历史担负[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2012(04):1-4.
其他文献
社会流动的速度、比率会影响社会结构的性质以及社会运行的状态。在中国,成人教育已成为通过促使各阶层的社会流动,提升个人社会地位从而影响社会分层的主要途径之一;另一方面,社
本文以完善网络覆盖及实现优异的网络质量为服务宗旨,采用了专门用于边际网广覆盖的基站设备及技术,建成并顺利开通了边际网近海覆盖基站,实现了近海约70KM的超距覆盖,很好的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呈现出腾飞的发展趋势,这也导致了地方的行政事务日益繁忙,行政立法权由此产生。与此同时在政治、经济等领域中也产生了一些利益集团,他们参与到行政
摘 要:从1979年的“星星美展”开始,中国现当代艺术一直试图在西方现代艺术的笼罩中寻找突破。而这种力求“翻身做主人”的突破仅仅依靠“社会性”是远远不够的。经历了70年代末80年代初的种种尝试之后,到了新文人画这里,“民族性”才崭露头角。直到实验水墨的出现,才真正为我们提供了一套完全不同于传统的创作和审美方式,“民族性”终于通过东方艺术所独有的精神系统,即一种“东方神韵”,在中国当代艺术中找到他的
"价值观"决定人的自我认识,它直接影响和决定一个人的理想、信念、生活目标和追求方向的性质。代表着先进文化的"价值观"理念,能够起到催人奋进,不断凝聚精神的作用。新课程改革
文章从手机产业的技术特征和经济特征出发,通过分析中国手机产业的发展特点和手机产业链分化、整合的演化趋势,指出未来手机产业个性化的发展趋向,并对国内厂商的发展提出了
经过在CDMA行业10余年的积累,华为已经成为CDMA2000领域的“三强”之一,CDMA产品销售占2004、2005年全球新增市场份额第一。华为将在2006年ITU展会上正式发布领先的、高性能的C
摘 要:本文主要从思维的跳跃性、语义的迁移性、语义的形象性、言内语境的具体性以及言外语境的宏观性等几个方面来探讨古汉语词语活用的模糊性特征。   关键词:古汉语;词语活用;模糊性  “词类活用是古汉语中表现尤为突出,使用非常广泛的一种语言现象。它是为了适应语言表达的需要,解决上古词语贫乏且使语言简洁生动的一种手段。”[1]“对于词类活用,仅从语法角度认识它的组合配置规律是片面的、肤浅的,只有从修辞
环境问题在近代以来逐渐进入大众的视线,环境问题越来越凸显其多样化、复杂化和全球化的属性,人们对于环保的认识也由最初的治理污染到资源保护再到可持续发展以及生态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