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型城市国土开发强度与生态承载力时空耦合特征及驱动要素解析r——以马鞍山市为例

来源 :水土保持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dwld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了厘清资源型城市开发强度与生态承载力的协同发展关系及交互作用机理,选取马鞍山市为典型实证案例,通过构建国土开发强度与生态承载力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借助耦合协调度模型、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方法和地理加权回归模型,揭示了资源型城市国土开发强度与生态承载力耦合发展的时空特征及其驱动要素.结果表明:(1)2008—2018年样本区域国土开发强度由0.2156快速上升至0.5386,空间异质特征逐步显现,生态承载力由0.4202平稳上升至0.4895,空间差异不大且基本保持稳定;(2)国土开发强度与生态承载力耦合协调度保持连续上升的趋势,由中度失调阶段逐步向低度协调阶段转变,整体呈现中部高两侧低的分布格局,且空间集聚态势愈加显著,冷热点区分布较为稳定;(3)国土开发强度与生态承载力耦合协调发展的驱动要素时空差异明显,主次顺序依次为产业转型、经济发展、政府调控、资源集聚.基于上述解读,提出了促进国土开发强度与生态承载力协调发展的对策建议.
其他文献
在软件研发项目的整体过程中,用户角色的影响贯穿始终。在软件研发项目的整个生命周期里的每个阶段,即使没有用户直接参与,也都离不开用户间接提供的各种支持和配合。否则,单纯靠
媒介城市化作为我国媒介产业聚集的地理特征已经成为我国传媒业界和学界普遍接受承认的事实。自改革开放后确立了媒介产品商品化属性起,我国媒介生产单位就按照产业区位论的
传媒业作为一个较为特殊的行业,其政治属性和企业属性决定了其发展模式和发展方向。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以及网络时代的到来,加之文化体制改革和事业单位改革,
学位
本文介绍了斯第德曼在斯拉法理论的基础上对劳动价值论提出的诘难。我们认为,生产的标准技术条件与市场价值之间的关系,并不像斯第德曼所理解的那样具有单向的、决定论的性质,生产的标准技术条件只能在理论上通过价值概念来把握。为此本文回顾了马克思的两种市场价值理论及其相关争论,并提出,劳动价值论在马克思的经济学中是被用来揭示资本主义再生产的目的和手段、条件和结果之间的不确定的联系。
作为资源,土地和资本都是人类的经济活动建构起来的。尽管土地具有社会特征,但它主要作为自然资源起作用,对人类的经济活动及其他存在方式的影响主要是自然维度的。相反,资本虽然最初来自对自然资源的改变,但它主要是一种社会资源,对人类发展的塑造主要是社会性的。资本代替土地成为主导资源,是人类历史从自然经济向商品经济的根本转变。
再次,从团体的约束和效忠(领袖)意识看。地方集团产生于地域认同,又高于这种认同。它不仅具有自身内在的规定性,不允许个体成员有违背团体的言行,而且必须形成强制认同的约束机制,否则,就不成其为团体。……
发展经济学中一个得到普遍认同的命题是,经济发展总是体现为一系列的结构性变化,而结构调整可以说是经济发展的同义语。最近一二十年来,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步伐的加快,科技革命和知识经济的发展,以及区域性经济金融危机的……