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喜红:致富带头人的兴业助贫路

来源 :老区建设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aarelf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广信区上泸镇苎圳村,艾喜红一边到村民家中回收加工好的小商品,一边带领着几位村民在金银花苗地里仔细地查看越冬苗情。看着一笔笔小商品加工订单和一株株长势喜人的金银花,艾喜红更加坚定了新一年带领村民增收致富的目标和信心。在扶贫干部和村民的眼里,艾喜红是女强人,是踏实能干、渴望发展、敢闯新路的“致富带头人”。
  然而,这位致富带头人曾经也是一名贫困户。艾喜红是甘肃人,嫁到江西上饶,后因丈夫意外身故,家庭陷入贫困,她拉扯着两个小孩,还要赡养两位老人,生活过得异常清苦。
  生活的重担没有压垮这个坚强的女人。2017年,她开始从事义乌小商品加工业务,带动30多户贫困户利用农闲时间手工制作饰品,赚取生活费。同时,她带着大家一起开荒种地、加工菌菇,并成立农业合作社,创办扶贫车间,让更多农村闲散劳动力参与务工,得到可观收益。
  开办没有厂房的“扶贫车间”
  在区扶贫办和上泸镇党委政府的支持与帮助下,艾喜红从义乌采购布料等物品,分发给贫困户,手把手教他们加工制作。用政府提供的无息贷款购买十多台电动缝纫机,送到会缝纫技术的贫困户家中,进行培训指导。
  “我们主要做头饰产品,一年四季都很忙,要忙到临近过年才停下来。”艾喜红告诉记者,在她的带动下,目前有80多人参与进来。“有本村的,也有外村的,年龄大的有70多岁的老人,只要愿意做,大家都可以加入。”
  在村头的一幢平房里,贫困户陈小玉正在缝纫机上埋头工作。“我缝制的是头箍面料,每天大约能做600多个,每加工一个能赚一角四分钱。”陈小玉说,她每天平均工作8小时,每年能賺到一万三千多元。在家里干活,时间灵活自由,还能照顾老人小孩。
  在另一处农舍的院子内,村民揭海华正在包装产品。“一个塑料袋里装满12个不同颜色的蝴蝶结,每装一袋能赚一角钱,我手脚麻利,订单量大的时候一个月能赚3000元。”
  “艾喜红提供设备、原料和技术,送货上门,集中回收,每年发放工资达60万元。”区扶贫办主任毛必标说,“这个没有工厂的‘扶贫车间’,以户为单位,化整为零,生产灵活,充分利用群众的农闲时间,将农村劳动力直接转化成经济收益,得到大家普遍欢迎。”
  成立种植专业农业合作社
  在艾喜红租用的厂房里,摆放着几台机械设备。“这是用来加工竹荪的烘干机,我们成立了宏展种植专业农业合作社,在40亩荒地里种植菌类,再进行加工,2020年生产竹荪7000斤,主要销售到福建等地,产值约50万元。”艾喜红介绍说。
  竹荪收获完后,土地需要三年以后才能再次种植菌类,经过多方考察,艾喜红决定在土地上种植经济效益较高的金银花。艾喜红在村里以每亩300元租下村民的荒地、旱地,扩大种植面积,带领十几位贫困户一起垦荒,种下幼苗。在地里干活的人按天结算工资,女工每天80元,男工每天120元。
  “我们要把荒地变成‘金山银山’。”艾喜红信心满满地说。
  
  责任编辑:程文燕
其他文献
崇仁县1520平方公里土地就是一张脱贫攻坚的巨大答卷。  脚步走出经纬,汗水落地为墨。全县38万人,就是38万支笔,从提高群众幸福感、获得感破题,上下同欲、凝心聚力,共同投身于这场十八大之后的“新时代大考”。  如今,每一個贫困家庭收入的“空格”已填上,每一个贫困村产业发展的难题已破解,每一个困扰区域高质量发展的瓶颈已突破。2018年、2019年,崇仁县连续两年脱贫攻坚成效考核综合评价为“好”等次
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及实力的提升,留学生对于在我国攻读经济类学位的需求不断增大.国际金融课程作为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留学生的必修课之一,内容较为枯燥,学习难度较大.
2月25日上午,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  合影留念时,习近平总书记和李克强总理中间坐着巫山县竹贤乡下庄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毛相林。  群山合围的下庄,是一个“锅底村”,以前外出只有一条绝壁上的羊肠小道。1997年,不信天不认命的毛相林,带领下庄人向大山和贫困宣战。历时7年,他们用最原始的方式,在悬崖绝壁上抠出了一条8公里长的“天路”。  毛相林不知道,在1997年的
王豪斌,曾是鄱阳县乐丰镇东风村的贫困户,虽然身有残疾,但是他没有向命运低头,在国家扶贫政策和扶贫干部的真心帮助下,用奋斗书写了精彩的人生。从意志消沉到养殖甲鱼带头人,从贫困到脱贫,他的奋进令所有人刮目相看。  说起他的故事,当地无人不知。面容帅气的王豪斌曾在福建厦门从事酒店管理工作,月收入三千多。然而2004年的那个夏天却成了他永恒的噩梦,王豪斌在泉州的一处工地被升降机压住脊椎导致瘫痪,高大的他却
期刊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一书中,习总书记常常引经据典,不断激活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赋予其鲜活的当代价值与意义.其英译本在国外也引起了热烈反响.本文将习近平总书记用典分为四
她是人人称赞的大孝女,远嫁陕西回到娘家照顾父母;她是村里致富带头人,领办合作社联结贫困群众脱贫致富;她是村党支部书记,团结带领乡亲们大步踏上乡村振兴之路。  她就是温善连,这名“90后”以尊老敬老的孝心、勤劳致富的信心、坚如磐石的决心,先后被评为兴国县“脱贫攻坚奋进奖”“最秀脱贫户”和江西省脱贫攻坚先进个人。  用孝心守护亲情  温善连今年31岁,出生在兴国县方太乡井口村一个贫困的独女户家庭,父亲
周末、节假日,是大家享受生活的时光,但在三清山枫林镇八磜村,奇兵农家乐的主人周泉彬却忙的闲不下来。与所有勤劳致富的贫困户一样,周泉彬在脱贫路上,不等不靠,用自己的坚韧与努力,靠着经营农家乐,单手托起了自己的致富梦。  周泉彬出生于1972年,年輕的时候曾是一名军人,因退伍后的一次意外,导致左手折断,造成肢体三级伤残,这一打击让他万念俱灰,也让他本不富裕的家庭变得雪上加霜。由于身体的残疾,周泉彬很难
期刊
2018年6月28日,以“长子情怀、忠诚担当、创新实干、奋斗自强”为表述语的新时代辽宁精神正式发布[1].新时代辽宁精神体现了习近平总书记对辽宁的期望,这种精神一直激励着辽
2021年2月25日,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召开的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来自江西省宜春市铜鼓县的帅江获得了“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表彰。“我是土生土长的铜鼓人,我热爱脚下这片热土。在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新征程中,我愿意继续为之挥洒汗水、奉献智慧。”帅江说。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回首过去100年的风雨历程,可以说,这100年是我们党披荆斩棘、开拓进取的100年,是风雨兼程、成就辉煌的100年。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全国各族人民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全面打赢了脱贫攻坚战。开展脱贫攻坚以来,数百万扶贫干部倾力奉献、苦干实干,同贫困群众想在一起、站在一起、干在一起,将最美的年华无私奉献给了脱贫事业,涌现出许多感人肺腑的先进事迹。  能全面打赢脱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